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农业产业基金(股市元旦放假安排2020)

2022-06-15 22:18:39 基金 xialuotejs

中信农业产业基金



本文目录

  • 中信农业产业基金
  • 股市元旦放假安排2020
  • 中信农业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中信农业产业基金施亮


(1)中信农业产业基金

新京报讯(首席记者郭铁)新京报记者4月21日获悉,随着伊利方面入主澳优及股权架构完成,澳优乳业公布了新的董事会名单。乔百君、刘俊辉、万贤辞任董事会职务,伊利集团总裁助理张令奇获任澳优非执行董事。

公告显示,自2022年4月20日起,乔百君辞任澳优非执行董事;刘俊辉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董事会辖下审核委员会主席、薪酬委员会主席及提名委员会成员;万贤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成员、提名委员会成员及薪酬委员会成员。

与此同时,张令奇获任为澳优非执行董事;马骥获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主席、提名委员会成员及薪酬委员会成员;任发政获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成员、提名委员会成员及薪酬委员会主席。

资料显示,现年53岁的张令奇在乳制品行业拥有25年经验,1996年加入伊利集团,自2017年起担任伊利集团总裁助理,管理战略企划部。马骥,45岁,曾任高德首席财务官、阿里巴巴集团*总监、京东集团副总裁,曾在德勤会计师事务所任职超过十年,现任“运去哪”首席财务官。任发政,59岁,现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际乳品联合会中国国家委员会执行主席、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及专业委员会主任。

此次人事变动与伊利入主澳优、中信农业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中信农业产业基金”)退出有关。2018年10月,中信农业产业基金入股澳优成为单一*股东,同年12月委派时任中信农业产业基金总经理施亮、时任中信农业产业基金副总经理兼投委会主席乔百君加入澳优董事会。

2021年10月,伊利宣布其子公司金港控股通过收购和认购新股的方式,以62.45亿港元的总价获得澳优乳业34.33%的股权,成为澳优单一*股东,创中国乳企间规模*的一笔投资并购。2022年3月要约收购成功,金港商贸持有澳优已发行总股份的52.7%。

2021年11月,乔百君以中信农业产业基金总经理的身份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透露,中信农业产业基金非常看好澳优,但要考虑基金投资期限的匹配以及基金投资人的需求。“考虑到金融资本持有几年依然要退出,对澳优发展可能不利,于是我们希望选择与澳优有较强协同效应、认可澳优的产业资本,接触下来伊利是最合适的。”从财务投资角度,中信农业产业基金尚留有澳优5.11%的股权。

编辑 祝凤岚

校对 柳宝庆


(2)股市元旦放假安排2020

4月25日,A股大幅下挫,沪指大跌5.13%,创2020年2月以来*单日跌幅。回归A股历史,曾有过多次单日大跌,5%的单日跌幅无法排进前十。

盘点A股历史上那些单日暴跌

1996年12月16日:跌幅9.91%

你没看错,大盘跌停了!1996年上证指数从1月19日的512点*涨至12月19日的1258点,不到一年的时间累计涨幅为140%,深成指的涨幅更是超过300%。

1996年10月,证监会为了防止股市过热连续发布了“12道*”,但是仍然没能阻止股市上涨。

12月16日,《***》刊文《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把股市定性为“最近一个时期的暴涨是不正常和非理性的”。随即引发股市“黑色星期一”,沪指跳空低开105点,最终收于1000点,重挫9.91%,深成指下跌10.08%,当天两市绝大多数股票跌停。次日,沪指再度暴跌9.44%,深成指跌幅达9.99%。

2001年7月30日:跌幅5.27%

2001年7月30日,A股再次遭遇“黑色星期一”,2001年6月中旬,财政部推出国有股减持方案,股指出现见顶迹象。7月24日,国有股减持在新股发行中正式开始,股市开始下跌。7月30日,沪深两市创下两年内*跌幅,上证综指下跌5.27%,深成指下跌5.21%。

随后,A股经历了一场长达5年的熊市,其间再也没有见到2245点,直到2005年998点历史大底后才重回上方。沪指一年内从6月14日的2245点跌至1514点,80%的投资者被套牢。

2007年5月30日:跌幅6.5%

2007年是A股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年,暴跌次数一大把。2007年6月4日,沪指跌幅达8.26%;2007年5月30日,沪指单日跌幅6.5%,也就是我们常听说的“5.30”股灾;2007年2月27日,沪指跌幅达8.84%。

2007年5月30日,财政部宣布上调印花税,从1‰提到3‰。当日沪指暴跌6.5%,短短一周重挫近千点,一路从4300点跌至3400点。期间,大部分股票连续遭遇多个跌停,投资者横尸遍野。

不过,这只是大牛市的一个插曲,经过“5.30”大跌后,沪指又涨至历史*点6124点,行情转向蓝筹股,大量中小盘股一路下行,散户很多年解套无望。

2015年1月19日:跌幅7.7%

大牛市2014年下半年重启,但是2015年1月19日投资者经历了*的一次暴跌,两市市值一天蒸发3万亿。

2015年1月19日,受监管层出手规范券商两融影响,沪指天量暴跌,盘中一度下挫逾8.33%,19只上市券商股集体跌停,两市1932只股票下跌,159只股票跌停,创下A股6年*单日跌幅,也就是所谓的\"119股灾\"。

2015年5月28日:跌幅6.5%

2015年5月28日,沪指放量重挫321点,跌幅6.5%,再次创下年内第二大跌幅,两市超500股跌停,收盘下跌的股票超过2000只,两市成交量高达24205.8亿元。

有意思的是,这次股市暴跌并无明显原因,而业内普遍将此次暴跌理解为A股高杠杆下的恐慌性砸盘。

2015年6月19日:跌幅6.42%

2015年6月19日,A股再次迎来暴跌,沪指全天重挫逾300点,跌幅超过6%,近1100只股票跌停。同上次一样,在创下5178.19点七年新高后,A股开始惨痛的去杠杆过程。

这次,大量融资盘恐慌性抛售,很多追高进去的散户们横尸遍野。而此前一度被称为中国神车的中国中车成为压垮股市的最后一根稻草,高位介入的投资者担心会成为下一个中石化和中石油。

2015年6月26日:跌幅7.4%

2015年6月26日,刚刚反弹没多久,A股投资者再次遭遇崩盘式打击。沪指盘中连续跌破4400、4300、4200关口,近30个板块2000多只股跌停,仅50余只股票上涨,其中还包括未开板的次新股。

2016年1月4日:跌幅6.86%

当日是2016年A股第一个交易日,也是“熔断机制”正式实施的第一天。沪深两市开盘后不断下挫,沪指连续跌破3500点、3400点两个整数关口,跌幅一度达到4%,险些触发熔断。中国版熔断机制是以沪深300指数为标准,以5%和7%两档为熔断阀值、涨跌双向熔断。当日早盘沪深300*跌幅为4%,距离跌幅5%的熔断阀值近在咫尺。截至当日收盘,上证综指报收3296.26点,跌242.92点,跌幅6.86%,成交2409亿元;深成指报收11626.0点,跌1038.85点,跌幅8.20%,成交3553亿元;创业板指报收2491.24点,跌222.81点,跌幅8.21%,成交883.1亿元。

2019年5月6日:跌幅5.58%

在经贸摩擦背景下,特朗普称将将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至25%。在利空影响下,五一长假后首个交易日,两市没能迎来开门红,沪指出现大跌,收盘跌5.58%,盘中一度跌破2900点;创业板指大跌7.94%,一度跌破1500点大关。

2020年2月3日:跌幅7.72%

上一次沪指单日跌超5%要追溯至两年前,彼时新冠疫情突然爆发,武汉封城,多个城市按下暂停键,经济受到巨大冲击,市场陷入恐慌。当时正值春节假期,节后首个交易日,沪指重挫7.72%。


(3)中信农业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10月初,有消息称伊利有意收购澳优股权。10月12日上午,澳优突然宣布短暂停牌,且公告涉及“收购”“合并”相关字眼。该消息一出,有投资者立即联想到上述收购传闻。

今年以来,婴幼儿配方羊奶粉市场可谓消息不断。5月,澳优旗下羊奶粉头部品牌佳贝艾特公布百亿营收目标,计划3年内挺进中国婴配奶粉品牌第一阵营。7月,陕西小羊妙可乳业有限公司持有人变更为飞鹤乳业,意味着飞鹤时隔7年再次布局婴幼儿羊奶粉赛道。

业内分析认为,目前婴幼儿奶粉市场增长乏力,为应对竞争,中大型乳企都在进行奶粉全品类布局,以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而婴幼儿奶粉品牌通过配方变更、卖点拓展提升市场占有率非常困难,横向收购相对而言更加容易。凭借资源上的优势,巨头间的品类整合将对奶粉市场产生较大影响,羊奶粉市场或随着竞争加剧持续打价格战,原料成本或进一步提升。

传伊利有意收购澳优股份

据彭博社10月1日引述知情人士消息,伊利在与银行讨论收购港股上市公司澳优乳业事宜,相关审议正在进行中,不确定是否正式竞标,澳优还可能吸引其他潜在收购者。

针对这一传闻,伊利方面回应新京报记者称,“没收到相关信息”。澳优方面则表示,“我们已留意到相关信息,公司信息以披露的公告为准,公司生产经营一切正常。”

不过在10月12日上午,澳优突然宣布短暂停牌,“以待发表本公司就其内幕消息及根据香港公司收购及合并守则作出公告。”该公告一出,有投资者立即联想到上述收购传闻。

据母婴观察人士年永威了解,伊利此举并非对澳优进行整体收购,而是从后者的股东手中购买部分股权,“这与此前蒙牛收购雅士利或春华资本收购美赞臣中国不同,是乳企在新常态下选择抱团取暖或作出新投资、增加新品类的正常投资行为。”

乳业专家宋亮向新京报记者透露,早在2020年底就有消息传出澳优大股东中信方面计划出让其持有的澳优股权。伊利入股澳优可能存在的想法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婴幼儿奶粉体量能够做到国内第二,在业绩增长上给资本市场交代;二是与澳优合作后,一些奶粉产品可以委托后者生产。“至于澳优,大股东想要出售股权,企业也没有办法。”

资料显示,澳优2003年9月在湖南长沙成立,目前在全球拥有10座工厂,产品行销60余个国家和地区,2009年10月在香港联交所上市。2018年10月,中信农业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对澳优2.49亿股新股增发协议完成交割,成为澳优单一*股东,目前直接持股22.05%。

2020年财报显示,伊利奶粉及奶制品营收为128.85亿元,同比增长28.15%。尼尔森数据显示伊利婴配粉零售额市占率约为6%。同年,澳优自有品牌婴幼儿配方奶粉整体销售额为69.26亿元,飞鹤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营收为176.73亿元。以此计算,伊利如果入股澳优,将在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进一步缩小与“一哥”飞鹤的差距。

母婴连锁品牌“爸爸爱”创始人唐利认为,目前婴幼儿奶粉市场增长乏力,几大品牌通过配方变更、卖点拓展提升市场占有率非常困难,横向收购相对而言更加容易,但具体效果要看后续运营情况。“大品牌间做品类整合将对市场产生很大影响。大品牌有渠道、资金、资源、品牌、研发、供应链方面的优势,可谓财大气粗、胆子大。从这方面来讲,如果具有较强的团队整合能力,大品牌收购二线品牌会起到1+1>2的效果。”

羊奶粉市场或生新变化

在业内看来,随着伊利入股澳优、飞鹤收购小羊妙可全部股权,国内婴幼儿羊奶粉市场或发生新一轮变化。

财报显示,2020年,澳优自有品牌配方奶粉整体销售额为69.26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以佳贝艾特为代表的配方羊奶粉销售额为31.06亿元,同比增长8.8%,中国及海外市场分别实现销售额28.18亿元、2.88亿元。另据尼尔森数据,自2018年以来,澳优配方羊奶粉销售额连续3年占中国婴幼儿配方羊奶粉总进口量超60%,居全球羊奶*。

今年5月,澳优乳业董事长颜卫彬在佳贝艾特经销商大会上表示,未来10年,佳贝艾特销售目标将从30亿元增长至100亿元,并计划3年内挺进中国婴配奶粉品牌第一阵营。

在佳贝艾特带动下,目前已有伊利、蒙牛、君乐宝、贝因美、健合集团等头部品牌加入羊奶粉赛道,意在掘金高端奶粉市场。一位陕西羊奶粉企业销售负责人认为,羊奶粉市场前半段的跑马圈地已结束,巨头入局都是奔着改写行业格局而来。

今年7月,在有机、A2蛋白等高端细分奶粉品类均已有所布局的飞鹤,完成对陕西小羊妙可乳业有限公司***股权的收购。官网信息显示,陕西小羊妙可乳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由关山乳业更名而来,成立初期飞鹤就曾参与设立,两年后中途退出。目前,小羊妙可乳业旗下拥有“小羊妙可”“佳瑞妙可”“加爱”3个系列婴幼儿奶粉品牌。

新京报记者从飞鹤方面了解到,与此前部分持股关山乳业不同,飞鹤全资收购小羊妙可后将在管理上全面介入,复制飞鹤在牛奶粉的全产业链模式。这也意味着飞鹤时隔7年后将正式布局羊奶粉产业链。

宋亮认为,未来羊奶粉市场格局会发生较大变化,澳优的龙头地位暂时无法撼动,但随着飞鹤、蓓康僖、健合、蓝河等品牌分食市场份额,竞争加剧,加之今年人口出生率创新低、奶粉临期库存高、细分品类都在打价格战,预计羊奶粉价格很可能“绷不住”。

年永威则认为,飞鹤、伊利发力有利于羊奶粉品类增长,但在出生率严重下降的情况下,婴配粉销售一定是减量的,所以牛、羊品类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同时,不排除羊奶粉销量不断提升之下,出现羊乳清资源紧缺和价格上涨,“这势必会导致羊奶粉价格走高。”

全品类布局应对竞争

“目前中大型乳企都在进行奶粉全品类布局,不止是羊奶粉,也包括A2、有机、特配等新品类。”年永威认为,这种布局是为了应对市场竞争,更重要的是需要在出生率下降、传统牛奶粉出现减量、头部品牌集中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找到新的销量和利润增长点,甚至是第二增长曲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1月-5月,全国液态奶产量同比增长20.96%,干乳制品产量同比增长4.94%,仅奶粉产量下降9.06%。结合上市乳企财报来看,伊利、蒙牛、飞鹤、澳优、健合集团婴幼儿奶粉业务均取得增长,反映出人口出生率下降、市场步入存量竞争的情况下,婴幼儿奶粉行业进一步向头部品牌集中,但从细节表现来看,长期增长依旧承压。

据健合集团CEO安玉婷在业绩说明会上介绍,2021年上半年婴幼儿配方奶粉增长主要来自同店销售额增长,并非来自渠道扩张。健合集团2021年中报坦言,公司婴幼儿奶粉和益生菌业务面临中国内地竞争加剧及整体需求下降的压力,2020年下半年开展的整体分销系统变革尚需时间,但方向正确。

2021年一季度,澳优自有品牌配方羊奶粉收入为8.72亿元,同比下降约7%,主要原因是2020年同期受疫情影响佳贝艾特需求暴增,导致基数较高;此外,营销活动受限也使羊奶粉业务增长放缓。2021年上半年,随着佳贝艾特渠道改革,市场定价回稳,存货恢复正常,澳优羊奶粉业务营收才恢复增长。

据唐利观察,目前很多婴幼儿奶粉大品牌面临的共同问题是销售增长停滞,外部原因是人口出生率下降,线上线下竞争激烈;内部原因普遍是当品牌知名度打响、门店覆盖率变得很高、产品变为大通货时,渠道间恶性杀价、串货、库存积压、利润率低的问题逐渐暴露。

唐利以某大品牌婴幼儿牛奶粉为例,由于是渠道通货,门店不得不销售其产品,“但一罐奶粉仅能赚个10元、20元,赚到30元都很了不起了”。相比之下,其他品牌的利润可达到50-100元左右。从羊奶粉品类看,其利润空间相较牛奶粉大,是支撑母婴门店业绩的主要品类。目前佳贝艾特依然是细分领域第一,但蓓康僖等二线品牌凭借给予渠道更稳定的利润和更灵活的市场政策,发展势头不容小觑。

宋亮认为,羊奶粉未来应重点向成人粉及全家营养方向发展。此外,羊奶粉企业应保持柔性的价格体系,给予渠道商足够的利润空间 5,控货稳价。当新老竞争者一同出现时,比拼的是企业供应链体系和资源控制能力。

澳优中国区副总裁、佳贝艾特总经理李轶旻在今年5月举行的佳贝艾特经销商大会上表示,羊奶粉市场增长面临人口红利消失、消费者需求不断变化等挑战,但在孕婴童市场奶粉生意占比还在提升,正以领先大盘3倍的增速领跑。佳贝艾特将从渠道管理、新客开发、客流导入、产品结构等方面聚焦增长。

与此同时,澳优并没有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澳优乳业中国区首席运营官邓慎恢在今年7月“能力多”经销商大会上表示,未来澳优婴幼儿奶粉业务将坚持“牛羊并举”,同时发力营养品业务。

而据陕西省乳品安全生产协会副秘书长王伟民介绍,在人口出生率下降及头部奶粉品牌挤压下,陕西婴幼儿羊奶粉销量自去年以来遇到瓶颈,仅个别企业稳中有升。在此背景下,很多羊奶粉企业将重心转向成人羊奶粉,同时兼做婴配粉,有了明确思路。

新京报记者 郭铁 图片 公告截屏 ICphoto

编辑 祝凤岚 校对 陈荻雁


(4)中信农业产业基金施亮

新京报快讯(记者 郭铁)继12月25日中信正式入主公司第一大股东后,12月6日,澳优发布董事会成员变动公告,中信农业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施亮、副总经理乔百君分别出任澳优董事会副主席、战略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公告显示,澳优董事会正式委任中信农业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兼基金投委会成员施亮,为澳优非执行董事、董事会副主席以及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成员;委任中信农业产业基金副总经理兼投委会主席乔百君,为澳优非执行董事及战略委员会委员等。

同时,澳优原董事会成员曾小军辞任澳优非执行董事等职务,何美玥辞任澳优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务。

资料显示,曾小军于2016年1月19日获任澳优非执行董事,曾任职于华润三九医药贸易有限公司、浙江康恩贝医药销售公司。何美玥于2016年同期出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经澳优方面向新京报记者证实,何美玥为澳优原第一大股东晟德大药厂委派的董事会成员,其退出后,晟德大药厂已无人担任澳优董事会成员。

今年4月4日,中信农业、中信股份等共同创立的专业投资机构分别以约12.9亿港元的价格认购澳优18.69%股权,以6.734亿港元的价格认购晟德大药厂9.76%股权。交易完成后,认购人将持有澳优23.97%股权,成为新控股股东;晟德大药厂及其附属公司以23.78%的持股数位列第二大股东。该交易已在10月25日正式交割完成。

此次变更后,澳优董事会成员由9名成员组成:3名执行董事分别为颜卫彬(董事会主席)、Bartle van der Meer(行政总裁)、吴少虹;3名非执行董事分别为施亮(董事会副主席)、乔百君、蔡长海;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分别是万贤生、刘俊辉以及Aidan Maurice Coleman。

新京报记者 郭铁 图片 网络截屏 校对 何燕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