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钴变色温度(氯化钴加热变成什么颜色)

2022-12-26 5:25:46 基金 xialuotejs

有哪些物质是遇水变色的?

1、过氧化钠:原为淡黄色,遇水呈白色。

2、无水硫酸铜:原为白色,遇水呈蓝色。

3、无水氯化钴:原为深蓝色,遇水呈粉红色。

硫酸铜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其水溶液呈弱酸性,显蓝色。但从水溶液中结晶时,生成蓝色的五水硫酸铜(胆矾),此原理可用于检验水的存在。

扩展资料:

硫酸铜的化学性质:

1、极易吸收空气中的水汽而变成水合物。加热后失去结晶水,加热到102℃失去两个结晶水;113℃失去三个结晶水;258℃失去全部结晶水;当加热温度达653℃时,开始分解生成氧化铜和三氧化硫,在720℃时分解结束。

2、与活动顺序位于铜以前的单质发生置换反应,如铁、锌,但不能与过于活泼的金属(如钠、钾等)置换。

3、与氨水反应,少量时生成氢氧化铜,过量时生成配合物硫酸四氨合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硫酸铜

氯化钴变色温度(氯化钴加热变成什么颜色) 第1张

有哪些比较容易做出来,而且会随着温度或时间等变量变化形态颜色的结晶?

会随着温度或时间等变量变化形态颜色的结晶有氯化钴。其中包括无水氯化钴:蓝色、一水合氯化钴:青绿色、氯化钴二水:紫红色、六水合氯化钴:粉红色。这些温度和湿度会影响结合含水量,表示不同的颜色。这就是变色结晶的原理。

一、结晶是什么

热饱和溶液冷却后,溶质溶解度降低,溶液过度饱和,溶解以晶体形式析出的过程称为结晶。纯金属的结晶过程发生在冷却曲线的水平线段内。实验结果证明,金属结晶时,首先在液态金属中自发形成晶核,同时,部分外部的溶解性质点也可以作为晶核,形成非自愿晶核。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的晶核不断生长,液体金属全部消失,继续生成新的晶核,直到晶体相互接触为止。因此,结晶过程是不断生长地形核和结晶核的过程。

二、结晶的条件

需要结晶的溶液往往表现出过饱和状态。一般来说,在加热的情况下,溶解化合物,过滤掉不溶解的杂质,浓缩,冷却,结晶。最适合的温度约为5 ~ 10 。如果能在室温条件下结晶,就不必放在冰箱里。布局是形成结晶的重要条件,溶剂可以自然挥发到适当的浓度,析出结晶。特别是在勘探过程中,未知成分的结晶浓度很难预测。有时溶液太浓,粘度大很难结晶。浓度合适的话,气温逐渐下降,可以析出纯度高的晶体。结晶过程中溶液浓度高,结晶速度会加快,颗粒小,混合的杂质会更多。有时在溶液中分析结晶的速度太快,超过化合物晶核的形成和分子定向排列的速度时,往往只能得到无定形粉末。

综上所述,结晶本质上是将原子从无序分布转变为三维周期变换迭代的规则排列,起到晶格结构的作用。也就是说,物质从其他相状态变成晶相的作用。晶体作用的方式总体上可以概括为:气固结晶、液固结晶、固固固结晶三大类。

氯化钴为什么会变色?

因为氯化钴在无水时是蓝色的,吸收水汽以后,就生成了含水的晶体,它是粉红色的。晴天时,空气干燥,含水的晶体自动脱水,花朵呈蓝色;阴雨天,吸水变红。氯化钴的这种特性又被用来做变色硅胶。硅胶是一种普遍使用的干燥剂,照相机、望远镜、各种化学仪器都喜欢用它来做保护剂,因为光学镜头最怕受潮生霉。用氯化钴浸过并烘干的变色硅胶可以吸收仪器周围的水汽,使空气干燥,保护光学镜头不受潮。硅胶自己吸潮后,由蓝色变成粉红色,这时,就要更换干燥的硅胶。把受潮的硅胶放在烘箱里,用稍高于一百度的温度烘去水分,硅胶便重新变蓝,又可以重复使用了。硅胶作干燥剂的一个显著优点是:它不会分解出有毒的、腐蚀性的气体,而且比较便宜。现在,人们已开始利用它保持食品的干燥和松脆。

化学中CoCl2是什么颜色

化学中CoCl2为粉红色至红色结晶,无水物为蓝色。

氯化钴是红色单斜晶系结晶,易潮解。熔点724℃,易溶于水,溶于乙醇、醚、丙酮。氯化钴晶体在室温下稳定,遇热失去结晶水变成蓝色,在潮湿空气中又变为红色。

其水溶液加热或加浓盐酸、氯化物或有机溶剂变为蓝色。在30~45℃结晶,开始风化并浊化,在45~50℃加热4h变成四水合物,加热至110℃时变成无水物。具有极弱的毒性。要注意的是,钴没有放射性,只有医用的钴-60才具有放射性,所以可以放心使用本品。

扩展资料:

用途简介

仪器制造中用作生产气压计、比重计、干湿指示剂等。陶瓷工业用作着色剂。涂料工业用于制造油漆催干剂。畜牧业中用于配置复合饲料。酿造工业用作啤酒泡沫稳定剂。

国防工业用于制造毒气罩。化学反应中用作催化剂。分析化学中用于点滴分析锌,单倍体育种,此外,还用于制造隐显墨水、氯化钴试纸,变色硅胶等。还用作氨的吸收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氯化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