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康方生物股票」中国基金网官网》,是否对你有帮助呢?
本文目录
港股生物医药板块个股今日集体下跌,截止发稿,康方生物-B(09926.HK)跌6.19%,科技药业-B(02171.HK)跌5.06%,康希诺生物-B(06185.HK)跌4.15。
康方生物-B(09926.HK)公司简介:康方生物科技(开曼)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生物产品研发的投资控股公司。该公司专注于满足肿瘤、免疫及其他治疗领域在全球的未决医疗需求。该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AK104、AK105、AK112及AK109。该公司于中国市场及海外市场开展业务。
康希诺生物—B(06185.HK)公司简介: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是一家处于临床阶段的中国疫苗公司。该公司的产品包括埃博拉病毒疫苗Ad5-EBOV、脑膜炎球菌疫苗MCV2和MCV4、肺炎球菌疫苗PBPV和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等。其产品主要应用于脑膜炎、百白破和肺炎领域。
科济药业-B(02171.HK)公司简介:科济药业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创新嵌合抗原受体(CAR)T 细胞疗法发现、开发及销售业务的中国投资控股公司。该公司的疗法用于治疗血液恶性肿瘤和实体瘤。该公司已开发升级版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BCMA)的CAR-T产品CT053。CT053为其的唯一核心候选产品。该公司在中国和美国开展业务。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 *** 息整理,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我一直认为,基金投资是更符合大众投资的一种 *** 。这几年了,公募基金的规模和品种越来越庞大,以前的只要找到几个明星基金经理就可以高枕无忧的时代已经过去,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基金投资者,不断的学习和了解市场是必不可少的,以下这些网站能够让你在基金投资路上少走弯路。
1、晨星网,晨星网是国内主流的基金评级网站之一,每年都会有基金评选。
国内很多基金投资人都会参考的网站,特别是他的投资学堂,对小白友好,文章的质量也很高。 不过晨星现在更偏向于评级,而且当年业绩的权重比较大,导致当年的明星基金很多到了第二年表现一般。
2、中证指数公司,国内绝大多数的指数编制公司
对于指数基金投资者来说,中证指数公司包含了大部分的股票指数的近期表现,行业权重和股票权重;同时还能查到各个一级、二级行业的市盈率、股息率等,给投资决策带来信息。同时,中证指数公司有很多免费的 研究报告可以下载,报告的文章质量还是不错的。
3、且慢,稳健投资的基金组合。
且慢网站会对各类指数进行估值,参考不同网站的估值能够多方面的了解指数。且慢的投资组合和攻略也可以看看。像我要稳稳的幸福这样的明星投资组合产品,一直很受基金投资者的青睐。
4、天天基金网,国内更大的基金平台。
东方财富旗下的天天基金网提供了关于基金的详细资讯,同时也有各种交易,手续费也还可以。我个人的基金投资大多都是在天天基金,其实很多网站的费率已经比天天基金的还低了,只是使用管理也就懒得换了。
天天基金的自选基金估值算是我常用的吧,因为大多是被动指数基金,估算的准确度还是挺高的。两点半的时候看下估值,对自己持有的基金当天的表现也就有个差不多了,遇到合适的交易窗口的时候就顺势交易了。
不过也因为网站庞大的原因,信息的检索和筛选需要一定的功夫。
5、理杏仁,独立思考,理性投资。
理杏仁同样提供了各类指数的估值,并且独特的数据筛选功能能够让投资人在庞杂的财务数据中找到自己想要的数据。 理杏仁的数据在免费网站里算是比较全的了,而且数据的维度不同,方向不同,让人思考的角度不同。
理杏仁是个基金投资者应该沉下来好好研究的网站,只是现在的基金投资者很多都是比较浮躁的,真正能够沉下来研究数据的并不多,这也是基金投资不赚钱的原因之一,没有自己的研究,只是随波逐流,也就是完全看运气靠天收了。
6、集思录 集思录是国内低风险投资工具社区,里面的各种套利的研究让人叹为观止。
套利做的好的话,完全是无风险的收益,尤其是现在的可转债市场火爆,也就带来了很多的套利机会。套利做的好,实际上会降低风险,要是能够坚持套利的原则,而不因为短期的获利冲昏头脑的话,还是风险较低的。
上面的几个网站只是基金投资者常用的工具网站,基金投资并不是说是完全不研究,找个基金经理就好了。现在基金市场的蓬勃发展,导致很多基金经理只是理论上有经验,实际的操作并没有太多的时间维度去验证,投资者还是要擦亮自己的眼睛,好好的研究产品和投资策略,才会让自己的投资有的放矢。
“一周IPO动态,覆盖港股、美股、A股。”
本文为IPO早知道整理撰写
编辑 | C叔
康方生物
港股|4月24日正式上市
据IPO早知道消息,生物制药公司康方生物(9926.HK)于4月25日登陆港交所。
上市首日,康方生物开盘后股价大幅上涨,截至上午9:40,股价涨至24.00港元,较发行价16.18港元上涨超48%,市值达到183亿港元。
康方生物成立8年,有超过20多个药物开发项目,其中12个处于临床阶段开发的抗体,6个双特异性抗体(2个处于临床阶段)及4个获得FDA的IND批准的抗体。
财务数据方面,2018年和2019年,康方生物的收入分别约为282万元和7,087万元,增长主要源于AK107的预付款及阶段性付款;同期康方生物分别亏损1.54亿元和3.46亿元,绝大部分亏损由研发开支、行政开支、财务成本及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变动导致。
更多详情:康方生物今日于港交所挂牌:开盘股价大涨48%,市值达183亿港元
沛嘉医疗
港股|本月将寻求上市聆讯
据IPO早知道消息,医疗器械研发商沛嘉医疗将于本月寻求上市聆讯。今年1月23日,沛嘉医疗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摩根士丹利和华泰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招股书显示,成立于2012年的沛嘉医疗主要覆盖中国各经导管瓣膜治疗医疗器械市场以及神经介入手术医疗器械市场。
财务数据方面,2019年前9个月,沛嘉医疗的收入约为1,102万元,毛利约为732万元,经营亏损为7,315万元,这一数字已超过2018年全年经营亏损,同期净亏损2.41亿元。
更多详情:独家|高瓴持股近10%的沛嘉医疗本月寻求上市聆讯,高端医疗器械能否再受追捧?
中国文旅
港股|4月17日递交招股书
据IPO早知道消息,4月17日晚间中国文旅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文旅”)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国泰君安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
中国文旅属于文化旅游物业开发商,主要在中国广东省江门及其认为具有发展潜力的其他地区从事规划及发展度假物业,同时从事一系列文化旅游业务,如提供文化旅游胜地相关服务(包括酒店服务、景点咨询服务及景点管理服务)、酒店咨询及管理服务、旅游 *** 服务。
财务数据方面,中国文旅的收益自2017年的1.86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7.36亿元,相当于复合年增长率为98.84%;同期溢利从4,454.7万元增加至1.4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52.92%。
更多详情:奥园集团旗下中国文旅赴港上市:疫情之下地产系文旅项目难寻卖点
之江生物
科创板|递交上市辅导备案
据IPO早知道消息,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近日递交上市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海通证券,拟于科创板上市。
之江生物主要从事基因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是国内分子诊断试剂生产的龙头企业之一。
财务数据方面,之江生物于2019年披露其半年度数据,2019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6.88%,净利润为2,982.5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31.81%,经营业绩快速增长。
更多详情:分子诊断试剂企业之江生物重启IPO,曾因造假受到警示函
港龙中国
港股|4月22日招股书失效
据IPO早知道消息,港龙中国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港龙中国”)于2019年10月22日递交的港股招股书在2020年4月22日失效。华高和升财务顾问有限公司担任独家保荐人。
港龙中国是一家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房地产开发商,于2007年在江苏常州成立,专注于开发主要作住宅用途并附带相关配套设施的物业,包括商业单元、停车场及配套区域。历经十余年的发展,港龙中国已将业务扩展至长三角周边城市,包括江苏常熟、盐城及南通以及浙江省杭州、嘉兴、湖州、绍兴等城市,并于2018年进军一线城市上海以及河南省和贵州省内多座城市。
财务数据方面,2016-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港龙中国的物业开发及销售收益分别为4.72亿元、4.34亿元、16.60亿元及5.91亿元,同期溢利分别为3,938万元、3,283万元、3.32亿元及6,966万元。
更多详情:江苏房企港龙中国赴港IPO受挫:高杠杆撬动规模、经营净现金流转负
中邦园林
港股|4月23日招股书失效
据IPO早知道消息,中邦园林于2019年10月23日递交的招股书届满6个月,已于2020年4月23日失效。
中邦园林主要业务为园林服务和生态修复,两者合计贡献约九成收入,其中园林服务收入占比超过一半,生态修复收入占比接近40%,综合两个市场的情况即可一窥中邦园林的成长潜能。
财务数据方面,2016-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中邦园林未偿还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分别为3.05亿元、4.63亿元、5.16亿元及5.88亿元,增加近1倍,资产负债率则在2019上半年达到峰值350.4%。
更多详情:中邦园林香港IPO招股书失效:PPP项目过多,回款周期长拖累现金流
力天影业
港股|4月23日招股书失效
据IPO早知道消息,根据港交所披露信息,力天影业去年10月递交的上市申请资料,已于4月23日处于失效状态。力天影业成立于2013年,由创始人袁力与其商业伙伴创立,主要业务为自制及买断电视剧播映权许可,另外还从事包括出售电视剧剧本、担任电视系列剧播映的发行 *** 以及投资担任非执行制片人的电视剧等业务。被观众熟知的《双枪》《义海》《铁血荣耀》等电视系列剧都是由力天影业 *** 出品。财务数据方面,2016至2018年力天影视收益分别为7,366万元、3.79亿元和3.86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28.9%,而净利则分别为2,060万元、5,680万元和6,760万元。更多详情:力天影视香港上市资料失效,买断模式难以为继
麦迪卫康
港股|4月25日招股书失效
据IPO早知道消息,去年10月25日向港交所递表申请IPO的麦迪卫康健康医疗服务科技有限公司招股书届满六个月,于4月25日失效。光银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
麦迪卫康成立于2000年,提供医学会议服务、患者管理服务以及营销战略和咨询服务,为解决心脑血管疾病医疗生态系统中医生、患者、医药公司、医学组织及医院的未满足需求。
财务数据方面,截至2016年、2017年及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以及截至2018年及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麦迪卫康的收入分别为2.35亿元、2.58亿元、2.99亿元、1.08亿元及1.61亿元。同期,集团的纯利为1,050万元、3,020万元、3,970万元、740万元及210万元。
更多详情:麦迪卫康香港IPO招股书失效:能否切入慢病管理生态?
智顶互动
科创板|终止上市辅导
据IPO早知道消息,厦门智顶互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于近日终止上市辅导工作,辅导机构为国信证券,这是互动传媒第二次称因战略发展规划停止IPO进程。
智顶互动2012年成立于厦门,下设北京、长沙等分支机构,拥有国内综艺影视剧、台网移动端主流媒体、艺人网红经纪等三大合作资源板块,是中国最早专注于的“台网互动”内容整合营销公司之一。公司通过创立智顶数字技术、米力动漫、波粒波粒科技等几家子公司提供综艺影视宣发、品牌整合营销、原生内容开发、内容电商运营等主流服务。
更多详情:智顶互动终止上市辅导:曾负责经典咏流传、快乐男声等多个节目宣发
旷视科技
科创板|或将寻求上市
据IPO早知道消息,4月22日,有外媒报道称,人工智能独角兽旷视科技或将筹备科创板上市。旷视官方对此不予置评。
旷视科技成立于2011年,起家于人脸识别,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与商汤科技、依图科技、云从科技并称 “CV(计算机视觉)四小龙”。
财务数据方面,公司收入由2016年的6,780万元增至2017年的3.13亿元,再增至2018年的14.27亿元,2016年至2018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58.8%。旷视于2018年的经调整净利润为3,220万元,截至2018年及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旷视的经调整净利润为3,270万元。
更多详情:外媒曝旷视IPO新进展:港股正常推进,或将采用“A+H"模式
Rackspace
美股|或将寻求上市
据IPO早知道消息,近日外媒称美国私募股权公司Apollo GlobalManagement已将其公司数据中心外包和云服务供应商Rackspace Holding Inc悄悄登记注册,准备IPO。包括债务在内,Rackspace估值可能超过100亿美元。
Rackspace提供的是具有软硬件配置的IT服务,包括专有云、私有云服务和公有云托管,结合架构环境,公司还会创建混合云,优化客户的IT环境。通过混合云,公司可以组合和调整各种技术,以满足每个客户不断变化的多样化需求。
更多详情:美国云服务公司Rackspace再寻上市:不敌巨头,就与之为伍
文一地产
港股|计划上市
据IPO早知道消息,文一地产近期正与投行密切接触,筹备赴港上市。
文一地产创立于2004年,总部位于安徽合肥,是文一投资控股集团旗下全资子集团,目前已打造瑞泰、托斯卡纳等六大系列近80个精品楼盘,累计开发面积达600余万平方米,产品涉及商业、住宅、办公、别墅、文化旅游等,项目分布于安徽各市县及武汉、南昌,以安徽为中心,覆盖华中、华东并辐射全国。
更多详情:独家|安徽地产一哥文一地产筹备赴港上市,昔日合肥房价暴涨更大受益者
自2021年3月,PD-1医保谈判价格下降约85%起,几乎所有的创新药企股价都出现了崩塌,PD-1相关的企业,股价跌幅更大。自高点以来,恒瑞医药(600276.SH)、信达生物(01801)股价跌幅超7成,而素有国内双抗龙头企业的康方生物-B(09926)跌幅超8成,只因PD-1是其首款商业化产品,颇有因PD-1引火上身的意味。
跌落神坛的PD-1
2014年,默沙东和BMS成功将PD-1推出市场。经过进一步临床试验,PD-1制剂还对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膀胱癌、肾癌、头颈癌、胃癌、肝癌、霍奇金淋巴瘤和MSI-H的实体瘤等均有明显疗效。
凭借“普适性”、“低毒性”、“长效性”三大特点,PD-1成为各大肿瘤治疗基石,其市场规模也得以快速飞升。
智通财经APP看到,从销售收入上看,PD-1/PD-L1销量飞速增长,2014年至2020年,全球销售收入从0.61亿美元增长至275.73亿美元。与此同时,更先获批的K药与BMS 的 O药(纳武利尤单抗)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2020年K药销售额占比52%,O药销售额占比25%。
K药和O药的成功,引得国内一众生物制药企业争相“模仿”。
截至目前,国内有超30余家企业参与了PD-1/PD-L1领域的竞争,上市的有8款PD-1单抗(2进口+6国产)和4款PD-L1单抗(2进口+2国产)。
正在进行临床以及申报临床后等待批准的更是高达18家和9家。
2021年医保谈判后,君实生物(01877)的特瑞普利、百济神州的替雷利珠、信达生物的信迪利、恒瑞医药的卡瑞利珠均成功纳入医保,谈判后的最新年费用在3.5~5万元之间,医保支付后患者承担的费用更低;而进口产品在赠药后的费用仍在10万元以上,主要针对高端自费市场。
都说进医保是“以价换量”,国产的PD-1市场份额确实得到了相应的提升,但是大幅降价后,企业也只是增收不增利。以君实生物为例,2021年公司的PD-1价格下降60%获得进入医保谈判资格,价格的大幅下降,公司的营收确实得到快速增长,全年实现40.25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152.36%,但归母公司净利润却为亏损7.21亿元,同比下降56.8%。其PD-1全年实现4.12亿元,较2020年同比下降59%,销量也仅增长17%。对此公司的解释是因为特瑞普利单抗进入医保后终端价格下降超过60%,期内补偿了经销商的库存差价,因此综合收入减少约59%。
作为后续上市的PD-1选手,为了换市场,康方生物的派安普利单抗采用“2+1,2+PD”的赠药政策,患者用药至疾病进展的费用为3.9万元,年费用逼近已进医保的信迪利单抗,并且靠着正大天晴给力的销售渠道,自2021年8月末开始销售以来,一个季度便达成产品销售额2.12亿元。
为了拿市场,国产的PD-1可谓是“卷”出了天际。2022年将再次进行医保谈判,去年底新增的康方以及誉衡药业也有望参与到这场竞争来,而尚未进入医保的康方生物价格已经降至4万以内,医保谈判也将更加激烈。东吴证券预计今年PD-1或降价至3.5万元/年的水平,甚至可能低至3万元,PD-1市场空间从千亿规模大幅萎缩至300亿元左右。
除了医保谈判压价以外,大批量上市的PD-1也存在集采的风险。目前已有生物制药产品被纳入集采的经验,如胰岛素,不难看出随着更多的PD-1产品获批上市,集采降价也箭在弦上。集采的威力,自是不言而喻,或许这也是PD-1跌下神坛的重要原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派安普利单抗是康方生物的首款商业化产品,被用于治疗三线的r/rcHL,3L NPC和1L sqNSCLC两个适应症也已经在中国提交注册申请,预计将在2022年获批上市;3L NPC适应症同时向美国FDA提交了上市申请。
作为三线用药,康方生物自然需要更多方的扩展商业销售渠道。除了有正大天晴扎实的销售渠道以及自建的500多名商业团队外,为了进一步强化公司的商业渠道,今年以来,康方生物先后与多宁生物、湖南省肿瘤医院、华润医药以及广州医药达成战略协议。
不过面对大幅缩水且竞争激烈的PD-1市场,拓展销售渠道对其PD-1的销售作用怕也是“杯水车薪”,不过目前铺设的销售渠道对后续其他产品或大有裨益。
当前PD-1的下场或是双抗的终局
虽然PD-1是康方生物的之一个商业化产品,但是既然被成为国内双抗龙头,康方生物的看点必然也在双抗上。
先来看其产品管线。截至2021年底,康方生物有30多个创新项目,涵盖肿瘤学、免疫学及代谢性疾病领域。包括6个双特异性抗体,其中15个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包括3个对外授权的产品)。
肿瘤学领域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产品包括卡度尼利(AK104, PD-1/CTLA-4)、Ivonescimab (AK112, PD-1/VEGF)、Ligufalimab(AK117, CD47)、安尼可® (派安普利单抗,AK105, PD-1)、Drebuxelimab(AK119, CD73)、Pulocimab(AK109, VEGFR-2)、AK127 (TIGIT)和AK115 (NGF)。
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产品包括Manfidokimab(AK120, IL-4R)、Ebdarokimab(AK101, IL-12/ IL-23)和Gumokimab(AK111, IL-17)。
核心产品为PD-1/CTLA-4双特异性抗体卡度尼利,用于治疗复发/转移性(R/M)宫颈癌,20121年9月该产品已在国内递交上市申请,并获得优先审评,有望在2022年获批上市。
目前,全球共有4款双抗药品获批上市,分别为:Trion Pharma 的卡妥索单抗(靶向CD3 和 EpCAM,2009年上市,2017年退市) 安进的倍林妥莫单抗(靶向CD3和CD19,2014
年上市)、罗氏的艾美赛珠单抗(靶向FIX和FX,2017年上市)、强生的Rybrevant (靶向 EGFR和cMet,2021 年上市)。
由于双抗具备相比联合用药,副作用更小,耐药性也更好;能够靶向过去不可成药的靶点;与组合疗法中单一抗体的药物开发相比,双抗可以降低开发成本、临床试验、法规审查的预算等优势,因此双抗产品上市后快速增长。
2014年上市安进倍林妥莫上市,至2020年,其销售额为3.79亿美元,年复合增速达138%。2017年,罗氏的艾美赛珠单抗上市,至2020 年,其销售额达到21.9亿瑞士法郎(折合约23.3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13%。
目前中国尚未有双抗产品上市,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预计2030年中国的双抗市场达到108亿美元,2024-2030年增速54.3%;单抗市场规模579亿美元,2024-2030年增速16.7%。双抗行业增速高于单抗。
在这片尚处于空白,充满想象力的市场上,自然吸引无数玩家。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处于临床阶段的双抗药物接近65个,涉及28家公司。从临床进度上来看,除百济神州引进的倍林妥莫单抗已上市外,进度较快的比如有康方生物的AK104、恒瑞医药的SHR-1701等等。
由于双特异性抗体有两条不同的抗原结合臂,可以结合不同的抗原结合区域。因此,可以设计出相对灵活的靶向策略,从而达到不同的作用机制。
根据双特异性抗体的作用机制,双抗的靶点选取大概可以归纳为4类:①介导免疫细胞杀伤(全球在研占比43%),靶点组合主要为CD3、CD16等+肿瘤抗原CD19、HER2等。目前已上市的卡妥索、倍林妥莫均是CD3与其他靶点结合的双抗。
②双免疫细胞靶点强化协同(全球在研占比 25%),此类靶点组合主要为PD-1、PD-L1、CTLA-4等免疫靶点进行组合,是研发的热点。选取这类靶点的如康方生物的AK-104和康宁杰瑞的KN-046。
③抑制或激发多个信号通路(全球在研占比20%),此类靶点组合为两个控制信号通路靶点组合,如HER家族、EGFR家族、VEGF家族等)。如康宁杰瑞的KN-026就是采用HER2×HER2靶点。
④介导蛋白复合物形成(在研较少),已上市的艾美赛珠单抗,就是通过桥联 FIXa和 FX,模拟替代凝血因子VIII,从而治疗由于凝血因子VIII 缺陷导致的血友病。
从靶点选取来看,我国的布局与全球其他药企的布局接近,以双免疫细胞靶点强化协同和介导免疫细胞杀伤机制为主,两者占比分别为 30%、29%。我国介导免疫细胞杀伤的双抗,多以引进为主,自研的作用机制主要为双免疫,且靶点以 PD-1/L1居多(21个左右)。
由于国内药企在PD-1/L1上出现扎堆的现象,导致在双抗的靶点选择和作用机制上也有明显的扎堆情况产生。
另外,去年11月,CDE发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庆研发指导原则》,在对照药学/方案选择上提出更高要求,限制大量重复甚至是me-worse的创新药推向临床,维护患者利益。在临床门槛提高和市场格局变化下,低水平的重复创新将被逐步淘汰。
综合来看,由于国内尚未有双抗产品上市,且双抗的产品优势明显,作为走在双抗最前头的企业,康方生物的卡度尼利上市后有望吃一波双抗的发展红利。但由于后续在研产品众多,且靶点相似,因此双抗的未来或与眼下的PD-1结局相似,由于竞争过于激烈,从而导致价格大幅下跌的现象。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