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北极东北航道示意图
新华社莫斯科3月31日电 俄罗斯副总理特鲁特涅夫3月31日说,俄罗斯有意将北极航道打造成苏伊士运河航线的替代方案,以降低运输成本。
特鲁特涅夫当天表示,当前通过北极航道运送的货物逐渐增加,航道可通航时间越来越长,苏伊士运河堵塞事件更凸显出此项工作的现实意义。
特鲁特涅夫说,北极航道比苏伊士运河航道短,但如以40英尺集装箱为例分析,当前北极航道运输成本却比苏伊士运河航道高30%。他要求俄远东和北极发展部、交通部、俄国家原子能公司进行经济分析,以保障北极航道货物运输成本低于苏伊士运河航道。
2020年,共有3297万吨货物通过北极航道运输。北极航道由两条航道构成:西伯利亚沿岸的东北航道和加拿大沿岸的西北航道。俄罗斯所称的北极航道通常指的是东北航道。东北航道大部分航段位于俄罗斯北冰洋海域。从北欧出发,向东穿过北冰洋巴伦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和楚科奇海五大海域直到白令海峡。
哈尔滨日报
12月24日讯 中海能源策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中海能源策略,代码398021)12月23日净值上涨2.43%,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1.6587元,累计净值为1.9687元。
中海能源策略基金成立以来收益142.14%,今年以来收益66.85%,近一月收益-9.17%,近一年收益67.65%,近三年收益197.85%。
中海能源策略基金成立以来分红2次,累计分红金额27.86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姚晨曦,自2015年04月17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83.75%。
最新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阳光电源(持仓比例6.02%)、福斯特(持仓比例5.33%)、德业股份(持仓比例4.29%)、宁德时代(持仓比例4.25%)、锦浪科技(持仓比例4.13%)、滨化股份(持仓比例3.82%)、隆基股份(持仓比例3.56%)、固德威(持仓比例3.33%)、海优新材(持仓比例3.13%)、迈为股份(持仓比例2.98%)、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三季度,通胀阴影笼罩全球,这里面有新冠疫情导致的各种供应链中断问题,也有能源结构调整下的阶段性供需失衡原因。虽然各国央行一再表示通胀是“暂时”的,但持续上涨的大宗商品和能源价格,已经开始成为全球经济持续复苏的主要掣肘,并给各国货币政策的调整带来巨大挑战。
国内方面,同样面临巨大的通胀压力。虽然猪价和房价有效压制了CPI,但各地能源供应紧张所引发的拉闸限电,导致了上游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和PPI新高。与此同时,需求侧“三驾马车”中只有出口表现强势,消费和投资都相对低迷,“滞胀”隐忧开始显现。
本季度A股市场中受益上游原材料涨价和电力短缺的周期板块和电力板块表现突出,同时前期跌幅较大的消费和医药板块也有所反弹。
本基金本季度的配置依然以“碳中和”板块为主,但结构上有所调整,增加了光伏、风电和电力板块的配置比例,调低了新能源车产业链的持仓比重。我们认为,随着“滞胀”风险的加大,缓解上游能源紧张和扩大下游需求,将成为后续各国 *** 政策刺激的核心要点,两者相结合的绿色基建有望成为最受益的领域。
报告期内基金的业绩表现
俄罗斯官方媒体塔斯社7日援引俄海军领域的消息源报道,俄罗斯正在研究组建北极舰队。报道说,北极舰队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北方舰队和太平洋舰队责任区内的北极航道和北极沿岸地区安全。创建北极舰队有利于北方舰队和太平洋舰队集中精力完成既定作战任务。预计北极舰队运行所需的基础设施将从北方舰队和太平洋舰队中分离,未来还将补充军舰和北极特种技术装备。
目前俄罗斯在北极有多强的军事力量?
北极航道战略意义是什么?
为何要组建一支独立舰队来保护?
北方舰队成“军区” 北极舰队将成独立编队
这次考虑成立的北极舰队将是什么级别的部队呢?俄罗斯海军目前现有北方舰队、波罗的海舰队、太平洋舰队、黑海舰队和里海分舰队。根据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的命令,从今年1月1日起,俄北方舰队被赋予“区域性跨军种战略军团”的权限,成为一个独立的军事行政单位,其地位等同于军区。俄媒报道说,此次考虑组建的北极舰队将成为海军组成部分中的独立编队。
俄防长:将进一步加强北极地区军事部署
在今年8月26日,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表示,俄军将会进一步加强在北极地区的军事部署,俄罗斯北方舰队在2021年内共计会接收238件新型武器装备,其中包括“锆石”高超音速导弹。绍伊古还强调,俄军会进一步完善在北极地区长期驻军的条件,今年北方舰队会在北极地区修建147座建筑,这其中将会包括486套公寓。俄罗斯在新西伯利亚岛上修建的机场即将完工,未来俄罗斯会进一步增加北极地区的驻军人数。
俄罗斯部署在北极的军事力量有哪些?
目前俄罗斯部署在北极的军事力量有哪些?美国《军队时报》网站此前公布了一组数据,显示了俄罗斯在北极的军事部署力量。
北极是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从2008年起,俄 *** 首次确定了俄罗斯北极战略的战略目标,此后逐步将北极战略纳入国家安全战略体系,目前,捍卫北极安全已经成为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点。
据美媒公布的数据,俄罗斯北方舰队的总部设在摩尔曼斯克附近的北莫尔斯克,位于巴伦支海的科拉湾,是俄罗斯海军舰队中最大的一支,占俄罗斯海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二。据美媒估计,北方舰队目前拥有80艘舰船,包括35艘潜艇和各种水面舰艇,由“基洛夫”级巡洋舰“彼得大帝”号领衔。
目前,北极地区有6个配备S-400防空导弹系统的俄罗斯军事基地,俄方还公布了由4个北极旅级战斗队组成的新的北极司令部。
北极航道在哪里?
俄罗斯研究组建北极舰队,其主要任务是为了保护北极航道。那么北极航道具体位于哪里呢?
俄方所说的北极航道,指的是位于俄罗斯北部沿海、北冰洋离岸海域的北极“东北航道”。具体来说是从北欧出发,向东穿过北冰洋巴伦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楚科奇海及白令海峡的海上通道,航船可经这一航道驶往太平洋沿岸国家。目前,这条北极航道有沿岸航线、中间航线、过境航线和极点航线,针对商船而言,航行规划航线以中间航线居多,也最为可行。
北极航道是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以及俄罗斯欧亚两部分的最短路线,通过北极航道运载货物可以使亚洲和欧洲之间的航程缩短40%即15天,这显然能够大大节省经济费用。今年3月份发生货船搁浅导致苏伊士运河大堵船事件后,俄罗斯副总理特鲁特涅夫表示,俄罗斯有意将北极航道打造成苏伊士运河航线的替代方案,以降低运输成本。而为了与传统的航道竞争,俄罗斯必须完成两项主要任务:首先是要克服主要的自然障碍——冰。其次就是确保航道安全。
北极航道自由:一要破冰二要安全
要想破冰,除了全球气候变暖,北极部分海冰融化等自然因素外,破冰船至关重要。据美国媒体报道,俄罗斯拥有40艘破冰船,包括6艘大型核动力破冰船,数量超过全球其他国家的总和。同时,俄罗斯正在建造另外5艘核动力破冰船,并宣布了再建造6艘的计划。
俄使用“铠甲”系统在北极地区进行战术演习
为了保证北极航道的安全,俄罗斯近期不断加强在北极地区的军事活动频度与力度。就在9月底,俄罗斯北方舰队北极部队刚刚在北极地区完成了一场战术演习。这场演习在北冰洋拉普捷夫海新西伯利亚群岛上举行,俄军在岛上与敌军展开作战,并使用“铠甲”导弹系统向沿海和空中目标进行射击。这次演习是俄罗斯北方舰队第十次北极行动的一部分。
俄罗斯在北极地区举行大规模跨军种演习
今年4月,俄罗斯北方舰队还在北极地区举行大规模跨军种演习。同一天,北方舰队战机在巴伦支海上空对美国和挪威军机进行拦截和伴飞。
4月19号,俄北方舰队在北极地区大规模跨军种演习,核潜艇、常规潜艇、导弹舰编队、空军和防空部队特种装备等参加演习,演习课目包括军舰和潜艇部署、军队集结、兵力投放等。此次演习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经济设施安全,在该地区海域展开救援行动和解决可能的危机,以及护卫俄在北极的海上运输线。
另据俄国防部国家国防管理中心消息,北方舰队所属防空力量当天在巴伦支海中立水域上空监测到两架试图抵近俄边界的美国P-8A“海神”巡逻机和挪威P-3C“猎户座”侦察机。北方舰队一架米格-31战机随即起飞进行拦截和伴飞。消息说,俄战机的飞行严格遵守相关国际法,在美国和挪威军机调转方向远离俄边界后,俄战机安全返回基地。
俄油气轮首次2月北极通航 美国很担忧
针对俄罗斯对北极航道的规划部署,美国方面是不断渲染俄罗斯在北极的军事存在。今年,一艘俄罗斯油气轮首次在2月份穿过北冰洋的海冰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更是直言,随着北极航道通航时间越来越长,美方对俄罗斯在北极地区影响力的增长表示担忧。
美国国务卿 布林肯: 今年2月,俄罗斯一艘运送天然气的油轮,首次穿越北极北海航道,而这条线路此前每年通航的时间仅有几个星期。然而随着北极变暖的速度两倍于全球其他地区气候变暖速度的平均水平,(这一航道的)通航时间也变得越来越长,俄罗斯正利用这些变化试图建立对新空间的控制,对其北极基地进行现代化改造并建设新的基地,其中一个距离(美国)阿拉斯加仅300英里(约483公里)。
北极航道安全对俄罗斯有多重要?
据塔斯社数据,2020年共有3297万吨货物通过北极航道运输。俄方估计,这条路线的运输量有望在4年内增加三倍,达到9200万吨。这个数量与苏伊士运河在2020年超过十亿吨的运输量当然没法比,但要知道,就在几年前,这条北极航道的运输量仍然是零。
为了保护北极航道的安全,俄罗斯要考虑组建北极舰队,北极航道真的有这么重要吗?如果俄罗斯正式组建北极舰队,美国及北约将会采取哪些行动?
对此总台特约评论员宋晓军表示,北极地区对俄安全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俄天然气和核潜艇均集中于北极地区;而北约和美国认为北极地区可直接威慑俄,美国正武装其他4个北极北约成员国。
央视新闻客户端
北极航道,一条看起来很美的战略通道。
2013年9月16日,中远集团董事长马泽华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中远集团“永盛”号货轮圆满完成北极东北航道的首航任务,永盛轮也成为中国第1艘经北极航道完成亚欧航线的中国商船。
据马泽华介绍,永盛轮装载16540吨出口钢材和设备于8月15日从江苏太仓港起锚,向北通过白令海峡后一路向西,经过楚科奇海、东西伯利亚海、拉普捷夫海、喀拉海、巴伦之海、北海等海域后,于9月10日到达终点荷兰鹿特丹港。
永盛轮此次航行航程为7800多海里,相比于传统的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航线,航程缩短了2800多海里,时间缩短了9天,节省了大量的燃油、过路费和人员安保等费用。
鉴于北极航道如此“经济实惠、物美价廉”,所以很多人对此欢欣鼓舞。毕竟,除了少吹几天海风,少受几次蚊虫叮咬,沿途看到的北极熊,怎么也比持枪的索马里海盗要心旷神怡。
更重要的是,北极航道的横空出世,对于我国打破马六甲困局是真正的釜底抽薪之举。
一直以来,虽然作为名副其实的海洋大国,我国的海域面积广达300多万平方公里,海岸线更是长达18000多公里,但第一岛链的存在,尤其是台海等问题的阻碍,使得我国连自由进出太平洋都困难重重。
自1776年宣布独立以来,美国的大国崛起就一发不可收拾,尤其是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纵横捭阖后,美国一跃成为综合国力鹤立鸡群的超级大国。相比于其他列强对大陆土地的争夺,身为新生代帝国主义的美国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对陆地领土“不以为然”,甚至为打击英法等殖民帝国还积极推动第三世界争取民族独立,赢得了很多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但美国不“重视”土地,不代表没有野心,事实上作为同时毗邻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海洋国家,美国的注意力一直都在海上,对于美国而言,控制海洋尤其是海峡等咽喉要地,就等于扼住了世界各国命运的喉咙。这样的咽喉要地,一共有16个,而马六甲海峡就是其中之一。
东南亚作为隔断太平洋和印度洋,连接亚洲和大洋洲的十字路口,自古以来就是各方势力激烈争夺的区域,而马六甲海峡作为东南亚的核心,战略价值自然举足轻重。事实上,马六甲海峡的存在,常年让中日韩三国如鲠在喉。
就像苏联及俄罗斯的强大凸显出了土耳其海峡的重要性一样,正因为中日韩三国都是名副其实的经济强国,所以马六甲海峡不仅常年异常繁忙,沿途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新加坡更是受益匪浅。
虽然是华人占70%以上的国家,但新加坡却常年奔走在亲美的道路上,尤其是美国为控制马六甲海峡常驻在此后,新加坡更是常年与美国称兄道弟,再加上马六甲海峡周边常年靠水吃水的海盗,这里虽然没有台风,却时刻风起云涌。
而在中日韩三国中,日韩作为美国事实上的殖民地,只要肯低头,坚决跟美走,物资肯定管够,马六甲海峡也肯定来去自由,但我们不行。所以,为打破马六甲困局,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另辟蹊径的尝试,比如中巴经济走廊,中缅出海通道以及克拉地峡等。而在这些渠道中,最“靠谱”的莫过于中巴经济走廊。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旗舰项目和样板工程,中巴经济走廊从2013年5月提出开始,就始终受到各方高度关注,而作为走廊起点的瓜达尔港,因为靠近波斯湾,更成为我国缓解石油进口困境的重要支点。
然而,各方的目光,有期待有排斥,有使坏更有热爱,而新加坡无疑就是一个优秀的破坏者。鉴于每年通过马六甲海峡的油轮3倍于苏伊士运河,5倍于巴拿马运河,是新加坡繁荣的基础,所以对中国企图绕开马六甲海峡的行为,新加坡始终在上蹿下跳地予以阻挠。
2006年,新加坡在瓜达尔港的二期工程招标和建成后的运营招标中斥巨资中标。此时的巴基斯坦渴望利用瓜达尔港这个深水良港创造更大收益,但新加坡为维护马六甲的战略地位,不惜将瓜达尔港荒废5年。面对这种拿了好处就躺平的乙方,作为甲方的巴基斯坦终于忍无可忍,在2013年将瓜达尔港的运营权收回并转交中国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
只是,中国的海上贸易安全绝非只有石油,贸易的终点也绝不仅仅是中东,所以,苏伊士运河也是一个重要的咽喉要地,而这里不仅比马六甲海峡更窄,过路费更高,而且沿途海盗也更加猖獗。
虽然有吉布提等军事基地的存在,但在漫长且繁忙的航线上,处处紧盯必然劳心费神。毕竟,虽然印度洋距离美国最远,但迭戈加西亚基地存在,将美国在印度洋的势力范围一分为三,实际上更加强了在印度洋的军事存在。
在这样的情况下,北方航道的开通,对美国和新加坡等国而言无疑是真正的釜底抽薪,而且更重要的是,因为北方航道基本都在俄罗斯的近海,所以能在节省时间路费的同时,尽可能避开美国的威胁,并且惠及沿途的俄罗斯经济,尤其是不冻港摩尔曼斯克,必将在北方航道中大展宏图。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因为北方航道很美,却也华而不实。
今天的北方航道,因为北极冰盖的存在,大致分两条,其中从大西洋出发进入巴芬岛与格陵兰岛之间的戴维斯海峡,而后穿越加拿大北极群岛,进入北冰洋后沿海岸向西航行,在白令海峡进入太平洋的,叫西北航道;从北欧向东北进入巴伦支海,而后沿北冰洋沿岸一路向东,经过喀拉海、拉普捷夫海、新西伯利亚海、楚科奇海,最后进入白令海峡到达太平洋的,叫东北航道。对亚欧贸易而言,东北航道无疑更有价值,所以各国探险家也是从东北航道开始探索的,而贡献最大的,是俄国人。
12世纪中期,俄国人就抵达了北海和巴伦支海;
1525年,俄国文学家、外交家季米特里·格拉西莫夫指出亚欧的北方可能存在航路,于是英国和荷兰陆续组织探险队深入北冰洋,但都基本止步于喀拉海;
1582年沙俄越过乌拉尔山一路向西伯利亚扩张后,沿着鄂毕河、叶尼塞河等北冰洋流域河流顺流北下,沙俄到达了北冰洋更东部的区域;
1712年,俄国探险家梅尔库里·瓦金和雅科夫·佩尔米亚科夫发现新西伯利亚群岛;
1878年到1879年,瑞典探险队完成了从哥德堡至杰日尼奥夫角的航行,实现了北方航线的成功首航;
北方航道开通后,沙俄随即开始了商业化尝试。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后,列强加紧堵截,苏联加快了北方航道的开发,并最终在1935年实现了东北航道的正式开通和商业运营。
但新航道的开通并未震撼世界,且距离比肩甚至取代传统航道的目标更是遥不可及。之所以出现如此尴尬的局面,静夜史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1、地理条件很恶劣
北极航道的成功,除了探险家的努力,根本原因在于全球变暖的气候变化。而全球变暖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从北极冰盖上不断剥离掉落的冰山。而这些长时间漂浮在航道周边的冰山,是过往船舶的巨大威胁。
而比无处不在的冰山更要命的,是时至今日人类对北极海况的认知空白。长期致力于“北极风险管理”研究的挪威船级社早在2012年的报告中就列举了北极通航与海上作业的8大风险,包括:海冰、风暴、极夜、救援困难等,每一项都是北极航道通航的巨大威胁。
因为缺乏航道风暴、大风、海雾、海温、海冰、海流、海浪和潮汐等可靠的数据资料支撑。即便采用“强制引航”的方式,北极航道也难以达到其他航线的条件,虽然伴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北极航道的航行条件不断改善,但想要在航行条件上比肩其他航道依然任重而道远。
虽然相比于传统的航线,东北航道虽然空间长度短,省时省钱,对航运企业而言是巨大利好,而且还不存在海盗和恐怖袭击等问题,但气候却让北极航道的效率大打折扣。
虽然随着全球变暖,东北航道的通航时间已经长达3个月,而且完全的无冰期已经延长到50天左右,但想要彻底取代马六甲海峡海峡航道的地位根本就是遥遥无期。
2、经济效益太单薄
北极航道之所以能大行其道,主要原因在于省钱,但从全局来看,北极航道并不省钱,甚至还有点烧钱。
首先,从长度上看,北极航线和其他航线的长度相比之所以省,主要原因在于起点是欧洲北部甚至俄罗斯港口到我国北方,但如果是南欧,比如地中海地区到我国南部甚至东南亚,北极航道在距离上就显得相当不划算。
其次,航线虽然有始有终,但并不意味着沿途没有节点。就像火车站有沿途车站、高速公路有出入口一样,航线虽长,但沿线很多国家都可以从中受益,新加坡就是靠这样的节点优势一飞冲天的。
但北极航道的沿岸国家,似乎只有俄罗斯一家,这就好比逢站必停的普快车猛然换成高铁,虽然速度快了,但却难以与更多节点互动了,所以北极航道首先意味着航线的经济价值大打折扣。
一般而言,如果俄罗斯的北极沿岸高度发达,某种程度上也可以抵消站点骤减的经济损失,但现实情况是,北极航道对应的海岸线虽然绝大部分属于俄罗斯,但却基本荒无人烟。尤其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由于自南向北倾斜的地形,北极的极地东风一口气吹透,使得这里的气候比同纬度的东欧平原更为寒冷恶劣,所以这里自古以来人口稀少。再加上俄罗斯经济长期疲软,更加剧了人口的外流,导致这里很多地方根本就是荒无人烟的白地。
这也意味着,俄罗斯能够从北极航道中获益的,有且只有摩尔曼斯克周边,而对于漫长的航道东段而言,除了港口的荒凉,更增加了沿途出现突发状况后救援的难度。
很多人说,随着全球变暖,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必将更加温暖,国际航运贸易格局势必北移。但现实情况是,人口始终有趋暖性,只要这里依旧寒冷,就不可能吸引人口涌入。更要命的是,气候变暖将使西伯利亚平原因冻土融化成为一片泽国,连基本的基建都举步维艰,何谈万丈高楼平地起?
再次,在海运类型上,今天的海上运输主要分油轮、散货和集装箱运输三大类,从当前俄罗斯依靠油气资源出口的窘况来看,能够利用的主要是油轮运输,吨位都非常大。
但问题是北极航线基本近海,水深难以保证,尤其是白令海峡更是限制了超大型油轮的出入。在这样的情况下,海运还真不如油气管道来得顺畅。
最后,尽管美国、瑞典等国坚持北极航道应坚持国际通行权利,但俄罗斯始终坚持认为东北航道是国内航线,并向过往船只发放许可证,且强制要求使用俄罗斯的破冰船,这种费用高昂的“买路线”,无疑也让北极航道的成本更加居高不下。
3、安全形势不稳定
对我们而言,北极航道之所以重要,根本原因在于:它可以打破马六甲海峡困局。但现实情况是,虽然马六甲海峡可以打破,但却让我们陷入到了顾此失彼的更大尴尬中。
而且,北极航道虽然摆脱了马六甲海峡的束缚,但美国却至少控制了16个咽喉要地,其中就包括白令海峡。更要命的是,白令海峡一侧还是美国本土,这比远离美国本土的马六甲海峡还凶险万分。
当然,对于我们而言,更尴尬的问题还在于北极航道的国际定位问题。
除了俄罗斯将东北航道视为俄罗斯的国内航线,随着全球变暖,国际社会注意力的北移,北极沿岸国家对北极的争夺也日趋激烈,虽然联合国早已将北极定位为与南极一样的国际区域,各国无权染指,但俄罗斯早在2007年就将一个装有俄罗斯国旗的容器投入北冰洋底,作为声索 *** 的依据。
北极博弈白热化,北极航道自然也难以独善其身。而我们作为北极航道的受益者,在捍卫航道权益方面依然鞭长莫及。虽然2013年5月15日的北极理事会第八次部长级会议上,中国被批准为北极理事会正式观察员。但相比于印度洋军舰护航和建立军事基地的军事影响力,我们在北极的军事存在势必道阻且长。
从当前的国际格局来看,中国和俄罗斯因为同时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围追堵截而选择抱团取暖,在能源贸易方面更是蒸蒸日上,本质上是“背对背拥抱”。
古往今来,大国因为体量巨大,实力强悍,难以与其他国家尤其是其他大国形成强悍的国家同盟。
这种关系为双方留下了足够多的转圜余地,却也带来了诸多的不确定性,那么回到北极航道开通的战略意义,被俄罗斯深深影响的俄罗斯比受制于美国的马六甲困局是否也异曲同工呢?
当前的俄罗斯,在综合国力长期徘徊不前的情况下,急于通过东北航道变现甚至实现共同富裕。在这样的情况下,北极航道到底能省多少钱,必然也不得而知。
更重要的是,就像丘吉尔一再强调的那样:“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中俄大动脉前景如何,终归充满着更多的不确定性。
当前的我们,为应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围追堵截,深耕“一带一路”倡议,这种陆海兼顾的大手笔,必将比单纯地从海路另辟蹊径来得更加稳健和安全。相比之下,东北航道则显得相形见绌。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北极航道》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北极航道、基金398021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