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中签率多少合适买入(可转债一般中签率是多少)

2022-12-10 9:24:07 基金 xialuotejs

可转债打新中签率

在百分之十左右,

拓展资料:

方法一:用多个证券账户参与可转债打新。在中签率既定之下,参与打新的账户越多,中签率显然就越高。可转债打新因为有申购上限,即一个账户最高仅能申购10000张,所以不能靠申购得多来提高中签率。可如果参与申购的账户有10个,那中签率就能增加10倍了。

不过,虽然现在每个人都可以开通几个证券账户,但也只有一个账户能参与可转债打新。因此想要用多个账户参与打新,只能以亲朋好友的名义开通证券账户,而这显然是存在一些风险的。

方法二:通过购买上市公司的股票参与配售。可转债打新的中签率低,仅仅是对单独参与可转债打新的投资者来说的。如果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即作为上市公司的股东,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只要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便可以参与上市公司新发行的可转债的配售,而且对于上市公司的股东来说,是有优先配售权的,持有的股票越多配售的比例就越多。

通过购买上市公司的股票获得可转债的配售权,是一个最容易买到新发可转债的办法。不过,通过这个办法买新发可转债,有两点需要注意。

一个是必须要在股权登记日之前买入股票。股权登记日是认定股东权益的时间点,也就是只要在当天或在这之前买入股票并一直持有,就会被认定为上市公司的股东,才具有参与可转债配售的资格。一般股权登记日都在新发可转债申购日的前一个交易日,而不是可转债申购日的当天。

另一个要注意的就是,这种办法隐含着一个风险,那就是买入的股票有可能会下跌。如果买入的股票出现下跌,那即使在可转债上赚钱了,最后也有可能得不偿失。

比如一只新发可转债对原股东每股配售2元,股票的市价为10元/股。此时买入1万股就需花10万元,并且可以配售2万元的可转债。如果可转债上市后能涨20%,收益就是4千元,但如果买入的股票跌了5%,就会亏5千元,在可转债上获得的收益不足以弥补股票上的亏损。

所以要通过这个办法参与可转债打新,还需要对可转债对应的股票价格走势进行预估,不能买到会下跌的股票才行。

由此可见,以上的两个方法虽然可以提高可转债打新的中签率,但也都存在弊端。这也验证了投资市场的一句话:风险和收益并存。想要获得较高的收益,就必须承担相应的风险。

可转债中签率多少合适买入(可转债一般中签率是多少) 第1张

可转债中签一般能中多少股?提高中签率的3种技巧!

;     可转债申购采取信用方式,即投资者只要有股票账户就能进行顶格申购,那么,投资者比较好奇,每个投资者都能进行顶格申购,其中签率高吗?中签一般能中多少股呢?接下来就跟大家介绍一下。

      可转债

      可转债是上市公司为了融资,面向广大投资者发行的一种普通债券,其债券具有股票和债券双重属性,投资者可以等到债券上市之后卖出,或者持有到期,等上市公司偿本付息以及在转股期限内转换成上市公司的股票。

      可转债中签率与申购新股相比较,其中签率要高一些,可转债中签一个号,是10股,即投资者在缴款截止之前,交纳1000元即可,来说,

      投资者通过网上申购,一般是中一手,即10股

      ,有可能会因为可转债发行规模较大,投资者中2-3手,即20-30股,而投资者参与网下申购和配售,其中签股数相对要高一些。

      提高可转债中签率

      1、对于不同投资者可转债申购,其中签概率一样,申购数量也一样,同一股东账户多次申购,首次申购有效,其余申购无效,因此,投资者可以通过帮亲人开设股票账户,进行可转债申购,间接的提高中签率。

      2、投资者可参加网上申购、或者参与配售,即在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之前,买入正股,获得配售资格,来提高可转债中签率。

      3、除此之外,投资者也可以根据证券公司统计中签率高的时间段来申购可转债,间接的提高中签率。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可转债申购中签率多少 比新股中签率高吗

1、可转债中签率=可转债发行数/有效申购数*100%。

2、可转债申购日当天下单时间先后与中签没有必然关系。按照配号结果摇号中签。投资者是否能中签取决于个人运气,中签率越低的可转债中签的概率也相对越低。因可转债、可交换债公开发行,一般公众投资者可参与网上申购,无需市值,无需资金,顶格申购。所以可转债的中签率相对于新股来说,中签率还是高一点的。

温馨提示:

1、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任何建议;

2、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应答时间:2020-11-30,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可转债最多中签多少

可转债最多能中签的数量就是顶格申购的数量,顶格申购的数量为1000手,总面值为100万元,但实际上全部中签概率是非常非常低的,大多人一次中签的数量只有一两手,能中签三手及以上的就属于运气非常好了。

【拓展资料】

我们普通投资者平时说的可转债打新指的是线上打新,这个最简单,只要有一个股票账户就可以。没有购买任何股票也没有关系,在券商交易软件里的新债申购里顶格申购就可以了。

顶格申购是1000手,每手1000元全中的话要100万,不用担心到时候没有足额的钱缴款,因为基本上只能中1手,顶格申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中签率。

在申购之后的第二个交易日会通知中签结果,中签之后才需要交钱。

为规范网下打新市场,2019年3月22日证监会召开座谈会,并于3月25日晚证监会发布《发行监管问答——关于可转债发行承销相关问题的问答》,正式规范可转债网下申购的规则,要求参与可转债网下申购的每个配售对象只能使用一个证券账户,并且不得超资产规模申购。

此前在信用申购下,转债申购中存在同一主体、多账户申购的“拖拉机账户”以及网下机构投资者顶格申购等问题。新规实施后,网下发行不再按申购金额的比例收取保证金,基于管理承销风险的考虑,可向单一账户直接收取不超过50万元保证金,大幅降低了网下打新的资金占用。

新规之前,利用注册的皮包公司都有很好的套利空间,吸引了一批人利用规则套利赚得盆满钵满。新规越来越规范之后,机构投资者网下打新的收益下降了不少,咱们普通投资者大概了解就可以了,不建议参与。

申购转债好不好?可转债申购多少合适

;     新债申购是一种投资门槛比较低的理财方式,因为打新债大都会在新债上市后即卖出套现,所以打新债的投资期限也不长,适合小金额短期理财。那么申购转债好不好?可转债申购多少合适呢?

一、申购转债好不好

1、申购转债的好处

      信用申购:转债申购属于信用申购,申购时无须支付保证金,中签后才需缴纳申购费用,所以操作门槛非常低,一般的个人投资者都可参与。

      风险低:可转债即可上市后低买高卖,又可在转股期内转为正股,还可持有到期获得利息预期收益。所以总体来说,可转债的操作空间较大,风险相对较低。

      预期收益可观:大部分投资者都是以上市后抛售赚取差价为新债投资的主要目的,新债上市有破发风险,但总体来说破发比例较小,预期平均预期收益率一般可达到10%以上。

2、申购转债的坏处

      中签率低:新债申购的中签率平均在左右,例如开放申购的福特转债,中签率仅有破发风险:新债上市后也是存在破发风险的,即上市后的价格跌破100元发行价,很多投资者会因无法忍受损失而选择低价卖出,导致本金亏损。不过新债亏损幅度整体较小,一般在亏损都在10%以内。

二、可转债申购多少合适

      新债申购上限一般为100万元,要想提高中签率,通常建议投资者按100万顶格申购。因为新债中签率非常低,所以无需担心申购金额不够的问题,按照以往数据,新债中签一手的概率较大,中一手就是10张,面额共计1000元。

      以上关于申购转债好不好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温馨提示,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发债的中签率大概在多少

不同的新债,中签几率是不一样的,以中信可转债为例,中签率大概在0.18%左右。新债申购后一般在T+2日即可查看中签结果。

【拓展资料】

新股就是指刚发行上市正常运作的股票。前些年申购(俗称“打新股”)新上市的股票是一个热点,因为当时中上了新股就如“白捡”了一笔财,新股首日上市均有近100%左右的涨幅。

一、申购新股必须在发行日之前办好上海证交所或深圳证交所证券帐户。

二、投资者可以使用其所持的账户在申购日(以下简称T日)申购发行的新股,申购时间为T日上午9:30-11:30,下午1:00-3:00。

三、每个帐户申购同一只新股只能申购一次(不包括基金、转债)。重复申购,只有第一次申购有效。

四、沪市规定每一申购单位为1000股,申购数量不少于1000股,超过1000股的必须是1000股的整数倍,但最高不得超过当次社会公众股上网发行数量的千分之一或者9999.9万股。深市规定申购单位为500股,每一证券账户申购委托不少于500股,超过500股的必须是500股的整数倍,但不得超过本次上网定价发行数量的千分之一,且不超过999,999,500股。

申购新股

申购新股

五、申购新股的委托不能撤单,新股申购期间内不能撤销指定交易。

六、申购新股每1000(或500)股配一个申购配号,同一笔申购所配号码是连续的。

七、投资者发生透支申购(即申购总额超过结算备付金余额)的情况,则透支部分确认为无效申购不予配号。

八、每个中签号只能认购1000(或500股)股。

九、新股上市日期由证券交易所批准后在指定证券报上刊登。

十、申购上网定价发行新股须全额预缴申购股款。

十一、新股在线是国内新股信息最快、最权威的新股专业网站,请进行新股申购时注意查阅上市公司在新股在线发布的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中签公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