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规模(华力创通(300045)股吧)

2022-06-16 10:13:51 证券 xialuotejs

公募基金规模



本文目录

  • 公募基金规模
  • 华力创通(300045)股吧
  • 公募基金规模排行
  • 公募基金规模突破25万亿


(1)公募基金规模

权益类基金频现爆款,“固收+”基金吸金无数,创新产品层出不穷……2021年,并不是公募基金业绩最“出挑”的年份,但在公募基金发展史上,2021年注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一年,投资者借道公募基金大量入市,公募基金发行在保持高速度基础上,突出主线、体现创新。公募基金总规模达25.3万亿元,创出历史新高。截至三季度末,公募基金持有A股总市值5.72万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8.31%,为近十年来*水平,市场话语权持续提升。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公募基金承载居民投资理财的巨大需求,亲历资本市场生态优化的正道沧桑,这艘“艨艟巨舰”长风破浪,直济沧海。

新发基金规模逼近3万亿元“大关”

今年以来,新发基金规模攻势犀利:1万亿元轻松超越,2万亿元很快击破,进入12月,仍在持续进击。*数据显示,截至12月20日,新发基金规模达2.9万亿元;全年新发基金规模逼近3万亿元大关。

虽然2021年的交易日所剩不多,全年新发基金规模大概率难以超越2020年3.16万亿元的历史*值,但逼近3万亿元的新发成绩单,在公募基金历史上同样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

公募基金持续发力,带来行业生态、市场生态的多重变化。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0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37家;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公募基金持有A股总市值5.72万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8.31%,两项核心数据同步上行,为近十年来*水平,公募市场话语权持续提升。

“一是机构化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大势所趋;二是公募基金进入健康发展轨道;三是当前整体利率水平相对较低,市场期待较高收益水平投资产品,相对银行存款有更高收益水平的公募基金成为热门选择。”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说。

主线清晰创新不断

2021年的公募基金行业还有更鲜明的特点。

截至2021年11月末,公募基金总规模为25.3万亿元,其中权益类基金规模8.7万亿元,较年初分别增加4.8万亿元和1.9万亿元,权益类基金占比从2019年初的17.6%升至35.4%。权益类基金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一”。

新发基金方面,可以清晰看到权益投资兴盛这一行业发展主线。中信证券表示,截至12月6日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新发基金中权益类基金占比超七成,比例进一步提升,为2016年以来峰值。含权益类基金对新发基金的贡献进一步增强。2021年新发基金中,含权益类基金(以股票型+混合型基金粗略估算)规模1.97万亿元,占新发基金72%,超过2016年至2020年的35%至65%区间。

兴证全球基金总经理庄园芳认为,注册制改革全面深入推进、公募基金逐步成为普惠金融的典范、资管行业回归主动管理本源、居民资产从不动产向权益类资产转移、公募基金赚钱效应凸显以及利用新媒体积极开展投资者教育等方面共同推动了权益类基金大爆发。

与此同时,“创新”成为2021年新发基金的一大特色。今年以来基金市场推出了公募REITs、公募MOM等结构创新产品,还推出了量化增强ETF等策略创新产品。在主流赛道机会明显的结构性行情之下,新能源、光伏、半导体、ESG、“专精特新”等主题产品密集发行,“固收+”和FOF(包括FOF-LOF)新发规模创出新高。此外,北交所主题基金“横空出世”,为投资者提供了优质投资工具。

富国基金总经理陈戈表示,监管部门积极引导公募基金参与资本市场改革发展,从科创板、新三板精选层,到北交所,再到公募REITs等,不断提升公募基金投资管理水平和产品创新能力。

国泰基金总经理周向勇称,近年来公募行业发行的创新产品,都是在监管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基金公司努力设计满足投资者需求的投资工具的成果,是资管行业实现坚持“以投资者为中心”产品战略的必经之路。

潮平风正扬帆远行

展望2022年,公募基金在新基金产品线上的布局将持续推进。

汇添富基金表示,公司明年的产品布局将坚持把握两条主线:一方面,将打造风格清晰稳定、长期业绩优异的产品线,继续丰富权益类和固收类底层资产;另一方面,匹配资管新规净值化转型需求的产品,为客户提供包括基本面对冲策略、“固收+”、权益类FOF等策略资产,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广发基金更是信心满满:希望在任何市场环境下都能为投资者提供优质投资工具。2022年将遵循“全面均衡、突出主线”策略,综合推进主动管理、FOF、指数等产品布局。

国泰基金明年的产品布局战略则可以概括为“攻守兼备”:在延续战略布局思路的同时,更加注重老产品持续营销。

对于一些行业痛点,公募基金行业勇敢直面并着手解决。

朱雀基金总经理梁跃军表示,“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问题一直存在,不能简单地把问题归结为投资者不成熟。“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产品层面做出调整,产品委员会决策专户和公募未来主要发行有封闭期的产品。发行封闭期产品对销售会有一定挑战,短期可能影响产品规模,但要把为客户赚钱和良好的投资体验放在首位,不以规模为导向。在市场火爆、投资者追捧时,也会主动控制产品规模。”梁跃军说。

来源: 中国证券报


(2)华力创通(300045)股吧

格隆汇1月18日丨华力创通(300045.SZ)公布,预计2021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8亿元-2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2784.79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1.76亿元-1.96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2052.58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业绩变动主要原因如下:

1、商誉减值

鉴于2021年公司全资子公司江苏明伟万盛科技有限公司(“明伟万盛”)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出现下滑,对其当时并购形成的商誉计提减值。明伟万盛的主要业务是提供用于保障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屏蔽门系统和再生制动能量逆变吸收装置。2021年明伟万盛收入和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是:

(1)2021年,轨道交通投资建设继续保持收紧状态,全年新建项目少,明伟万盛外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对其业绩影响较大。

(2)受疫情影响,部分原有项目工程进度不及预期,货物交付及项目执行进度相比原计划出现延期。

(3)前期交付项目进入安装调试及保障运行阶段,项目管理费用增加,大幅度增加了企业管理成本。

基于上述原因调整后的相关业绩预测,经公司财务部门与中介机构初步判断,对其当时并购形成的商誉计提减值金额14792.92万元,对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影响较大。

2、无形资产减值

报告期内,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对公司应收账款、存货、长期待摊费用、无形资产等资产进行减值测试。由于技术更新换代,公司拟对部分无形资产计提减值金额约6000万元,这对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产生较大影响。

3、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当期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400万元。

本文源自格隆汇


(3)公募基金规模排行

11月1日晚间,公募基金非货月均规模排名新鲜出炉,易方达再次以月均超万亿的非货规模遥遥领先其他同业公司,并在二季度的基础上规模略有扩张。

广发、汇添富、华夏、富国四家公司位列非货月均规模前五名,且规模较为接近,均在5700亿至5900亿上下。

在公募专户规模排名上,创金合信公司以超8229.31亿的规模大幅领先,其次分别是建信基金、博时基金、易方达基金和华夏基金。三季度公募养老金规模数据榜中,工银瑞信、易方达、华夏、南方、博时跻身榜单前五名。

基煜基金统计发现,公募前二十名非货月均规模合计达到8.63万亿,相较上季度8.26万亿小幅上涨3700亿,增幅4.48%。相对于二季度的增速,环比下降1.55%。可以看到三季度市场持续震荡,截止三季度末主动权益类基金平均收益率仅为6.48%,各个板块之间存在结构性分化,市场赚钱效应持续下降,这也导致了三季度公募基金的发行有所降温。

易方达三季度非货规模再上万亿大关

今年二季度,基金业协会公布,易方达基金非货月均规模首度登上万亿关口,为10002.46亿元,创下历史新高,也成为公募行业历史上首家非货规模突破万亿的公司。

根据基金业协会*数据,三季度易方达基金非货月均规模再次得到夯实,较二季度增加了469亿元至10471.07亿元,遥遥领先于其他同业公司。

位列非货月均规模前五名的公募基金公司还有广发基金、汇添富基金、华夏基金、富国基金,月均规模分别为5961.39亿、5916.63亿、5876.47亿、5709.20亿,南方基金、招商基金、博时基金、中欧基金、工银瑞信、嘉实基金非货月均规模排名6-11位,均站上了4000亿关口。

基煜基金表示,三季度非货币公募基金月均规模整体排名变动不大。前二十名与二季度并没有发生变化,易方达非货币规模小幅增加至10471亿,仍然*。广发基金以5961亿重夺第二。与二季度相比,各家公募基金公司在规模上变化不大。

前二十名合计均规模达到8.63万亿,相较上季度8.26万亿小幅上涨3700亿,增幅4.48%。相对于二季度的增速,环比下降1.55%。可以看到三季度市场持续震荡,三季度主动权益类基金(偏股混合型和普通股票型)平均收益率为-2.97%,中位数为-4.40%,各个板块之间存在结构性分化,市场赚钱效应持续下降,这也导致了三季度公募基金的发行有所降温。

公募专户规模创金合信位列榜首

在公募基金专户规模排名榜中,创金合信基金一骑绝尘,以月均8229.31亿元的规模荣登榜首,较二季度的7521.4亿增长了708亿元。创金合信基金专户业务规模跃升行业榜首,成为中小基金公司突围特色发展的模板。券商中国记者获悉,该公司一直坚持公募和专户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以专业水平、服务质量、服务效率获得客户的认可。

创金合信相关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创金合信基金在战略大方向上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一方面,继续加强对金融机构客户的综合资产管理服务和精品公募基金的供给;另一方面,针对普通投资者,会依托渠道生态平台来提供较好体验感的投顾服务和财务管理服务,以及持续提供高品质基金产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

记者了解到,创金合信基金持续投入资金用于IT技术改造,2017-2019年累计IT投入超1.3亿元,公司IT人员占比居行业前列。

 

建信基金、博时基金、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位列公募专户规模第二至五位,月均规模分别为3892.43亿、3223.57亿、1830.70亿、1764.76亿。

汇添富、睿远、广发、交银施罗德、嘉实、浦银安盛、平安、融通基金三季度专户月均规模均在千亿以上,位列6-13位。

三季度工银瑞信养老金规模位居榜首

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公募养老金规模排名前五的分别是工银瑞信、易方达、华夏、南方、博时基金。

券商中国记者获悉,工银瑞信于2007年第二批拿到企业年金投资资格,2010年第三批拿到社保基金投资资格。尽管在养老金投资领域起步较晚,工银瑞信基金却在公司筹建之初就前瞻性的将养老金业务作为公司战略重点来布局。长久以来,工银瑞信凭借在养老金领域的前瞻布局和持续优异的业绩表现,养老金业务取得了迅猛发展,2021年1季度末工银瑞信管理的养老金规模一举突破5500亿元,管理规模和市场份额稳居基金行业第一,长期业绩位居行业前列。

工银瑞信相关人士告诉券商中国记者,工银瑞信已拥有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社保基金境内外、基本养老投资管理人资格,是市场上为数不多的养老金投资管理全牌照机构。凭借着稳健*的投资业绩和专业化年金管理服务,赢得了养老金行业客户的广泛认可,成为养老金投资牌照齐全、产品线布局丰富、多风格多策略工具充裕、养老管理规模居首专业养老领航者。

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止至三季末,公募养老金规模排名6-10位的分别是嘉实、银华、富国、招商、广发基金。


(4)公募基金规模突破25万亿

智通财经APP获悉,安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过去三年,公募基金行业快速扩张至25万亿,今年市场震荡调整影响下规模有所回落,当前时点,一方面资金端适逢居民资产调整及长期资金入市契机,另一方面全面注册制改革扩大资产端供给,伴随监管层顶层设计的完善,我国公募基金行业步入高质量发展时期,券商是最受益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机构,建议关注公募基金业务链核心标的,包括参控股头部公募基金公司的广发证券(000776.SZ)、东方证券(600958.SH),以及行业扩容带动机构业务需求增长而受益的龙头券商中信证券(600030.SH)、公募基金代销龙头东方财富(300059.SZ)。

安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监管体系逐步完善,七大趋势把握行业发展方向。

证监会发布高质量发展意见完善行业顶层设计,随即配套出台公募管理人办法及薪酬管理指引进一步落实高质量发展意见。监管体系的完善为行业的发展趋势指明了方向,该行总结出了行业的七大发展趋势:1)放宽牌照限制,优胜劣汰利好行业扩容;2)支持差异化发展,鼓励产品创新;3)提升投研能力,扭转明星基金经理模式;4)规范销售行为,践行逆向销售及投资者陪伴;5)鼓励基金子公司从事专业化、特色化业务;6)建立长期考核机制,强化激励约束;7)提高中长期资金占比,个人养老金利好FOF。

美国基金业管理人数量庞大,呈现较高的集中度和多元化发展趋势。

美国拥有全球*的公募基金市场,管理规模达34万亿美元。一方面,美国基金管理人管理规模CR10在过去15年由46%提升至66%,背后源于被动投资的高集中度以及投资能力壁垒,目前我国CR10为40%,仍有提升空间。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公募基金公司发展同质化严重,而美国不乏在主动、被动等各方面具备特色的管理机构,以及实力雄厚的综合性管理机构。

借鉴美国领先管理人的成功经验。

从行业的角度看,我国尚处主动投资可获取超额收益的阶段,伴随资本市场的成熟以及机构化率的提升,主动投资收益空间压缩后,走向被动乃至多元化资产配置是必然趋势。对于管理人而言,应根据自身优势寻求差异化,且发展过程中应注重投研团队建设及产品创新,同时控制运营成本应对费率下行趋势,提升产品竞争力。

养老金制度建设是基金业重要的发展机遇。

美国养老金制度建设带动了共同基金规模的扩张,目前养老金是美国共同基金重要的资金来源,截至2021年底,美国共同基金占DC计划资产的58%和IRA资产的45%。美国优质养老金管理人的竞争优势包括低费率、高收益率、多元化资产配置能力以及综合服务能力。

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将为我国公募FOF业务带来发展机遇。

近期个人养老金制度出炉,该行测算个人养老金对于资本市场的年新增资金体量应该在800亿左右,而对应进入权益市场的年增量资金约为400亿-500亿左右。从产品角度看目标日期基金(TDF)、目标风险基金(TRF)是常见的养老基金产品,TDF更倾向于一站式养老资产配置。美国以TDF为主(占81%),而我国目前养老公募产品处于起步阶段,以TRF为主(占85%),后续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市场持续下跌、行业竞争加剧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