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达安基因公告,周新宇因个人及身体健康的原因辞去公司总经理职务。周新宇辞去总经理职务后,将不在公司及所属子公司担任任何职务。
截至2022年6月6日收盘,达安基因(002030)报收于17.59元,上涨1.09%,换手率1.97%,成交量27.0万手,成交额4.73亿元。资金流向数据方面,6月6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649.95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255.01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1904.96万元。融资融券方面近5日融资净流出3421.16万,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出763.15万,融券余额减少。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达安基因(002030)好公司评级为4星,好价格评级为3星,估值综合评级为3.5星。(评级范围:1 ~ 5星,*5星)
达安基因主营业务:荧光PCR检测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公司董事长为何蕴韶。公司总经理为周新宇。
重仓达安基因的前十大基金
其中持有数量最多的基金为永赢中证全指医疗器械ETF,目前规模为9.17亿元,*净值0.6427(6月2日),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26%,近一年下跌36.98%。该基金现任基金经理为万纯。
今天是2022年2月5日新春初五,在新的一年里,老股在这里祝大家虎年十全十美,平平安安。
上证指数 :
(1)春节长假即将结束,这几天中,外盘外围的走势不错,均处于向上的回升过程中。如美股三大指数, 道琼斯 节日期间累计上涨2.72%, 纳斯达克 节日期间累计上涨5.58%,标普500累计在节日期间上涨4.02%,中概互联累计上涨8.36%, 恒生指数 节日期间累计上涨4.31%,恒生科技指数累计上涨5.4%
(2)我们再看一下,当前的富时A50盘前期指,这一指标目前累计高开约1.96%,A50盘前期指的走向,我预估上证主板会收复1月28日的单日跌幅,预期节后首日的上涨幅度达到1%以上。
(3)所以对于节后首日行情,我并不担心,我认为A股会形成一次向上的普涨格局。
(4)A股本次的趋势过程中,自12月13日之后,便开启本轮的下跌调整趋势,一直跌至节前最后一日。最后临近节前的几个交易日,基本上是市场内情绪面的走弱而导致的惯性下跌过程。
(5)而技术指标上,A股各主流宽指数如 创业板指 , 上证50 , 沪深300 , 中证白酒 , 证券公司 等主流宽指数均呈现日K线级别的MACD指标底背离结构。技术面已经呈现超跌状态。
(6)节后市场内的一些节前避险的资金会选择重新回归市场,根据当前的外围走势环境结合着来看,我预期本次在节后会有一段趋势的向上反弹上涨过程,预期第一波向上上涨的时间短则3个交易日,长则5到8个交易日。
中证500 :
(1)中证500指数自2021年的9月14日之后,经历了三段式下跌的过程。
(2)中证500这种走势的形成一是因为板块所处的位置高估,其次在于中证500指数含周期类指数(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等),所以走势上于钢铁,煤炭,有色金属相似。
(3)预期中证500指数节后也会随A股的普涨行情而向上补涨,中长线看法上,但是未来的中证500指数会耗费至少1-2个月构筑下方的横盘箱体。
(4)短线看法上,预期节后第一波向上的反弹高度有限,预期反弹回到10月13日的分时*点6887点位置。
明日我将继续展开讲解A股中的医药诸多题材类的趋势走势看法,并做出中长线的决策和个人思路分享。
走过路过,大家花1分钟麻烦给老股的长文下面留个言,写个评论。感谢各位老友的长期点赞支持,会稳重增长,不断改进自己。
富凯摘要:背靠研发大树,也没能实现重大突破,新东家能带来多少利好,实难乐观。
作者|孜斋
10月11日午间,达安基因一纸公告引发股价波动,午后直线拉至涨停。截至收盘,报11.41元,*总市值91亿元。
达安基因称,收到控股股东中大控股的告知函,中山大学已与广州市属国有企业就中大控股股权变更达成初步意向,该事项尚需报上级部门审批。上述事项若通过上级部门审批,可能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
子公司拖累业绩
公开资料显示,中大控股成立于2005年4月,注册资本约1.75亿元。中大控股代表中山大学统一持有校办企业及学校对外投资的股权,负责经营、监督和管理,并承担相应的保值增值责任。中大控股旗下拥有30多家全资、控股、参股企业。投资领域涵盖科技成果转化、教育培训、大学服务、出版传媒等行业。
在中大控股众多子公司中,达安基因是*一家上市公司,于2004年8月上市,成为彼时“高校系”中小板第一股。
达安基因的主营业务处于生物医药行业中的体外诊断试剂(IVD)领域,近70%的业务收入来自于试剂类产品。彼时,“基因测序”等名词还是颇为神秘的,达安基因在市场上处于优势地位,这也充分放映在其业绩上,上市前十年,达安基因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逐年增长,2014年达到1.53亿元的峰值。此后,业绩开始下滑,2018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仍同比上涨,达安基因2018年的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分别同比下滑4.55%、3.17%。
至于营收及营业利润下降的原因,达安基因表示,原控股子公司云康健康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自2018年10月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另外,控股子公司广州市达瑞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收入、业绩均出现下降。
2019年中期,下滑态势继续,营收5.16亿元,同比下降35.87%;营业利润7268.38亿元,同比下降7.42%;归母净利润6051.32万元,同比增长1.61%。
校企改革进入深水区
作为中山大学校企业中重要成员,为何此时要放弃实际控制权?
这还要2014年的说起。2014年10月,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加强学校资产和校办企业监管,加强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理顺资产管理关系,严防借改革之机侵吞国有资产、牟取私利。意见明确提出,禁止院(系)、教师违规利用学校资源兴办企业,杜绝“一手办学、一手经商”现象。
2017年,中纪委网是对中管高校进行巡视,发现13所高校的校办企业均涉及“一手办学、一手经商”的现象。
2018年5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高等学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指导意见》明确了高校不得新办企业,原有与科研无关的企业全部剥离,“让教育回归教育”,这拉开了高校系企业大重组的序幕。
据渤海证券统计显示,A股上市公司中,高校系上市公司共有43家,涉及高校和科研单位18家(中国科学院及其研究所视为一家),大部分均为国内外综合排名或某领域排名靠前的高校单位。清华大学有紫光学大、启迪古汉、启迪桑德、紫光股份、诚志股份、紫光国徽、辰安科技、同方股份等8家上市公司,北京大学旗下有北大医药、方正科技、中国高科、方正证券等4家。
依托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研发实力,“高校系”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科技附加值高的领域。从行业分布看,计算机9家,机械设备6家,医药生物5家,通信4家,行业分布较广。
在上述政策的影响下,高校系上市公司纷纷进行资产重组,或引入民营资本参股,或设立多家平台实现对下属公司控股。如清华大学面对校企改革,通过关联交易将亏损子公司进行剥离并在集团体系内进行消化,对紫光、启迪等集团进行控制权转让,对同方股份等公司加强控制。
从此次达安基因发布的公告来看,中山大学的交易对手方或为广州市属国有企业,至于是一家或多家交易对手,以及各自的持股比例尚不可知。
在基因诊断大军中掉队
上市15年来,达安基因的收入规模也算没有跑输,2017年营收超过15亿元,2018年实现营收14.78亿元。2018年获得政府补助接近3600万元,是最近三年最少的一笔。
跟当年上市时差不多,达安基因的核心技术还是分子诊断、荧光定量PCR产品支撑收入。达安基因也知道,光靠荧光定量PCR肯定不行,所以也在布局其它基因业务,比如通过一个子公司研发测序仪,做无创产前筛查,同时还投资了很多项目。2018年11月,达安基因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称,公司目前有创投项目约200个。
客观来说,达安基因在基因诊断上还是有些掉队。目前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的业务是无创产前筛查,但华大基因和贝瑞基因几乎占了70%的市场份额,金域医学去年宣布与卢煜明团队合作,在技术成熟度上建立优势,留给达安基因的市场似乎有限。而在肿瘤用药上面,达安基因也没有更加明确的方向。
免责声明
富凯财经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投资风险自担
本文由富凯财经分享,转载联系后台,侵权必究!
《电鳗财经》文 / 杨力
达安基因(002030.SZ)的孙公司即将登陆港交所,作为其第一大供应商,达安基因的业绩将收到一定的影响。近两年,新冠检测需求让达安基因业绩飙升,但后续能否持续,值得关注。
孙公司即将登陆港交所
5月18日,达安基因发布公告,其参股孙公司YunkangGroupLimited(以下简称云康集团)拟于2022年5月18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挂牌上市,股份代码:2325.HK。
资料显示,云康集团为达安基因参股孙公司,达安基因全资子公司达安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安国际)持有云康集团46.96%的股权。根据该公司第七届董事会2021年第五次临时会议及2021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的授权,达安国际拟于云康集团挂牌上市前将持有云康集团不超过5%的存量股份进行释放转让,转让股数为2500万股。
上述转让及云康集团此次全球发售完成后,达安基因通过全资子公司达安国际持有云康集团的股份数为2.1亿股,占云康集团发行完成后总股本的34.21%。
《电鳗财经》注意到,截至2021年年末,云康集团的总资产为24.6亿元,负债合计为10.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为14.5亿元。2021年云康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6.97亿元,同期净利润为3.72亿元。
云康集团是2008年成立的一家全面的医学运营服务提供商,主要为医疗机构提供全套的诊断检测服务。目前其主要业务模式包括诊断外包服务、为共建医疗机构提供诊断检测服务和为非医疗机构提供诊断检测服务三种,检测范围包括病理检测、感染病诊断检测、遗传病诊断检测及其他常规诊断检测服务等。
目前云康集团在中国设有6家独立临床实验室及门诊,建立了246家共建诊断中心,覆盖了600多家医疗机构(包括医联体内成员医院)。2020年该公司有超过2000项检测项目,诊断检测超过1000万次。
此外,数据显示,云康集团为中国医学运营服务市场的第5大公司,按照2020年收入计,占据总市场份额的3.7%;在为共建医疗机构提供诊断服务领域,云康集团占据市场份额的12.5%,排名第二。
不过,云康集团的上市并不会给达安基因的业绩带来较大影响,达安基因将所持云康集团的股权划分为“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并列报在“长期股权投资”中,云康集团上市后,达安基因对持有云康集团股份的会计处理不会发生重大变化,仍采用权益法对其进行核算。云康集团上市后的公允价值波动不会对该公司业绩造成影响。
尽管作为孙公司,云康集团的上市对达安基因的业绩影响有限,但值得注意的是,云康集团*的供应商为达安基因。云康集团主要原材料为检测试盒、原材料及机器设备等。2018到2021年,云康集团从达安基因的采购额分别为8010万元、5240万元、8190万元和2.27亿元,分别占同期总采购额的15.4%、9.9%、11.7%和22.1%。
由此可见,作为重要客户,云康集团的上市将会对达安基因的业绩带来利好影响。
检测需求带来的业绩飙升能否继续?
年报显示,达安基因的主营业务处于生物医药行业中的体外诊断产业(IVD)领域。2021年,该公司有99.4%的收入来自生物制品业,0.6%的收入来自金融服务。如果按产品划分,该公司有96.82%的收入来自销售商品,1.95%的收入来自提供劳务,金融服务以及其他服务的收入占比为1.23%。
如果按地区划分,目前达安基因的全部收入来自国内市场,其28.16%的收入来自华南区,71.84%的收入来自华南以外地区。
2022年第一季度,达安基因实现营业收入33.6亿元,同比增长了43.69%;同期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非前和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16.8亿元和16.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48.85%和49.86%。同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39亿元,同比增长了21.29%。
从2018年至2020年,达安基因的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0.47亿元、0.12亿元、23.67亿元和35.37亿元,同期扣非后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3.66%、-74.73%、19912.78%和49.41%。
由此可见,达安基因的业绩在2020年出现了飙升,2021年也基本维持着较快的业绩增长。这归功于该公司的新冠检测业务。目前该公司是新冠检测的龙头企业之一,其主要产品就包括两款不同标准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快速试剂盒(荧光PCR法)。
2021年,达安基因实现营业收入为76.64亿元,同比增长43.4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1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7.74%。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在2021年仅靠销售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的收入就达到48.94亿元,同比增长64.48%;毛利率为88.65%,同比增长7.96%。
达安基因表示,针对春节期间的疫情防控政策及国内局部地区疫情影响,市场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核酸检测试剂盒及核酸检测仪器、相关耗材的需求量持续强劲,公司全力生产,全年将新冠核酸检测试剂 的生产能力维持在标准产能100万人份/日以上,向市场供应核酸检测试剂数亿人份,充分保障市场供给,这对公司业绩产生了积极影响,进一步夯实了公司在PCR市场的龙头地位,提升了市场占有率。
然而,靠新冠疫情带来的需求让其业绩一路飙涨,但疫情之后呢?值得注意的是,新冠疫情暴发前,达安基因的业绩增长乏力、产品销量在市场呈现疲软态势。从2017年至2019年,该公司的营收分别为15.42亿元、14.79亿元和10.9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6亿元、1.02亿元和0.92亿元。由此可见,疫情前后,达安基因几乎可以用“判若两人”来形容。
2020年和2021年,达安基因的研发投入金额为2.37亿元和6.32亿元,同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44%和8.24%,同期资本化研发投入占研发投入的比例分别为29.62%和27.06%。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达安基因主营业务》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达安基因主营业务、中证500指数2022年走势预测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