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市场研究是直接针对市场和用户进行数据收集而进行的初始研究。如果产品经理认为用户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意识到团队并不完全了解用户,那么下一步就需要去了解更多关于用户的知识。那么最有效率和效果的方法就是与市场和用户进行直接的沟通。一级市场研究包含不同的分类方法,包括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焦点小组、抽样方法、客户现场访问、人种学、社交媒体、问卷调查、消费者检测组、众包、大数据分析等,接下来将为大家一一介绍。
1982年,毕业于湖北财经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基建财务信用系。
1990年加入中国银行,在湖南省分行工作多年并外派中南银行香港分行任助理总经理。
1999年,获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2000年6月至2008年5月,先后担任福建省分行行长助理、副行长,总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广东省分行行长。
2008年6月起,任中国银行副行长。
2010年12月,出任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及法人代表。
2011年4月起,兼任中国银行业协会贸易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
2011年9月,出任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
2011年12月起,兼任中银香港(控股)非执行董事、中银航空租赁私人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2年年8月起,兼任中国国际商会副会长。
2014年1月17日起,任中国银行党委副书记。
2014年1月28日,中国银行召开会议,聘任陈四清为中国银行行长。
2014年3月起兼任中银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2014年4月起任中国银行副董事长。
《区块链通往资产数字化之路》(安德烈亚斯·安东诺普洛斯(AndreasM.Antonopoulos))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提取码: dabv
书名:区块链通往资产数字化之路
豆瓣评分:8.5
作者:安德烈亚斯·安东诺普洛斯(AndreasM.Antonopoulos)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副标题: 通往资产数字化之路
译者: 林华 / 蔡长春
出版年: 2018-4-1
页数: 376
内容简介:
想加入这场暴风雨般席卷世界金融业的技术革命吗?《区块链:通往资产数字化之路》是你通往看似纷繁复杂的比特币世界的指南,它为你进入这个货币互联网世界提供了必要的知识。不管你是正在构建下一个杀手级应用,还是在投资一个初创企业,或者只是对技术好奇,这本实用的书都是必不可少的。
比特币,*个成功的数字货币,虽然仍处于起步阶段,却已经带来了全球范围数十亿美元规模的经济效应。这种经济活动对任何有相关知识和热情的人都是开放的。《区块链:通往资产数字化之路》将为你提供必要的知识(不包括热情)。
这本书包括以下方面:
●比特币的广泛介绍——非技术用户、投资者、企业高管的理想选择。
●比特币及加密货币的技术基础——为开发人员、工程师以及软件和系统架构师量身定制。
●比特币去中心化网络、点对点架构、交易生命周期及安全原则等相关细节的详细介绍。
●基于比特币和区块链的分支的发展,包括替代链、替代币和替代应用程序等。
●通过用户故事、优雅的类比、示例、代码片段等阐述关键的技术概念。
作者简介:
安德烈亚斯,安东诺普洛斯(Andreas M. Antonopoulos)
著名的技术专家、连续创业者,现在已经是比特币圈子*著名、*受尊敬的人物之一。他还是一个成功的公共演说家,他从2013年开始在公开场合进行比特币相关的演讲,并迅速成为行业内*著名的演说家。迄今为止,他已在美国、巴西、新西兰、捷克等国进行了75场TED式的对话,反响热烈。他还是一位畅销书作家,他出版的该书,还有《货币互联网12》等均长期为*畅销榜榜首。
译者简介
林 华
特许金融分析师、美国注册会计师、注册风险管理师。
现任中国资产证券化研究院院长,上海和逸金融董事长(cn-abs.com 、 fundadmin.com.cn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PPP定向邀请入库专家,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资产证券化业务专业委员会专家顾问,兴业银行独立董事,中意资产独立董事。
国合—耶鲁全球领导力项目导师,南开大学与西南财经大学兼职教授,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客座教授,央行《金融会计》编委,区块链联合发展组织轮值理事长。
著有《金融新格局:资产证券化的突破与创新》《中国资产证券化操作手册》《PPP与资产证券化》《FinTech与资产证券化》《中国REITs操作手册》,译有《全球REITs投资手册》《REITs投资指南》《区块链:技术驱动金融》《商业区块链:开启加密经济新时代》《FOF投资手册》《基金事务管理指南》《对冲基金管理指南》《被人工智能操控的金融业》。
7月8日,《2021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2021中国电影艺术报告》在北京发布,中国影片家协会分党委书记兼驻会副书记张宏、中国影片慈善基金会董事长张丕民、中国影片家协会副书记尹鸿等参加新品发布会并致辞。
张丕民在致词上说,十九届四中全会报告中明确指出了2035年完成创新型国家,影片做为文化艺术新项目中一个具备与众不同风采的表达形式,理所应当在文化艺术民族复兴的完成全过程中做出应该有的奉献。他觉得影片大国的指标值非常简单,一是国际性知名度、二是国际性电影票房市场占有率。
“从现阶段掌握的状况来讲,中国与全世界全部的影片国家对比,说成创新型国家还缺陷自信。真真正正在国际性上的知名度多少,尤其是国际性电影票房市场占有率有多大,没有详尽的统计数据。据我掌握,包含附近的国家和欧洲地区一些国家,出入口的电影票房市场占有率都比我们要高,要完成影片民族复兴还的确有十分严峻的路途要走。”
实际到实际操作上,张丕民觉得,合拍影片是中国影片走向世界完成民族复兴很好的媒介,而“一带一路”应当变成合拍的关键方位。
“‘一带一路’是主席提倡的,在我国在‘一带一路’上面有十分多舍生忘死、应写可做的电影题材。中国有很多知名企业,包含国有制和私营的公司,‘一带一路’上不仅是硬件配置的资金投入,包含中国人的精神实质,中国人高新科技的工作能力,中国人到国外实际挑战当中作出的奉献,有多种多样的主题非常值得发掘。根据影协,包含慈善基金会也理所应当应当积极主动促进‘一带一路’的合拍。
不仅是‘一带一路’,从2002年和荷兰签定第一个合拍协议书迄今早已和许多国家签署了协作拍摄协议书,实际的贯彻落实、实际的促进一定要有着力点。
‘一带一路’有这么多的知名企业在外面,有那么多中国人到那边,有那么多小故事希望大家挖掘,大家为什么不和本地携手并肩制成一同的协作影片。本地也是有本地的感情,电影票房市场占有率也拥有借助。
假如只是是每一年办一些国际电影节,带一些影片出来 ,也是有功效的,可是功效究竟有多大,我觉得比合拍影片的知名度要相差太多。因此 要增加合拍影片的科学研究,关键放到‘一带一路’以上。
大家还要和欧洲地区、南美洲别的层面协作,要把‘一带一路’这根线搭起来,对大的发展战略布局和影片具体运行来讲全是尤为重要的。”
其次,张丕民感觉中国的影片经济体制亟需提高。
“近期持续创立了专项资金,包含影片技术性发展趋势专项资金、影视制作智能化营销推广实践活动专项资金这些,是相互配合中国影片现代化发展趋势全过程中的提高,用小量的股票基金凝结众多的影视人、影片权威专家的聪慧,把总体的经济体制创建好。
尤其是会计和法律事务部层面,强大的国家法律法规是牙根的支撑点,法务专员这些方面有多少?提前准备的怎样?会计层面,会计的不容乐观不标准也产生了投资人的慎重乃至是蒙蔽乃至是避开。期待中国经济体制伴随着在大国发展趋势的路面上应逐渐的健全。”
此外,译制层面也必须高度重视。
“走向世界很重要的难题是译制水准,能否抵进另一方的人的内心很重要。要想抵进人的内心、产生共鸣译制很重要,电视连续剧去非州用斯瓦西里语,十分的取得成功,非洲的观众们夜里就要看中国的电视连续剧,该笑都笑了,该掉泪水的都没了,译制层面也必须下大力气。
英文影片相对来说比大家营销推广起来方便快捷得多,大家这些方面增加勤奋,三五年内完成民族复兴,时间很急迫,可是不是说不可以完成,有艰难刚好对影片是个挑战。”
20220628 闫安
昨晚听了CAFF50秘书长董克用教授主持,德国安联集团资深养老金专家Michael主讲的德国养老体系分享。深有共鸣。就象有次CAFF50论坛原全国社保基金会副理事长王忠民先生所言,“他山之玉,可以攻石”。
社会保障具有共通性、普适性、公共性。养老医疗健康与人类社会相始终,就如互助本源与古埃及金字塔同时诞生一样,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甚至源于动物进化互助行为与组织分析。
讲座共鸣最多的是130多年德国养老体系建设与国家社会保障的目的和目标始终如一;政府主导引领规制不断完善;治理发挥社会组织力量参与和建立合作博弈机制等。
相比我国养老金领域 “反复试点”(“试点总结”还缺乏独立第三方成效评估机制)。此次讲座,M先生关于“德国养老体系”的现身说法,就是美玉无价。国际视野看,称得上养老体系典范的只有德国、英国、美国、智利等国家。
德国俾斯麦政府1883年制定了世界第一部《疾病保险法》,1884年通过了《工人赔偿法》,1889年实行了《伤残和养老保险法》,使得德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社会保障体系的国家。英国《贝弗里奇报告》“普遍性、统一性、保基本、权利义务对等”四原则,成了现代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典范。美国三支柱养老金入市推动了数十年长期资本市场繁荣。智利在个人账户完全积累模式并与退休领取年金相结合基础上,近年类似德国吕鲁普计划的“团结储蓄养老保险”。各国养老金体系虽然修修补补,但没有止步不前。
所谓“保障体系”,既包括了疾病、工伤、养老、健康等保障内容,包括了此次讲座养老领域“垂直生态体系”。如德国养老体系制度定位目的目标、受托责任主体,以及不断完善的多层次治理模式等。典型如植入第一层基本养老的针对个体劳动者吕鲁普计划(2004),以及植入第二层补充养老针对中低收入家庭的李斯特计划(2001)等。
德国不仅仅养老体系领先,而且在医疗保障领域也是满意度很高,走在世界前列。医疗、工伤、健康领域还有其特殊性。正如德国医疗体系中,私立医疗并不意味着营利性商业,还包括社会慈善组织经办的私立非营利医院。医保是医疗保障中枢。2017年德国46家健康险公司中,股份制健康险公司与相互(互助)制健康险公司均衡发展,后者有21家,市场份额41.5%。
“上医治未病”,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新冠疫情让世界头号医疗资源大国美国私有化、市场化的医疗体系“一地鸡毛”。但瑕不掩瑜。会员利益最大化和健康为中心的美国凯撒医疗互助保险一体化组织HMO模式(Kaiser Permanente MedicalGroup),早在2011年是原卫生部医改方案的核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健康中国战略等明确了医疗公益化、健康产业化发展原则,“中国版凯撒医疗互助保险HMO模式”正逐步走向台前落地。这不同于业界推崇的,同样源自美国的商业化、私有化经营的,“为病而病”“为保而保”联合健康集团模式(UnitedHealth Group)。
德国社会保障体系典范,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是养老医疗,但养老医疗是人全生命周期风险保障的核心,也是我国内循环大健康养老的主体,需要统筹关注。
围绕讲座,首先,M先生特别强调了德国养老保障体系的 “目标Purpose” “目的Ambition”。是宗旨,也是制度“发心”,政府核心主导作用责无旁贷。
德国养老体系“目的”“愿景”是社会保障与政府责任,多层次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不是“富人俱乐部”,所以针对原先未覆盖的个体劳动者植入到基本养老保险层面的吕鲁普计划,以及植入第二层补充养老性质的针对低收入家庭人群的李斯特计划。
反观我国,第二支柱企业(职业)年金,规模覆盖率与基本养老10.3亿人、6万亿相比,参加人员只7%,只有7200万人参加。但基金规模已达4.5万亿,占比75%。形成事实上的“富人俱乐部”效应。包括克强总理说的“6亿人、月入1000元”在内的9亿多人,实际上没有参加和享受补充养老保障。
正在落地推进的个人养老金制度同理,我国需要充分研究和借鉴德国吕鲁普计划、李斯特计划,英国国民养老储蓄信托,智利团结养老金等针对社会自雇人士、灵活就业、弱势群体的补充养老保障等养老金体系建设成功经验和教训。否则,就是容易陷入“贫富”马太效应,也有违社会保障公平与共同富裕目标。
M先生强调的“目的Purpose”,就是德国政府对保证退休后的生活标准与退休前一样,而设定的养老金替代率目标,约在70%左右,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改革发展,都围绕此目标,不断完善和优化。始终保持养老替代率目标,一旦低于目标水平,政府政策制度的干预责任和义务。“缺什么补什么”。不是“为补而补”,或是金融行业的财富新蛋糕、业务新蓝海或者行业自身的“政策红利”。
M专家讲的“目标Ambition”,追求的是“积极的、正向的收益”,是社会保障广覆盖,替代率目标可实现。包括基本养老层和补充养老层。对比德国一二层次补充性、广覆盖的吕鲁普计划、李斯特计划,中德之间差距显著。我国基本养老实现了“广覆盖”,突出矛盾更在于补充养老层,因此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定位与“目的”需要多层次养老协调发展,而非财富效应本身。
体现在政策、制度、监管都明显滞后。比如M先生说,德国第二层次覆盖率在30%还“嫌低”,着力扩大覆盖面。而我国第二支柱企业(职业)年金占比仅仅为7%。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空白,而德国直接通过吕鲁普计划,精准的将个体劳动者直接“植入”到第一层强制的基本养老保险里面。
完全积累型的吕鲁普计划依据2004年德国政府《老年人收入法》实施的,并入基本养老保险层。与植入第二层补充养老保险的李斯特计划,都属于完全积累型。实际上已经将原有的养老金三支柱体系重新定义为三层次体系,即强制性、补充性、商业性,围绕“目的”“目标”,多层次养老体系协调可持续发展。
类似德国针对弱势群体的吕鲁普计划(向无法享受国家基本退休福利的个体劳动者提供政府大数额、高比例退税)和李斯特计划(较少储蓄就能得到全额补助),政府强势介入补充扩面,其他国家典型如英国、智利。
英国强制性第二支柱职业养老金制度,在2008年《养老金法案》中针对自由职业者等群体,建立“全国职业储蓄信托”(NEST,National Employment Savings Trust)。
智利在原先个人账户完全积累型AFP基础上,2008年,出台非缴费型“团结养老金计划”,对低收入社会人群(包括在智利居住至少20年同时家庭收入属于后60%范围内的智利居民),“兜底式”在退休时都可以获得一份按月发放的基础养老金。
其次,在多层次养老金替代率和广覆盖“目的”和投资完全积累“目标”抱负基础上,是M先生认为的关于“个人与集体”最重要的话题,即“IndividualCollentive”养老金体系建立路径问题。他认为集体系统要优于个人系统。
实际上强调的是“受托”责任主体,是受托人或养老基金独立董事会,“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受到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受托人和养老基金董事会关键在于“独立”“专业”,还不仅仅是自动加入、自主选择,或者投资默认等“技术手段”。
受托治理模式,这不仅仅是德国经验,也是国际经验。
例如美国最大的公共养老基金——加利福尼亚州公共雇员养老基金(CalPERS),”基金运作的唯一目的是实现受益人利益最大化。基金治理采取了以受托人为核心的治理模式,受托人拥有了基金管理的绝对排他性的权威。在这种模式下,受托人的内部构成、投资决策等直接关系到基金业绩和参与会员的利益。(李曜、袁争光,2006年《证券市场导报》)
受托责任主体更多是法律保障、制度定位、管理机构。正如美国2006《养老金法案》中的养老金投顾同样要承担“受托责任”。英国、日本等海洋法系国家承担受托责任即为受托人的“受托群”。不同于我国第二支柱养老金的可兼职、非独立的“法人受托机构或内部年金理事会”。受托主体责任明确也有利于缴费确定型DC养老金计划管理。
与之配套的,正如中国基金业协会研究报告《德国养老金体系的研究与反思》指出“2013年德国《养老金完善法案》要求吕鲁普养老金(Rürup)和里斯特养老金(Riester-Rente)的提供商使用相同的产品信息表。统一产品信息表的引入,使保险公司、银行、基金公司、住房互助储金信贷社提供的税优产品变得更加透明,增强了产品之间的可比性。”同时,统一监管层面“德国针对里斯特养老金计划,将银行监督局(BAKred)、保险监督局(BAV)、证券监督局(BAWe)三家机构合并成立统一监管组织——联邦金融监管局(BaFin)负责监管。”(中国基金业协会,2018年3月13日)
第三,保险业在德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作用发挥。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保险业是金融体系三大支柱力量之一,具有独特的社会属性、金融属性、保障属性、科技属性、服务属性。是“社会稳定器、经济助推器”。
M先生开场部分介绍了德国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养老金、康复、失业、工伤、护理等。因为主题所限,没有言及同样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与德国养老体系共通之处,在于配套社会治理模式,以及保险行业可借鉴的深度介入社会保障的实践经验。
“上医治未病”,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想起1997年自己在担任中国平安与德国DKV健康保险“广东大亚湾核电站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大项目经理时,德方专家和企业方需求是“七分预防保健,三分保障”,而当时受各种因素局限,初始介绍补充保险方案正好相反,即“七分保险,三分健康服务”。良性生态正是现如今健康中国战略的“围绕医疗做公益,围绕健康做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关键在医保支付改革)”。
近年中国保险学会发表的 《德国医保治理及商业健康保险融合发展的研究》一文 ,作者为留德博士中国太平洋人寿首席医学官邵晓军及泰康养老健康保险部冯鹏程、厦门大学赵正堂博士等。德国医保与养老一样,社会保障、人均寿命、社会满意度等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这篇深度报告中,对德国医疗保障体系分析结论,指出“医保在德国医疗卫生体制中处于枢纽地位,带动了医院、医生、医药等各方面的改革与完善,发挥着基础性“牛鼻子”作用。”“核心机制是以医保资源为支点,以医保支付方式为杠杆,以利益激励为传导动力。构建社会协商为基础、利益博弈机制为遵循的共同规则。”
实际上,就是美国医疗健康服务与互助保险一体化HMO组织。我国而言,有利于实践“四个整合”。一是健康保险支付方与医疗健康服务方的整合,通过“保险+服务”,赋能实体经济;二是互助保险方与投保人会员“二合一”整合,会员利益最大化;三是互助保险组织会员(患者)与医疗健康服务方整合,以健康为中心,“总额预付、结余留用”,建立正向激励关系;四是医院医生纵向横向整合,纵向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整合,横向预防保健、门诊、住院、家庭康复之间整合。
正如德国住院与门诊分设,全科医生“守门员”制度,“首诊只能去全科诊所,诊治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症去医院”。也如深圳罗湖医院“双向转诊”成功经验。全科与专科、门诊与住院纵向合作,同类医生、同类医院则横向竞争。
遗憾的是,《德国医保治理及商业健康保险融合发展的研究》一文作者,仅统计分析了股份制和相互制健康险公司市场主体发展情况,但没有进一步分析和指出股份制健康险和互助制健康险发展变化的“原因”。
“1960年,德国有97家健康险公司(股份制健康险公司7家,相互制健康险公司90家),股份制健康险公司保费收入占33.7%,相互制健康险公司保费收入占66.3%。之后,相互制健康险公司数量和市场份额逐步缩小。2017年,德国有46家健康险公司,股份制健康险公司增至25家,占据58.5%的市场份额;相互制健康险公司有21家,市场份额下降至41.5%。”数据可见,股份制与相互制健康险公司是均衡发展的主流保险形式。
——原因和答案在于,德国补充医疗保险的保障内容“主要是为法定医疗保险参保人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提供单间病床、镶牙、选择性治疗、心理疾病治疗等。”是商业化、个性化的高质量医疗服务,不是围绕健康管理提供服务。
中德差别在于,中国银保监会《健康保险管理办法》鼓励将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相结合,“提供健康风险评估和干预、疾病预防、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健康维护、慢性病管理、养生保健等服务,降低健康风险,减少疾病损失。”体现健康中国战略要求,“也符合《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医疗公益化、健康产业化”原则。这是我国的后发优势所在。
总之,德国养老、医疗社会保障体系,充分体现了“共建、共治、共享”多元参与的现代化治理格局,作为有130多年历史世界上第一个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国家,其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值得充分学习与借鉴。
12月12日, 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不动产金融研究中心担任学术支持,北京基金小镇、中国REITs联盟、中国民生信托有限公司、《比较》杂志 联合举办的“中国(北京)2020国际REITs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采用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来自REITs领域相关政府及监管部门、国际REITs行业组织、金融机构、原始权益人、投资者、专家学者等嘉宾齐聚一堂,共商REITs制度的发展完善以及行业机遇。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双循环格局下的公募REITs发展机遇”。
中国REITs联盟秘书长王刚宣布会议开幕
中国REITs联盟秘书长王刚在开幕致辞时表示,2020年4月30日,基础设施REITs的相关法规发布,2020年也因此成为“中国REITs的政策元年”,而2021年有望成为“中国公募REITs的产品元年”。
美国国家REITs协会(Nareit)CEO史蒂夫·韦彻斯勒视频致辞
欧洲REITs协会(EPRA)CEO多米尼克·莫仑豪特视频致辞
美国国家REITs协会(Nareit)CEO史蒂夫·韦彻斯勒和欧洲REITs协会(EPRA)CEO多米尼克·莫仑豪特分别通过视频连线方式为大会致辞,表达了对中国REITs发展的期待。
中国民生信托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林德琼致辞
中国民生信托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林德琼在致辞中表示,REITs在中国一定存在较大的发展规模空间,我们应积极规范市场秩序,实行创新业务模式,把握机遇,这需要REITs的相关监管层、税务机关、权益人、投资者以及行业从业者沟通与合作,深入探讨REITs在双循环格局下发展的可能性以及存在的问题,使REITs发挥出最大的效应,助力中国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
五道口金融学院不动产金融研究中心王娴主任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理事长吴晓灵宣读致辞
王娴主任代表央行原副行长、学院理事长吴晓灵在会议现场建议,要使REITs产品简明易懂仍然需要从立法上加以完善,通过法律层面尽量减化公募REITs的内部结构和层级,她提出建议,提请国务院制定《资产支持证券(ABS)管理条例》和《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管理条例》、建立不动产基金管理的专业牌照、明确不动产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税收政策以及逐步扩大公募REITs的试点范围。
全联房地产商会创始会长、中国REITs联盟创会会长聂梅生致辞
聂梅生表示,养老产业的REITs势在必行。养老物业的运营属性和REITs的稳定性高度契合,一方面REITs为企业提供较低的融资成本,使养老产业链能够形成,反过来,养老产业又可以反哺REITs的进一步发展,同时REITs也可以促进养老机构当中的专业分工,使得开发、投资、运营专署化,使整个产业链更加规范化、精细化、专业化。此外,广谱的参与度是它的特点,它可以分享养老的红利,中小企业甚至公众、投资人都可以参加,同时REITs还有很多针对收益分配、限制所有权过度集中的法律法规,保证投资人的效益。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前副主席魏迎宁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前副主席魏迎宁围绕REITs行业的创新、跨越和展望发表了主题演讲,他表示,基础设施公募REITs具有流动性高、收益相对稳定、安全性强的特点,符合保险资金运用的理念,为保险资金运用拓宽了新渠道,必然成为基础设施领域公募REITs的重要投资者。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养老金部主任陈向京发表主旨演讲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养老金部主任陈向京从机构投资人的角度表达了对REITs的关注,她表示,从国际经验看,REITs资产体现出穿越周期的特点,而我国庞大的存量资产中存在现金流稳定、收益优秀的底层资产,发行REITs潜力巨大,能够满足投资者的投资需求。作为机构投资人会重点关注三方面因素,一是公募REITs的主动资产管理能力;二是多方面参与主体的诉求的协调;三是税收问题。
深圳证券交易所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辉发表主旨演讲
深圳证券交易所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辉就加强REITs配套制度建设发表了演讲。李辉介绍,目前基础设施公募REITs试点的规则制度体系已经初步构建完成,在证监会和发改委的层面形成了“1+2”的制度体系,即证监会和发改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加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和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做好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等。配套规则层面,证券交易所、中国结算、基金业协会、证券业协会等单位也在有条不紊地推动制定和发布的工作。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秘书长陈春艳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秘书长陈春艳现场发言时表示,要规范与创新并行,扎实推进基础设施REITs试点。陈春艳介绍,相较类REITs,基础设施REITs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了突破:法律法规配套规则逐步完善、产品属性和发行上市环节更加清晰、产品交易结构与管理模式更加成熟、会计处理与估值定价方式更加贴合实际,未来公募REITs发展可期。
中国建设银行住房金融与个人信贷部总经理王毅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建设银行住房金融与个人信贷部总经理王毅介绍了建行住房租赁首单REITs试点的过程,并对行业进行了展望,他表示,国内住房租赁REITs支持政策在加速推出,希望相关政策加速发展。
英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范育晖发表主旨演讲
英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范育晖的演讲主要围绕公募基金管理人在基础设施REITs中的重要责任展开,包括打造专业的团队,真正担负起资产管理的责任;把受托资产作为深入研究和学习的领域,成为特定行业、特定领域的专家;深挖产品的成长价值,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光大理财总经理潘东发表主旨演讲
光大理财总经理潘东分享了对银行理财参与公募REITs的思考,她表示,公募REITs之于银行理财的投资价值体现在,公募REITs是攻守兼备的投资品种,它兼顾固定收益和权益属性,在能提供较为稳定项目现金流的同时,还具有资产估值的上升空间,同时,公募REITs作为资产配置大类之一,其资产与债券、股票等市场相关性较低,可分散组合投资风险,基于这些特性,公募REITs是极为适合养老资金配置的投资标的。
主旨演讲之后,中国(北京)2020国际REITs发展论坛还组织了两场内容密度极高的圆桌讨论。
圆桌讨论1:凝聚共识,构建REITs生态
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不动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王娴在“凝聚共识,构建REITs生态”的主题下,与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教授刘洪玉,建信住房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赵晓英,国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基础设施投资事业部总经理嵇绍军,上海济邦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燎,新加坡交易所(SGX)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谢采含从监管视角出发,如何稳妥推进基础设施REITs项目上市。
圆桌讨论2:聚焦运营、提升REITs价值
在公募REITs的运营层面,中国REITs联盟秘书长王刚与英大基金能源REITs资产证券化业务部总经理于炎炎,越秀房托投资信托基金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行政总裁林德良,光大安石资本市场部董事总经理曾景,北京光环新网企业发展与投资部总经理李伟,上海金顺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京东数科旗下)总经理杨坤进行了探讨,从原始权益人视角出发,探讨了如何遴选优质资产、聚焦资管能力。
针对基础设施REITs的投融管,本次REITs发展论坛还从REITs管理人视角、投资人视角、资管方视角以及服务机构视角出发,组织了专项闭门研讨。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