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具备足够宽的安全“护城河”,是衡量一家企业能否长期有效发展的重要标志,即使是已经成为硅片龙头的隆基股份(601012.SH)对此也不敢有丝毫放松。
3月21日晚,隆基股份发布公告称,为保障公司多晶硅料的稳定供应,公司8家子公司与通威股份(600438.SH)的4家子公司签订了多晶硅料长单采购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多晶硅料交易数量为20.36万吨。预估合同总金额约442亿元(不含税),合同总金额占公司2020年度经审计营业成本的107.42%。
此次重大采购,引发隆基股份投资者热议,有人认为是“超级大利好,证明订单充足且生产材料保价保供。”
从2021年以来,光伏产业步入了快速发展变化的新阶段,光伏产品的盈利水平受原材料价格波动、终端市场需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稳定的原料供应对于硅片企业来说非常重要。
2022年3月21日晚,隆基股份披露的“关于签订重大采购合同的公告”显示,本次采购合同是基于双方2020年9月25日达成的《合作协议》签订的日常经营性长单采购合同,如按照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2022年3月16日公布的单晶高纯硅料成交均价24.53万元/吨测算,预估本合同总金额约442亿元,合同总金额占公司2020年度经审计营业成本的107.42%。
另外,双方在供应链合作方面达成一致,即“2020-2022年,隆基股份每年向通威股份包头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的项目公司采购的高纯晶硅数量不少于隆基股份拥有该项目公司权益产能的2.5倍(3.75万吨)。”
同样,“通威股份每年向隆基股份银川15GW单晶硅棒和切片项目的项目公司采购的单晶硅片数量不少于通威股份拥有该项目公司权益产能的2.5倍(12.5GW)。”
到了2020年9月25日,考虑市场变化和双方需要,双方对合作的相关事项进行了调整,隆基股份与通威股份再度签订了《合作协议》、《关于四川永祥新能源有限公司增资扩股协议》和《关于云南通威高纯晶硅有限公司投资协议》,就隆基股份参股投资通威股份的控股子公司四川永祥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称“永祥新能源”)和云南通威高纯晶硅有限公司(下称“云南通威”),并与通威股份建立长期稳定的多晶硅料供需关系达成合作意向。
按照合作协议,永祥新能源的一期高纯晶硅项目实际年产能3.5万吨,通威股份拟对其进行增资扩产,扩产后设计年产7.5万吨,隆基股份同意保持15%持股比例同步增资。隆基股份拟参股投资云南通威(通威股份保山4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实施主体),参股后持股比例49%。
隆基股份与通威股份以每年10.18万吨多晶硅料的交易量为基础目标,即“隆基股份的硅料需求优先从通威股份采购,通威股份硅料优先保障供给隆基股份。”
在此基础上,2022年3月21日,隆基股份旗下的8家子公司签订了多晶硅料长单采购协议,根据协议,双方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多晶硅料交易数量为20.36万吨。
上述隆基股份相关人士表示,公司硅料供应商也比较多,“国内的几家硅料企业都是我们的供应商,只是采购数量不同而已。”
截至2022年3月16日,多晶硅再度涨价,单晶复投料价格区间在24.2-25.1万元/吨,成交均价上涨至24.78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0.49%;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在24.0-24.9万元/吨,成交均价上涨至24.53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0.57%。
“硅料之前的供给紧张,主要是前两年没有新增的产能,但是这两年的新增需求开始释放,所以这个环节就显得比较紧缺。”上述隆基股份相关人士表示,目前每个月都有新增产能的释放,但是短期内还不能全部满足下游需求,“这种供需紧张的局面至少要到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才有缓解的可能性,而且这还要看下游需求的情况。”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统计,截止目前公布新建、拟建多晶硅项目的新进企业已有16家,规划产能共计超过170万吨/年,若包括现有在产企业扩产产能,总增量将达到350万吨/年左右,2025年终端需求乐观预计400GW,硅料需求量约150万吨,相比2021年需求增量约90万吨,可见扩建产能增量明显大于需求增量。
“国内目前生产多晶硅的企业大概是13家,但是海外企业检修及运输等问题将导致国内进口量受一定程度影响,故4月份国内硅料供应虽有增量但仍不及预期。”上述某券商电新行业分析师坦言,“但是今年二季度,前期新产能会陆续达产和充分释放,因此预计硅料需求的增幅将更多集中在即将新释放的产能部分,价格应该会有所松动。”
实际上,隆基股份不仅仅是一家硅片生产商,它的组件出货量高踞全球第一,这家公司更像是一家光伏全产业链的企业。
PV infoLink的数据显示,隆基股份继2020年成为全球组件出货第一名后,2021仍持续稳坐第一名的龙头宝座,其内外销组件出货总量远超第二名10GW以上。
从隆基股份近年来的战略布局来看,该公司对于光伏产业链的扩张一直没有停止脚步。
2022年3月12日,隆基股份与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签订了《投资合作协议》,就公司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蒙苏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年产20GW单晶硅棒和切片项目、30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及5GW高效光伏组件项目”达成合作意向,预计投资金额约195亿。
2022年3月4日,隆基股份与曲靖市人民政府、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了《曲靖(二期)年产 20GW 单晶硅棒和硅片项目投资补充协议》,曲靖(二期)单晶硅棒项目投资规模维持年产20GW不变,单晶硅片项目投资规模由年产20GW变更为30GW。
2021年12月31日,隆基股份发布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计划募集资金70亿分别投资于“年产15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年产3GW单晶电池制造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更多内容请下载21 财经 APP
晚上好
一、上周行情回顾
上周大盘触底反弹1.43%,创业板大幅反弹近3.5%,多个主要板块全部上涨。涨幅前三的板块是有色:周涨幅7.3%,锂电池:周涨幅6.6%,疫苗:周涨幅5.24%,跌幅靠前的板块是通信设备:周跌幅2.5%,纺织服装:周跌幅1.8%,商业连锁:周跌幅1.4%;上周涨幅最大的非一字板个股是金种子酒:周涨幅58%,上周跌幅最大的个股是兴业 科技 ,周跌幅36%。
二、周末消息回顾
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有8个重要的新提法:
1)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要用好宝贵时间窗口,集中精力推进改革创新。不急转弯,是本次会议较为新的说法,明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会比预期略好些。
2)稳健的货币政策要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关系。
3)要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
4)要健全金融机构治理。打击各种逃废债行为。要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5)房地产。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住房问题关系民生福祉。要高度重视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要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整顿租赁市场秩序,对租金水平进行合理调控。
6)加强统一规划和宏观指导,统筹好产业布局,避免新兴产业重复建设。
7)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强种子库建设。要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
8)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的规定,充分挖掘县乡消费潜力。
2、高瓴资本158亿接盘隆基股份。隆基股份发布公告《关于股东拟协议转让股份暨股东权益变动的提示性公告》,资本行业知名的基金管理公司高瓴资本入股隆基股份。持股5%以上股东李春安拟向高瓴资本转让其持有的6%公司股份。本次交易的每股转让价格为70元/股,对价总额为158.4亿元。高瓴资本近期大手笔投资了通威股份、恩捷股份、宁德时代等新能源公司,资本大鳄目前对新能源产业仍然看好,有行业龙头卖价格都不是问题。下周光伏、风电板块估计要起一波。
9月2日,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沪指涨0.84%,深证成指跌0.26%,创业板指跌1.51%。两市成交额连续第32个交易日破万亿。
据21投资通(微信号ID:touzit21)智能监测,9月2日,北向资金净买入51.37亿元,已连续9个交易日净买入。其中沪股通净买入44.66亿元,深股通净买入6.71亿元。
从净买入金额来看,北向资金增持了32个行业,其中贵金属居首,净买入金额达12.15亿元,其次是材料行业,净买入10.88亿元。
北向资金减持了27个行业,其中医药制造最多,净卖出金额达9.80亿元,其次是钢铁行业,净卖出3.76亿元。
个股方面,北向资金净买入紫金矿业(601899.SH)、贵州茅台(600519.SH)、药明康德(603259.SH)、隆基股份(601012.SH)、兆易创新(603986.SH)居前,其中,紫金矿业被净买入11.22亿元,贵州茅台被净买入8.90亿元,药明康德被净买入6.70亿元,隆基股份被净买入4.80亿元,兆易创新被净买入4.44亿元。
北向资金净卖出平安银行(000001.SZ)、格力电器(000651.SZ)、中远海控(601919.SH)、宝钢股份(600019.SH)、埃斯顿(002747.SZ)居前,其中,平安银行被净卖出7.64亿元,格力电器被净卖出5.98亿元,中远海控被净卖出3.70亿元,宝钢股份被净卖出3.36亿元,埃斯顿被净卖出3.22亿元。
更多内容请下载21 财经 APP
统计数据显示,8月24日北向资金合计净流入53.15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入50.01亿元,深股通净流入3.14亿元。北向资金成交金额达到1404.37亿元,占A股当日总成交金额比重为9.97%。
从个股来看,隆基股份、中信证券、华友钴业、比亚迪等个股获北向资金增持规模居前,增持市值分别达到13.42亿元、8.04亿元、5.35亿元、5.09亿元。五粮液、三一重工、赣锋锂业、科大讯飞等获北向资金减持规模居前,减持市值分别为7.04亿元、3.74亿元、2.88亿元、2.63亿元。另外,虹软 科技 、金山办公、沪硅产业、康希诺等连续3天获得北向资金增持。
据e公司测算,增减持变动1000万元以上的个股中,本钢板材、苏州固锝、新天然气、湘财股份等获北向资金大幅增持,分别为128.11%、118.54%、113.85%、87.99%。而金力泰、天海防务、易成新能、北信源等减持幅度较大,分别减持70.36%、56.88%、52.20%、38.78%。
从行业来看,本期电气设备(18.61亿元)、非银金融(10.11亿元)、电子(8.40亿元)等行业板块获北上资金偏好,资金净买入较为明显。
(此稿由证券时报e公司写稿机器人“快手小e”完成。)
撰文 | 行军长史
编辑 | 简佳
9月8日,陕西煤业信托项目“西部信托·陕煤-朱雀产业投资单一资金信托”终止清算,由此直接使得该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预计超百亿元,接近去年全年的净利润总额!
尽管陕西煤业号称是陕股当中的“盈利王”,但此番业绩预增仍令人感到惊讶,而其投资收益更堪称“股神”兑现,那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位“股神”是怎么炼成的。
01
从半年报下降15%到第三季报预增102%
陕西煤业日前发布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今年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5亿元至115亿元,同比增加约14.17亿元至24.17亿元,同比增幅为15.59%至26.60%。同时,此次业绩预告的发布,标志着陕西煤业的净利润已经连续三年突破百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仅仅在今年上半年,陕西煤业实现净利润49.86亿元,同比还下降了15.08%。对照半年报披露的业绩,第三季度,陕西煤业预计盈利55.14亿元至65.1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2.12亿元实际预增长约71.67%至102.80%。
而对于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公司表示,由于9月8日公司信托项目“西部信托·陕煤-朱雀产业投资单一资金信托”终止清算,对公司本期业绩贡献较大。也就是说,来自于投资收益的“兑现”,给与了陕煤业绩增长极大助力。
由此,三年幕后的“股神”终于走上前台。
02
从26亿到73亿元
而说到这个“西部信托·陕煤-朱雀产业投资单一资金信托”,其中夹杂了本土信托公司——西部信托,陕西第一家公募基金——朱雀基金,还有作为陕西2号国企的出资人陕西煤业,真算得上是个“强强联手”的组合。
股市里,讲究“稳、准、快”,这个信托项目出手就很快。2017年7月17日,陕西煤业与西部信托签署《西部信托·陕煤-朱雀产业投资单一资金信托项目资金信托合同(事务管理类)》,将自有资金委托给西部信托设立信托,通过信托计划对外投资。紧接着的第二天,该信托项目就持股了隆基股份(601012.SH),这个光伏巨头。
2017年7月18日至2017年12月5日,陕西煤业通过“西部信托陕煤- 朱雀产业投资单一资金信托”于证券交易所的集中交易增持隆基股份99,590,043股,占隆基股份总股本的 4.99%。当时耗资约26个亿,而到了今年6月30日,该信托项目持股隆基股份的市值为73.82亿元。
最终,今年7月份,陕西煤业通过陕煤朱雀投资信托,经上交所集中竞价交易系统累计减持隆基股份A股1.81亿股,占其总股本的 4.81%,至此该信托项目不再持有隆基股份。就是说,陕煤“梭哈”了,那么这一把收益如何?简单测算,通过信托项目投资隆基股份,陕西煤业赚了将近50亿元,收益率180%。
03
“股神”还有什么筹码
事实上,今年初以来,二级市场上的隆基股份,股价持续上涨。二季度末,收盘价为40.73元/股,到9月8日为63.50元/股。如果继续持有,收益显然更为可观。好在,信托项目虽然已经终止清算,但是陕西煤业自身仍持有隆基股份146,385,162股,占其总股本的3.88%。
也就是说,投资的神奇股市还将继续。那么,陕煤目前还有怎样的筹码呢?
除了隆基股份,陕西煤业目前还通过朱雀基金曲线持股赣锋锂业(01772.HK),这家全球领先的锂化合物生产商。收益也不错,最近几个月,朱雀基金7次减持赣锋锂业H股,获利约3.88亿港元,换算为人民币约3.51亿元。目前,仍持有赣锋锂业4600.96万股。
此外,在今年5月,朱雀基金作为宝钛股份(600456.SH)引入的战投方之一,旗下7家基金合计出资10亿元,其中认购金额最大的是陕煤朱雀新材料资管,出资8.5亿,认购4406万股。
而站在陕西煤业集团的角度,去看这种投资行为,或许更为壮观。
去年3月13日,陕煤集团下属陕西化工,以14.78亿元现金认购新三板挂牌公司“恒神股份”(832397)11.922亿股,持股35.72%, 棒棒糖曾以《被感动OR被吸引:陕煤 15亿买回“巨亏独角兽”》进行报道;
去年11月21日,对于陷入破产重整的*ST盐湖,陕煤集团等二家意向战资者向管理人提交了报名材料,棒棒糖也以《难以置信:陕煤要收购“青海二号国企”?》做了报道。
当时,我们便得出一个结论,陕西煤业乃至整个陕西煤业集团的投资逻辑,就是聚焦与主业相关的新能源和新材料行业的领军企业。
04
三个“帮手”和“12345”
而今,回到陕西煤业的投资体系,再来审视这样的逻辑,可以说愈发清晰,也愈发完善。
我们可以看到,从2017年开始,陕西煤业发挥资本平台优势,决定拿出不超过30亿元的自有资金,对外合作开展不涉及关联交易的投资业务,并择优选定了朱雀投资与和君投资两家合作伙伴,建立投资顾问模式。2019年,公司根据国家大力发展 科技 创新的政策导向,又选取天风证券作为基金管理人。由此,“三个帮手”和相应投资领域已然明了:
到了今年4月份,投资流程的把控也更加清晰:陕西煤业董事会增设投资风控委员会,持续优化投资闭环风控体系。该体系囊括五方面内容,简称为“12345”:
“1”是一张产业地图,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新经济;
“2”是在投资标的与投资顾问两大领域从优选择;
“3”是总投资额30%股权做不以退出为目的的战略投资;
“4”是单个项目投资占比不超过40%;
“5”是单个基金管理人所管理规模占比不超过50%。
完善的投资逻辑之下,“股神”的兑现,更像是一种必然的结果。三年多来,陕西煤业的股权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年报信息显示,从2017年至2019年,其股权投资额从35.76亿元增至121.04亿元,增幅达238%。而截至6月底,陕西煤业股权投资浮盈已超过100亿元,收益率超过100%,三年间投资收益增长率高达40%。
结语
作为传统的能源型地方国企,陕煤的投资业绩,屡屡被人当做“传说”,而只有真正看懂投资的逻辑,或许才能一窥陕煤何以能成“股神”的原因。
行军长史以为,“不忘初心”依然是重要的一条,资本市场对于上市公司意味着什么,如果仅仅作为融资平台,或许就过于简单化了,资源整合下的纵横捭阖也是应有之意。当年,东盛 科技 借壳上市、兼并盖天力、重组潜江制药和云药集团、丽珠股权争夺战等精彩案例依然令人回味无穷。
第二个,则是“聚焦主业”,对于陕西煤业乃至集团来说,尽管跨越了多个条线、地域,但这条主线依然贯穿始终。事实上,这也是十多年前,陕煤集团自身“多元化”所走弯路的经验。
第三个,找“对的人”,尽管陕煤有10万产业工人,但是投资是个技术活,这个时候“一个好汉三个帮”更重要。在这一点上,同为陕煤集团旗下的开源证券,投资业务也是风生水起。
相信,陕煤这个“股神”,对于处在当下国资整合大局的其他陕企,也会有些许启发。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