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本身对人体是没有危害的。但长时间过量接触钨的化合物如碳化钨粉尘、氧化钨、钨酸钠等可能会引发诸如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等。因此,从事相关工作的一定要做好防护,避免吸入粉尘,也避免放射性物质侵入。
常见的有害钨接触物以及危害有以下几种:
一、碳化钨粉尘
1、来源:抗磨部件、电阻元件、合金陶瓷、渗碳钢工具、切割工具、密封件和轴承之类的高抗磨损部件
2、危害:钨粉尘能引起支气管周炎、细支气管周炎、闭锁性细支气管炎和萎缩性气肿。碳化钨会引起肺脏的淋巴组织细胞的增生性反应,并逐渐出现硬化。血管壁增厚并均匀化。工作中接触碳化钨粉尘的人员胃肠道功能紊乱,肾受到刺激,上呼吸道出现炎症。
二、氧化钨
1、来源:钍钨电极,在生产和使用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放射性污染。
2、危害::放射性物质侵入体内可引起慢性放射性病,主要表现在一般机能状态减弱,可以看到明显的衰弱无力,对传染病的抵抗力明显降低,体重减轻等症状。
三、钨酸钠
1、来源:电镀工业、染织业等。用于媒染剂、分析试剂、催化剂、水处理药剂,制造防火、防水材料,以及磷钨酸盐、硼钨酸盐等。纺织工用作织物加重剂,本品用作织物助剂,由钨酸钠、硫酸铵磷酸铵等组成的混合物用于纤维的防火和防水。此种纤维可制作防火人造丝和人造棉。亦可用于皮革鞣制。
2、危害:沾染皮肤会引起过敏 ;沾染眼睛可能会有刺激;吸入会刺激呼吸道;可能已经引起厌食,肌肉不协调,减肥,和死亡。
扩展资料:
钨污染预防措施:
1、在钨生产或加工环境下工作的人员,定期到医院通过医学监测查看体内是否钨含量超标。
2、在钨行业环境工作人员采取带防毒口罩,手套,眼睛,穿防尘服等措施。
3、企业应在与钨有关的工作场合张贴安全健康提示,此外,企业还应采取防粉尘泄露措施,及时进行车间清洁和工业垃圾处理等工作,防止二次污染。
4、其他人员应尽量避免使用受到钨污染的水源和食物。居住区尽可能远离钨污染或加工企业。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钨
百度百科-氧化钨
百度百科-碳化钨
百度百科-钨酸钠
2018年硬质合金行业产品需求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切削工具领域仍旧是大头
硬质合金产品分类
硬质合金是由难熔金属的硬质化合物和粘结金属通过粉末冶金工艺制成的一种合金材料。硬质合金产品主要以碳化钨为硬质相、钴为粘结相,经球磨、喷雾制粒、压制、烧结制得,具有很高的硬度、强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硬质合金号称“工业牙齿”,主要用于切削工具、冲压工具、模具、采矿和筑路工程机械等领域。
硬质合金按成分分类可分为钨钴合金、钨钛钴合金、钨钛钽(铌)钴合金、碳化钛基合金和涂层合金。
硬质合金按用途分类可分为切削工具、地质矿山工具、模具、结构零件、耐磨零件、耐高压高温用腔体和其他用途。
硬质合金产品需求结构
硬质合金主要应用在切削刀具、矿用工具、模具和耐高压高温甩腔体等方面,其中切削刀具和矿用工具比例分别占到了硬质合金应用的33%和25%。切削刀具中,硬质合金主要作为刀具材料,如车刀、铣刀、刨刀、钻头、镗刀等,用于切削铸铁、有色金属、塑料、化纤、石墨、玻璃、石材和普通钢材以及难加工的材料等,切削加工主要依托机床来实现。矿用工具方面,硬质合金主要作为凿岩工具、采掘工具、钻探工具,在矿产、石油开采、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切削工具领域对硬质合金的需求
切削刀具下游应用非常广泛,目前国内对切削刀具产品有较大需求的重点客户主要有:汽车工业企业;航空、航天、兵器、船舶、核工业等十大工业集团;机械、铁路机车、模具、纺织、能源设备、农机、重大成套设备生产制造企业。据统计,世界切削刀具需求中,通用机械和汽车制造约各占35%,航空航天约占10%。
近年来,中国切削刀具对硬质合金的需求量逐年提升。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硬质合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切削刀具对硬质合金的需求量约为9686吨,较上年增长4.15%。预计2017年的需求量将突破1万吨的大关。
根据国家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汽车、大型飞机、船舶、电子元器件、大规模集成电路、高档数控机床等关键成套设备和先进科学仪器的制造基地,这一切都将极大提升对切削刀具的需求。前瞻估算,到2023年,切削刀具对硬质合金需求量将达到13600吨左右。
地质矿山工具领域对硬质合金的需求
近年来,中国地质学和矿山行业发展迅速,从而带动了对地质矿山工具行业的需求,地质矿山工具硬质合金需求量也呈增长态势,2016年地质矿山工具行业硬质合金需求量约为7512吨,同比增长4.39%。预计2017年的需求量将增长至8000吨左右。
随着煤矿整合的推进,必将产生大量对矿山工具的需求。其他矿产方面,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明确表示,当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能源资源需求增速放缓,但需求总量仍将维持高位运行,预计到202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约为50亿吨标准煤,铁矿石7.5亿吨标矿,精炼铜1350万吨,原铝3500万吨。受国际矿业市场影响,国内勘查投入趋于下行,但是总体来说,我国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国内矿业开采处于下行趋势,之前低产能和粗采集的模式将会逐渐被高产能的开采模式所取代,而对于优质矿山工具的需求将会更大。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23年,地质矿山工具对硬质合金的需求量将达到1万吨左右。
耐高压高温用腔体领域对硬质合金的需求
人造金刚石产销量的增长带动了对耐高压高温用腔体的需求,从而也增加了对硬质合金的需求。近年来中国耐高压高温用腔体领域硬质合金需求量不断提升,2005年,需求量仅为1350吨,到2016年约为3070吨,年均增长率在7%以上。预计到2023年,耐高压高温用腔体领域对硬质合金需求量将达到5000吨左右。
我国和俄罗斯是全球钨产量大国,根据USGS的数据,2011年两国产量占比分别为83%和4%;中国钨产量居全球首位,直接影响全球的供给,但以60%的钨资源储量供应全球80%的钨产量难以持续。产量方面,我国钨矿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比例一直维持在80%左右,稳居世界第一。2011年我国钨产量为6万吨金属量,全球钨产量7.20万吨金属量,中国占比为83%。
中国钨资源储量中,较难选的白钨矿比重较大,且富矿相对较少,80%以上的品位小于0.4%,选矿回收率低(与国外企业相比,中国钨矿平均回采率72.2%,采选加工综合利用率56.6%,中小企业采选回收率只有30%左右),过去多年开采的主要是易于采选的优质黑钨矿,经过多年的过度开采,许多黑钨矿山的储量已近枯竭。随着白钨矿选矿和冶炼技术的不断提高,白钨矿开发利量逐年增加,黑钨矿产量比重已由2007年前的70%下降至目前60%。因此与前些年相比,我国钨资源优势有所减弱。
前瞻网发布的 中国钨钼冶炼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显示,中国钨业行业集中度过低,导致上下游企业间相互压价、恶性竞争,使中国钨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一度丧失了“话语权”,钨价格长期与其稀缺性背离。中国五矿集团通过控股参股等多种方式整合了中国的钨产业,五矿集团通过整合从矿产、冶炼到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截至2012年底,从矿产资源来看,中国75%以上的主要(或大型)钨资源属于五矿控股和参股的子公司;从产量来看,根据五矿的两个产区江西和湖南的产量占比判断,五矿占全国产量的超过60%,从深加工产品来看,五矿硬质合金产量在6,000吨以上,约占全国产量的三分之一。同时在出口方面,仲、偏钨酸铵、氧化钨和钨粉及其制品三类产品出口中,五矿参控股公司的出口配额占比均达到近80%,出口趋向于高端产品,因此可以说,五矿对钨资源的供给有很强的控制力。随着五矿对钨行业的不断整合,中国钨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钨呈银白色,其熔点高达3400℃,是熔点最高的金属。密度为19.3克/厘米3。为钢的2.5倍与黄金相当。钨的导电性较好,其导电率高于镍、铁、磷青铜及铂。钨的膨胀系数较小。钨在常温下比较稳定,温度不高时,表面生成棕色和深蓝色氧化膜,在较高温度时,氧化激烈生成三氧化钨。超过2000℃时,钨和氮反应生成氮化钨。钨与氢不起作用。在高温下钨与碳以及一些含碳气体反应生成具有重要工业价值的坚硬难熔的碳化物。钨耐蚀性好,在室温下与任何浓度的酸和碱都不起作用,但能迅速地溶于氢氮酸与浓硝酸的混合液,在氧化性熔盐(如硝酸钠等)中会严重腐蚀。主要矿物有黑钨矿和白钨矿两种。
参考资料:
中国,资源危机的意识似乎仍很淡薄,许多重要资源几乎都是在自由放任的情况下各自为战地盲目开采,而且很多资源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出口到海外。以重要的战略性资源金属钨为例,钨主要被用来生产高速钢,由于近年来国际上对高速钢的需求日益扩大,大大刺激了中国钨矿的生产和出口,以前中国每年出口钨矿只有600吨,而现在却高达8000吨。中国的钨储量原本占世界的65%,但仅仅四年时间便下降到了46%,流失了储量的30%。而且这些出口产品的附加值极低,钨精矿及其中间产品占到80%以上。在很多跨国贸易公司看来,廉价的劳动力加上稀有的原材料简直是美味佳肴。
钨金是世界上少有的一种有色矿产品,年产量很低,用途非常广泛,主要用于铸造配料用原料。钨金来源于一种白色砂型矿体,矿线特别微小,经过采掘、研磨、水重选、提炼等多道工艺,得到品位达到95%以上的钨矿粉,再经过高温电炉提炼成型生产出的成品才是钨金。钨金的熔点:3500℃。目前钨矿主要分布在中国和俄罗斯,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钨金出口国。通常钨金的纯度都应在99.95%以上,而且必须出具权威机构的检验分析测试报告,例如:国家有色金属及电子材料分析测试中心分析测试报告。
(二)产品用途:
1、加工用车刀刀头、照明器材用钨丝及各种导热体
2、制造高级汽车的曲轴、缸筒的配料,铸造各种耐热钢材的配料
3、广泛用于枪支、火炮、火箭、卫星、飞机、舰船的制造
历经数年的发展,中国的钨矿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已达到一定水平,能按国内外用户的需求生产各种钨矿产品,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2006年,中国钨行业销售收入311亿元,实现销售利润64亿元,比2005年增长7%。全国91家主要钨企业的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63.0%,比2005年增长20个百分点,其中矿山、冶炼、硬质合金、钨材和钨铁企业销售收入分别提高22.4%、20.5%、16.5%、11.7%和7.4%。2006年中国钨品出口31710.45吨,仅比2005年增加1.8%,增幅减缓10.7个百分点;出口额为10.9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36.3%。进口量7890.9吨,比2005年增长71.5%;进口额为2.02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108.2%。净出口量为23819.6吨,比2005年减少10.3%;净出口额为8.88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26%。2006年出口1吨钨品相当于2002年、2003年的4吨,2004年的3吨,2005年的1.3吨。
2007年上半年,中国钨行业生产经营呈现出平稳、快速的发展态势。2007年1-6月份,全国钨精矿产量40309吨(折合WO365%量,下同),比上年同期增长18.65%。2007年1-6月,累计出口钨制品金属量15343.8吨,比2006年同期增长8%,出口额5.35亿美元,同比增长91.7%。累计进口钨品(含钨精矿)金属量3430.2吨,进口额8533.5万美元,分别比2006年同期增长87.5%和121.9%。出口硬质合金1245.6吨,同期比较增长17.06%,出口额47974.77万美元,同比下降4.52%,平均出口价格385153.9美元/吨,同比下降18.4%。
中国钨矿属于垄断性资源,但是并没有获得垄断性利润。其原因就是中国钨品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出口过多,价格低廉。以附加值低的初级产品出口为主,是中国钨行业对外贸易中的致命弱点。随着市场的发展,中国钨行业产品品种渐渐齐全,市场格局和产业布局在慢慢规范,钨产品价格也在经过两年多的上涨之后,基本趋于稳定。2008年以后,行业整合有可能提速,而这一过程同时也孕育着较大的投资机会。
钨,是不可再生资源,廉价 而且 不合理的开采,使得中国对钨的国际地位并不高。所以希望国家加强对这个产业的监管,限制出口。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