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华谊兄弟是何等的风光!
华谊兄弟最盛的时候,由于拥有 娱乐 圈众多头部资源,几乎大半个 娱乐 圈的明星都是他旗下的艺人。
我们看的很多电影,出品方都写着:华谊兄弟。
有网友感慨说:“有一段时间,我以为 娱乐 圈只有一家大公司,就是华谊。”
守着这样一家大公司,王氏兄弟自然是赚得盆满钵满。
曾经的王中军和王中磊挥金如土到什么程度?
2005年,王中军花418万买下陈逸飞的《娟娟》,并为此沾沾自喜,觉得“捡了个大便宜”。
梵高生前的最后画作《雏菊与罂粟花》,王中军眼睛眨都不眨一下,大手一挥拿出3.775亿元收入囊中。
毕加索的真迹《盘发髻女子坐像》,王中军豪掷2.01亿元......
北京著名的建筑松美术馆,主人正是王中军。美术馆内,有无数王中军从世界各地高价买来的藏品。
娱乐 圈很多女明星的名场面,王中磊就是其中的男主角。
王中磊的女儿出国留学,从小出入各种高端场所,出入皆是豪车,优越感爆棚。
所以称分了手的男朋友“生来就没这好运气”。
讽刺和自己抢男人的女人是“农民”。
不过,华谊以及王氏兄弟的那些辉煌已经成为了过往。
随着 娱乐 圈和资本圈的风云变幻,王氏兄弟如今面临巨额债务,惨到被银行逼债。现在的他们,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世态炎凉和无常。
01
王中军和王中磊,两人出生在北京,标准的京圈大院子弟。
1994年,从国外镀了一层金回来的王中磊,拿着“勤工俭学”赚来的10万美金,和弟弟两人一拍即合,办了一家广告公司。
就这样,一家名叫华谊兄弟的广告公司就这样成立了。
短短3年时间,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广告公司,服务的对象竟然有中国银行、中石化等这样的大客户,让人不由得震惊。
能拿下这些公司,可见王氏兄弟背后的资源和人脉不可小觑。
在王氏兄弟还在广告界混的时候,冯小刚在影视圈已经声名鹊起。
彼时的他不仅是爆款喜剧《编辑部的故事》的编剧,还跑去美国拍了一部《北京人在纽约》,冯小刚在导演上的才华初见端倪。
1997年,冯小刚拍了国内第一部贺岁片《甲方乙方》。
在地铁上的王中磊,当看到地铁上张贴的《甲方乙方》的海报时,对冯小刚心生崇拜之情。
此外,他还暗暗做了一个决定:找冯小刚一起合作拍电影。
这个决定得到了弟弟王中磊的支持,两人暗暗谋划如何说服冯小刚。
经过一番商量,觉得能打动冯小刚的只有钱了。
那时候,冯小刚的电影《甲方乙方》虽然获得了高达3千万的高票房,但是冯小刚也只是国有企业紫禁城影业的打工仔,票房多少和他关系不大,因为他只是拿一个死工资。
所以兄弟两人找到冯小刚后,直接跟他讲,给他一年400万薪资,此外还有股份分红。
这边刚聊完,冯小刚转身就去了紫禁城影业高军的办公室,并向高军表忠心,称只要紫禁城影业给他一年200万,他这辈子就在这里干了。
谁知道高军在冯小刚说完后,便让他直接去投奔王氏兄弟。
高军不是不想留冯小刚,而是他无法满足冯小刚的条件。
最终,在金钱的诱惑下,冯小刚投奔了王中军。
高军曾这样形容冯小刚和王中军的关系:“他们是利字相连,走到一起的。”
就这样,利益牵扯之下,王中军、王中磊、冯小刚所组成的华谊铁三角成立了。
02
有了冯小刚的加入,华谊兄弟很快在影视圈崭露头角。
1998年,华谊兄弟拿钱出来投资拍摄电影《没完没了》。没想到电影上映后,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并斩获5000万票房。
《没完没了》的成功,让华谊兄弟对电影投资信心大增,于是更舍得往里面砸钱。
也是这一年,华谊兄弟事业遍地开花,投资的电影《大腕》《天地英雄》等大卖,让他们大赚特赚,也开启了属于华谊和冯小刚的电影时代。
可以说,这些年冯小刚成为了华谊的一张“王牌”。
下面是这些年冯小刚为华谊所做的贡献:
2001年,《大腕》票房4300万,在当年内地票房的第二名;
2003年,《手机》票房5600万,是当年内地的票房冠军;
2004年,《天下无贼》狂揽票房1.2亿;
2006年,《夜宴》票房1.3亿;
2007年,《集结号》票房2.6亿;
2009年,《非诚勿扰》票房高达3.25亿;
2010年,《唐山大地震》票房6.65亿;
同年《非诚勿扰2》票房超过4.2亿元......
可以说华谊和冯小刚很懂得市场,更懂得观众。
这些年,冯小刚在电影上的成功,为华谊奠定了在影视圈的 娱乐 霸主地位。
所以,连王中磊在公众场合也要忍不住说上一句:“ 华谊的天下,有一半是冯小刚打下的 ”。
华谊兄弟的辉煌,当年和王长田所创办的光线传媒两家独大,压得其他影视公司只能在夹缝中艰难生存。
风光无限的华谊,自然是“酒深不怕巷子深”。他的名气和手中握着的资源,快速吸引了诸如黄晓明、周迅、邓超等明星前来签约。
风头正盛的时候, 娱乐 圈第一经纪人王京花,带着“双冰”李冰冰、范冰冰,以及陈道明、任泉、胡军等明星加入。
2009年,华谊上市,李冰冰、黄晓明、邓超等,直接买入华谊的股票,让他们身价大涨,轻轻松松就有成千上亿的银子进账。
所以,华谊加速了 娱乐 圈的资本化。
这让身处 娱乐 圈这个名利场的各路明星,越来越浮躁。
正所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那时候,华谊还带头弄了一个赵薇、章子怡、周迅、徐静蕾、范冰冰、李冰冰所组成的“四旦双冰”。
她们为了争抢资源进行着各种炒作,绯闻也是满天飞,上演“恩怨情仇”。
黑红也是红,只要能出名就行。
华谊最巅峰的时候,手头上有上百位明星的经纪合约,他们的命运和前程全掌握在华谊手中。
只要华谊想推谁,给资源谁,就能够让谁红。
于是,各路明星为了讨好老板,也是各出奇招。
袁立这么刚的女明星,就曾在社交平台承认,为了讨老板喜欢,还花钱购买过某件艺术品。
而王中磊,更是和女明星频频传出绯闻。
华谊时代,虽然给大家奉献了不少好看的电影,养活了一大批电影人,让内地 娱乐 圈快速发展。
但与此同时,也让 娱乐 圈更加混乱,更乌烟瘴气。
03
虽然华谊表面风光,但不能忽视他的经营管理上有很大的问题。
对于华谊而言,当年经营的主要模式就是“大导演+广告”。
华谊不是不知道这样的模式有很多的风险。
因为冯小刚不是常胜将军,他也有失手的时候。
更大的风险是,只要冯小刚有二心,华谊将马上陷入困局。
所以,有一段时间,华谊还在内部搞了一个以导演为主的考核制度。
这个考核制度就是定期末位淘汰,想以此选出最能为公司赚钱的新生代导演。
只是,效果不大。
多年来,冯小刚仍然是华谊最能拿得出手的导演。
另外,当年华谊还高度依赖王京花的艺人经纪。
这些都让华谊在发展的同时,也潜藏着巨大的危机。
2005年,华谊经历了第一次重大的危机。
这一年,王京花带着陈道明、关之琳、夏雨、梁家辉、刘嘉玲、杨紫琼、袁咏仪、吴君如等一众大咖明星出走华谊,并去了对手橙天 娱乐 那里。
对于高度依赖明星的 娱乐 公司来说,这意味着华谊只剩下了一个空壳。
屋漏偏逢连夜雨,冯小刚成立了自己的 娱乐 公司东阳美拉公司。
为了挽回冯小刚,尽管这家公司资产为负,华谊还是拿出10亿进行购买。
为此,华谊和冯小刚签下对赌协议。
对赌内容是: 2016-2020年,东阳美拉每年净利润最低不低于1亿,若失败,需要补偿华谊兄弟1.68亿元。
彼时,大量的热钱开始涌入影视行业。华谊和冯小刚抓住机遇,让华谊不断创造佳绩。
2015年,华谊的市值一度高达900多亿,成为中国市值最高的影视公司。
离王中磊千亿市值的梦想,已经很接近。
此后,华谊更热衷于这种对赌 游戏 。
2015年,华谊又把目光对准了浩瀚影视。
此时浩瀚影视的艺人有杨颖、陈赫、郑恺、冯绍峰、李晨等。
华谊财大气粗地拿出7.56亿购买浩瀚影视70%的股权,并要求对方2015年的净利润需要达到9000万,此后4年每年利润上浮15%。
此外,华谊还把目光投向了电视行业,并高价收购张国立的公司。
和之前一样,华谊和张国立也玩起了对赌。
所以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为了完成合约,不断穿梭于各大片场中,熬夜拍戏,为华谊打工。
在这些对赌协议中,明星们被华谊弄得苦不堪言。
说白了,对赌协议就是资本家和明星玩的金钱 游戏 。但这样的 游戏 ,显然对资本家更加有利。
对赌协议对华谊这样的资方来说,可以说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对方赢了,那相对应的华谊购买的股份价值直线上涨。对方完不成,也只好自掏腰包来买回股份。
正是在这种疯狂的对赌 游戏 下,很多明星为了完成合约,不管什么戏,先接了再说。
于是 娱乐 圈烂剧频出,最后苦的是观众。
回到华谊和冯小刚的对赌中,在对赌协议执行的5年内,冯小刚分别拍摄了电影《我不是潘金莲》、《芳华》、《手机2》、《只有芸知道》,电视《北辙南辕》。
在这些电影中,只有《我不是潘金莲》、《芳华》赚钱了。
《北辙南辕》不久前开播,但显然观众嘲讽声一片,并不买单。
毫无疑问,冯小刚这次对赌输了,为此赔给华谊1.68亿。
虽然在对赌协议中,华谊赢多输少。但这种运作明星资本,而不是和他们进行深度合作,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问题。
华谊估计做梦也想不到,惯会做资本 游戏 的他们,有一天也会被资本反噬。
04
2016年,华谊的财报显示业绩下滑,已经出现了败相。
没想到,华谊还没喘口气,就遭遇了滑铁卢。
2018年,崔永元质疑冯小刚、范冰冰使用“阴阳合同”,华谊被查账,给了华谊重重的一击。
这件事,震惊了整个 娱乐 圈,华谊遭到了前所未有的信誉危机。
从这一年开始,华谊出现了自上市以来的第一次亏损,巨亏9.09亿。
2019年,本来想仗着《只有芸知道》打一个翻身仗,但是没想到,这部电影的最终票房还不到两亿。
冯小刚发文感慨:“ 英雄老矣 ”。
并且,冯小刚还回忆起当年《天下无贼》时的辉煌和豪情万丈。
面对亏损,王中军宣布回到一线加强对电影业务的管控。
这一年,华谊亏损4.41亿。
2020年,由于疫情原因,全球影视业受到重创。虽然《八佰》获得了31亿的票房,但是对于资金链断裂的华谊来说,这只是杯水车薪,难以填补已经裂开的大窟窿。
2020年,华谊亏损高达10.48亿。
目前为止,华谊负债十几亿,被强制执行的有3亿元。
而华谊的市值,也由当初的最高峰的900多亿,只剩下100多亿。股价从32块多,跌倒如今不到4块。不客气讲,华谊已经被资本抛弃。
如今的王中军为了还债,卖房、卖收藏品,还向身边的朋友求助。
王中军说:“ 为了公司的安全,我什么都可以卖。 ”
语气中有无奈,有心酸。
曾经的 娱乐 帝国落到今天这步田地,不免让人唏嘘。
只是人只有在经历低谷的时候,才会回过头来反思自己曾经的种种作为。
今天的华谊还能不能度过此次难关,并重回往日的辉煌,我们拭目以待。
华谊兄弟(300027)2009年10月15日以28.58元发行4200万股,10月30日上市.
没有。根据查询相关报道显示,2016年年初,华谊兄弟投资的香港上市公司“中国9号健康”正式更名为“华谊腾讯娱乐”,这是华谊兄弟整合国际娱乐资源、对接海外资本运作的国际平台。所以华谊兄弟没有在香港上市。
答:通过财务管理知识分析的话是利大于弊的。
1.增强综合实力和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公司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华谊兄弟创业板上市后,困扰公司业务增长的运营资金不足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公司影视剧制作能力提高,市场份额快速增长;影院投资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完善电影产业链,增加新的收入和利润增长点。因此,募集资金的申请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影视剧行业的领先地位,有助于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发展目标的实现。华谊兄弟上市
2.降低财务风险。资金到位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将下降,偿债能力将显著增强,公司的财务风险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
3.增加企业融资渠道。中小企业要在创业板上市,首先必须通过严格的审计条件,这提高了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此外,通过资本市场的示范效应,公司治理和规范运作得到改善,风险水平降低,从而带动银行等信贷、担保机构和地方政府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增加间接融资渠道。华谊兄弟通过公开发行股票筹集了大量资金资金,这增强了企业在资金的流动性。
弊端嘛:1.新兴市场包含巨大的不确定性。市场本身的健康发展是中小企业从创业板获益的基本前提。由于我国创业板制度的各个方面都处于起步阶段,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市盈率高、大幅涨跌现象严重、日限大规模的风险。
2.容易被操纵,失控。创业板企业整体规模、融资金额、发行量小,容易受到市场热钱的炒作,被恶意推高股价进行投机。由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本普遍较小,也容易受到竞争对手的敌意收购,面临失去控制权的风险,这将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销售和士气产生很大影响。
3.为了促进创业板市场的稳定发展,保护投资者的权益,我国创业板不同于主板市场。符合创业板退市标准的企业不再转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而是实行直接退市,退市中小企业的股票价值将大幅下降,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重组和翻身。
上海华谊有上市公司:双钱股份、氯碱化工、三爱富。华谊集团旗下共有3家上市公司,除了双钱股份之外,还有氯碱化工(600618.SH)、三爱富(600636.SH)。氯碱化工的主业与其名称相同,即氯碱化工,三爱富的主业则是氟化工,两家公司同属于化工行业。华谊集团要向双钱股份注资,目的是响应国企改革号召,推动集团资产证券化。只是,他们这次出售的是化工类资产,注资对象不选氯碱化工、三爱富,却选了以轮胎为主业的双钱股份,看似上错花轿、配错郎。
欲达高峰,必忍其痛;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2011年7月,有人曝光了华谊老总王中军的豪宅照片:
一栋2层的欧式别墅,内部不但拥有豪华的装修,还自带古希腊风格的室内泳池和随处可见的艺术藏品,处处彰显着它的财力。
2014年,用一句话来形容华谊大老板王中军的状况,大概就是“春风得意马蹄疾”。
继3.77亿高价拿下梵·高真迹《罂粟与雏菊花》当收藏后,他又在同月公布了与阿里马云、腾讯马化腾、平安集团马明哲“联姻”,将三大巨头一并纳入华谊兄弟旗下,并且自己持股份最多。
一年后,他又在同一拍卖会上,花费1.85亿拿下了毕加索的油画《盘发髻女子坐像》。那时的华谊兄弟如日中天,王氏兄弟也挥金如土,狂妄到随时可以为自己的情怀买单。
只是,王中军怎么也没想到,不过几年时间,挥金如土无比辉煌的他就跌下了云端,会落魄到卖画的地步,好好品尝了一次“世态炎凉”的滋味。
昔日电影巨擘,何以至此?
壹
总有调侃的声音称,华谊兄弟的电影都是老男人拍给中年人看的。
没错,华谊老了,王中军也老了,年过六旬的他想退也退不下来,因为公司负债,他与王中磊被强制执行,金额超3亿元。
这对于辉煌时期的华谊兄弟来说,也许并没有什么,但对于现在的华谊兄弟来说却是一笔巨款。
毕竟,除了兄弟,华谊可能也没剩下什么了。
近年来,华谊兄弟遭遇了连续的滑铁卢,业绩连续三年亏损让华谊兄弟的创始人王中军不得不开启卖卖卖的模式。就连自己最心爱的字画,王中军都拿了出来变卖,由此可见现在都华谊兄弟有多么困难。
据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华谊兄弟归属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亏损11.69亿元、亏损39.78亿元和亏损10.48亿元,连续3年亏损了近62亿元!
事实上,除了业绩亏损,巨额债务压顶、实控人卖画、卖房求生……这家曾经的影视行业巨头近年来一直负面缠身。
先是4月下旬华谊兄弟董事长王忠军因20多万的财务纠纷被限制高消费,5月在继王中军被限制消费后,华谊也被强制执行,这次不是前一次欠23万的“小事”,而是3亿元的大事。
5月7日,华谊兄弟(天津)投资有限公司新增一条被执行人信息,案号(2021)京02执679号,执行标的304464544元,执行法院为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被执行人包括华谊兄弟(天津)投资有限公司、王忠磊(王中磊)。
业绩尚未扭亏,定增前途未卜,华谊兄弟还在挣扎中求生……
贰
要知道,在大陆影视行业野蛮生长的十年,影视作品的短周期、高回报特点,使早期入局的华谊赶上了第一拨影视红利。
2009年,华谊兄弟通过证监会创业板审核,成为了国内首家上市发行的影视行业股票。
作为A股影视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老大哥”华谊兄弟市值一度超过800亿元。
曾经的“华谊兄弟”代表着娱乐圈的重量级公司,签下的明星无一不是大腕,每年投资出品的影视作品更是高票房,然而这些年资金问题不断,从顶端坠落。
从风光无两的“A股影视第一股”,到如今频频爆出资金问题,甚至成为被执行人,华谊兄弟到底经历了什么?
回顾华谊兄弟风雨20多年的历程,可谓是“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说起来,这两兄弟,就跟雷军名言“站在风口上的猪”一样,在人生上半场把握住了时代赋予的机遇。
王氏兄弟,生于军人家庭,长于部队大院,而1960年出生的王中军自小酷爱绘画艺术。
不过,16岁的他最终还是带着对绘画的遗憾应征入伍了。出人意料的是,王中军军事造诣也颇深,服役期间军事技术考核位列全军第一;
恢复高考后,王中军为了延续“绘画梦”去了夜大,毕业后当上了公务员,闲不住的他搞出了一本叫《购物指南》的杂志,从此王中军找到了下半生为之奋斗的行业——传媒行业。
叁
工作3年之后,王中军辞了“铁饭碗”进入永乐文化,任职广告部经理。于此同时,弟弟王中磊考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课余爱好是看电影,两个相差10岁的兄弟就此找到了事业上的共同点。
1994年,34岁的王中军结束了自己的留学生涯,拿着打工挣来的10万美金决定回国发展。回国后,王中军和弟弟王中磊一起买下了一家广告公司,开启了创业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在同一年,同样是“大院子弟”的王朔与冯小刚成立好梦电影公司,期望在刚刚开始腾飞的国内影视行业中,闯出一番天地。
介于当时国内广告公司的稀缺,以及王中军此前工作中积累的人脉,华谊兄弟开张不久,便拿下了中国银行、国家电力及中石化等大客户,成功积累下公司发展的第一桶金。
王中军涉足电影圈可谓是“无心插柳”,起因是1998年帮朋友解决电影拍摄中资金短缺的问题。
同年,华谊又投拍了三部电影,但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王》、姜文的《鬼子来了》均未得到理想的收益,唯独冯小刚的《没完没了》收回了投资。“如果不是冯小刚,也许华谊就不会再入电影圈了。”王中军曾如是说道。
再往后,华谊搭上了冯小刚这条线。2000年,王中军王中磊兄弟成立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公司,并接连推出《大腕》《手机》《天下无贼》《夜宴》《集结号》等一部部创下内地票房佳绩的电影作品。
2005年,华谊兄弟从单纯的广告公司转型到利润更雄厚的影视公司,华谊兄弟传媒集团正式诞生。
肆
随着投资的电影一部又一部的成功,华谊兄弟在圈子内的名声也越来越高涨,资本力量更是越来越强劲。
2009年10月,烽火正盛的华谊兄弟成功地登上创业板,成为了“中国影视娱乐第一股”!
凭借华谊兄弟的上市,王中军和王中磊两兄弟也身价大涨,分别达到了10.98亿和3.97亿,一时风光无限!
上市后最初的几年,华谊兄弟经历了一段“甜蜜时期”,公司营收、净利润不断增长,旗下屡有爆款电影诞生,华谊兄弟成了名副其实的“娱乐一哥”!
在2015年,华谊兄弟达到了市值顶点,接近900亿元,离千亿市值的大关,看起来也似乎只是一步之遥。
作为内地影视圈的大佬,此时两位风头可谓无人能及。除了圈内人都得对大佬恭恭敬敬,女明星也得小心伺候。自然而然,他们的生活也越发奢侈。
众所周知,王中军对于艺术品的收藏在业界也是出了名的。
挥金如土时有多辉煌,如今落魄时就有多凄凉!
谁又能料到,曾经的“娱乐一哥”华谊兄弟也走上面临退市的风口浪尖。
王中军一直有个想法,那就是要打造一个中国的“迪士尼”,于是2018年王中军提出了一个去电影化,实景娱乐等新的投资项目。开始投资包括长沙电影小镇在内的各种影视城。但最终这些影视城都纷纷亏损,王中军投进去了很多钱也因此打了水漂。
为了弥补这些亏损,王中军开始了一系列的资本腾挪之术,让华谊兄弟的现金流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之中。
债务危机之下,华谊兄弟也被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为3.04亿元。
为了维护公司的运转,王忠军卖掉字画、豪宅,更对外说出“为了公司的安全,我什么都可以卖掉”,透着一种山穷水尽的悲凉感。
7月5日,有媒体披露,华谊兄弟向银行提出申请,请求将2019年的7亿借款延续到2022年1月。这足以说明,目前的华谊兄弟手上没钱,一直在寻求爆发的机会,但却苦无结果,只能做垂死的挣扎。
老天是公平的,能让两个对影视行业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做到行业翘楚,自然也能让他们摔得很惨。
既然享受了高光时刻的快乐,那么到了危机袭来时,苦头也必须得受着。
苦尽甘来,甘尽苦来!
对王氏兄弟来说,只不过是换了个顺序而已罢了。
参考资料:
首席人物观《华谊兄弟只剩兄弟了》、
雷达财经《华谊兄弟押宝冯小刚“败北”》、
艾问人物《负债68亿,从大佬到失信,华谊兄弟失去了什么?》、
叶公子《起底华谊兄弟:从行业巨头到负债累累,他们经历了什么?》、
盖饭娱乐《华谊王氏两兄弟,挥金如土时有多辉煌,人走茶凉后就有多落魄》、
国际金融报《华谊兄弟去年亏损逾10亿,一季度靠卖股权扭亏!定增事项仍处问询中……》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