本文目录一览:
券商研究领域再现重磅人事变动。
2月3日晚间,()
在证券业协会官网上,姜超的执业机构目前仍为海通证券。
姜超的证券从业人员基本信息公示内容,证券业协会
姜超已有近两个月未公开发表观点
姜超是券商投研领域的明星“老将”。公开资料显示,姜超,清华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2006年进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后于2013年加入海通证券研究所,曾多次获得“券商界奥斯卡”新财富评选宏观研究和固定收益领域前三名。
姜超与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关系密切,被视为李迅雷的“得意门生”。李迅雷曾在公开现场介绍称,姜超是由其招进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2013年,姜超曾跟随“老领导”李迅雷转战海通证券研究所。
2017年,李迅雷入职中泰证券任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当时曾有传言称姜超也会一同前往,不过事实证明姜超最终留在了海通证券。
姜超最近一次以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的身份公开亮相,是在2020年12月2日举行的海通证券2021年度投资策略报告会上,当时他发表了关于中国经济与资本市场走向的看法。
不过,姜超的微信*“姜超宏观债券研究”自2020年12月13日后便未再更新。
关于姜超离职后的去向,市场上有诸多传闻,有媒体从消息人士处获悉,姜超或将从事私募,也有消息人士称姜超的下家是海通资管。不过,上述传闻都未获相关方证实。
接班人或是姜超“爱徒”梁中华
在姜超的接班人选方面,据券商中国报道,2020年12月刚入职海通证券的原中泰证券宏观首席梁中华将接手海通证券研究宏观首席的职位。
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公示,梁中华在2020年12月10日入职海通证券。此外,在姜超的*停更后两天,2020年12月15日起,梁中华的微信*便开始以“海通宏观梁中华”的署名发布研究内容。
公开信息显示,梁中华2011年获得北京大学金融学学士、统计学双学士学位;2015年获得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梁中华毕业后入职海通证券并加入姜超团队,他曾发文称姜超是其“贵人”。业界也称梁中华为姜超“爱徒”。
梁中华在姜超手下从事宏观研究三年多,后跳槽至中泰证券研究所担任首席宏观分析师,跟随李迅雷。
梁中华曾在2015年获得了新财富宏观*分析师第二名,2016年新财富宏观*分析师第一名,2017年,团队曾获得新财富宏观*分析师第四名。
岁末年初是跳槽季
其实,岁末年初是跳槽季,星光熠熠的明星券商分析师更是各大机构挖角对象。近期出现研究所核心人物跳槽的券商已有3家。
据不完全统计,近期离职的有红塔证券研究所所长任志强;2020年12月初,光大证券研究所所长胡雅丽正式离职;2020年11月下旬,中信建投证券汽车行业首席余海坤,轻工&家电首席、大消费组长花小伟等离职。此外,中银国际证券、粤开证券等均有分析师离职。
那么,券商分析师离职后都去哪儿了呢?
其一,从研究转向管理岗位。
其二,从卖方转去买方,如原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总量团队负责人李少君转任国君资管担任投资研究院院长。
其三,自主创业,如管清友从民生证券辞职后,搭建智库与投资平台如是金融研究院、如是资本。
其四,跳槽到知名企业,如原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加盟恒大集团。
其五,从大型券商切换赛道到中小券商,如原申万宏源研究所金融工程部总监杨国平入职华西证券研究所。
校对:栾梦
信创是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的简称,发展信创产业可以实现信息技术领域的自主安全,在基础硬件、基础软件、云平台、应用软件、信息网络安全等领域实现国产化,国家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信创产业上升至国家战略。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未来三年信创产业将在重点行业领域全面推广,至2023年我国信创市场容量将突破万亿元。
为什么信创会是一个万亿级市场呢?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信创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信创产业研究报告(2021年)》,按照不同层级将其大致分为基础硬件、基础软件、云、应用软件以及信息安全五个部分,其中每个部分还包含着非常多的公司。
基础硬件:整机(联想、浪潮等)、存储(长江存储、紫光等)、芯片(鲲鹏、飞腾等);
基础软件:数据库(达梦、人大金仓等)、操作系统(麒麟、统信等)、中间件(东方通(300379,股吧)、金蝶天燕等);
云:阿里云、华为云、浪潮云、天翼云、易捷行云、中国电子云等;
应用软件:流式软件(WPS、永中软件等)、版式软件(福昕、数科网维等)、OA(泛微、蓝凌等)、ERP(金蝶、用友等)、其他;
信息安全:奇安信、深信服(300454,股吧)科技、绿盟科技(300369,股吧)、亚信安全、360、启明星辰(002439,股吧)、天融信等。
报告还显示,整体信创领域呈现出“集团”发展趋势,目前已经逐步形成了“三大四小”的信创市场格局。
“三大”指的是中国电子(CEC)、中国电科(CETC)和华为,它们率先入局信创市场,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信创最初落地于党政市场,因而有相关背景的企业*入局,布局较为完善。中国电子和中国电科有着丰富的政府项目运作经验,通过“控股、持股或者战略投资”的方式,率先构建了自己一套较为完善的信创服务产业链。
以中国电子为例,早在2019年就完成了对奇安信、易捷行云、文思海辉的战略投资,补足了在安全、云计算和金融领域的产业拼图,形成了从芯到云再到应用的自主安全完整信创产业链。
作为中国重要的民营企业华为,不断在芯片、存储、数据库、操作系统等方面寻求突破,通过“生态联盟、开源社区”等方式,构建信创产业链。
而“四小”指的是航天系、中科系、浪潮和紫光。如果说“三大”已经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信创服务产业链,服务全区域、全行业,那么“四小”就是在信创风口,积极布局局部地区、局部环节、局部市场。
其中,在整个信创产业链中,信创云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向下对接国产CPU、操作系统等自主研发的基础软硬件,向上适配各类企业级应用,信创云蓬勃发展,将带动中国云计算市场快速增长。
目前我国信创云产业整体处于发展前期,也是抢占第一波市场声量的关键时期。据《中国信创产业研究报告(2021年)》显示,目前信创云代表厂商华为云、浪潮云、易捷行云(中国电子CEC 战略投资)等,都是背靠一定的IT服务生态,通过与其它基础软硬件厂商合作来提供信创云服务。
随着2021年,信创发展由党政市场拓展到行业市场,信创云需求陡增。据了解,易捷行云在今年4月业内首个信创云发布会上宣布目前已经落地了 100+ 朵信创云,CEO 陈喜伦还预判:“2021年将会是信创云元年!”
不止是信创云,整体来看,信创产业已经进入到“风口期”,国内信创梯队基本成型,信创万亿市场的领头羊或将在“三大四小”中产生。
文章转自:大京网
姜超
A股的3000点拉锯战仍在继续,老牌券商海通证券成为牛市旗手,频频释放看多信号。
9月22日,海通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宏观债券分析师姜超发布报告称,“如果经济下滑,股市就会下跌”是一种错误的市场偏见,虽然2019年中国经济增速创下低点,但中国股市却逆势大幅上涨。
姜超表示,未来即便假设中国经济增速降至5%-6%的中速区间,考虑物价涨幅每年还有2%-3%,加总之后的GDP名义增速有望保持在7%-8%左右,而这也对应着企业的盈利增速。如果中国股市未来的低市盈率能保持稳定甚至略有提升,那就意味着未来中国A股每年的涨幅至少有7%-8%,再加上2%左右的股息率,综合的年化回报率会达到10%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海通证券研究所策略首席分析师荀玉根同样在9月22日发布了看多言论。
他表示,牛市第二波主升浪有望加速向上,目前正是投资者的布局期。历史上,牛市第二波上涨即波浪理论中的3浪,即主升浪,初期会反复盘整,类似跑步加速前在起点附近折返跑热身,而3浪的加速往往靠银行带动,岁末年初是个窗口期,科技股和券商股表现将会更优。
姜超在这份报告中,主要回答了一个市场广泛关注的问题,即为何经济下行,A股不跌反涨?
回顾中国经济过去的12年,中国GDP平均增速高达8.6%,GDP名义增速均值也高达12.6%,但同期中国股市的表现乏善可陈,从2007年的*点到现在,上证指数的累计跌幅依然超过一半。
而2019年也有所不同,虽然经济增速创下低点,但2019年以来的中国股市大幅上涨。截至至9月20日,今年上证指数涨幅为20.6%,沪深300指数涨幅为30.7%,已经进入技术性牛市,是A股近5年以来的*表现。而且从国际比较来看,今年A股涨幅也领涨全球,主要股指涨幅好于美日欧等发达市场和韩印等新兴市场。
姜超指出,经济增速下滑而股市大涨的现象不止出现在今年的中国,在美国历史上也有类似的现象。要理解股市与经济表现的背离,关键在于理解资产定价的逻辑。
报告写道:“在我们看来,资产价值分为两个层面:第一层是资产本身所创造的价值,也就是资产的内在价值。以股市为例,其内在价值是上市公司所创造的盈利;房市的内在价值则是租金,债市的内在价值是债券的票息。
第二层则是市场愿意为这个资产所付出的价格,也就是资产的外在价值,包括股价、房价和债券的价格。
而联系资产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之间的纽带是资产的价格与价值之比,在股市中体现为股价与企业盈利之比,简称市盈率;在房市中体现为房价与租金之比,简称售租比。
因此,经济的好坏会影响股市中的企业盈利,也就是影响第一层的资产内在价值。但由于市盈率的走势变幻莫测,就会使得股市的外在价值未必与经济有关。就好比在选美比赛中,要想当上*,最重要的不是选手本身美不美,而是评委觉得美不美。”
姜超认为,过去A股表现不佳,其实并非因为中国经济和企业盈利不好,而是因为货币严重超发、地产泡沫太大,把资金都虹吸走了,导致A股的市盈率长期下降。
虽然过去10年中国A股的年均盈利增速高达11%,与GDP名义增速大致相当,但是远低于15%的货币增速。而市场将15%的货币增速视为房价潜在涨幅,而靠着房价每年大涨,房地产相关的资产都可以提供10%左右甚至以上的回报率,并且都可以兑付。这意味着市场的真实利率水平就在10%左右,所以导致A股的市盈率也跌到了10倍左右。
2019年,这一现象得到扭转,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去杠杆之后货币超发的现象终结了。
数据显示,最近两年的M2增速在8%左右,与8%左右的GDP名义增速基本持平。而按照8%左右的货币增速,意味着以后每年房价的潜在涨幅顶多在8%,考虑到举债买房的贷款成本就有5.5%,而房子的产权是70年,每年折旧率就有1.5%,扣掉这些成本之后,举债买房几乎就不赚钱,那么地产就很难再起泡沫了。
货币增速下降,地产泡沫不再,同时市场利率下降,提升股市估值。姜超表示,未来即便假设中国经济增速降至5-6%的中速区间,考虑物价涨幅每年还有2-3%,加总之后的GDP名义增速有望保持在7-8%左右,而这也对应着企业的盈利增速。如果中国股市未来的低市盈率能够保持稳定甚至略有提升,那么就意味着未来中国A股每年的涨幅至少有7-8%,再加上2%左右的股息率,综合的年化回报率会达到10%左右,这将远好于过去10年的每年下跌4%。
因此,只要下决心保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收掉超发的货币,那么地产泡沫将难以为继,而市场的真实利率水平有望显著下降,同时股市的市盈率也有望止跌回升。未来哪怕中国经济减速至中速增长区间,但只要经济保持正增长,股市就可以提供相应的正回报,从而真正成为经济表现的晴雨表。
见习
2月18日,界面新闻
接近中泰资管人士回应界面新闻
沪上一位从事固收分析的人士对界面新闻
中泰资管成立于2014年,是中泰证券旗下资管子公司,开展券商资产管理业务和公募基金业务,公司注册于上海,注册资本1.67亿元。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中泰资管主动管理资产月均规模975.86亿元,位列行业第12。
公开信息显示,姜超拥有清华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2006年进入国泰君安研究所。姜超的职业轨迹与李迅雷紧密相关,后者曾在某次会议现场表示,姜超由其招入国泰君安研究所。2013年,姜超跟随李迅雷转投海通证券研究所,彼时姜超负责宏观、债券研究。
姜超曾以团队成员身份获2006年新财富债券研究第一名,2008、2011年固定收益研究第三名,2009年、2010年、2013年该领域第二名,2012年第四名,2014年第一名。2011年宏观经济第二名,2012年第五名,2013、2014年第一名。
2月3日,海通证券人力资源部在公司内部发布《关于姜超同志免职的通知》,文件显示,时任海通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经济学家姜超被免职。
与海通证券“分手”后,姜超一职的接棒者为中泰证券前宏观首席分析师梁中华。公开信息显示,梁中华2011年获得北京大学金融学学士、统计学双学士学位;2015年获得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2015年获得了新财富宏观*分析师第二名,2016年新财富宏观*分析师第一名,2017年,团队曾获得新财富宏观*分析师第四名。
2月18日,姜超个人微信*转载梁中华分享文章《不负韶华,但求本心》。梁中华在文章中表示,2015年博士毕业即加入海通证券,姜超成为自己的第一位恩师,“姜超博士对待投资和研究的独立严谨、在业内‘清流’般的态度,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2018年,梁中华加盟中泰证券,并称李迅雷为第二位恩师。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姜超海通证券》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姜超海通证券、亚信安全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