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历史汇率走势分析(人民银行历史汇率走势分析报告)

2023-01-01 9:13:35 股票 xialuotejs

2005年到2011年人民币汇率的走势概况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中东北非局势依然没有好转,未来再次出现以油价暴涨为特征的“石油危机”风险已开始明显上升 兴业银行 (601166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倘若这种情况最终出现,预计在中国经济出现放缓苗头前,人民币仍将继续升值,继续维持名义有效汇率年升值4-5%、兑美元年升值5%-6%的预期

瑞银证券预计,到2011年底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达到6.2,将升值6%;摩根大通也预计人民币兑美元升值步伐将加速,在2011年年末之前将维持在1美元兑人民币6.3元水平;中金公司则预计,2011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将上升5%。

2011年以来,人民币继续稳步升值 从1月4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6.6215元起,截至3月4日,今年以来人民币升值幅度已达0.8% 与此同时,受国内外诸多因素影响,目前中国仍存在相当大的通胀压力 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CPI同比增长3.3%,超过全年3%的预定目标,2011年1月份更是达到4.9%,未来通胀压力或仍将处于高位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人民币升值抑制通货膨胀的呼声再起

对此,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 此前曾明确表示,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人民币适当升值或者稍微快一点,有助于抑制中国货币的通货膨胀 但中国是一个大国,抑制通货膨胀不会成为汇率机制改革或者市场汇率浮动变化的主要原因

2005年人民币汇改,特别是2010年6月人民银行宣布二次汇改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路攀升的同时,汇率双向浮动特征明显,汇率弹性显著增强 数据显示,从2010年6月19日央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至当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隔日最大波幅为295个基点,日均波幅64个基点,较此前均显著上升

人民币汇率在2000年-----2007年的变化

人民币从1949年到1952年用浮动汇率制度。从1953年到1973年,以计划经济制度,人民币与美金有正式的挂钩,汇率保持在在1美元兑换2.46元人民币的水平上。但是在这时代中国大陆的外国贸易很少,所以人民币汇率意义不是很大。1973年,由于石油危机,世界物价水平上涨,西方国家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汇率波动频繁。为了适应国际汇率制度的这种转变与现实中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动带来的不利影响,根据有利于推行人民币计价结算,便于贸易,为国外贸易所接受的原则,人民币汇率参照西方国家货币汇率浮动状况,采用“一篮子货币”加权平均计算方法进行调整。为此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1973年的l美元兑换2.46元逐步调至1980年的1.50元,美元对人民币贬值了39.2%,同期英镑汇率从 1英镑兑换5.9l元调至3.44元,英镑对人民币贬值41.6%。从1980年到1994年,中国大陆有双重汇率制度。1981年至1984年,初步实行双重汇率制度,即除官方汇率外,另行规定一种适用进出口贸易结算和外贸单位经济效益核算的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格,该价格根据当时的出口换汇成本确定,固定在2.80元的水平。人民币官方汇率因内外两个因素的影响,其对美元由1981年7月的1.50元向下调整至1984年7月的2.30元,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了53.3%。1985至1991年4月复归单一汇率制度。汇率继续向下调整,从 1984年7月的2.30下调到1985年1月的2.80,之后又多次下调。这阶段虽然恢复了单一的汇率制度,但在具体的实践中随着留成外汇的增加,调剂外汇的交易量越来越大,价格也越来越高,因此名义上是单一汇率,实际上又形成了新的双重汇率。1991年4月至1993年底。这一阶段对人民币汇率实行微调。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官方汇率数十次小幅度调低,但仍赶不上出口换汇成本和外汇调剂价的变化。到1993年底,人民币对美元官方汇率与调剂汇率分别为5.7和 8.7。可见,这时期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化与改革的特点是:官方汇率和调剂市场汇率并存、官方汇率逐渐向下调整。人民币在1994年起与美元非正式地挂钩,汇率只能在1美元兑8.27至8.28元人民币这非常窄的范围内浮动。

实时汇率换算工具

1971年以来历年美元兑人民币均价(1美元兑换)

年份 价格 年份 价格 年份 价格

1971年 2.462 1985年 2.937 1999年 8.278

1972年 2.245 1986年 3.453 2000年 8.279

1973年 1.989 1987年 3.722 2001年 8.277

1974年 1.961 1988年 3.722 2002年 8.277

1975年 1.859 1989年 3.765 2003年 8.277

1976年 1.941 1990年 4.783 2005年 8.0702

(年末价)

1977年 1.858 1991年 5.323 2006年 7.8087

(年末价)

1978年 1.684 1992年 5.516 2007年 —

1979年 1.555 1993年 5.762 2008年 —

1980年 1.498 1994年 8.619 2009年 —

1981年 1.705 1995年 8.351

2010年 —

1982年 1.893 1996年 8.314 2011年 —

1983年 1.976 1997年 8.290 2012年 —

1984年 2.320 1998年 8.279 2013年 —

2005年7月21日,人民银行突然宣布,经国务院批准,人民币汇率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改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变相升值2%,并且不再与美元挂钩。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格。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仍在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间价上下千分之三的幅度内浮动,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人民银行公布的该货币交易中间价上下一定幅度内浮动。

人民币汇率一篮子机制就是综合考虑在中国对外贸易、外债(付息)、外商直接投资(分红)等外经贸活动占较大比重的主要国家、地区及其货币,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并分别赋予其在篮子中相应的权重。具体来说,美元、欧元、日元、韩元等自然成为主要的篮子货币。此外,由于新加坡、英国、马来西亚、俄罗斯、澳大利亚、泰国、加拿大等国与中国的贸易比重也较大,它们的货币对人民币汇率也很重要。

2005年9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出通知,扩大了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交易价的浮动幅度,从原来的上下1.5%扩大到上下3%。

2005年12月29日,外管局批准13家银行开展做市商服务,包括工、农、中、建4家国有商业银行,交行、中信、招商、兴业4家股份制银行以及花旗、渣打、汇丰、荷银以及蒙特利尔5家外资行在内的总共13家银行获得了首批人民币做市商牌照。2006年1月4日,13家人民币做市商开始在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引入询价交易方式,同时保留撮合方式。[4]

2006年1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完善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的公告》(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6〕第1号)规定,自2006年1月4日起,在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上引入询价交易方式(以下简称OTC方式),同时保留撮合方式;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于每个工作日上午9时15分对外公布当日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日元和港币汇率中间价,作为当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含OTC方式和撮合方式)以及银行柜台交易汇率的中间价。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于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向所有银行间外汇市场做市商询价,并将全部做市商报价作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计算样本,去掉最高和最低报价后,将剩余做市商报价加权平均,得到当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权重由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根据报价方在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交易量及报价情况等指标综合确定。

2007年5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自21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三扩大至千分之五。

人民币汇率走势及其原因分析

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决定因素为国内外的物价和利率水平差异、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国际收支状况及央行货币政策等,在短期内由于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美国经济逐渐复苏、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央行引导挤出套利资金以及国际收支的变动等原因的影响,我国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仍是双向波动,预计未来跨境资金流动和人民币汇率仍保持双向波动的局面,且后者的波动幅度将加大。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任何建议。

应答时间:2021-12-06,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2015年人民币汇率情况怎样

目前各大银行均可通过在线渠道和网点提供实时汇率报价,另外,专业交易软件、资讯终端等还可以提供历史汇率查询、汇率走势图等功能。

如您有进一步了解专业金融市场本外币资产配置方案,随时享受交易、行情、咨询、策略、金融日历等众多金融服务,可在应用商城搜索并下载“E融汇”,即可享受全方位个人资产管理优质服务体验。

以上内容供您参考,业务规定请以实际为准。

如有疑问,欢迎咨询中国银行在线客服。

诚邀您下载使用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或中银跨境GO APP办理相关业务。

人民银行历史汇率走势分析(人民银行历史汇率走势分析报告) 第1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