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格隆汇6月13日丨摩恩电气(002451.SZ)公布,近日,公司收到了股东艾方金科1号出具的《关于股份减持计划期限届满的告知函》,截至公告披露日,此次减持计划期限届满,艾方金科1号累计减持20.53万股。
本文源自格隆汇
董事长突然被抓,这种事对一般企业来说可都是重大利空。股民晚上收到消息后,除了心里暗骂几句,就得痛苦地开始计提跌停了。
但在2月22日晚上,百年老店同仁堂突然发布公告称:自家董事长正在接受审查。股吧里的股民竟然乐开了花,纷纷奔走相告。第二天同仁堂的股价也是不跌反涨,*涨幅9%,奔着涨停就往上冲了。
这个董事长究竟干了什么坏事,才会出现这么戏剧性的一幕?
百年*遭遇信任危机
同仁堂是中国存续时间最长的*品牌,不是“可能”,也没有之一。
从1669年(清康熙八年)建立,在雍正年间开始为清宫御药房供应药材。350年来,虽然历经坎坷,但总归是屹立不倒并不断成长壮大。真正的百年*!
可近年来,这块历久弥新的金字招牌却屡遭蒙尘。尤其是在这个董事长高振坤2014年升任后,同仁堂开始频频出现质量危机。
2016年,同仁堂因质量问题被点名6次,涉及翻白草、加味左金丸、熟地黄等多个品种;
2017年,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22份不合格中药饮片名单,同仁堂位列其中;
2018年,“回收过期蜂蜜”事件曝光,更是导致市场监管总局直接撤回同仁堂“中国质量奖”称号。
在2018年12月15日,江苏广电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节目曝光了同仁堂子公司委托生产企业回收过期蜂蜜的违规行为。
知情人爆料称,位于盐城大丰的盐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将已经过期或临近过期的蜂蜜倒入大桶内。工作人员表示,这些“倒蜜”将被退给蜂农喂蜜蜂。
但实际上这些回收蜂蜜被送进了工厂的原料库。从现场未被撕掉标签的包装来看,这批蜂蜜来自北京同仁堂。
资料显示,盐城金蜂是北京同仁堂蜂业有限公司的受委托加工方,后者又是百年*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此次“蜂蜜门”曝光以后,有消费者不禁提出疑问,消费者是冲着“同仁堂”的名号去购买商品的,但生产企业竟然不是同仁堂?
那时候舆论沸腾,受此次事件影响,公司总经理刘向光及两位副总被免职。同仁堂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同仁堂董事长高振坤,被北京市纪委市监委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2019年2月19日,市场监管总局直接撤回同仁堂“中国质量奖”称号,并收回证书和奖杯。在管理层的骚操作下,百年*同仁堂开始遭遇信任危机。
一手好牌被打得稀烂
管理层这种水平,股东*是非常气愤的。要知道,同仁堂的品牌价值,甚至比茅台都要强!
结果,这个300多年中药*的产品力,竟然被瞎折腾到如今公司业绩陷入增长“瓶颈”、利润率还在下滑的境地!
自2014年高振坤掌舵同仁堂之后,质量问题频频出现,与此同时业绩增长也是日渐乏力。
2011年-2013年,同仁堂营收增长率分别为23.58%、22.85%和15.94%,同期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8.68%、30.13%和15.08%。
2014年-2018年,同仁堂营收增长率则从11.14%一路下滑到6.23%,同期归母净利润增长率也从16.4%跌至11.49%。
2019年,在“蜂蜜门”事件爆发后,更是出现了十几年来的*负增长的危机,营收下跌6.56%,归母净利润大跌13.12%。
并且,同仁堂业绩下跌的趋势在2020年并未得到遏制。根据已经公布的2020年三季报,2020年前三季度,同仁堂实现营业收入90.53亿元,同比减少9.09%;实现归母净利润7.15亿元,同比减少15.89%。
在医药企业因为疫情大多赚得盆满钵满的时候,同仁堂却要用“受疫情影响”导致业绩下滑来为业绩做解释,真是让人觉得非常滑稽。同仁堂也被股民授予“医药板块最差公司”的“殊荣”。
市值方面,同仁堂早已被同为*的云南白药、片仔癀拉开巨大的差距,在“中药四虎”中仅高于东阿阿胶。
Wind数据显示,从2015年1月1日到2021年2月22日,同仁堂的市值从294亿元增长至353亿元,涨幅仅为20%。而同期,云南白药和片仔癀的市值却分别从658亿、141亿上涨至1859亿和2136亿,涨幅高达183%和1415%。
传承三百余年的历史品牌被挥霍成这种样子,管理层妥妥的一手好牌打到稀烂!
拙劣的蛀虫终于被拿下了
高振坤这次落马,对同仁堂肯定算“地震”,毕竟是上市公司的董事长。面对这么大的变化,股吧里大多数投资者则是欢天喜地,甚至直呼“同仁堂有救了”。
在消息出来的第二天,同仁堂股价也是不跌反涨,市场资金真的是当利好来解读了。从中长期看,董事长这种掌舵者的水平对一家上市公司可谓是非常关键,现在终于换掉这个拙劣的蛀虫,确实也是利好。
其实近年来,传统中药企业形成“两极分化”的格局,头部片仔癀、云南白药等混得还算不错,但大多数中小药企的日子过得越来越难。研发创新难、中药价格贵、政策监管严等问题让中药企业备受资本冷落。更关键的是,很多人开始相信“中药无用论”。
中药作为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宝贵文化遗产当然是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而那些中药“无用”、“坑钱”的言论更多是来自被无良厂家、无良医生坑惨的消费者。正是无数个“高振坤”给传统中医中药不断抹黑。
对于国家的百年*人们是有一份感情在里面的,但如果企业缺乏对这份情感的重视,只会让品牌走下坡路。责任容易追究,声誉却难以挽回。屡屡爆出质量问题后,如何重塑消费者的信任,这或许将成为同仁堂今后的*问题。
参考资料:
1、i黑马:《正在透支品牌的同仁堂》
2、中国青年报:《同仁堂为这件事道歉,网友喊话:千万别自砸招牌》
3、小北读财报:《董事长被抓走,8万股民却乐了,同仁堂这是咋回事?》
4、每日经济新闻:《古时为皇家供药,300多年*董事长被查!曾卖过期蜂蜜,因药材不合格被多次点名》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淘股吧任何文章之观点,皆为学习交流探讨用,非投资建议。用户据此进行的一切投资,请自负责任。文章如有疏漏、错误,欢迎批评指正!
智通财经APP讯,摩恩电气(002451.SZ)发布公告,公司拟将其持有的位于上海浦东新区临港重装备园区天雪路268号的闲置厂房共计7784.8平方米出租给乐沂供应链,租赁期限为2022年7月1日至2031年9月30日,租金单价为1.4(元/日/平),合同总租金为人民币4041.50万元。
格隆汇1月25日丨摩恩电气(002451.SZ)公布2021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实现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00万元-1400万元,同比增长47.43%-87.63%;预计实现2021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500万元-750万元,同比增长152.20%-178.30%。
业绩变动原因系:
(一)主营业务影响
2021年,公司专注于主营业务发展,电缆板块产销规模进一步获得提升,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明显增加。新设立子公司江苏迅达电工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半余年持续稳健发展,建立起较为健全的运营体系,营业收入稳步增长。2021年公司采取优化产品结构、减耗提质、优化客户评价体系、优化供应链体系、加大研发投入等多项举措,经营能力持续提升。
(二)非经常性损益影响
2021年,公司缩减类金融板块业务,形成的收益约322万元为非经常性损益,主要由公司转让上海摩恩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99.3333%股权形成;并有主要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形成的其他收益等。
本文源自格隆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