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油价调价机制(国内油价调整机制)

2023-01-04 8:11:53 证券 xialuotejs

我国的油价谁来定

国家定,根据国际市场等因素调整。

混合类型。典型代表就是中国。

根据《石油价格管理办法》,我国油价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油价,在调价发布日24时起生效。办法同时规定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要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至于国际原油价格如何影响国内油价。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采访中曾提到:国内油价调整主要看调价前10个工作日国际油价平均值,与再之前10个工作日平均值的比较情况。

在调整方面,我国也有一定区间。当国际原油价格低于40美元(含)每桶时,国内成品油价格不再下调。当国际原油价格高于130美元(含)每桶时,国内成品油价格会不提或少提。当然,除原料(原油价格)之外,成品油价还会受炼化成本、贸易商及加油站成本(包括税费)等有关。这也是为何我国各地油价不一的原因。

油价调整根据什么调整

油价调整根据什么调整

油价调整根据什么调整,成品油计价和调价周期为10个工作日。为节约社会成本,当汽、柴油调价幅度低于每吨50元时,不作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油价调整根据什么调整。

油价调整根据什么调整1

国内油价的定价依据是什么?

国内的油价,是根据国际原油价格涨跌幅度,每10个工作日进行一次调整。

成品油油价具体生成机制是:以布伦特(Brent)、迪拜(Dubai)和米纳斯(Minas)三地平均原油价格+成本+适当的利润率,来确定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

当国际原油价格在40美元/桶-130美元/桶区间波动的时候,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正常调整,该涨就涨,该降就降。但如果成品油调价幅度低于50元/吨,不作调整。

当国际原油价格高于130美元/桶,国内油价也达到最高限价,不再上调;当国际原油价格低于40美元/桶,国内油价也达到最低限价,不再下调。

国内成品油价格看起来比较贵,是因为我们国家是缺油国,绝大部分原油都是进口的。我们国家原油国际依存度高达70%,所以油价受国际原油价格影响很大。2017年,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油进口国。今年1-8月中国原油进口量为29919万吨,同比增长6.5%。

另一方面,国内油价税负也比较多,一升汽油价格里含了约46%的税费左右,包括增值税、消费税、教育附加费、企业所得税等。其中还不包括5%的'关税。

如果算上关税,那么国内油价中,一半是国家税收。

税收是所有国家的基本财政收入来源。没有税收,怎么有纵横的高铁?哪来的钱去搞建设?这是可以理解的。不过,我们的平均收入水平比起发达国家来讲,还是低了不少,大家还是希望油价能再低一点。

中国油价水平多少,其实大家比较经常跟美国对比,那么美国的油价自然比中国低不少。看到一份2018年8月6日的全球油价排行,在这份榜单里列了164个国家或地区,排名顺序是油价从高到低,中国排在第88位,美国排在128位,这说明了两件事:一是中国油价比美国高,二是中国油价并没有高到进入全球50强。

在亚洲,我们的邻居韩国油价是较高的,在前述的榜单中排到了44位。这里面原因有二:一是韩国人均收入高,二是韩国油价中税费占比高达49%。

当然全球油价最高的还是中国香港地区,几乎是中国内地油价的翻番。

油价调整根据什么调整2

根据规定,成品油计价和调价周期为10个工作日。为节约社会成本,当汽、柴油调价幅度低于每吨50元时,不作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

据预测,2022年全年油价调整窗口一共有24次,时间具体如下:

1月17日24时、1月29日24时、2月17日24时、3月3日24时、3月17日24时、3月31日24时、4月15日24时、4月28日24时、5月16日24时、5月30日24时、6月14日24时、6月28日24时、7月12日24时、7月26日24时、8月9日24时、8月23日24时、9月6日24时、9月21日24时、10月10日24时、10月24日24时、11月7日24时、11月21日24时、12月5日24时、12月19日24时。

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将于12月17日24时开启,实现年内“三连跌”。

本次油价调整具体情况如下:汽油每吨下调130元,柴油每吨下调125元,折合每升92号汽油下调0.1元。

以油箱容量50L的普通私家车计算,这次调价后,车主们加满一箱油将少花5元左右;按市区百公里耗油7L-8L的车型,平均每行驶一百公里费用减少7-8元左右。而对满载50吨的大型物流运输车辆而言平均每行驶一百公里,燃油费用减少4.4元左右。本次调价对于私家车主和物流企业来说成本减少。

本轮是2021年第二十四次调价,也将迎来2021年内第六次下跌。本次调价过后,2021年成品油调价将呈现“ 十四涨六跌四搁浅”的格局。下一次调价窗口将在2021年12月31日24时开启。

油价调整根据什么调整3

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 "十个工作日一调"原则主要是指将现行成品油零售基准价格允许上下浮动的定价机制,改为实行最高零售价格,并适当缩小流通环节差价。而最高零售价格,是以出厂价格为基础,加上流通环节差价来确定。

根据政府指导价格上下浮动8%降为4%左右,折成额度取整确定。中国现行成品油定价调整机制是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新加坡、纽约和鹿特丹等三地以22个工作日为周期对国际油价进行评估,当三地成品油加权平均价格变动幅度超过4%时,即调整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并向社会发布相关价格信息。

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演变历程:

中国正在积极筹备原油期货的上市,推出原油期货是中国增强国际能源定价话语权的重要举措,也是国内成品油价格体系制定的良好参考基准。

未来随着油气矿权和油气交易市场的建设和培育加快,中国在逐步取消许可和配额管制,放开原油、成品油、天然气进出口贸易和批发环节的基础上,允许符合资质的各种所有制企业进入交易中心,参与现货和期货交易。

通过市场发现和形成价格,终止政府定价,真正让市场在油气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上海将成为中国乃至亚洲地区重要的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国内油价调整机制是否合理

国内成品油价格按照当前20美元计价,这样的话油企利润有保障,不会让油企出现亏损的情况,这个定价机制肯定合理。

我国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

一、正面回答

成品油定价机制,即成品油定价的过程方式、法则方案。成品油定价机制在经历多次改革后由国家发改委于2009年3月26日披露了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这个机制实现了与国际油价实行有条件的联动,此举有助于理顺国内成品油价格,并逐步跟国际油价接轨。

二、分析

2016年1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消息,决定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机制,设置调控上下限。调控上限为每桶130美元,下限为每桶40美元。自2018年11月30日24时起,国内汽油、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540元和520元。

三、成品油定价机制特点是什么

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汽、柴油零售基准价格由原先的上下浮动改为最高零售价格制。理想中的石油定价机制应该是:将滞后价格变为适时价格,建立与国际市场变动相适应,反映国内市场供求特征的原油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并要有利于保证国内石油供应稳定性。

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是什么?

成品油定价机制,即成品油定价的过程方式、法则方案。

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是由中国国务院职能部门国家发展改革委(简称发改委)牵头于2008年11月25日前后拟定并获审批的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方案,主要内容是:将现行成品油零售基准价格允许上下浮动的定价机制,改为实行最高零售价格,并适当缩小流通环节差价。

而最高零售价格,是以出厂价格为基础,加上流通环节差价来确定的。同时,新方案提出,将原允许企业根据政府指导价格上下浮动8%降为4%左右,折成额度取整确定。

中国现行的成品油定价调整机制是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新加坡、纽约和鹿特丹等三地以22个工作日为周期对国际油价进行评估,当三地成品油加权平均价格变动幅度超过4%时,即调整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并向社会发布相关价格信息。2008年底进行的成品油价格和燃油税费改革,目的在于理顺成品油和原油的价格关系,形成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有控制地间接接轨的定价机制。根据新的价格形成办法,国际油价连续22个工作日日均涨幅或跌幅超过4%,就应考虑对国内成品油价格进行调整,以使成品油价格能够更真实、更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促进资源合理利用与公平竞争。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法律出版社《法律生活常识全知道系列丛书》

油价多久调整

油价是两周开启一次调价窗口。

但油价是否调整要看国际油价近期(规定时间内)上涨或下跌是否达到调价标准。

国内的油价,是根据国际原油价格涨跌幅度,每10个工作日进行一次调整。

成品油油价具体生成机制是:以布伦特(Brent)、迪拜(Dubai)和米纳斯(Minas)三地平均原油价格+成本+适当的利润率,来确定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

当国际原油价格在40美元/桶-130美元/桶区间波动的时候,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正常调整,该涨就涨,该降就降。但如果成品油调价幅度低于50元/吨,不作调整。

当国际原油价格高于130美元/桶,国内油价也达到最高限价,不再上调;当国际原油价格低于40美元/桶,国内油价也达到最低限价,不再下调。

国内油价调价机制(国内油价调整机制) 第1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