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股份股吧(股票怎么买入卖出)丽江股份股吧东方财富网

2022-06-15 10:22:41 证券 xialuotejs

丽江股份股吧



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丽江股份股吧」股票怎么买入卖出》,是否对你有帮助呢?



本文目录

  • 丽江股份股吧
  • 股票怎么买入卖出
  • 丽江股份股吧东方财富网
  • 丽江股份股吧股吧


丽江股份股吧

“2020年,是公司上市以来最困难的一年,公司刚刚经历索道票价下调的冲击,新冠疫情又对公司各项业务产生了严重打击。”丽江股份在3月8日披露的2020年年报中写道,其也成为西藏旅游之后第二家披露年报的A股旅游景点概念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丽江玉龙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丽江股份 002033)于2004年8月登陆深交所中小板上市交易,主营客运索道运营、《印象·丽江》演出、酒店建设经营等。

2020年,丽江股份获政府对各项税收、保险减免合计逾4000万元,在第一、二季度连续亏损的情况下,第三、四季度连续实现盈利,最终全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49万元,同比下降65.36%,扣非前后的盈利数据相差不大。

丽江股份计划以5.4949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约1.10亿元。

3月9日,丽江股份股价早盘小幅高开后一度回落下跌近2.00%,随后开始震荡上涨,午后盘中一度最高涨幅达5.98%,但随即回落,收盘下跌0.68%,报7.31元/股,总市值40.17亿元,成交额1.66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6404万元放大超过1倍。

截图自同花顺行情。

“印象演出”收入下滑幅度最大

丽江股份共有旅游索道、印象丽江文艺演出、酒店和“其他”四块业务,其中,索道包括玉龙雪山索道、云杉坪索道和牦牛坪索道;印象丽江文艺演出则主打由张艺谋、王潮歌、樊跃等艺术家创作的《印象·丽江》大型实景演出;酒店包括和府洲际度假酒店、丽江古城英迪格酒店、茶马道丽江古城丽世酒店,茶马德钦奔子栏丽世酒店、巴塘假日酒店、茶马道丽世山居。

此外,丽江股份的“其他”业务,包括了公司投资建设的丽江5596商业文化街、玉龙雪山游客综合服务中心、旅行社业务等,同时,丽江股份参股白鹿旅行社、旅游观光车公司,分别持有白鹿旅行社36%、旅游观光车公司20%的股权。

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为丽江股份2020年年报的审计机构,其出具了“标准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意见类型。

年报显示,2018年-2020年,丽江股份实现营业收入6.78亿元、7.23亿元和4.31亿元,2020年同比下降40.3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2亿元、2.03亿元和7049万元,2020年同比下降65.36%,扣非前后净利润相差不大。

资金方面,丽江股份货币资金2020年末共有9.27亿元,同比变动0.8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18年-2020年分别为3.07亿元、2.93亿元和1.61亿元,2020年同比下 降44.96%。

分产品看,2020年,索道运输、印象演出、酒店经营、餐饮服务和其他业务分别为丽江股份实现收入2.10亿元、6808万元、1.06亿元、1314万元和3329万元,同比变动-36.50%、-61.63%、-11.00%、-51.51%和-50.73%。

受新冠疫情影响,去年1月24日-30日,丽江股份印象丽江演艺项目、玉龙雪山景区以及相关酒店等旅游景点项目陆续停摆,去年2月20日起逐渐恢复,其中,印象丽江表演于去年5月21日恢复营业。

2020年,丽江股份三条索道共计接待游客278.54万人次,同比下降41.69%;丽江和府酒店有限公司(含洲际酒店、英迪格酒店、古城丽世酒店、5596商业街)实现营业收入9480.69万元,同比下降19.44%;印象丽江共计演出368场,接待游客65.14万人次,同比下降64.97%,实现营业收入6829.53万元,同比下降62.55%。

季度业绩走势也反映了公司去年在疫情之下的经营历程。丽江股份2020年第一、二季度分别录得亏损2146万元和266万元,在第三、四季度有所恢复,分别录得盈利7261万元和2200万元。

截图自丽江股份年报。

丽江股份表示,新冠疫情发生,政府对旅游行业的增值税、增值税附加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实行全年度减免政策,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商保险及医疗保险也按政策给予了相应减免,公司因此累计获减免金额4086.98万元。

已基本形成首期精品旅游小环线,实控人还控制另一家A股上市公司

对于未来发展,丽江股份在年报中指出,未来将重点在大众观光市场、休闲度假和生态特种旅游三个市场上扩展业务。

其中,对于特种旅游产品,丽江股份表示将围绕滇川藏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圈和大滇西旅游环线,打造高端、个性化特种旅游文化产品,目前已在丽江、香格里拉、奔子栏、巴塘、稻城(亚丁)、泸沽湖通过投资新建或合作建立小型精品酒店为服务基地,通过越野车、直升机租赁、自驾营地等方式提供交通服务,已基本形成首期精品旅游小环线。

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年末,丽江股份共有36210户股东,丽江玉龙雪山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雪山公司”)、华邦生命健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邦健康”)和云南省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持股15.73%、14.26%和9.20%,分列公司前三大股东。

根据雪山管委会的《情况说明》,华邦健康(002004.SH)及张松山可有效控制雪山公司所持公司15.73%的股份投票权,雪山公司、华邦健康构成一致行动关系,张松山为丽江股份实际控制人。

企查查显示,雪山公司由丽江玉龙雪山省级旅游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华邦健康和丽江山峰旅游商贸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山峰旅游”)分别持股45.64%、33.86%和20.50%,而华邦健康持股山峰旅游56.23%,处于控股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张松山同时也是上市公司华邦健康的实际控制人,后者主营皮肤用药系列、抗结核用药系列、抗肿瘤用药系列化学药等产品的研究、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迪皿、方希、地奈德乳膏、复方氨肽素片等。

据华邦健康披露的业绩快报显示,公司2020年预计实现营业总收入109.42亿元,同比增长8.4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2亿元,同比增长5.15%。目前,华邦健康直接持有丽江股份合计约7837万股,全部处于质押状态。

资料显示,张松山生于1961年,其1985年10月至1987年10月于防化指挥工程学院工作,1987年至1992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化学系,随后曾先后任职重庆华邦生化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华邦生命健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陕西太白山秦岭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等。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肖玮 李云琦 编辑 校对 柳宝庆

记者联系邮箱:xiaowei@xjbnews.com


股票怎么买入卖出

股票买入后,只有对和错两种情况,错了就不用说了,设定好止损出局就可以了。如果买了就涨呢?其实,这才是最考验股民水平的。

在优质股票已经被大资金反复挖掘的情况下,目前处于低位且能够持续常年走牛的个股几乎已经不存在了。

一般的投资者,所谓买对了股票,只不过是做做差价而已。我们介绍一个多年经验总结出的一、三、五方法。

买入股票上涨不足10%的情况下,不用考虑出手。不是以涨停的方式涨幅达到10%的时候,可以先卖出30%的筹码。涨幅达到30%的时候,再卖出30%的筹码。涨幅达到50%的时候,再卖出30%的筹码。最后手中剩下的10%成本极低的筹码,可以做永久持股。

注意,使用这个方法,无论哪个环节股票卖出后,即使股价有差价也不要回补。这一点,跟其他的卖出方法是有区别的。

如果涨了10%或者30%后看不到50%咋办呢?放心,只要股票有了30%的涨幅后,50%大概率是会看到的!

本文由今日头条作者振兴中华之谈股论势原创,未经作者本人允许,禁止转载,抄袭必究!


丽江股份股吧东方财富网

智通财经APP讯,丽江股份(002033.SZ)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2亿元,同比增长113.8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05.57万元,上年同期亏损2411.96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13.78万元,上年同期亏损2574.52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基本每股收益0.0183元/股。

报告期内,公司三条索道共计接待游客134.33万人次,同比增加106.12%,其中,玉龙雪山索道接待游客89.10万人次,同比增加72.22%;云杉坪索道接待游客42.34万人次,同比增加259.93%;牦牛坪索道接待游客2.89万人次,同比增加73.02%。

丽江和府酒店有限公司(含洲际酒店、英迪格酒店、古城丽世酒店、5596商业街)实现营业收入4211.36万元,同比增加124.09%,实现净利润-1087.65万元,亏损金额比上年减少1083.69万元。印象丽江共计演出227场,共计接待游客33.34万人次,同比增加164.65%,实现营业收入3189.20万元,同比增加154.86%。

本文源自智通财经网


丽江股份股吧股吧

近日,华邦健康(002004.SZ)旗下两个子公司颖泰生物和凯盛新材(301069.SZ)将分别登陆北交所和深交所创业板,进而促使华邦健康及其背后实际控制人张松山的资本版图进一步扩大。

华邦健康的业务版图涵盖多个行业,包括医药医疗、农化、新材料、旅游等颖泰生物和凯盛新材则分别负责农化、新材料业务。

在旅游业务方面,华邦健康此前曾通过“举牌+增资大股东”的方式获得丽江股份(002033.SZ)合计约29.91%的股权,而实际控制人也已变为张松山。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华邦系”最主要的资本运作上市控股平台,张松山及关联方并未对华邦健康实现绝对控股,张松山及关联方直接和间接持有华邦健康约28.39%的股份,而这一比例仍然有可能受到来自外部潜在“野蛮人”的觊觎,此前旗下坐拥一家上市公司及多家新三板公司控制权的中国宝安(000009.SZ),就在去年以来被粤民投(广东民营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所不断举牌。

“华邦系”版图初显

随着华邦健康的两大子公司颖泰生物和凯盛新材分别将于北交所、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张松山及其关联方实际掌舵的“华邦系”正在表现出即将同时控股四家上市公司的“一拖四”格局。从实际控制角度看,华邦健康的业务并不只是局限在医药医疗领域,同时还涉及农化、新材料、旅游等。

根据2020年年度报告显示,华邦健康营业收入为108.76亿元,同比增长7.78%,归母净利润为6.52亿元,同比增长5.16%。

而在华邦健康众多子公司当中,其创收排名前三的子公司分别是颖泰生物、华邦制药和凯盛新材,2020年三家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62.25亿元、14.93亿元和6.24亿元。

其中,华邦制药系华邦健康的全资子公司,产品主要覆盖皮肤、结核、抗感染、呼吸、抗肿瘤等品类。

而除了华邦制药由华邦健康设立外,颖泰生物和凯盛新材的控股权均由华邦健康以收购方式实现,且目前华邦健康对二者的持股比例均为51.91%,处于绝对控股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在北交所问世前,华邦健康曾意图通过减持颖泰生物的相关股份来满足分拆上市新规(《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的相关要求,以谋求实现子公司颖泰生物的转板上市。

根据分拆上市新规,“上市公司最近1个会计年度合并报表中按权益享有的拟分拆所属子公司净资产不得超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的30%。”

而减持前,华邦健康对颖泰生物的持股比例为66.76%,按照该持股比例所享有的颖泰生物30.83亿元的净资产和华邦健康的归母所有者权益96.29亿元进行换算,则该比例为32.02%,已超过证监会要求的30%的红线。但是在股权减持至51.91%后,该比例则下降至25.79%,满足分拆要求。

“公司将立足于分拆规定等要求,积极推动凯盛新材、颖泰生物的分拆上市工作。”华邦健康曾在答投资者问中表示。

不过由于北交所的设立,颖泰生物的分拆上市愿景或将提前实现。据证监会的表态——“精选层挂牌公司将全部转为北交所上市公司”。

这意味着伴随着北交所的开市,颖泰生物有望直接“转正”为上市公司。

此外,张松山的“华邦系”还曾通过二级市场方式闯入丽江股份。

2016年9月,华邦健康实控人张松山之子张一卓首次举牌丽江股份。张一卓以11.70 元/股至15.32 元/股的价格区间从二级市场累计购买丽江股份2113.5万股,持股比例约为5.0002%。

一个月后,华邦健康再次增持丽江股份股票,增持2115万股,持股比例约为5.0037%,至此二者股份合计达到10.0039%。此后通过2016年第四季度的再度增持,华邦健康及张一卓合计持有丽江股份14.26%的股权。

2017年11月,华邦健康通过间接方式再度增持丽江股份15.73%的股份,即华邦系通过“举牌+增资大股东”的组合拳获得了丽江股份约29.9%的股权比例,进而让张松山获得了丽江股份的实际控制人地位。

“野蛮人闯入”风险仍存

至此,华邦系控制的上市公司数量将达到4家之多。

目前在A股市场中,控制上市公司数量不少于4家的资本系仅有5支,分别是复星系(7家)、中植系(7家)、方大系(4家)、冠球系(4家)以及均瑶系(4家)。

颖泰生物、凯盛新材如若顺利上市,则华邦系则有望跻身上述队伍。

虽然旗下上市公司已达4家,但华邦系的核心平台——华邦健康本身在控股比例上也存在一定的“野蛮人闯入”风险。

据华邦健康中报披露,截止2021年6月底,西藏汇邦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汇邦科技)、张松山和张一卓的持股比例约为18.71%、5.91%和3.78%,即张松山及关联方直接和间接持有华邦健康约28.39%的股份。

这一持股比例虽然不低,但不但未形成绝对控股,甚至没有达到30%的要约收购线。

另一方面,华邦健康旗下控、参股多家上市公司,一旦完成了对华邦健康的入主,意味着可以实现“一箭多雕”的杠杆效应。

事实上,从粤民投去年以来不断举牌中国宝安的案例,亦可管窥类似“一箭多雕”的战略意图。

与华邦健康相似,中国宝安旗下控股着上交所上市公司马应龙(600993.SH),其子公司贝特瑞目前也是精选层市值超过800亿元的龙头标的,并有望平移北交所实现上市,同时旗下还坐拥永力科技、大地和两家新三板挂牌企业。

如果能够在中国宝安中争夺更大的话语权,或实现对中国宝安的入股,显然可同时实现染指多家上市公司业务的“杠杆效应”。

而从去年底开始,作为粤民投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不到半年内的韶关市高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下称韶关高创)开启了对中国宝安的持续增持。

2020年10月至11月,韶关高创在二级市场购入中国宝安约1.26亿股,持股比例约为4.9%。

信风(ID:TradeWind01)统计发现,从2021年的2月至4月,韶关高创连续6次买进中国宝安的股份,其持股比例一路升至13.3%,取代深圳市富安控股有限公司,成为第一大股东。

公开数据显示,韶关高创目前已是中国宝安第一大股东,其持股比例为13.45%,而曾经作为第一大股东的深圳市富安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富安控股),目前持股比例仅为8.12%,位居第二。

而在粤民投闯入前的2020年三季度末,中国宝安的前三大股东分别为富安控股、深圳市宝安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牛散李松强,持股比例分别9.97%、5.57%和4.95%,且三大股东并非一致行动人。

可见,正是由于中国宝安的股权集中度较低,且旗下上市资产众多,导致其成为了粤民投的“一箭多雕”的举牌对象。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欢迎下载APP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