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元
02333长城汽车2003年12月上市的开盘价为22元,经过多次分配送转后,现相当于0.115元。
截止2014年10月22日:长城汽车A股30.4亿股,股价:30.95,A股总市值940亿左右;H股1138万股,H股价:32.2港币,H股总市值3.65亿港币,所以总市值943亿人民币左右。
答:
港股跌起来很惨烈的。
记得2008年,东方航空从10块跌到6毛。阿里巴巴从42跌到4块。类似现在的新东方在线。但是后来涨到12的时候被私有化。蒙牛也暴跌八成。2010的比亚迪,从88跌到11。股神巴菲特比亚迪市值经历了大幅回撤。后来比亚迪横盘十年再创新高。相当于你的市值最高千万跌到百万然后等待十年还上不了千万。也没有什么分红。但是这笔投资现在是近4000万。股神太牛了,虽然这笔投资占他总仓位不大。当年长城汽车也高位暴跌,最低只有20多亿市值,而当年他的利润就近十亿。
后来大盘回暖,比亚迪从11涨到300多,三十倍,长城汽车涨了70多倍。阿里巴巴要不是低价私有化,涨到万亿市值也一定是大牛股,可惜这个钱当年低位买入的可怜的投资者没赚到,因为他去大洋彼岸重新上市了。蒙牛后来也暴涨到现在2000亿市值。
所以,面对今天的大盘暴跌,个股暴跌,如果你的股票真正好,大消费,医药,业绩稳定增长,将来市场一定会把这份该得的收益还给你,不是还一点,是十倍二十倍甚至五十倍还给你
本文尝试下梳理下复杂度很大的长城汽车投资逻辑。
市场看空的逻辑在哪里
长城H貌似很长时间都是港股做空第一股。我理解的几个看空点,也没有渠道去获知他们看空的逻辑。
1、产品相对单一,最初通过切入SUV蓝海到现在的红海,面临宝骏、博越、传祺、领克等强大竞品,高毛利舒服的日子肯定回不去了。后续博弈会越来越强大,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风险。而且公司除了继续踏实提升产品竞争力外,没有好方法能结束目前这个竞争格局。这个就带来了后续不确定性风险。
2、新能源的布局的落后。长城年报上自己也说的很清楚,加大研发力度,逐步掌握新能源车的核心技术。长城在混动技术上是不错的,但是纯电动布局比比亚迪、吉利等确实属于晚的。
3、能耗积分问题。长城2016年是-23万积分,2017年-10万积分应该有吧,而积分具体交易价格没有公布出来。费用预期有个不透明。在不透明的数据下,容易有放大的想象力效应。
4、我国汽车市场开始进入,缓慢增长阶段,去年3个多点。今年估计更低,而在去年SUV还有10多个点的增速中,长城基本是0增长。市场对后续长城发展预期不好。
5、汽车行业通病,当车企竞争力一旦下滑走下坡路,虽然PE不高,但是巨大固定资产折旧费用,想变现很难。以及每年为了保持竞争力,不但的大规模研发投入等。赚了钱必须继续大量投进去才能进一步保持竞争力。
我想到的是这几个核心风险点,是否我们更应该敬畏市场,跟随市场走。当市场有巨大看空量时,可以晚点等反转点确实从图形上走出来时再介入。这个逻辑是否正确不知。
跟踪长城汽车的关键点
1、成本费用
这几天在反思长城汽车时,让我继续放心持有,必须要用数据来证明才行。长城年报一直没有看,平时只通过产销量来跟踪。这几天翻出17、16长城年报认真读了一遍。类似车贷金融向好、三费提升、现金流为负问题,就不说了(这些问题不说不代表不重要,我阅读财报很慢,主要财务水平差,我会把关注的问题都记录,反复对比是否跟论坛分析的一致,一致就不再单独提了)。论坛里已经很多帖子了。我看完后最关心的问题就是2、3季度营业利润下降的真实原因。通过做下图,把每个季度的销量、几个关键费用都列出来,发现的原因已经列出来了:
通过数据确实证明了4季度已经开始实实在在反转了。这个单点逻辑是没问题的。
2、通过公布的产销量数据跟踪
产销数据有几个好的跟踪方法,一个是测算营收。看2018年1季度营收250亿左右,营业利润23亿左右应该有的。不会再出现极端5亿这种了。
一个是库存跟踪逻辑
通过14年开始的累加库存开始算,很明显在16年11、12月份时积累大量库存,到17年10月份开始才下降到较低水平。这个数据跟17年财务数据也基本对应了。
反过头来看,跟踪汽车股,看来核心还是产销量,盯着产销量变化,以及关键竞争对手产品产销量。是否比行业增长滞后,竞争对手是否变化等因素。
还有下面一个,跟踪具体产品变化的,看的出长城虽然总量没增长,但是高价车占比在提升,而这一点吉利也就只有领克。长城的wey以及H9表现还是不错的。量保持住下,当价格上去了,营收、利润应该也会更好。
我目前学习总结到的跟踪长城的具体几个关键点就这几个,具体其它很多细节如:更细的'类似物流费用、皮卡发展、氢燃料、智能驾驶领先等,这些都不是关键因素,本身长城汽车已经证明很优秀,这些细节点相信会做好。
长城机会在哪里
谈机会前,再强化下市场长期以来的做空逻辑,目前最新的大风险俄罗斯卢布贬值风险,长城汽车市值管理态度等因素。心态平和了,再看看好的地方。
1、新能源积分问题,16、17年累计的今年会解决。18年积分问题,跟长城投资部咨询了,到18年问题不大。以及新能源通过和宝马合资,后续几年会逐步改变。
2、强产品开始冲击15-20万市场,目前wey产品力还是很不错的,上市以来数据很不错。
3、最大的机会,目前的市值的低估。港股560亿人民币市值。港股属于不见兔子不撒鹰,外资估计不见到明确报表利润之前,不会撤退。目前通过17年4季度、18年1季度数据来看,是没问题的。只要后续几个月保持住销量,18全年保守70亿利润,市场估值应该会回归。上汽集团近4000亿市值11PE,吉利汽车20多PE,广汽集团1500亿市值 14PE。是否有大的增长不确定,起码已经属于偏低估了。有很大的安全边际了。
这和中国的经济规模固然有关系,但公司的市值还是取决于业绩。中国的汽车企业起步晚,技术不先进,营业收入在国际上比起来也并不算高。根据2017年世界500强的统计数据,上海汽车集团2016年的营业收入1138.6亿美元,排名汽车行业第7位,和丰田、大众、戴姆勒、通用等国际巨头比起来,还是逊色不少。而且,我国上汽、一汽、东风等几大汽车企业主要营业收入依赖合资品牌,自主品牌贡献很有限。
题主说,汽车企业市值1万亿不足为奇。真真不是这样。汽车作为制造业,市盈率不算高。因此,万亿市值的车企现在真不多。我们来看下国际汽车巨头的市值情况。
丰田汽车的最新市值为19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25万亿。
大众汽车是全球第二大汽车集团,目前最新市值782亿美元,相当于5200亿元人民币。
通用汽车作为美国做大车企,最新市值是560亿美元,相当于3700亿元人民币。另外,戴姆勒、福特、本田、宝马、日产等几家汽车的市值都在数百亿美元不等,换成人民币均在5000亿元以下。
看看看去,在这些国际汽车巨头中,只有丰田的市值过了万亿(人民币)。国际巨头尚且如此,国内的几大车企自然更低。
在A股上市的几大车企市值情况如下:上汽集团市值4000亿元、比亚迪1300亿元、广汽集团1100亿元、长安汽车400亿元、长城汽车800亿元。在香港H股上市的吉利汽车市值1818亿港币、比亚迪股份1300亿港币、长城汽车480亿港币。看来,国内车企中市值最高的就是上汽,但还不及万亿的一半。
所以,国际国内市值万亿的车企仅有丰田1家。国内的车企距离万亿还有很大差距。现在讨论谁会破万亿,这个问题还早的很。
5800亿元人民币。
长城汽车市值5800亿,比亚迪市值4400亿,都是国内汽车龙头企业,长安1250亿,还是上涨过后的市值,长城比亚迪是下跌后的市值,相对比,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对比三家公司的销售营收情况,按照一季度来衡量,长安比长城比亚迪有过之而无不及。
长城汽车的特点
长城是长期依靠逆向研发的车企,神车哈弗H6底盘逆向C-RV,现在的VV7底盘是逆向上一代的沃尔沃XC60,发动机和途观1.8T的渊源很深,虽然近年来长城也自主研发了发动机和变速箱,但是不可否认长城的自主研发实力还需要增强。
逆向的研发模式,虽然能使产品短时间内打开市场,但一旦向中高端车型延续,就会面临集成匹配的难题。长城自身积累的技术研发实力,并不能支撑今天系列产品的体系竞争,说白了,自身的技术积累撑不起较高的售价,特别是国产汽车厂商都在快速发展的今天。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