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色曲线:表示大盘加权指数,即证交所每日公布媒体常说的大盘实际指数。
2.黄色曲线:大盘不含加权的指标,即不考虑股票盘子的大小,而将所有股票对指数影响看作相同而计算出来的大盘指数。
拓展资料:
当大盘指数上涨时,黄线在白线之上,表示流通盘较小的股票涨幅较大;反之,黄线在白线之下,说明盘小的股票涨幅落后大盘股。
投资者根据指数的升降,可以判断出股票价格的变动趋势。并且为了能实时的向投资者反映股市的动向,所有的股市几乎都是在股价变化的同时即时公布股票价格指数。
计算股票指数,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抽样,即在众多股票中抽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成份股;二是加权,按单价或总值加权平均,或不加权平均;三是计算程序,计算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或兼顾价格与总值。
市场全天横盘后强势震荡向上运行。整体表现的算是中规中矩,不算强势,当然,更不能算是弱势了。
上证指数全天最高点为3093.70点并没有向上突破3100点,所以还看作正常的5月5日开始的调整运行周期当中;但上证指数没有大幅向下,也不算弱。
截止到全天收盘来看,上证指数收涨了约0.65个百分点;深证成指收涨了约1.23个百分点;创业板指数收涨了约1.62个百分点。
1、上证指数一般指上海证券综合指数,上海证券综合指数简称“上证指数”或“上证综指”,其样本股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
2、计算方法:
计算股票指数,要考虑三个因素:
①一是抽样,即在众多股票中抽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成份股;
②二是加权,按单价或总值加权平均,或不加权平均;
③三是计算程序,计算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或兼顾价格与总值。
3、由于上市股票种类繁多,计算全部上市股票的价格平均数或指数的工作是艰巨而复杂的,因此人们常常从上市股票中选择若干种富有代表性的样本股票,并计算这些样本股票的价格平均数或指数。用以表示整个市场的股票价格总趋势及涨跌幅度。计算股价平均数或指数时经常考虑以下四点:
①样本股票必须具有典型性、普通性,为此,选择样本对应综合考虑其行业分布、市场影响力、股票等级、适当数量等因素。
②计算方法应具有高度的适应性,能对不断变化的股市行情作出相应的调整或修正,使股票指数或平均数有较好的敏感性。
③要有科学的计算依据和手段。计算依据的口径必须统一,一般均以收盘价为计算依据,但随着计算频率的增加,有的以每小时价格甚至更短的时间价格计算。
④基期应有较好的均衡性和代表性。
四大指数,中国股市四大指数分别为上海证券综合指数、深证成份股指数、中小板指数、创业板指数。
1、上海证券综合指数:上海证券综合指数简称“上证指数”或“上证综指”,其样本股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
2、深证成份股指数:深证成份股指数是深圳证券交易所编制的一种成份股指数,是从上市的所有股票中抽取具有市场代表性的50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作为计算对象,并以流通股为权数计算得出的加权股价指数,综合反映深交所上市A、B股的股价走势。深圳成分指数基点为1000点,1994年7月20日为基期
3、中小板指数:中小板指数即中小企业板指数指从深交所中小企业板上市交易的A股中选取的,具有代表性的股票。参考公司治理结构、经营状况、发展潜力、行业代表性等因素后,按照缓冲区技术选取中小板100指数成份股。此后需要对入围的股票进行排序选出成份股
4、创业板指数:创业板指数,就是以起始日为一个基准点,按照创业板所有股票的流通市值,一个一个计算当天的股价,再加权平均,与开板之日的“基准点”比较。为了更全面地反映创业板市场情况,向投资者提供更多的可交易的指数产品和金融衍生工具的标的物,推进指数基金产品以及丰富证券市场产品品种。
周五沪深两市指数上涨均接近1%,两市成交量较前日略有萎缩,考虑到小长假的影响,周五成交量可以理解;连续3天成交量超过压量线,表明市场逐渐活跃起来。
2022.4.1上证指数日线图
2.领涨主题板块持续性增强
周五地产板块继续上涨,招保万金这些地产行业龙头午后放量上涨,存在一些大的机构资金流向地产板块的迹象,也意味着地产板块短期仍可能继续上涨。
最近三周以来,地产板块持续上涨,成为最确定的板块主题方向;本周,银行股大涨也对指数的上涨有较大贡献;两大权重板块的上涨,对于市场摆脱板块轮动过快,缺乏赚钱效应的混沌状态,启动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市场资金不足的局面将逐步缓解
最近一段时间,市场资金明显不足。但是,央行强化各个领域的金融扶持,这些资金逐渐补充到位;2万亿保险资金即将释放出来;加之企业回购资金、银行理财自购资金、基金公司自购资金,股票市场的资金将会逐步得到补充。
随着各路资金不断汇集,场外资金将逐渐回流进场,有助于指数进一步走强,跨越3290~3320点一带阻力区间,或许已经近在眼前。
随着机构资金进场,大市值股票将重新成为板块的风向标,后续需要观察市场机会是否会发生转变?短期资金炒作是否会告一段落?市场赚钱效应是否重回中线的趋势投资逻辑上来呢?
指数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很小
目前市场对政策底部具有高度的共识,对回补缺口的认同度也较高,那么市场底在哪儿呢?突破3290~3320一带的阻力区间后,上证指数的走势将如何呢?还是继续上攻3350上方阻力,进而向3400~3500点的箱体位进发呢?
此前,有更多的观点认为指数还会二次探底,最终确认市场底。按照A股历次的探底过程,有很多人认为市场底甚至会低于政策底,也就是说,二次探底的低点可能低于政策底的低点3023点;对此,我本人并不认同。
1.本次筑底将不同于A股历次筑底
此前有人梳理A股历次筑底一共有四次,四次探底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面临的困难局面不尽相同,在A股运行中体现出的政策底与市场底的间距各不相同。
2008年A股探底过程处于金融危机时期
2008年之前,在“三驾马车”的带领下,我们的经济高速增长,也带来了外汇储备快速增加,有钱,我们就像一个暴发户,如同一块最肥的肉。
2008年面对金融危机,我们有足够的资金和政策去应对,如同有钱人过冬一样,我们有底气,当然我们也少不了被M帝狠狠地割了一次韭菜。
经济危机爆发后,我们连续出台了各项政策救市,A股上证指数政策底出现在1802点,随后市场底出现在1664点,“政策底—市场底”间隔1.5个月,期间上证指数涨跌幅-8.2%。
(本节提示:目前大盘处于高位,是即将掉头向下、是还将能够上行?目前的强势是即将转弱、还是能够继续上攻?升幅的减小是不是乖离率加大、势头出现疲态?前市高点前将会受阻偃旗息鼓,还是一举将其攻克磨咐枣而大快人心?——以下内容,部分篇幅的市况分析来自腾讯财经,关键观点及操作建议,为本人给出)【积蓄动能上冲,短线高位走缓;强势震荡上行,搏击前期高点;微妙敏感时段,操作还需审慎】承接前一交易日大幅反弹之势,上周五A股市场继续向前期反弹高点2402点发起冲击,但是该区域压力明显,上证综指未能突破,全天呈现高位横盘震荡的态势。而深成指早盘再创本轮反弹新高。两市成交量同比放大,总额近2400亿元。 上证综指收盘报2374.44点,涨12.73点,涨幅0.54%,成交1623.73亿元;深证成指收盘报8994.15点,涨幅0.11%,成交752.85亿元。分析人士认为,近期海外股市持续简返回暖,很大程度上缓解了A股市场的外部冲击,股指上冲前期高点2402点可期,同时今日量能明显放大,显示做多资金上攻意愿增强,但是考虑到当前点位仍有不小压力,短线大盘仍需充分震荡蓄势。本周上证指数高收于2374点,上攻2402点似乎已无悬念。种种迹象表明,由于深成指、深综指和中小板指数已经越上了年线,作为A股主要标志的上证指数很可能也将挑战年线。如果人们关注各类指数的话,也许会发现近期中小板指数和深市的股指(包括深成指和深综指)已经越上了年线,而上证指数的年线目前位于2510点,距大盘仍有100多点。上证指数之所以未能越上年线,主要原因在于金融股和石化股等走势偏弱,如果金融股和石化双雄能持续发力,大盘很容易攻上年线。问题是如果它们不发力,上证指数能不能站上年线呢。这可从两个方面看,一是由于技术上的因素,年线每天将下移(目前是5个点左右),每周将下移约25个点,一个月后,将下移到2400点;从另一方面看,如果权重股一直不发力,就意味着大盘很难下跌,所以大盘越上年线,既能强攻,又可智取(即通过横盘盘出年线)。从这个意义看,只要大盘能在2300多点的位置盘住,年线即可不攻而克。不过,按照各指数互为印证的原理,上证指数主动攻上年线的概率较大。为什么人们把能否站上年线看得如此之重呢?原因在于大盘要由熊转牛,首先必须摆脱多重下降压力线。大盘站上半年线意味着市场已走出半年线的下降压力,大盘站上2245点则表明大盘已夺回前一轮牛市的顶点,但由于此轮熊市是从6124点跌下来的,多方这两大胜利尚不足于确认牛市已开始。所以,站上年线便成了检验多方实力的又一道坎。回顾从6124点的下跌过程,大盘下跌之初曾快速跌破5日、10日、20日等多根短期均线,但跌到半年线附近时跌势趋缓,随后出现了从4778点到5522点的强劲反弹,表明在下跌趋势刚形成时,半年线是多方一道强有力的防线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