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有比亚迪、宇通客车、宁德时代、新宙邦、杉杉股份等股票。
1、比亚迪,公司连续四年蝉联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冠军。今年1-10月,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7.2万辆,市场份额提升至20%,继续稳居第一。其中,新能源乘用车表现突出,销售16.3万辆,市占率达到22.5%。
2、宇通客车,公司第三季度单车收入48.9万,同比环比基本持平,但考虑到新能占比的环比同比下滑,预计新能源单车收入同比环比提升。虽然单车利润同比出现下滑,但环比已开始改善。公司第三季度单车利润3.9万,同比下滑1.8万,环比提升1.7万,过渡期后新能源新车型对盈利的环比改善比较明显。公司后续成本降幅和新能源放量程度成为公司盈利边际变化的核心因素。
3、宁德时代,公司前三季度业绩超预期,据行业数据,公司三季度电池装机量约5.3GWh,同比增长超60%,市占率超40%。三季报披露的公司存货约52.9亿元,环比增幅不大,预计中报中的库存和发出商品很大比例应该已在第三季度确认。
4、新宙邦,公司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0.87亿元,同比增长13.77%,增速有所提升。公司拟在福建邵武金塘工业园投资10亿元建设1.5万吨高性能氟材料。项目共分为两期,其中一期投资约5亿元,一期产品包括四氟乙烯、六氟丙烯、聚四氟乙烯、全氟磺酸树脂、氢氟醚等高性能氟材料。
5、杉杉股份,公司现有正极材料产能5万吨,其中三元产能为2万多吨。公司在高电压高压实钴酸锂上具有绝对优势;同时公司稳步推进高镍产品,提升产品性能,NCM811三元正极多项指标优于市场同类产品,现有产能8200吨。未来公司将提速高镍市场的渗透率,提升产品综合竞争力。
11月2日,江淮汽车发布公告称,江淮大众增资相关事宜已经通过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备案。据了解,江淮大众的总注册资本将增至73.56亿元。原本江淮大众50:50的股本结构正式被打破,大众中国投资持有江淮大众 75%股权,并获得合资公司管理权。这标志着江淮大众合资合作进入深水区。
在进一步增加股比后,大众集团将授予江淮大众4至5个大众品牌纯电动汽车产品。若条件允许,大众集团还或将大众品牌旗下中型、中大型燃油车引入江淮大众。
大众集团的股比提升,一方面体现出市场竞争的激烈,另一面则是江淮汽车在新能源产业的“江河日下”。
-1-
2014年,江淮正式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
作为国内最早涉足新能源汽车的车企之一,江淮新能源早早就吃上了“皇粮”。
彼时,一辆江淮新能源汽车,可享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双重补贴在9万元左右。这意味着,销售2000辆新能源汽车,就将会为江淮带来18亿元的收入,这无疑对其业绩的提升有极大的帮助。
早在2015年,江淮汽车就推出了新能源发展战略,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要占总产销量的30%以上。
尽管在战略上备受重视,但实际销量却差强人意。
2017年,江淮新能源累计销量新车2.82万辆,同比增长53.%。相较之下,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全年共售出11.36万辆,其中仅E5一款车型就卖出22,423辆。
2018年,江淮新能源销售新车63,671辆,同比大幅增长125.28%,超额完成了5万辆的销量目标。
但销量攀升的背后,是无法掩盖的品质问题。
据汽车投诉网的资料显示,江淮新能源汽车的投诉率一直居高不下。以 iEV车型为例,问题主要集中在电瓶故障、车辆故障灯亮、无法启动、刹车失灵、无法提速、差速器异响、空调故障、电路故障等等问题。甚至有的新车还未出首保,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电控部分已经出现问题。
更令消费者无法忍受的是,江淮的iEV车型还曾发生过多起自燃事件。如北京三里屯iEV5纯电动汽车着火自燃,深圳iEV5电动汽车充电发生自燃等,但厂家始终没有对外公布自燃事故原因,问题不可谓不严重。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4年-2018年期间,江淮汽车及其子公司合计收到各类政府补贴高达87.18亿元,仅2018年江淮就至少拿到了6轮相关部门的补助,总金额约为11.06亿人民币。
高额的补贴并没有为江淮新能源的发展提供保障,反而在补贴新政正式实施后,其新能源板块业绩彻底开始下滑。
就如同业内一位资深人士所说的,“江淮汽车曾是最有上涨空间的一位,亦是现在下滑最严重的一位。”
-2-
俗话说,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
如今,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大众汽车最重要的市场。2019年,大众在中国市场的新车总交付量为423万辆,市场份额接近20%,而所有中国自主品牌的市占率仅为39%。大众依靠自己的供应链体系,在中国建立了成熟且稳定的合资联盟,击败了竞争对手并领跑。
但随着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原有的供应链和价值体系都发生了改变,大众需要建立另一套联盟体系。
( 大众MEB纯电平台 )
按照规划,大众在2028年前将推出70款新能源汽车,预计基于电动汽车平台PPE和MEB生产的新车产量将达到2,200万辆。同时,其计划2028年在中国生产1,160万辆纯电动汽车。
如此看来,除了一汽和上汽外,大众还需要一个“推手”。
单看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合作,大众真没有充足的理由去选择江淮。
其一,江淮在三电核心技术的积累并不深厚,且不说与比亚迪不可同日而语,甚至还达不到吉利和长城的水平。其二,江淮的业绩不佳,且已连续多年亏损。2017年和2018年,江淮分别亏损1.9亿和6.3亿;2019年,虽然江淮扭亏为盈,但盈利仅为1.3亿,且建立在政府11亿扶持资金的基础之上。因此,怎么看江淮也不像是新能源领域的优质合作对象。
选择江淮,除了应对德国国内高层的请求,赢得赞赏和青睐外,按照大众起初的计划,合资公司可以利用江淮在新能源领域现有的经验和技术,导入相对廉价的西雅特车型抢占市场份额,同时针对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产品结构。此外,南北大众受制于之前的业绩包袱,在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车发展战略上较为保守,转化速度较慢。同时,如何平衡两家的利益也是一个颇为繁杂的过程。因此选择与江淮合作,大众不但可以利用后者的技术积累和营销渠道,寻找额外的第三条道路,而且以期获得更大的市场占有率。
换句话说,就是打破固化的利益分配格局,提升国内合作伙伴的竞争积极性,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
当然,大众的心思还不止于此。
靠商用车发家的江淮汽车,尽管在乘用车市场表现不佳,但其却拥有完整的商用车产品线,从轻卡、重卡到轻客、重客,其产品在国内市场都具有一定竞争力。同时,大众商用车的超强实力也是人尽皆知。在大型重卡领域,曼恩(MAN)和斯堪尼亚两家品牌表现不凡;其轻型商用车在欧洲市场占据很高的市场份额。
一个是乘、商皆能的跨国汽车品牌,一个是靠商用车发家的自主品牌,从目前政策可行性与双方的需求来看,商用车领域具有不错的合作空间。
在乘用车市场早已打得热火朝天的当下,大众牵手江淮在商用车领域展开合作,不失为一种差异化发展策略,这或将助力江淮商用车再上一个新高度。
当然,这一切合作的前提还是要看江淮大众的效果。
-3-
在华晨宝马股比调整,特斯拉上海独资建厂的大背景下,大众希望能够调整在华合资车企的股比,甚至独资建厂。
只是,上汽奥迪项目闹得沸沸扬扬,暴露出大众在两家合资车企的车型分配和利益协调已经是困难重重,这在大众全球电动汽车全面进攻的计划面前无疑是尴尬的。
因此,对于大众汽车来说,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再来一个“三车战略”又何尝不可?
只是有心人却担忧,江淮股份的占比减少,会不会步华晨的后尘?毕竟后者最终不但没换来技术,而且还丢了市场。
从目前的态势来看,江淮大众的合作还是有所成效的。
在2020北京国际车展上,首次亮相的思皓X8就是双方合资合作后的第一个品牌。
尽管思皓X8是一款燃油车,但却是江淮乘用车全面应用德国VDA质量管理体系,并投入2亿元升级生产线,以保证产品品质达到大众全球质量标准的产品。
早在2018年,在大众VDA管理体系的指导下,江淮汽车对生产线进行了升级,在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的每个环节都严格与全球最先进的生产标准接轨。
据了解,其生产线铺装了国内首台2500T伺服压力机的全自动化冲压线,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170台Fanuc机器人,在焊装生产线上实现高柔性、高控制、高速自动化生产;32台ABB静电喷涂机器人的配备,实现了整车喷漆的高精度与高效率;所有关键节点的“电拧紧”控制,实现了实时监控、数据追踪,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了信息的可回溯性。
(2500T伺服压力机的全自动化冲压线)
比如,汽车每一颗螺丝的力矩都是不同的,这些数据都会被长期保存,以供后期车辆升级或者有问题发生时有据可查。再比如发动机内的螺丝,通常在上紧后还需要转动90度或者更多,它们是被禁止重复利用的。
除了在整车耐久性验证、全面系统的整车性能验证、充分可靠的零部件试验、严控车体精度、关键焊点管控、面漆特性等方面比江淮原有的标准更严格外,大众汽车还在车身轻量化、模块化、智能化技术以及车身调校等方面给予江淮汽车在技术上的支持。
从2019年开始,江淮推出与大众共线生产的一系列产品,凭借着“德系”品质和焕新的产品形象,重新收获了口碑与销量。
在大众光环和“德系”品质的双重助力下,思皓X8无疑是江淮乘用车实现转型升级的最好“跳板”。未来,嘉悦A5、嘉悦X4、嘉悦X7等车型都将过渡至思皓品牌旗下,悬挂思皓标识。
届时,思浩品牌的新能源车与燃油车将共享模块化平台,而整合后的产品矩阵不但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同时也符合江淮、大众双方的预期。
对于当下的江淮汽车而言,大众所占股比的上升弊大于利,显然是可以接受的。
写在最后:
不管大众股比如何变化,江淮汽车更多的是应该在赚钱的同时,提升自身的产品竞争力。只有自己真正站起来了,才能够走出往日的颓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否则,不管是江淮还是华晨,都将是同样的结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目前,近年来全球多个国家已经在未来几年或更长时间内禁止销售燃油车,许多知名品牌车企转向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方向。因此,能源汽车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红利和发展前景。目前新能源汽车领域还处于萌芽阶段,这个行业的发展和RD潜力将会非常大。
投资者有机会搭上这趟通往未来的“列车”吗?今天借此机会带大家了解一下汽车行业上市公司江淮汽车。
在分析江淮汽车之前,先给大家看一下汽车行业龙头股名单。想看的请用手指拿起来:宝藏资讯:汽车行业龙头股排行榜。
首先,从公司的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64年,是集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动力总成的研究、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汽车企业集团。目前,公司是安徽省12家重点企业集团之一,也是中国企业500强和中国汽车品牌5强。其主要经营范围是RD,生产和销售汽车及汽车零部件。
在简单说明了JAC的公司情况后,我们来看看JAC有什么优势,是否值得我们理财。
亮点1:细分市场领先优势
2017年报告显示,公司累计销售轻卡19.1万辆,在同行业中该领域销量也位居前列。此外,逆势中的MPV销量也有不错的增长,全年共售出6.65万辆MPV。公司出口汽车总量在同行业中排名靠前,可排第四。其中,轻卡和高端轻卡出口继续保持之前的成绩,即第一。SUV出口突破4万辆,全行业第一。
我们的MPV和轻型卡车在国内外市场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也使公司能够保持在这一细分市场的地位并继续扩张。
亮点二:新能源汽车的先发优势
2017年,江淮汽车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2.83万辆,同比增速为53.86%。不仅如此,公司在新能源技术积累、市场推广、合资合作等领域具有领先优势。同时,公司、华亭电力、聚义自动化进入电池系统和电机控制行业,共同成立合资公司。
此外,公司还与大众的合资公司、蔚来汽车合作生产新能源汽车,使公司未来在新能源领域具有领先地位。
由于篇幅有限,更多与江淮汽车相关的深度报道和风险提示放在下面。请点击链接:【深度调研报告】江淮汽车评论,推荐收藏!
第二,从行业来看
中国汽车品牌从跟跑到追赶世界品牌,再到并驾齐驱追赶对手,2021年顺利完成了关键的一年。中国汽车在世界上一直占据着技术优势和先发优势。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受到政府的鼓励和市场的好评。未来中国汽车市场的销量和认可度将领先于欧美日众多知名老牌车企。
如前所述,江淮汽车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项目中的RD技术得到了国内知名汽车厂商的认可,未来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先行者之一!
不过这篇文章有一定的时效性。如果你想更准确的了解江淮汽车市场。
江淮汽车股票现价是17.05元。
大众入股江淮,江淮大众积极大力发展新能源车,将大众的主力车型和主要生产基地定落江淮,奠定了江淮的新能源龙头地位,山鸡变成金凤凰,比特斯拉更火爆。江淮的闲置产能充分利用,江淮的配套底盘必质优量增,江淮品牌价值必飞跃跻身世界前列。再按江淮大众年产二十万辆算一下,江淮汽车将增加二十亿净利润,加上自身业务提升,股票涨势可以让大家期待。
拓展资料
关于江淮汽车
集团前身是创建于1964年的合肥江淮汽车制造厂,是一家集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及动力总成研产销于一体,以“先进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并举,涵盖汽车出行、金融服务等众多领域的综合型汽车企业集团。上世纪90年代,江汽集团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客车专用底盘; 自2009年起,共10款自主研发的发动机,荣获“中国心”十佳发动机; 自产6DCT变速箱,打破合资品牌对中国汽车市场自动变速箱技术的垄断 。
公司最新动向
1.江淮汽车累计拥有授权专利14456件,其中发明授权2522件,实用新型8300件,外观设计3634件,并持续转化为用户体验的不断提升。截止2020年5月,江淮汽车已拥有多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两个海外研发中心,形成了整车技术、核心动力及软件系统等完整的正向研发能力。以国内先进、国际领先为目标,江淮汽车在节能减排、智能安全、轻量化、NVH、制造工艺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突破。
2.江淮汽车通过武汉市红十字会捐赠1000万元现金,驰援武汉市防控新冠肺炎疫情。2月9日,江淮汽车向安徽省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再捐500万元现金。新冠肺炎疫情,给汽车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严峻挑战。面对疫情,江淮汽车一方面严密防控,一方面积极复工复产、推动服务升级。同时,江淮汽车还担当起国企的社会责任,捐款1500万元,并全面动员内部力量,支援疫情阻击战。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