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铝材价格多少钱一吨(小麦未来15天涨不涨)2020铝每吨多少价格

2022-06-15 21:25:25 股票 xialuotejs

2022年铝材价格多少钱一吨



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2022年铝材价格多少钱一吨」小麦未来15天涨不涨》,是否对你有帮助呢?



本文目录

  • 2022年铝材价格多少钱一吨
  • 小麦未来15天涨不涨
  • 铝材多少钱一吨2021
  • 2020铝每吨多少价格


2022年铝材价格多少钱一吨

花旗:上调2022年铝价,原因是2021―2023年全球平均铝库存低于预期。LME现货铝价将在未来0-3个月内飙升至3400美元/吨,在未来6-12个月内稳定于3000-3100美元/吨。


小麦未来15天涨不涨

如今已迎来三夏农忙季节,各地都在积极收割小麦,且已收割过半,要不了多久就会进入尾声。而今年的小麦行情可谓是十分火爆,也提振玉米以及稻米行情,那么接下来上涨潮是否迎来?6-12月份粮价预测!

01、小麦涨不停

随着小麦逐步上市,各地也展开了抢粮大战,大家纷纷抬高基层价格,旨在抢购更多的小麦。就拿笔者家乡来说,小麦刚收割时,其收购价为1.45元/斤,但还没几天,收购价已调整至1.5元/斤,而如今部分粮站已给出1.52元/斤高价,这一行情也让面企无奈上调收购价。


从今天麦价来看,目前企业报价普遍为1.55-1.6元/斤,而基层也已达到1.5元/斤左右,不过因收购价太高,贸易商不敢轻易建库,但各地粮库加大收粮力度,从而支撑了新麦行情,也让面企继续调高麦价。

如乐陵鲁庆报价为1.57元/斤,志情面业报价为1.585元/斤,周口鲁王报价为1.555元/斤,思丰面业报价为1.59元/斤,中农华鑫报价为1.53元/斤。

总的来看,山东主流价在1.5-1.6元/斤,河北报价为1.55-1.6元/斤,苏皖陕西报价为1.54-1.58元/斤。而如今还有一个好消息,那就是中储粮已腾出库容,计划收购4000余万吨小麦,这一信号的发出,表明官方也支持麦价走高,对后续麦价波动而言是一大利好。

如今很多农民都有惜售情绪,认为后期价格还会再涨,因而面企收储困难,有继续走高之意。只不过,贸易商仍不敢盲目,主要是考虑后期麦价能否走高。毕竟今年小麦总体偏高,且长期高于玉米,这使得饲企只能转而进购定向稻谷,对小麦需求减少。

而7-8月份也是面粉需求淡季,小麦采购量不多,面企开工率也难以提振,因而不利于支撑麦价。

笔者认为,今年小麦很难大涨,厂家收购价或长期在1.55-1.6元。11-12月份面粉需求偏多,小麦或迎来走高,但涨幅有限,毕竟官方不会坐视麦价继续走高,如此来看,现阶段出售小麦显然更划算。


02、玉米偏强

从5月份开始,玉米行情一直处于偏强状态,主要是基层余粮不多,贸易商又不肯轻易抛售,进而使得价格总体稳定、局部走高。

不过,因北方新麦已集中上市,市场注意力放在小麦身上,因而玉米交易偏淡,其行情没太大变动。全国玉米均价为1.3959元/斤,相比5月只是略微上涨。

当然,随着华北地区贸易商腾库结束,近期玉米出货量偏少,这使得华北、山东一带玉米价格有所走高,部分企业涨了10-20元/吨。


东北一带,因粮源偏少,市场惜售情绪增强,因而其价格也已稳定在1.35-1.4元左右,这也让贸易商对后续行情很是期待。

预计6月中下旬开始,随着玉米交易偏强,其价格仍有走高趋势。7月份开始,尽管企业库存不多,可下游玉米产品需求不多,预计玉米也难以走高,再加上定向稻谷拍卖,也缓解玉米在饲料领域的压力。

不过预计8月份山东玉米有涨破1.5元大关的可能,但随着9月份玉米收获,再加上国家积极从巴西进口,而乌克兰也在恢复出口,我国玉米进口多样化,玉米行情或将偏稳,后期很难涨价,12月份山东玉米或在1.4-1.5元/斤,华北地区在1.4-1.45元/斤,东北在1.3-1.4元/斤左右,总之没有太大的上涨空间。


03、稻谷悄悄走高?

今年的小麦、玉米行情总体可观,特别是小麦涨破历史新高,但稻米行情始终安然不动,市场走势滞缓,且本身又处在季节性淡季,更是使得稻谷行情偏弱,反而其稻糠价格已涨至1.5-1.6元/斤。

稻糠之所以涨价,主要是稻米产量太低,稻糠太少,再加上饲料涨价,稻糠供不应求,因而其行情有所走高。

近期,不少人表示稻谷行情已悄悄走高,如部分地区籼稻已涨至1.3-1.35元/斤,但涨幅有限,且基层米价偏低。在笔者家乡,近期不少人将稻谷出售,但其价格从5月中下旬的1.3元降至1.2元/斤,且米厂已暂停收粮,主要是效益不好,米企给不出价格。


短期内来看,未来稻谷或继续低迷,市场呈观望态度,但总的来看稻米“易涨难跌。只不过,稻米低迷行情早在2年前就已开始,且已不分淡旺季,预计今年6-12月份稻米难涨太高,稻谷或在1.27-1.35元/斤左右,大米或在1.75元/斤左右,大家要有心理准备。


铝材多少钱一吨2021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2021盘点】栉风沐雨攀万仞 “铝”创新高笑开颜——2021年铝业盘点

窗外,最后一抹月光已经褪去,第一缕晨辉如约而至。中国铝工业站在时代之峰的此巅,回首望向来路,所有风雨已成甘泉,每双脚印都开出烂漫。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这一年,面对外部不确定性加大和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汛情等多重冲击,在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下,中国铝工业加速推动“双碳”目标,加强能耗“双控”实施力度,坚持保供稳价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2021年前三季度,我国铝生产保持平稳增长,规模以上企业提前完成生产任务,电解铝全行业实现盈利,铝价创近十年新高,博得满堂彩,喜迎开门红!

优化云南布局

绿色转型步伐更加坚定

在祖国西南角,长江和珠江水系的分水高地上,一座座绿色铝工厂正在拔地而起,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工业风景线。近年来,凭借充裕的水电资源,云南成为电解铝产能转移的理想之地。2021年,云南政府对电解铝及铝加工产业进行进一步扶持,从做大走向做强。

2021年1月,云南发布《关于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22条措施的意见》,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打好“绿色能源牌”,进一步扩大省内用电市场,实行省、州市、县三级干部联系帮扶重大项目工作机制,实施派驻干部服务制度,采取“一户一策”针对性措施,一事一议协调解决绿色铝、绿色硅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全力推动绿色铝、绿色硅项目供电保障工程建设,促进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同时,云南发布《重点产业链目录》对铝行业发展作出规划,要主动承接电解铝产能转移,并大力发展铝精深加工产品,重点发展汽车用铝材、航空用铝材、轨道交通用铝材、消费电子用铝材、建筑用铝材、铝箔等产品,发展绿色铝产业链。

在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铝企业在云南板块的布局更加完善。

2021年3月,云铝股份与昆明局集团签订2021年路企运输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推进设立电解铝及深加工示范基地,建立激励性与保障性相平衡的云南省水电铝配套物流方案,加大物流政策扶持和资金补助。

2021年4月,位于曲靖市沾益工业园区的云南索通云铝年产90万吨阳极炭素项目一期建设进入收尾阶段,项目上游衔接石化、煤化工业,下游连接铝电解,同时带动运输服务等行业发展,将与绿色水电铝、石油化工、煤化工以及相关服务等产业共同形成循环、低碳、环保产业链。

2021年12月,魏桥创业集团助力云南乡村振兴、共建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系列签约仪式在云南昆明举行。园区将采用魏桥创业集团自主研发的节能减排、大幅减碳、高度自动化的600kA铝电解生产线,新建高端铝材深加工等项目,并通过“风、光、水、储、林”协同布局及减碳、负碳项目投资,打造世界领先的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

云南绿色电解铝及铝加工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帮助铝行业在守住电解铝产能“天花板”的同时,保障原铝的稳定供应,并推动实现绿色铝就地高端加工,加速铝行业全面实现绿色转型。

一方面,充分发挥地域绿色能源优势。另一方面,全面落实国家对铝工业宏观调控政策。为贯彻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电解铝行业阶梯电价政策的通知,云南省发改委发布通知,要求云南各州(市)严格执行国家电价政策,严禁出台优惠电价政策,全面清理并取消各种形式的优惠电价政策和措施,自2022年1月1日起,云南省内电解铝企业用电阶梯电价标准,按照国家规定的分档、加价标准执行。

云南虽一隅,却成为我国铝行业推进节能降碳,助力高质量发展的绝佳缩影。这一隅,也成为中国铝版图上一颗冉冉升起的绿色新星,并且随着“双碳”“双控”政策的走深走实,成色越来越足——

坚持高端制造

国家战略产业得到强大助力

铝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防科技工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原材料,我国铝企业以满足国家战略需要为己任,不断打破国外封锁,坚持高端制造,研发生产关键之“铝”,奋力保障国家重点工程的铝材需求,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做坚实后盾。

2021年3月,西南铝开展了某铝合金船用超大规格带筋薄壁圆管的挤压试制工作,打破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成功试制出新型大型舰船建造的重要结构部件——大规格薄壁带筋管材。

2021年4月,西南铝、东轻、西北铝等中铝系企业持续加大科技创新能力、应用基础研究和产品研制研发,以更严要求执行生产工艺,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卡脖子”问题,研发棒材、蒙皮板、自由锻件、超大规格板、锻环等高精端铝合金材料,助力“天和”号核心舱升空。

2021年5月,由西南铝牵头研究开发的5m级铝合金异形环试制取得重大突破,获得了成形效果良好、性能稳定的环件,能满足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迫切需求,继续保障国家重大工程研发任务的顺利完成。

2021年7月,国内大规格直径1400毫米的2系高强高韧铝合金圆铸棒,在位于新疆乌鲁木齐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疆众和新材料产业园一次试制成功。产品性能整体低倍晶粒度达2级,将是未来新型号运载火箭环锻部件的重要应用坯料。

2021年8月,西南铝与中科九微、北方华创在南充签订了三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快推进半导体铝合金材料的开发应用。

2021年12月,我国新一代高轨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改”遥三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东北铝合金材料的身影再次出现在大国重器之中。

火箭问鼎苍穹,箭尾的白色烟雾在长空划过,稍纵即逝。但我国铝行业正肩负着民族使命和人类梦想,上下求索,向前,向前,必将在祖国和人类历史上刻下不容忽视、浓墨重彩的一笔。

沉甸甸的历史重任在心中,始终不变。而消费市场风云难测,必须图变——

多重措施并举

铝应用进一步扩大

近年来,即食产品正在都市年轻人群中风靡起来。别看这些产品外型小巧,其生产过程门道不小,尤其是它的包装对制造材料和加工工艺提出了较高要求。为了使铝材更适用于这种包装,铝企不断加强技术研发,满足市场需求,龙鼎铝业便是其中一家。2021年5月,经过长时间的努力,龙鼎铝业7号涂层线终于顺利完成涂层容器箔试生产。涂层容器箔系指在传统的容器箔表面涂覆一层食品级涂料,主要应用于即食燕窝、即食小龙虾、宠物食粮、自嗨锅等食品的包装,具有高阻隔、抗紫外线、防潮防腐以及保质期长等特性,契合了新时代环保、健康的生活理念。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广阔。

近年来,我国铝消费量增长迅速,成为拉动全球铝业的重要力量。然而,我国人均铝消费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差距,铝消费水平仍有巨大潜力,铝应用领域亟待拓展。

为使铝材料在更多领域应用,2021年1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组织召开扩大铝应用研讨会,会议为进一步扩大铝应用指明了方向。与会代表表示,应促进扩大内需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坚持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充分发挥铝的结构功能一体化特性优势,围绕国民经济发展重大需求,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产品,搭建上下游合作平台,产品标准及设计规范体系,发展服务型制造,不断提升铝材供给能力,充分挖掘铝在交通运输、包装容器、机械装备、建筑结构、应急抢险等领域的消费潜力。

一年来,铝行业加大技术攻关力度,加强上下游沟通交流,不断创新创造,在交通、包装、装备、建筑等领域开花结果。

2021年2月,中铝国际旗下九冶三维公司将建筑美观与功能需要有机融合,使古朴与现代相互映衬,从中国传统皮影获得灵感,采用铝合金结构立面剪影标识明德门形象,一举中标西安隋唐长安城明德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异地标识建筑主体装饰工程施工项目。这是国内首次将铝合金结构应用于历史遗址文物保护的展示工程。

2021年9月,万基铝加工公司历经艰辛,不断进行工艺优化和运行参数调整,研发推出实现多种厚度、超宽幅、多品种的高性能电池软包铝塑膜用铝箔,并实现批量化生产,占国内市场的30%。

2021年10月,在河南洛阳,随着最后一个螺栓拧紧,一座穹隆似的巨大银色建筑呈现,六冶科技重工有限公司承建的洛阳市奥林匹克中心田径训练馆铝合金网壳工程主体结构顺利完工。

同月,远在一千多公里外的四川成都,铝制家居产品品牌威欧浩思设计的两款高端铝制课桌椅在第80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首次亮相,获得了行业和客户的好评。

与此同时,铝及铝合金材料的突出性能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下游应用端也主动向铝行业伸出双手。2021年6月,空调行业铝替换铜方案研讨会召开,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在空调领域,用铝替换铜是一个值得持续研究推进的解决方案,也是整个空调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一环。2021年12月,空调行业铝应用研讨会召开,空调行业铝应用研究工作组正式成立。

除此之外,太阳能框架所需的铝型材用量大、技术含量高,也是扩大铝材使用的重点方向。2021年3月,南山铝材太阳能框架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多次对比和反复验证,确定了用新挤压生产工艺替代传统工艺,明显改善了铝合金型材的韧性和强度,能满足太阳能框架的需求。

从餐桌上自嗨锅的外包装,到奥林匹克中心田径场的主体结构,从古城西安的文物展示工程,到高新园区的高端电池铝箔,从启蒙学堂里的课桌椅,到沐浴自然福泽的太阳能,铝及铝合金材料正在带给各行各业各色各味的惊喜。

惊喜源源不断,且继续看——

强链补链延链

轻量化汽车市场得到稳步开拓

在节能降碳政策的驱动下,让汽车轻起来成为新能源汽车的迫切需求。据统计,汽车质量降低一半,燃料消耗也会降低将近一半。特斯拉、蔚来汽车、比亚迪、北汽新能源、吉利汽车等车企纷纷加码轻量化布局。目前,铝合金材料凭借轻质、高强、可回收等优势,成为主流轻量化材料。汽车轻量化的飞速发展也给铝行业抛出了巨大的橄榄枝。铝行业采取措施强链补链延链,抢抓机遇,遨游新蓝海。

2021年2月,魏桥创业集团与北汽福田汽车达成全方位战略合作,共同打造国内汽车轻量化新标杆。2021年5月,山东魏桥轻量化材料有限公司铝型材项目熔铸生产线正式投产,合金铝棒一次顺利铸造成功,魏桥轻量化基地正式具备高强韧高服役铝合金材料的生产能力。2021年10月,基地首台全铝车身下线,魏桥实现“从铝水—轻量化零部件研发、制造—整车组装”的全产业链运转。

2021年3月,中国忠旺发布分立公告,打造子公司忠旺铝合金科技,进一步深耕新能源汽车市场。知情人士透露,分立完成后,忠旺铝合金科技将承接轨道车体及轨道车辆部件等业务。

2021年6月,中信集团与吉林省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在轻量化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扩大投资、深化合作、延伸链条、丰富业态。

业内人士分析称,就像苹果供应链、华为供应链,电动车行业也会继特斯拉之后出现新的电动车供应链,汽车铝材行业将涌现新的明星企业。让我们共同期待——

发展再生铝业

铝资源循环水平有效提升

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再生铝产业已经逐渐成长为我国铝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再生铝生产铝材,省去了通过氧化铝生产电解铝的环节,可谓“一次放碳,终生受用”。与生产等量原铝相比,每吨再生铝节约3.4吨标准煤,节水22立方米,减少固体废物排放20吨。“十三五”期间,我国再生铝产量总计约3480万吨,与生产等量的电解铝相比,少开采铝矿13920万吨、节能1.2亿吨标准煤、节水7.7亿吨立方米、少排放二氧化碳3.8亿吨、减少固体废物排放6.96亿吨。国家发改委在《关于印发“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中指出,到2025年,再生铝产量要达到1150万吨。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再生铝产业原料回收渠道不断完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部分再生铝企业预处理技术显著提升,并形成了专有技术和产业特色。再生铝产品质量稳步提升,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2021年2月,滨州市山东宏顺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中欧循环科技产业园项目举行开工仪式,项目建设国际金属破碎分拣生产线,再生铝生产线及研发技术中心,达产后年可拆解报废汽车10万辆、处理废铝50万吨,实现产值55亿元。

2021年5月,中德宏顺再生铝循环科技项目奠基,主要围绕“3+N”模式,即报废汽车资源化、铝再生、动力电池再生利用和配套产业链,项目建成达产后,平均每年可减少190万吨碳排放。

2021年8月,南山铝业发布公告,宣布公司拟与联合新材料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龙口南山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再生铝保级综合利用项目,回收来源以罐体、罐盖、汽车板生产厂工艺废料和市场回收易拉罐为主,附加航材铣屑料。拟投建项目获批建成后,南山铝业将新增10万吨再生铝合金材料。

2021年10月,世界上最大的汽车铝板供应商诺贝丽斯与江苏省镇江市签署协议,投资3.75亿美元用于其镇江工厂铝压延及回收产能的扩建,并在华建立首个汽车用铝闭路循环回收系统,项目预计于2024年完工,创建一个从卷材生产、热处理和闭路循环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数据显示,我国再生铝产量2019年达715万吨,2020年达725万吨,预计2021年可达756万吨。虽然我国再生铝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距离,但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上,我国铝行业当仁不让,奋起直追——

加强固废处置

生态安全屏障持续构筑

我国赤泥产生量大,累积堆存量大,利用量在逐年增加,但整体利用率仍然很低,不足5%。赤泥一直以来都是铝工业绿色发展的“心病”。而铝灰渣于2021年1月被生态环境部定性为危险废物,俨然成为了“烫手山芋”。一年来,我国铝行业在赤泥、铝灰渣等固废的治理和综合利用方面开展了研究和探索。

2021年3月,顺博合金铝灰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落地重庆綦江,按照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发布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中“点对点”定向利用的要求,将铝灰通过工艺处理为铝酸钙和轻型发泡墙体砖等产品。

2021年8月,中铝山东企业与山东高速集团商谈赤泥综合利用事宜,双方就利用赤泥修建高速公路建立长期合作关系。2021年10月,中铝山东企业与山东高速集团赤泥综合利用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签约仪式举行。

2021年10月,中铝环保贵州分公司铝灰循环利用示范项目取得贵州省生态环境厅颁发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具备了20000吨/年的铝灰合规收集、贮存、处置利用能力,能产出高铝料、精炼剂、铝酸钠等多种产品,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同月,中州铝业、中州铝厂与焦作百奥恒新材料有限公司签署焦作百奥恒首条赤泥基低碳胶凝材料示范生产线三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入园协议,项目建成后,将建成全国首个与氧化铝赤泥外排流程直接对接的赤泥综合利用生产线,将赤泥堆存处置转化为一种适用于新型低碳排放水泥产品的活性材料,广泛应用于道路建设、水利及水工产品用混凝土等领域。该项目一期年产能为100万吨,预计每年可消耗赤泥50万吨。

2021年11月,阳信县劳店镇山东恒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年处理30万吨赤泥及综合利用建设项目取得新突破,成功生产出精铁粉、钛铁混合粉、氧化铝富集粉、水泥添加剂等四种主要产品以及稀贵金属富集粉副产品,实现了氧化铝生产过程中的赤泥综合利用。

2021年12月,2021年赤泥综合利用交流推广会在贵州贵阳召开,会议凝聚产业共识、促进多方合作、鼓励协同创新、探讨赤泥综合利用途径、推动铝工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落红不是无情物。铝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固体废物也正在再利用中“转危为安”、变废为宝,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并为我国工业发展贡献绿色力量。

2021年,中国铝工业于炽火中举棋若定,在冰封处斩关夺隘,用智慧、勇气和汗水浇灌出繁花似锦。

挥别2021年,一路的磨砺已积蓄起前行的磅礴伟力,一身的荣耀已构筑成奋进的坚强基石。

拥抱2022年,等待着的会是什么风景?我们犹未可知。但可以确定的是,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不如将美好的回忆带进美丽的新篇,把未竟的事业交给未来的拼搏,初心如磐,有诺必践,只争朝夕,再创灿烂。

过去已去,未来已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有色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2020铝每吨多少价格

记者 | 王勇

编辑 |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基准铝价(下称伦铝)续刷历史新高。

3月3日,伦铝价格最高涨至3650美元/吨,再次刷新2008年3380美元/吨的高点纪录。

当天,港股俄罗斯铝业联合公司(00486.HK,下称俄铝)大幅反弹,最大涨幅达23.34%。俄铝是全球最大原铝生产商之一,过去十个交易日因俄受制裁等因素,该公司股价从9.2港元暴跌至3.47港元,累计跌幅超六成。

截至3月3收盘,该公司股价报收为3.65港元,上涨5.19%。

沪铝也在跟随上涨。截至当天收盘,沪铝主力合约报收2.38万元/吨,涨幅为3.71%;较年初上涨17.6%。

电解铝企业利润水平因此迎来高位。爱择咨询铝业分析师张猛对界面新闻表示,行业吨铝平均利润已达到6000元左右,生产积极性较高。

据他介绍,自2011年开始监测中国电解铝铝行业利润至2019年,吨铝平均利润仅有四个月超过2000元。

中泰证券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电解铝单吨利润稳定维持在千元以上,此后受能耗双控以及市场需求旺盛等因素影响,单吨利润不断创下历史新高。据Mysteel测算,2021年吨铝利润在3000元-7000元/吨之间。

“目前的市场逻辑仍是外盘强势带动内盘。”张猛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中金有色分析指出,伦铝连创历史新高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俄乌局势导致欧洲用能价格大涨,推升电解铝成本,提升了减产风险。俄罗斯天然气占欧洲总消费量的三分之一,西欧电解铝大部分通过天然气和煤炭发电。

据中金有色测算,西欧拥有电解铝产能326万吨,目前已经宣布减产155万吨,实际落实减产80万吨,占全球比例1.1%,未来不排除减产继续扩大的可能。

二是受SWIFT制裁传导,俄罗斯铝产品出口受到阻滞。

俄罗斯是铝出口大国。据俄罗斯海关数据,2021年1-11月,俄罗斯铝出口量319.02万吨,出口额约63.5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31%和66%。

张猛对界面新闻表示,“俄铝电解铝年产量约在400万吨。其中八成左右用于出口。”

三是欧美经济仍在复苏,下游铝产品需求预计好转。

张猛表示,“国内市场需求尚未迎来真正的旺季,但也在恢复的过程中。”

四是从目前俄乌战争推进和谈判情况看,短期还未看到冲突结束的迹象,预计供应冲击较为持续。

对于国内市场,张猛指出,电解铝社会库存还未到达拐点。

中金有色则指出,国内电解铝通常在一季度出现累库。相比往年,今年库存水平明显更低。随着春季旺季来临,下游补库需求渐起,去库存即将到来。

上海有色金属网(SMM)数据显示,3月3日国内电解铝社会库存为112万吨,环比增加1.9%;同比减少1.75%。

信达期货数据显示,春节后国内多数铝企开启复产计划,云南、山西等地复产进程持续推进,2022年总复产产能274.7万吨,目前已复产122万吨。

信达期货称,2-3月仍处于季节性消费淡季,各类终端需求表现一般。中期看,国家布局了一系列托底经济政策,且出台了多项放开房市政策,基建和房产需求回暖的预期强烈。随着后期芯片问题得到解决,汽车和新能源需求也有望出现明显好转。

张猛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因俄乌冲突、欧洲能源供应成本成本增加、俄铝受波及,以及国内消费持续复苏等因素,铝价短期较为乐观,中长期则要看国内供给释放与需求端的匹配程度。

他认为,今年光伏、特高压等亮点领域,若能担当起引领铝消费增长的引擎,铝价依旧会保持稳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