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经历9年牛市,目前在高位,美国经济强劲复苏后出现增长乏力的迹象,后事如果美国经济出现下滑,股市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作者:陈若焱、赵明昊
支持:远川研究所投资组
美股已成惊弓之鸟。继6月11日暴跌之后,6月15日美股再度大幅低开,三大指数集体下跌,道琼斯指数开盘跌逾2%,纳指和标普500指数也纷纷大跌。截至发稿,各指数跌幅有所收窄。
美股调整,其实早有先兆。北京时间6月15日午间,美股三大指数股指期货集体跳水,道指期货盘中一度跌超950点,跌幅超过3%。指数期货作为美股指数的先行指标,对行情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6月11日美股开盘之前,美股股指期货也曾出现显著暴跌。
疫情反复,经济衰退,以及美股企业高负债,无疑是悬在美股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场暴风雨或即将来临。
今年3月以来,在接二连三的“黑天鹅“事件打击下,美股持续暴跌,多次触发熔断。意外的是,在疫情蔓延、经济停摆、失业率飙升等多重利空之下,美股自3月23日触底后,反而开启了一轮波澜壮阔的”牛市“。即使是5月份以来的种族冲突,也没有影响到美股反弹的步伐。
美股这一轮反弹来得太突兀,完全脱离了经济基本面。一季度美国GDP增速为-5.2%,创下经济危机以来最差表现;4月、5月的失业率飙升至15%和13%左右,实际失业率可能会更高,即便如此,也已经超过了2008年经济危机时的水平。利空不断,但股价却涨不停,令很多投资者大惑不解。
美股这次非理性上涨, 主要原因在于美联储无限量宽松政策的实施。 在火速降息之后,3月23日美联储又马不停蹄的抛出了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无限量宽松政策粉墨登场。货币宽松预期加天量流动性注入,不仅短时间内化解了踩踏危机,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市场的风险偏好和投资者信心,成为市场持续走高的驱动力。
同时, 美股指数已经严重失真,被一些权重板块和个股“绑架”,并不能完全反映市场真实的状况。
美股三大指数标普500、纳斯达克指数和道琼斯工业指数成分股中,权重最大的是信息技术板块,其次是医疗保健和可选消费。而这三个板块,不仅受到疫情的冲击最小,而且一些板块的重要性在疫情中得到充分体现,板块个股因此受到资金的青睐纷纷大涨,进一步推动了指数的强势。
统计显示,3月23日至6月10日期间,美股信息技术指数从3914点涨至4321点,累计涨幅超10%。医疗保健和可选消费指数在这期间也出现不同程度上涨。
另外,指数权重股的上涨,也起到重要的拉抬作用。以率先“填坑”并创出 历史 新高的纳指为例,其成分股均为新兴行业公司,前十大权重股悉数来自TMT行业,前五大权重股分别为苹果、微软、亚马逊、谷歌和Facebook,这些个股在3月23日至6月10日期间,涨幅普遍超过40%。
美联储无限放水,提振市场信心的同时,一些利空因素也被掩盖,再加上权重股的拉抬作用,导致美股近3个月的表现异常强势。不过,脱离基本面支撑的股市上涨很难持久。当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的刺激效果边际减弱,叠加第二波疫情的爆发,已经处于高位的美股,再度回调变得顺理成章。
在6月11日美股大跌之前,新债王冈德拉克在一次网络直播中就曾发出警告,尽管有“超人”鲍威尔,但 美联储推出的零利率和量化宽松不是有效政策,警惕美股高位回落,投资者应该买点黄金避险。 他还表示,若美债收益率持续上升,类似于上世纪40年代时的收益率曲线控制可能会重新登场。
事实证明,债王这次又对了。最近,影响美股最重要的两大变量—— 经济复苏和疫情好转,在同一时间向市场预期相反的方向演进 。美股下跌的动力越来越强。
美联储对未来经济的悲观预期,让资金开始对放水能否刺激经济重回增长提出了质疑。这成为美股近期下跌的导火索。
6月10日美联储宣布维持零利率不变,并且预计这一政策将持续至2022年底。从基调来看,不加息确实是偏鸽派,但这在市场预期当中,而零利率持续时间之长,是超出市场预期的,这暗示美联储对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济的悲观看法。
美联储的表态,将美国投资者一直憧憬的经济V型复苏的幻想打破,市场信心急转直下,二级市场上选择用脚投票,导致了6月11日美股的暴跌。
而在美股暴跌之后,“懂王”在推特上怒怼美联储,把市场调整的原因归咎于鲍威尔,说它们经常犯错,美国非农数据表现很好,第三、第四季度的数据会更好,明年将是最好的一年,疫苗也会很快出现。不得不说,对于美股为何大跌, “懂王”是真懂,每一句话都说到了点子上。
阻碍美股继续上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则在于疫情的反复。5月美国种族冲突爆发,各地 *** *** 等聚集活动,加速了新冠疫情的扩散;同时,美国各州解除了“居家令”,逐渐复工复产,增加了疫情二度爆发的可能。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统计显示,截止6月14日,美国新冠肺炎确诊人数已经超过209万,德克萨斯州连续三天新冠肺炎住院人数创纪录,加利福尼亚州有9个县住院人数激增。很显然,目前美国已经出现了疫情二次爆发的苗头。
旧愁未去又添新愁。对于疫情卷土重来的担忧,成为压垮美股的最后一根稻草。除此之外,市场处于高位,个股估值高企,也将一定程度上制约美股继续上行。
自3月23日以来,截至6月11日暴跌之前,美股三大指数均出现了一波近40%的反弹行情,短期市场涨幅太过夸张,市场泡沫快速形成,个股估值高企。根据兴业证券的测算, 目前美股几乎全部的行业估值均偏高,工业、非核心消费品、房地产估值分位数均达100%,仅电信服务、医疗估值分位数低于90%。
由于前期大涨积累了大量的获利盘,当市场不确定性增加,资金获利了结的需求上升,当卖盘大量涌现,恐慌性杀跌或将再度上演。
美股就像一架天平,一边是美联储兜底经济的刺激政策,一边是美国疫情、经济基本面。为了让天平平衡,应对疫情和经济衰退,美联储不断加大政策砝码,市场信心提升,美股走强;而当政策刺激空间和效果下降,疫情反复让情况变得更加糟糕,天平开始向另一端倾斜,美股下跌再所难免。
美股过去十年长期牛市, 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上市公司大量回购股票 ,而低利率环境为此提供了基础,上市公司通过低负债融资回购股票,市场上的流通股数越来越少,不仅推高了股价,也“虚增”了美股的 EPS 和 ROE。但是,这使美股上市公司负债率普遍偏高。
美联储今年推出的量化宽松政策,进一步推高了上市公司的负债率。高杠杆下,上市公司对融资成本和盈利能力更加敏感,抗风险能力或变弱。
同时,美股上市公司股东极其分散,华尔街各类机构几乎占据了公司前十大股东名单,职业经理人和资本相对急功近利,高负债回购股票推高股价的方式就是最好的体现。这将削弱美国企业长期竞争力。
据华泰证券研究认为, 美股今年 3 月以来的反弹或由居民、外资和杠杆资金推动 ,其中,大量居民借道美国国内权益型 ETF“抄底“美股,参与热情很高,而公募机构在 3-5 月持续卖出美股,自 4 月起先后买入大量高收益债与投资级公司债。散户涌入,而大资金持续撤退,也意味着行情或走不远。
近期美股的剧烈震荡,归根到底原因在于,当疫情和经济向好预期证伪,市场风险偏好急转直下,使得原本被掩盖的美股高负债率等不利因素再次浮出水面,导致多空分歧加大。当市场风险偏好高的时候,利好被放大,利空被忽视,市场上涨;相反,当市场风险偏好下降,利空因素则会被显著放大,市场调整。
目前美股或正处于后面这个阶段,调整或才刚刚开始。不过,对此市场上也有不同的声音。有分析人士认为, 美股这一轮反弹始于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因此货币政策的转向才是行情结束的信号。 显然,这个信号还没有出现,美联储依然会继续呵护市场;长远来看,当美联储工具箱里“弹药“用尽之时,才应该担心真正大熊市的到来。
兴业证券张忆东在5月一份研报中曾引用了这一观点,他当时认为,美联储政策转向最快也要到三季度。
不过,现在的情形显然已时过境迁。随着疫情的二次爆发,美国经济复苏预期变差,美股向下转向的时间点可能会大大提前。美联储若不能及时出台更强劲的经济刺激政策,美股中长期下行趋势或已确立。
相比美股,目前A股上市公司盈利确定性无疑更高。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率先复产复工经济快速恢复中,同时A股估值普遍较低,有望成为全球资金的避风港。近期A股一改跟跌不跟涨的“老毛病”,指数虽然表现一般,但个股机会层出不穷。A股独立行情呼之欲出。
风险提示: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买卖依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文|王泽华
受新冠疫情爆发和产油国价格战影响,3月份美股发生史诗级暴跌,但市场很快恢复了如虹涨势,标普500和纳斯达克指数不仅收复了失地,还接连创下 历史 新高。但近来大盘再度开始在高位震荡,并大幅回调。这让不少投资者人心惶惶,股市估值这柄达摩克利斯之剑就悬在头顶,市场担心美股将从此由牛转熊。
从美股总市值占GDP比重这一简单实用的指标来看,这一指标近来已升至数十年来的高位,股市整体估值已超越了20年前的顶峰。
在对股市估值担忧的同时,投资者不禁怀疑20年前 科技 股泡沫的一幕是否正在重现,而此刻的美股正站在山顶?
答案是否定的, 科技 股不能代表全部美股。即便在20年前,纳斯达克指数的顶部也不是美股的顶部。回过头来看,那时候指数的顶部,反而是具有更普遍意义的、大部分行业板块的底部。
纵观过去几十年美股各大板块的走势,可以说大部分时间的表现并不一致:在一些板块走牛的同时,另一些板块可能正经历熊市。
上图列举了 科技 板块、龙头 科技 股、医疗、金融和能源这几个行业板块,除了这几个板块,美股还有消费必需品、非必需消费品、运输、工业原材料等板块。20年前 科技 股见顶的时候,正是金融、能源、医疗板块的底部。
换句话说,在1998到2000年 科技 股牛市进入加速上涨阶段的时候,其它板块反而处于熊市。而当 科技 股见顶后,其他板块走势发生逆转,开始进入牛市。
但是纳斯达克指数反映的是 科技 股的表现,而不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大部分行业股票的表现。真正反映股市整体表现的应该是腾落线:以每天上涨股和下跌股比例作为计算与观察的指标。在2000年股市发生转折后,大部分与传统行业有关的个股都结束了熊市,开始步入上行通道,只有在全体上市企业中占少数的 科技 股进入熊市。
虽然数量不占优势,但是在2000年 科技 股泡沫期间, 科技 股在当时总市值中的比重达到了35%,因此,以市值加权平均计算的美股大盘指数,反映的是 科技 这个板块的表现。现在的情形也和当时类似,龙头的FAAMG在标普500指数市值中所占的比重已达到24%。
在本轮行情中,头部大型 科技 股与普通 科技 股的差距更大,这是因为和2000年相比,头部 科技 股已处于近乎垄断的行业地位,行业总利润总体上向头部企业集中。
究竟是什么决定了板块间的风格切换呢?
决定股票估值的主要因素是投资者寻求投资回报和每股收益增速。
投资者之所以放弃现金流稳定的无风险国债,而投资股票这样的风险资产,就是因为投资股票可以获得比国债更高的回报。由于要承担更高风险,所以投资人必然会要求比国债收益率更高的回报,这就是投资者要求回报率。
不同股票的投资者要求回报率不同。风险越大的,投资者要求回报率就更高;反之亦然。对于各行业板块而言,由于成份股主要是行业的优质蓝筹股,因而风险溢价不高,决定投资者要求回报率的主要因素就是国债利率。
这里所说的国债利率是指国债的名义利率,而更重要的是实际国债利率,即名义利率减去通胀率后的实际回报。投资者最后也是要看实际回报,所以长期国债的实际利率是股票估值最基础的锚定物:实际利率越高,股市估值的压力越大;实际利率越低,越有利于推高股票估值。
在国债实际利率确定的情况下,每股收益增长越快,越容易推升股票的估值。
然而,不同股票的盈利增速表现各不相同:成长股的盈利增速长期稳定在较高水平,受宏观环境影响不大;而价值股的盈利增速会随着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起伏摇摆。 科技 股就是成长股,而银行等许多传统行业的公司都属于周期性更强的价值股。
造成成长股和价值股表现不同的关键因素在于所处的经济周期阶段。价值股盈利增速高的时期,正是实际经济走强、并伴随实际利率走高的时期。因为价值股多为传统行业,经济向好的时候,无论对产品需求还是企业自身的融资需求都很高,通胀压力也比较大,这种情况会推动公司利润和市场利率水平同时走高。
对于成长股来说,由于盈利增速基本保持稳定,所以当实际利率走高时,估值就走低;对于价值股来说,由于实际利率和盈利增速一起走高,估值表现就会强于成长股。
纵观美股近百年 历史 ,价值股/成长股的相对表现,往往是在经济发展强劲的时期走高,在经济陷入低迷衰退的时候走低。
科技 股泡沫就是典型的例子。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增长陷入低迷,资金爆炒 科技 股导致 科技 股泡沫,而同期传统价值板块却开始走入熊市。随着 科技 股泡沫破灭,美联储快速降息,由于预期信贷增速会因此提高,价值股开始进入牛市。直到2008年,杠杆推动下的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价值股/成长股表现再度逆转。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是一个例外,当时的实际利率很低,但那是由于高企的通胀率造成的,高通胀推高了作为价值股的能源板块的表现,导致价值股在当时实际利率较低的时期表现好于成长股。
在2018年末,随着美国经济进入这一轮扩张的尾声,潜在经济增速开始下行,美联储通过预防式降息降低了实际利率,结果导致了成长型 科技 股占美股权重越发提高,继而使得指数主要反映龙头 科技 股的表现。直到新冠疫情爆发,通缩预期抬头压低了物价,导致实际利率不降反升,引发了股市崩盘。于是呈现出实际利率和股指负相关的表现。
同时,10年期国债利率的走低,压低了金融股相对于大盘指数的表现,两者是高度正相关的。
根据美银美林的统计,从过去十年 科技 股强于银行股的表现来看,不仅可以用银行股与10年期国债利率走势的高度正相关来解释,而且这种正相关对银行股估值的影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由于过去十年美国通胀率基本保持稳定,因此10年期国债名义利率变动情况和实际利率变动情况大体接近。
疫情爆发后,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的走势和新屋开工情况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房地产是最重要的信贷需求来源,在2008年次贷危机导致房地产泡沫破灭后,美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回归到正常的上升周期。随着疫情爆发,新屋置换的需求上升,加上美联储降息推动抵押贷款利率走低,进一步刺激了房贷需求。
制造业方面,美国的制造业的库存/销售比例在刺激政策后大幅降低,显示了实体经济出现强劲反弹。
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之所以没有上涨,很大程度是市场预期美联储会进行收益率曲线控制,刻意压低长债利率。但是从最近的会议纪要看,美联储官员并没有这个打算。这样看来,国债市场定价很可能发生了错误。
从 历史 上看,在经济复苏时,美国10年期国债和两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利差都会扩大。从目前美联储的政策来看,短期利率会长期维持低位,最终只能是长债利率上涨。利差扩大也会带动银行净息差上升,进而推动金融板块盈利一起上涨。
另外,从长远看,作为移民国家,美国的人口结构是发达国家中最好的,所以应该不会像日本那样经历了长达30年的衰退,利率也不大可能长期保持超低水平。
如今, 科技 龙头的垄断地位及贸易争端问题已成为存量经济时代政治博弈的焦点。在今年大选过后,无论入主白宫的是哪个党派,对龙头企业的反垄断调查和制造业回归政策,都可能成为施政的重点。
当成长股/价值股达到极盛时,盛极而衰随时可能到来。
要注意的是,如果价值股估值随着实际利率走高而上升,就会相对强于黄金的表现。同时,由于美股大盘指数目前主要反映成长股的表现, 20年前成长股/价值股转换的情况一旦重演,会导致以大盘指数为基准的被动投资者亏损、并错过价值股投资的情况。
目前情况下,投资组合中最该配置的就是价值股,特别是银行股。今年上半年各银行已经大幅计提了贷款损失拨备,短期内不会再有这类费用挤占利润空间,银行业未来很可能会迎来盈利的拐点。
*王泽华,CFA
美国股市能走出10年大牛市,而A股却走了10年大熊市,两国股市差距太大了。我认为美国股市必然是有自己的独特和强大之处,美股靠以下几点能走出10年大牛市:
第一点,美股靠强大的资金池
股票市场的上涨是需要资金支撑的,而美国股市具有巨大的资产在背后推动股市,这些超大资金目标一致,共同出力推高股市。
而A股市场没有这个优势,楼市才是我国股市含金量最高的市场,股市资金非常有限。即使股市有些资金也被IPO抽完,大股东套现完了,缺乏资金走10年大熊市。
美国股市资金都集中在股市了,资金扎堆的话能不走牛吗?即使想走熊,超大资金也不愿意,必然全力护盘稳定市场,这就是美股走10年大牛的主要原因。
第二点,美国强大的经济支撑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美国经济自从二战后美国强大起来了,至今美国依旧成为全球经济最强的国家。
正因为美国有强大的经济,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就是美国股市走强,走牛的最大动力!如果美国没有强大的经济也不可能会走出十年大牛市。
任何一个国家的股市都是一样的道理,经济好股市好,经济不好股市肯定不好。当然唯独A股市场例外,咱们A股市场与经济脱钩的,如果A股跟经济增长率的话,上证指数最起码已经在万点以上,还不至于在3000点附近徘徊。
第三点,美股价值投资市场
美国股市的投资理念是价值投资,放长线钓大鱼的,不管是机构还是个人投资者都是养成了价值投资,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所以美国股市一走就是可以10年大牛。
美股是价值投资,而A股是走投机市场,A股的投机性追求速战速决的,追求短期获利之后就套现。导致牛市后很快进入熊市,个股也是一样的道理,怎么涨上去又怎么跌回来,这就是为什么A股无法走长久牛市的真正原因。
一个是价值投资,另外一个是投机市场,两大市场的初衷就不同,股市初衷不同决定股市命运。美股走十年大牛,A股就走十年大熊,同样是股市,区别太大了。
第四点,美股制度完善,成熟
美国股市是全球最成熟,制度最完善的股票市场,正因为美国股市制度完善,已经把股市制度的漏洞都补上了,各路资金必须按照管理层的意愿,遵从股市市场制度,根本不给机会去炒作。
但A股不同,A股是发现中股市,很多制度还不完善,存在很多空隙,让一些资金有空隙可以操纵股价。最典型就是IPO制度,退市制度,披露制度,分红制度,交易制度等等,这些都是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通过上面进行分析,美国股市能走出10年大牛市,完全都是靠上面四点来支撑走牛的。
而咱们A股没有这四个方面的走势,美股涨走牛A股走熊,美股十年大牛A股就走十年大熊,两市差距太大了。美股的优势就是A股的缺点,A股就是靠这些缺点走出10年大熊市的。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