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002638股票」证券市场红周刊》,是否对你有帮助呢?
本文目录
证券代码:002638 证券简称:*ST勤上 公告编号:2020-071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一、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情况
东莞勤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勤上股份”)股票(证券简称:*ST勤上,证券代码:002638)已连续2个交易日(2020年07月01日、2020年07月02日)收盘价格跌幅偏离值累计超过12%。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的相关规定,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情况。
二、公司关注并核实相关情况说明
针对公司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司对有关事项进行了核查,现就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1、公司前期披露的信息不存在需要更正、补充之处;
2、近期公司经营情况及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3、公司未发现近期公共媒体报道了可能或已经对本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未公开重大信息;
4、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关于本公司的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处于筹划阶段的重大事项,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在股票异常波动期间未买卖公司股票;
5、公司于2020年06 月30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了《2019年年度报告》、《2019年度审计报告》等公告,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有关规定,公司股票于2020 年06月30日开市起停牌,自2020 年07月01日开市起复牌并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6、由于此前披露的业绩快报和主要经营业绩与经审计年报数据存在差异,公司及相关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于2020年07月02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广东监管局出具的《关于对东莞勤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2020]84号)。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0年07月03日披露的《关于收到广东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的公告》(公告编号:2020-069);
7、公司于2020年07月01日收到广东省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民事判决书》([2020] 粤19民终3039号),广东省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驳回上诉人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的上诉申请,维持原判,案件受理费由相关上诉人承担,公司无需承担任何责任,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0年07月03日披露的《关于诉讼事项的进展公告》(公告编号:2020-068);
8、公司于2020年07月02日收到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送达的《民事判决书》([2018] 京民初146号),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公司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的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公司(以下简称“华夏人寿”)与北京龙文环球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文环球”)、杨勇合同纠纷案件进行判决,判令龙文环球向华夏人寿支付业绩补偿款及利息,驳回华夏人寿的其他诉讼请求,驳回勤上股份的诉讼请求。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0年07月03日披露的《关于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的进展公告》(公告编号:2020-070)。
三、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的声明
本公司董事会确认,本公司目前没有任何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有关规定应予以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项或与该事项有关的筹划、商谈、意向、协议等;董事会也未获悉公司有根据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等有关规定应予以披露而未披露的、对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信息;目前公司前期披露的信息不存在需要更正、补充之处。
四、风险提示
1、公司经过自查不存在违反信息公平披露的情形;
2、公司郑重提醒广大投资者:《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和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为公司指定信息披露媒体,公司所有信息均以在上述指定披露媒体刊登的信息为准。公司将继续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认真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及时做好信息披露工作。敬请广大投资者理性投资、注意风险。
特此公告。
东莞勤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0年07月02日
红周刊 | 左星月
2022年5月9日,浙江亚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光股份”)更新了招股说明书,申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由国金证券承销保荐。
《红周刊》注意到,亚光股份曾因产品质量问题,导致客户出现安全生产事故,并出现人员死亡的情况。而其子公司在安全生产方面也问题频出,屡被监管部门处罚,公司管理方面漏洞不少。
此外,亚光股份在财务方面问题也不少,不但销售数据得不到相关财务数据的支撑,其披露的采购相关数据也存在诸多疑点,这些问题均需企业进一步解释说明。
产品质量问题致客户发生事故
新公司研发硕果累累令人费解
亚光股份成立于1996年,主要从事各类工业领域中的蒸发、结晶、过滤、清洗、干燥、有机溶媒精馏等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制药装备和节能环保设备,主要服务于制药、环保、化工、新能源等行业。
值得注意的是,亚光股份的产品曾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导致客户发生生产事故。
2020年7月27日,亚光股份的客户浙江司太立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仙居现代工业集聚区的碘海醇粗品生产车间发生爆炸事故并引发火灾,造成2人死亡,2人轻伤。事后事故调查组的调查报告显示,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为亚光股份生产的过滤洗涤干燥机(2012年销售)卡兰在压滤过程中失效断裂,导致碘海醇粗品正丁醇溶液泄漏至车间,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点火源后发生闪爆。这意味着,亚光股份在设备的生产和质检环节存在一定的内控缺陷,公司产品质量问题令人担忧。
除了上述问题之外,亚光股份在安全生产方面也不够重视。这一点从其子公司乐恒节能在报告期内屡次遭到行政处罚(情况如下图)的情况便可见一斑。
据招股书介绍,2020 年 10 月 26 日,河北省应急管理厅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亚光股份子公司乐恒节能存在员工安全培训漏洞、生产车间部分区域缺少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部分设备未设置送电工作信号灯、配电室油浸式变压器未设置泄露储油收集防火设施等情况,因此,对其进行了行政处罚,累计罚款4.9万元。
表1:乐恒节能被行政处罚的具体情况
来源:招股书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不败的重要保障,而亚光股份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不足,也是导致产品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的原因之一,而这也无疑会影响其在下游客户心中的形象,可能会导致公司品牌美誉度大打折扣,进而影响公司业绩。
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就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改进设计,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不过亚光股份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却显得有些“吝啬”。
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亚光股份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539.31万元、2130.44万元和2409.42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84%、5.09%和4.98%。而招股书选择的金通灵、东富龙、楚天科技、迦南科技以及乔发科技5家同行业可比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为6.95%、5.95%和6.44%。可以看出亚光股份的研发费用率远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相比同行业公司,其研发投入有所不足。
对产品研发重视相对不足,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也就不足为怪了。
表2:同行业可比公司研发费用率对比情况
来源:招股书
研发投入不及同行,那么亚光股份的研发成果又如何呢?据招股书披露,截至报告期末,亚光股份拥有170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外观设计专利,而代表核心研发水平的发明专利仅有11项。其中2019年至2021年的三年间,亚光股份取得的发明专利只有2项,分别为工业高盐废水脱盐方法以及一种用亚临界氧化技术深度处理废水的方法,其余发明专利则均为2016年及以前取得。
不过,上述2项发明专利的专利权人均为亚光股份的控股子公司浙江晶立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立捷”)。招股书显示,除上述发明专利外, 2019年晶立捷还申请了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然而,有意思的是,根据招股书披露,晶立捷成立于2019年8月14日,主营业务为环境保护专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也就是说,在晶立捷在成立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其就已经申请了多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如此高效率的研发着实令人费解,因此,对于其研发内容的真实性以及合理性,还需要亚光股份进一步做出解释。
财务不规范现象频频发生
作为一家拟上市公司,财务规范是最基本的要求,然而从招股书披露的信息来看,第三方汇款、“转贷”、关联方资金拆借等问题均在亚光股份身上有发生。
招股书显示,亚光股份存在回款方与签订合同方不一致的情形,报告期内公司第三方回款形成的收入分别为4.66万元、273.10万元和549.38万元,合计达827.13万元。
亚光股份在招股书中解释称,公司第三方回款主要系客户通过其同一集团内关联公司及客户指定第三方付款给公司,具有商业合理性。然而亚光股份在招股书中并没有明确披露第三方客户的具体信息,因此外界对于其是否具有商业合理性无法做出合理的判断。
目前监管层对第三方回款的审查较为严格,证监会及交易所均在IPO审核问答指引中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说明第三方回款在公司经营中的合理性、合规性,因此,对于涉及到的第三方回款公司情况,亚光股份还需要进行详细披露。
不仅如此,亚光股份还曾有过“转贷”的行为。
2018年7月25日,亚光股份子公司乐恒节能将银行贷款资金支付给供应商温州市亮泰不锈钢管件有限公司800万元,并于当日将该款项转回子公司乐恒节能。
2018年11月29日,亚光股份将银行贷款资金支付给供应商浙江海盛金环机械有限公司800万元、温州市龙湾永中继康五金店300万元,两家供应商再将1100万元通过温州亚光药用阀门厂于当日转回公司。
“转贷”行为并不合规,很有可能会成为企业与受托支付方的“利益输送带”,也容易使得企业披露的数据失真。大量“转贷”行为的存在,表明亚光股份的内控制度并不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亚光股份的股东陈绍龙还曾在2018年拆出公司资金78万元,虽然金额不高,但这体现出亚光股份的财务内控并不规范,其中存在不少漏洞。
营业收入数据异常
值得注意的是,亚光股份的营业收入数据存在着异常现象。
2021年,亚光股份主营业收入为48390.86万元,当期外销收入为1007.73万元,境外销售不需要缴纳增值税,其余部分按照其所适用的13%的增值税税率进行估算,则可以计算出亚光股份2021年的含税营收约为54550.67万元。
同期,亚光股份“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51150.15万元,此外,2021年公司新增了合同负债19068.70万元。剔除这方面影响,亚光股份与2021年营收相关的现金流入了32081.45万元。将其与同期含税营收勾稽,有22469.22万元营收并未收到现金,理论上,应体现为当期的经营性债权的增加。
事实上,2021年亚光股份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余额(含坏账)、应收款项融资和合同资产的合计金额为24167.27万元,相较于2020年仅仅新增了1987.93万元,与理论值偏差高达20481.29万元。
表3:亚光股份营收相关数据(单位:万元)
来源:招股书
用同样的逻辑来测算2020年的数据。招股书披露,亚光股份2020年的营业收入为41839.81万元,当期的外销收入为13.01万元,剔除境外收入的部分按照13%的增值税进行测算,可以计算出亚光股份2020年的含税主营业务收入约为47277.29万元。
同期,亚光股份“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6265.63万元,预收款项及合同负债较2019年减少了292.22万元。剔除这方面影响,则与2020年营收相关的现金流入了36557.85 万元,相比当期的含税营业收入少了10719.45万元。理论上,当期的经营性债权也应增加10719.45万元。
2020年,亚光股份应收票据、应收账款余额(含坏账)、应收款项融资和合同资产的合计金额为22179.35万元,相较于2019年增加了3650.87万元,与理论值偏差高达7068.58万元。
连续两年,亚光股份披露的营业收入数据与相关财务数据的勾稽差异都相对较大,这一奇怪的现象还需要亚光股份进一步做出解释。
采购数据存疑
在营业收入数据偏差较大的情况之下,亚光股份的整体采购数据也同样疑点重重。
招股书披露,亚光股份公司主要原材料分为金属材料和外购件两大类。金属材料主要为钢材、钛材等。
2021年,亚光股份的原材料采购总额为41294.91万元。此外公司还支付了电费229.94万元、外协加工费用700.82万元,因此2021年亚光股份的实际采购总金额应当为42225.67万元,按照13%的增值税税率来估算,2021年公司实际含税采购总额约为47715.01万元。
在2021年的合并现金流量表中,亚光股份“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26197.22万元,剔除当期新增的预付款项2242.49万元后,则与当期采购相关的现金支出为23954.73万元。与含税采购金额相勾稽后,可以发现2021年含税采购金额比现金支出多了23760.28万元。理论上该部分金额应该为经营性负债的增加。
然而《红周刊》注意到,亚光股份2021年的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金额为9077.18万元,相较于2020年应付票据以及应付账款合计金额只增加了4454.85万元,这与理论值相比少了19305.43万元,也就是说,亚光股份2021年有高达19305.43万元的采购额是没有相应数据进行支撑的。
表4 亚光股份采购相关数据(单位:万元)
来源:招股书
同样的逻辑估算2020年的数据,亚光股份2020年原材料采购金额为23990.38万元。再加上171.23万元电费以及外746.04万元协加工费用,亚光股份当年的实际采购总金额高达24907.65万元。按13%的税率进行测算,则其2020年实际含税采购总额约为28145.64万元。
招股书显示,2020年亚光股份“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15104.51万元,从中剔除当期新增加的预付款项73.46万元后,则与当期采购相关的现金支出为15031.05万元。将之与含税采购金额相勾稽后,可发现2020年含税采购金额比现金支出多了约13114.60万元。理论上该部分金额应该体现为经营性负债的增加。
但是2020年亚光股份应付账款以及应付票据的金额为4622.34万元,比2019年仅仅只增加了127.61万元,这与理论应增加额相比差了12986.99万元。
显然,在该公司披露的2020年和2021年数据中,不仅前述营业收入数据的勾稽关系出现了较大异常,其采购数据也得不到相关财务数据的支撑,这不禁让人对其披露数据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智通财经APP讯,勤上股份(002638.SZ)发布公告,公司预计2021年度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3.3亿元—3.5亿元,基本每股亏损0.2191元/股~0.2324元/股。
报告期内,公司半导体照明业务受市场竞争激烈、原材料价格及人工成本上涨等因素,导致公司产品毛利率下降;
报告期内,受疫情及“双减政策”的双重影响,公司全资子公司广州龙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文教育”)教育培训相关学科类业务受限、运营成本大幅增加、经营业绩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等;
鉴于龙文教育受到重大政策影响,公司对龙文教育的商誉进行减值测试,本期预计计提商誉减值2.40亿元,对公司业绩情况产生重大影响。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晓晖 5年前斥资20亿元买来的广州龙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龙文”),如今已经变得“一文不值”。
2022年3月15日,东莞勤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002638.SH,以下简称“勤上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决定将教育培训行业相关子公司——广州龙文100%股权、北京龙文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龙文云”)99%股权以1元对价转让。
这笔交易同时受到了深交所的关注。
2022年3月16日,勤上股份董秘办公室相关人士在回复经济观察网记者问询时表示,公司后续会依据规定披露相关公告,可能还会继续清理教育类的其它子公司。
转型教育行业失败
勤上股份证券简称原来叫“勤上光电”,其主营业务是半导体照明。
由于照明业务出现下滑,2015年,勤上光电开始向教育转型,并集中公司优势资源投资教育行业,勤上光电也更名为勤上股份。
2016年1月,勤上股份斥资20亿元,以30倍溢价收购广州龙文,这在业界引起不小的反响。当时,广州龙文是做中小学教育培训,在全国拥有数百个网点,已经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1对1辅导机构,覆盖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的12年基础教育阶段,勤上股份认为在这个领域,市场规模巨大。
除了收购广州龙文,勤上股份高调投资了多家教育机构,北京龙文云也是其中之一家。
2016年和2017年,勤上股份一度传出将要投资8家教育机构,除了上述两家之外,还传出8800万元收购英伦教育40%股权,2016年11月宣布以8.7亿元收购柳州小红帽,2016年12月宣布29亿收购艾迪教育,2017年1月宣布拟通过增资方式收购凹凸教育、思齐教育各10%股权,合计耗资8.6亿元,2017年3月,勤上股份宣布以现金方式收购高达投资90%股权,进而间接持有成都七中实验学校90%股权。
勤上股份快速、全面向教育行业转型。
这两年,勤上股份的股价从5元一路涨至11元,市场认可勤上股份想在中国教培行业大展身手的野心。
但亏损随即而至。
勤上股份以30倍溢价收购的广州龙文,在收购完成的第一年,因未完成承诺业绩,计提了4.2亿元的商誉减值,导致勤上股份2016年净亏损4.27亿,这也是其上市以来的首亏。
2021年,随着国家出台了对教育行业的“双减政策”——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的施行,勤上股份的股价已经从2016年峰值的11元,跌至2021年11月低点1.67元,约80%的市值消失。至2022年3月17日收盘,其股价收于1.92元,总市值约29亿元。
最终,勤上股份对广州龙文、北京龙文云等教育机构的投资血本无归。
1元转让引深交所关注
2022年3月15日,勤上股份发出公告,称公司计划将广州龙文100%股权和北京龙文云99%股权,以1元钱转让给珠海惠卓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珠海惠卓”)。
勤上股份称,公司将通过本次交易,公司将置出部分教育培训业务,从而对公司业务结构和业务规模造成重大影响,提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在评估报告中,广东龙文的股东全部权益账面价值为-4,579.84万元、北京龙文云的股东全部权益账面价值为-9,024.79万元,均已处于资不抵债的状态。
勤上股份表示,由于“双减政策”的影响,公司教育培训相关业务出现重大政策风险。
在交易中,勤上股份董事、副总经理贾茜是珠海惠卓的股东,因此构成关联交易,回避了表决。
根据流程,本次资产出售还需要获得3月30日召开的股东大会之批准。
2022年1月25日,勤上股份发布业绩预亏公告,预计公司在2021年度将录得净亏损7亿元至8.2亿元。
在深交所互动易上,很多投资者建议勤上股份将学生交易转向职业教育,或者开展幼儿教育,勤上股份最终选择出售教育资产。
曾有投资者直接提问:“公司未来是否有退出教育行业的打算?”
勤上股份回复称,公司将持续聚焦半导体照明、智慧城市等业务,并积极探索和调整教育培训的产品和业务方向,后续如有达到信息披露标准的事项,公司将以公告形式披露。
还有投资者直言:“公司当年进军教育培训就是个巨大错误。希望勤上这次能壮士断腕,剥离教育培训板块,进军半导体或者电子元器件制造业。”
勤上股份回复称,公司进军教育培训是根据当时的政策和市场环境所做出的选择,但国家对此行业发生政策变化后,公司必须积极配合。
3月15日的关注函中,深交所要求勤上股份结合广州龙文近三年又一期的主要财务数据、经营情况、行业发展、收购时的盈利预测等,说明并购后广州龙文的业绩实现情况,未达预期的原因,以及本次交易定价较购买时大幅折价的原因及合理性。以及1元转让给珠海惠卓的关联交易,是否存在低价出售公司资产等情形,是否存在向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人输送利益的情形,是否能够充分保护上市公司及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至经济观察网记者截稿,勤上股份尚未对深交所关注函作出回复。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