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农发种业*消息」粤泰股份股吧》,是否对你有帮助呢?
本文目录
6月13日农发种业(600313)涨5.90%,收盘报14.73元,换手率20.5%,成交量208.97万手,成交额30.26亿元。资金流向数据方面,6月13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92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9336.63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9886.7万元。
重仓农发种业的公募基金请见下表:
根据2022Q1季报公募基金重仓股数据,重仓该股的公募基金共4家,其中持有数量最多的公募基金为银华内需精选混合(LOF)。银华内需精选混合(LOF)目前规模为25.59亿元,*净值2.948(6月10日),较上一交易日上涨0.37%,近一年上涨0.51%。该公募基金现任基金经理为刘辉 王利刚。刘辉在任的基金产品包括:银华成长先锋混合,管理时间为2019年12月13日至今,期间收益率为50.65%;银华同力精选混合,管理时间为2020年6月16日至今,期间收益率为-3.67%;银华创业板两年定期开放混合,管理时间为2020年8月7日至今,期间收益率为-10.09%。王利刚在任的基金产品包括:银华成长先锋混合,管理时间为2019年12月31日至今,期间收益率为47.4%;银华创业板两年定期开放混合,管理时间为2020年8月7日至今,期间收益率为-10.09%;银华同力精选混合,管理时间为2021年4月26日至今,期间收益率为-2.0%;
银华内需精选混合(LOF)的前十大重仓股如下: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上交所2020年5月19日交易公开信息显示,粤泰股份因属于当日跌幅偏离值达7%的证券而登上龙虎榜。粤泰股份当日报收2.89元,涨跌幅为-6.47%,偏离值达-7.28%,换手率6.20%,振幅6.15%,成交额1.81亿元。
5月19日席位详情如下:
今日榜单上出现了一家实力营业部。卖五为中国国际金融上海黄浦区湖滨路证券营业部,该席位卖出618.49万元。近三个月内该席位共上榜135次,实力排名第26。
注:文中合计数据已进行去重处理。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大数据生产,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自今年年初以来,有关粮食安全问题就成为资本市场的热门话题,俄乌冲突更是加重了市场担忧情绪。有报道称泰国想与越南联手提高大米价格,以提高在世界市场的议价能力。目前,印度、越南、泰国是世界大米最主要的出口国,三者相加占到世界大米出口额的2/3。分析人士指出,一旦印度、泰国与越南同时出台大米相关出口限制政策,或将影响全球大米的供应。
消息面上,全球“粮食危机”越演越烈,目前超20国禁止粮食出口,在俄乌冲突的大背景下,全球小麦市场的担忧急剧升温。受此影响,全球大豆、玉米、菜粕等其它农作物也纷纷出现涨价潮。
投射到A股市场上,相关农业种植标的已受到密切关注。其中,种业龙头农发种业(600313)今年来已经大涨180%。在农发种业股价大涨的背后,还有哪些因素值得深入探究?
全球农产品价格高位运行
5月27日,泰国政府发言人表示,泰国与越南计划联合提高大米价格;另据媒体报道,印度政府或将收紧大米的出口;而全球大米出口量前三大的国家是泰国、越南与印度,其出口总量占全球七成。俄罗斯农业部也表示,至2022年8月底之前,不打算取消对葵花籽的出口禁令。
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IFPRI)公布的数据显示,俄乌冲突已导致包括阿根廷、哈萨克斯坦、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20多个国家转向粮食保护主义,受限制农产品在全球食品贸易中所占比例达17%,多国粮食保护主义趋势明显。
专家认为,囿于经济冲击、极端天气、地缘政治三大因素,全球有可能要经历二战之后的新一轮粮食危机。英国《经济学人》文章分析指出,昂贵的主粮已经使遭受粮食匮乏问题的人数增加了4.4亿,达到16亿,近2.5亿人口濒临饥荒的边缘。
《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53个国家约1.93亿人口陷入危机级别或更严重的粮食不安全状况,比上一年增加了约4000万人,与2016年相比接近翻倍。其中,2022年最重要的驱动因素是以俄乌战争为代表的地区冲突,加剧了粮食供应风险。
据了解,俄罗斯和乌克兰是全球农产品生产出口大国。因而,冲击全球粮食供应链的冲突似乎是造成全球粮食不安全的主要原因。据联合国统计数据,俄罗斯和乌克兰小麦出口量占全球近1/3,大麦出口量占全球31%,油菜籽出口量占全球近七成。
机构观点认为,自2019年以来,全球粮食价格持续高企,表面看有疫情、地缘冲突、全球春播偏慢、化肥成本偏高、新一轮贸易限制等因素,但更深层次,则是疫情和贸易冲突背景下,全球价值链与供应链受到非经济因素的严重冲击,全球粮食供给不确定性增加,加剧了价格上涨。
国内粮食种植企业业绩有望释放
全球粮食危机隐现,输入性通胀压力抬升之时,稳定粮食供应已成为我国重中之重。事实上,近年来国内粮食供需较平稳,除了大豆外,对海外进口粮食依赖度低。按照国际标准,一国粮食储备量应占当年粮食消费总量的18%,而我国主粮储备体量大致相当于国际双倍标准。国内主要粮食的库存*水平均处于历史高位附近,供给有支撑。但考虑到俄罗斯肥料出口等问题,原油、化肥等原材料价格上涨仍有可能抬升农作物综合种植成本。
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大米、小麦、玉米和大豆合计净进口占当年产量的23.6%,这个数字虽然不算低,但是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对大豆进口依赖度较高。根据估算,剔除大豆后,中国粮食净进口占当前产量的比例为5%左右,大米、小麦和玉米对海外进口依赖度均较低。
东亚前海证券的研究观点认为,2022年一季度种植板块分别实现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130.67亿元和9.8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35%和12.61%。2021年国际粮价持续上涨,2022年俄乌局势尚不明朗,近期天气原因或造成部分地区农作物减产,有望继续助推国际粮价上行。国内粮价有望维持高景气,粮食种植企业业绩向上弹性有望释放。
此外,该机构认为,《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种子法》、《中央一号文件》和《生物经济五年规划》将护航国内种业发展,推动转基因等生物育种技术的发展,改善行业竞争格局,龙头种企或将获得市场份额的提升。
开源证券认为,2022年全球主要农产品价格或将维持高位运行,粮价易涨难降,景气度将向上游传导。结合国内种业振兴大背景下,我国种业发展格局或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中国作为全球*的单一市场,需求场景及需求规模庞大且完善,为供给侧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具有优异育种创新能力的企业将在未来一个阶段脱颖而出,并有望在一段时间内享受政策红利。
种业龙头农发种业获得密切关注
在全球粮食大涨价的背景下,相关农业种植标的已受到密切关注。其中,种业龙头农发种业今年来已经大涨180%。5月31日,农发种业收盘再度涨停,股价创历史新高,报15.84元/股。
农发种业是我国种业的龙头企业,实际控制人是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一家大型综合性农业类中央企业——中国农发集团。农发种业业务涵盖种业、农药、肥料以及农业综合服务等领域,是国内领先的种药肥一体化农业综合服务商,在相关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力和带动力。
目前,农发种业的主要产品包括玉米、水稻、小麦、油菜、花生、棉花、豆类等农作物种子(种苗),农药及农药中间体,化肥贸易等。目前,公司的综合实力位居中国种业第四位,已成为推动中国现代种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公司还具有全国“育繁推一体化”生产经营资质,在种子生产、品种及品牌推广、渠道建设、创新营销模式等综合实力方面处于全国前列。
除了作为种业龙头概念,农发种业还叠加了近期比较热门的国企改革概念。5月27日当天,国资委印发《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明确了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的指导思想和整体思路。
消息面上,近一个月以来,包括国资委主任郝鹏在内的国资委领导先后调研了包括中国农发集团、中国建材集团、中国电建集团以及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其中中国农发集团直接关联的上市公司正是农发种业。
有机构人士观点认为,从改革方式看,国企改革主要聚焦重组合并、引入战投、股权激励三大方式,均会对相关公司发展和股价产生正向促进作用。
从业绩维度看,农发种业也迎来了加速成长阶段。公司发布的2021年年度报告显示,年内营业收入为37.64亿元,同比增长2.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31.1万元,同比增长34.02%。2022年一季报显示,农发种业主营收入9.69亿元,同比上升4.16%;归母净利润1899.28万元,同比上升4517.6%。
国盛证券研报认为,受国际形势、气候因素等影响,国际粮价持续高位震荡,我国粮食安全与种业振兴重要性持续提升。近年来行业政策密集出台鼓励种业行业研发创新,行业竞争格局有望持续优化,且未来转基因育种商业化落地将带来行业扩容,像农发种业这样的行业龙头无疑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预期翻倍的4个农业种业品种:放量金叉+主升浪,还能入场吗?
第一只农发种业。农发种业的股票价格是6.12元,它的换手率是4.75%、涨幅是10.07%,流通股本是10.2亿,这是他在多头的趋势均线之上的一个放量涨停,从技术上看农发种业从2021年七月底已经开始运行在多头的趋势均线上,这个多头的趋势均线是以30日、20日均线为平衡点,出现了持续性的上行的态势。从21年七月到2022年三月在为期八个月的时间之中,荣发种业的走势具有鲜明的特征,这个特征就是高点不断地抬高,低点也是不断的抬高,而且出现了六个波峰和波谷。
股票价格波峰和波谷的出现,它底部的能量也是随着股票的价格上涨而放量、下跌而缩量。也进行了六个来回的上下穿插。现在放量涨停,股票价格已经创出了阶段性的新高,趋势性的上升行情相对的比较明确。从经营收益来分析,农资贸易的营收是17.18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85.10%,种子业务的销售收入是0.89亿元,占营业务收入的4.35%。粮食销售的营收是1.22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5.95%。其他行业的因素是0.81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3.96%。
从主力品种来分析,有小麦,玉米,水稻,化肥,农药,麸皮,面粉,黄粉,花生种子等等等等。由此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以农资贸易为主体,以种子销售、粮食销售为辅助的农业上市企业,具有较强的抗风险的能力,更具有相应的潜力,特别是趋势性的方向相对的比较明确,底部的量能持续性的放大。它趋势性的方向仍然不会轻易地改变,重点的跟踪,重点的关注。
第二次新农开发。新农开发的股票价格是8.47元,它的换手率是5.12%,涨幅是4.69%,流通股本是4.82亿,每股收益0.14元。从技术上看,新农开发引起市场高度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在5个交易日中间出现了三根放量阳线,其中一个以涨停报收。正是这个涨停,重新站上他的多头的趋势均线。从中期技术指标来分析,新农开发从2021年四月开始,已经围绕着中短期均线30日均线和20日均线进行了横盘震荡、横盘整理。特别是在2021年九月底两个放量涨停,底部的量能明显地开始放量。
从2021年十月到2022年三月期间,它底部的量能持续性地放大、连续五个月的放量,这在板块中间是相对的少见。再加上他的流通盘子相对的较小,只有3.8亿元左右、股票的价格相对的不高、在放量涨停的情况下,只有8.40元左右。比较适合于规模性资金的进出,再结合它中长期趋势均线MACD呈现的底部的二次金叉,市场主力运作的迹象比较明显。方向也不会轻易地改变,技术上对上行的要求相对的比较迫切。
第三只万向德农。万向德农的股票价格是14.44元,他的涨幅是3.96%,换手率是5.72%,流通股本是2.93亿,每股净资产1.76元。它引起市场的高度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从2022年三月中旬开始,已经走出了连续七个放量阳线,其中有一个涨停。就目前来讲,仍然处于趋势性的上涨阶段之中。从技术上来分析,在2021年12月9日及之后的七个交易日中,他有四次涨停。这是他在多头的趋势,均线上的第一次比较精彩的表演。随后,跟着大盘进行了技术性的调整,但是在它的中期均线120均线受到了强有力的支撑,现在伴随着量能的放大,股票价格开始了持续性上扬的态势。从中长期技术指标MACD来分析,也出现了二次金叉。再加上它的流通股本不足三亿,是市场主力相对看好的一个品种。
它的概念相对得较多,它有生物质能,乡村振兴,种子种业振兴等等。从他的营业收入来分析,玉米的营业收入是2.33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97.38%。从它的营收地区来分析,东北地区的营收是0.85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35.39%。华中、华北地区的营收是1.46亿元,占经营业务收入的61.01%,由此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地处东北地区,以玉米生产为主体,同时,销售收入在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产生。市场的品牌相应的良好,企业的形象相对的良好。再加上它的技术指标比较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仍然处于一个上行的运行态势。值得重点跟踪,重点关注。
第四只神农科技。它的股票价格是5.25元,它的涨幅是7.14%,换手率是10.28%。股本9.63亿元,每股净资产0.89元。神农股份在技术上的特征是围绕着中长期趋势均线横盘震荡,而且横盘震荡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久,已经持续16个月之久。特别是在2022年1月28日创造了阶段性的低点3.85元之后,进行了连续性的上行,在2022年3月2日创造了阶段性的高点5.39元,短期的涨幅相对的较大。
从他技术特征上来看,它是围绕着中期,长期,短期均线进行震荡。但是,在2022年3月2日他出现了12.13%点涨幅,而且换手率达到了18.49%,底部的量能开始明显地放大,市场积极做多的信号相对的比较明显,从中长期技术指标MACD来分析,底部的金叉、能量柱迅速的放大。在K线图上呈现着阳线多于阴线的一种状态。明显的有主力资金活动的身影。从他的营业收入来分析,杂交水稻种子种业的收入是0.55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74.51%。农药化肥的营业收入是0.18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24.69%。
他的主力品种有杂交水稻的种子,玉米种子,其他种子。特别是杂交水稻的种子,占他主营业务收入的63.08%,以此构成了它是一个相对单纯的农业种子企业,种业企业受到了市场的高度关注,受到了政策的积极支持,可以预期的是支持的政策和措施会越来越多。神农科技的政策红利会相应地加大。再加上它底部量能持续性地放大。上行的态势仍然不会轻易地改变,技术上上行的要求依然比较强烈,值得重点的跟踪,重点的关注。
分析供参考,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