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804(永贵电器股吧)600804鹏博士股吧

2022-06-15 4:35:53 证券 xialuotejs

600804



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600804」永贵电器股吧》,是否对你有帮助呢?



本文目录

  • 600804
  • 永贵电器股吧
  • 600804鹏博士股吧
  • 600804鹏博士股票


600804

中证财讯 ST鹏博士(600804)4月29日披露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80亿元,同比下降24.91%;归母净利润2.02亿元,同比增长657.39%;扣非净利润亏损2494.93万元,上年同期盈利1888.62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6亿元,上年同期为3.02亿元;报告期内,ST鹏博士基本每股收益为0.12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3.65%。

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1.76%,同比下降11.62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2.41个百分点;净利率为22.04%,较上年同期上升19.91个百分点,较上一季度上升434.23个百分点。

2022年一季度,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3.65%,同比上升10.73个百分点,环比上升355.61个百分点。

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36亿元,同比减少4.39亿元,环比增长0.83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1.58亿元,较上年一季度末下降11.73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5.63亿元,上年同期为-2472.98万元。

2022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现金比为114.31%,净现比为-67.55%。

公司近年主要资产结构变化如下图:

2022年一季度末的公司十大流通股东中,新进股东为上海方圆达创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方圆-东方32号私募投资基金,取代了此前的鹏博士电信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在具体持股比例上,深圳鹏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聚达苑投资有限公司、潘永福、中原信托有限公司-中原信托·定向资管投资项目集合资金信托合同、杨学平、深圳市鹏博利泰投资有限公司、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上海方圆达创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方圆-东方28号私募投资基金、上海方圆达创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方圆-东方6号私募投资基金持股有所上升。

股东名称持股数(万股)占总股本比例(%)变动比例(%)
深圳鹏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11503.566.9404610.16
深圳市聚达苑投资有限公司55443.3448690.08
潘永福3042.581.8356840.04
中原信托有限公司-中原信托·定向资管投资项目集合资金信托合同2925.281.7649140.02
杨学平1329.160.8019250.02
深圳市鹏博利泰投资有限公司13000.7843310.02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1264.170.7627110.02
上海方圆达创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方圆-东方28号私募投资基金1030.670.6218360.01
上海方圆达创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方圆-东方6号私募投资基金990.010.5973040.01
上海方圆达创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方圆-东方32号私募投资基金8850.533948新进

筹码集中度方面,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公司股东总户数为14.31万户,较上年末增长了1.31万户,增幅10.09%;户均持股市值由2021年末的8.10万元下降至7.68万元,降幅为5.19%。


永贵电器股吧

深交所2021年11月8日交易公开信息显示,永贵电器因属于日涨幅达到15%的前5只证券而登上龙虎榜。永贵电器当日报收12.14元,涨跌幅为19.96%,换手率12.44%,振幅19.37%,成交额3.59亿元。

11月8日席位详情如下:

榜单上出现了4家实力营业部的身影,分别位列买二、买三、买五、卖四,合计买入3376.40万元,卖出791.88万元,净额为2584.51万元。

买二为华鑫证券股份上海分公司,该席位买入1272.08万元,卖出71.12万元,净买额为1200.96万元。近三个月内该席位共上榜1038次,实力排名第4。华鑫证券股份上海分公司今日还参与了中国宝安(净买额4445.86万元),宝通科技(净买额3375.12万元),华瓷股份(净买额-3246.44万元)等22只个股。

买三为东莞证券北京分公司,该席位买入1001.78万元,卖出9.35万元,净买额为992.43万元。近三个月内该席位共上榜168次,实力排名第23。东莞证券北京分公司今日还参与了天舟文化(净买额3468.51万元),宝通科技(净买额2980.69万元),易尚展示(净买额2643.76万元)三只个股。

买五为中国国际金融上海分公司,该席位买入814.06万元,卖出235.83万元,净买额为578.22万元。近三个月内该席位共上榜574次,实力排名第12。中国国际金融上海分公司今日还参与了永太科技(净买额2793.65万元),软控股份(净买额-1046.56万元),天润工业(净买额-802.71万元)等5只个股。

卖四为中信证券深圳分公司,该席位买入288.48万元,卖出475.58万元,净买额为-187.10万元。近三个月内该席位共上榜230次,实力排名第35。中信证券深圳分公司今日还参与了东南网架(净买额-881.16万元),海星股份(净买额-691.81万元),春雪食品(净买额197.71万元)等5只个股。

注:文中合计数据已进行去重处理。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大数据生产,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00804鹏博士股吧

通信行业的人,对鹏博士都很熟悉,因为不少人都因为宽带和它打过交道,即使不是通信行业的人,对鹏博士也不会陌生,因为很多城市,都有“长城宽带”,说不定你家的宽带就是用它的。

但是,现在这家公司却摇身一变,成了云计算和数据中心供应商,档次升了,但属于它的日子,却渐渐远去。

01

商业模式有局限


说起鹏博士的商业模式,其实很简单。

宽带接入是电信运营商的“最后一公里”,虽然长度不算长,但却异常的繁琐,同时也是资本开支、维护费用都不小的领域,于是,产生了电信运营商+第三方合作的模式。

简而言之,就是电信运营商将一部分的接入网(也包括部分传送网、骨干网,但总体占比很小)外包给第三方去建设、运营、维护,然后双方再从用户的宽带费中分成。

这种模式对于双方,乃至用户来说,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运营商,可以省去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和维护的成本,尽管需要让出一部分收益,但算下来还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加上2010年后,国家在大力推动“宽带中国”建设,大量原来的铜质通信电缆要替换成光纤网络,同时,房地产的大发展,使得很多新建区域需要建设光纤,“光进铜退”成为了那个年代电信领域最火热的基建。

鹏博士正是乘着这样一个风口,不断发展壮大,号称中国*的民营电信运营商。从营收上也可以看出,鹏博士最快的发展期,对应的正是中国宽带建设最火热的2012-2015年。

但之后,鹏博士的业绩却陷入低迷,至今营收已经连续负增长5年,净利润增速也从2015年后一路走低。虽然公司近年来不断加码新业务,但效果却大不及预期。

其实,鹏博士从大热到爆冷,逻辑非常简单,都是商业模式决定的。

首先,作为电信运营商的第三方合作商,决定了它一来要依附于电信运营商,没有太多的自主权,二来行业的发展决定了它的天花板。

就拿电信运营商这个来说,虽然头衔是中国*的民营电信运营商,但其实并不符合事实,因为电信运营商基本都是国有的,所谓的民营,充其量只是作为一个合作单位,在资源、经营上都存在诸多的限制,也不可能拥有自己的电信网络,根本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电信运营商,这就决定了鹏博士的身份只是给正规电信运营商打下手。换句话说,如果电信运营商日子好过,生意红火,分成方面还有着落,但一旦电信运营商生意到达瓶颈,这些合作单位的分成比例也好,合作费用也好,都要先打折扣。

最直观的变化,要数鹏博士旗下的长城宽带的ARPU值,从2013年见顶(67元)之后,便一路下滑,到16年,已经下滑至44元,三年时间,跌去34%。

作为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关度比较高的一个领域,宽带接入本身也存在触顶回落的可能性,因为随着中国家庭光纤宽带渗透率的快速提升,市场增量会一步步萎缩,最终变成存量市场。

到了存量市场,比拼的就是真刀真枪,一旦竞争对手利用实力“以本伤人”,如果没有雄厚的资本、资源、技术和用户群实力,就很容易被抢占市场。中国移动正是以这种策略抢占了很多宽带市场,鹏博士作为电信和联通的合作伙伴,受到的冲击可想而知。

同时,国家也提出了“提速降费”方面的政策要求,运营商以往过高的宽带费被“削平”,最终使得鹏博士在经历了短暂的业绩辉煌之后,迅速回落。

行业见顶、政策要求、竞争对手打压,是鹏博士最终回落的重要原因,但归根结底,还是鹏博士本身的商业模式局限所致。没有属于自己的核心网络资源,成为鹏博士*的瓶颈。

02

突围之路,困难重重


原有业绩遭遇瓶颈,寻找新的增长曲线,成了鹏博士的自救出路。

从近些年的动作来看,鹏博士主要把宝压在两个方向,云计算和数据中心。这两个方向都是最热门的IT细分领域,鹏博士的选择,貌似并没有什么错误。

但仔细看,又很容易发现问题。

首先,云计算和数据中心都是重资本、重技术、重资产的领域,要想真的在这些领域站稳脚跟,就需要投入巨大,但鹏博士只是一个做宽带接入的建设、运营和维护公司,资本能力、研发实力都很有限,无法承担云计算和数据中心巨大的资本和技术投入,而且它本身就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那鹏博士究竟干的什么?

拆开鹏博士的云计算业务,内在的逻辑其实和宽带接入很类似,就是给云计算大厂打下手,成为他们接入层面的合作单位,而重要的云计算资源都还是在大厂手中。

在宽带接入的时候,没有自己的核心网络资源,到了云计算时代,鹏博士也还是没有自己的核心资源,所以注定干的活只能是依附型的。更重要的是,在宽带接入的时候,这种依附型有本身的价值,因为运营商愿意将生意让出来给你,但是到了云计算,这种价值还有吗?大厂们到底用不用得你,都是很大的问题,因为云计算已经不存在“光纤入户”的问题了。

除了云计算,数据中心也是鹏博士重点方向,不过,从目前的经营情况来看,并不理想。2020年,鹏博士将部分数据中心资产出售,改为轻资产运营模式,虽然降低公司的成本压力,但也正说明公司的数据中心业务成本过高,对公司的经营已经构成压力,最后不得不卖出。

背后,恰恰说明公司对于经营重资产业务感到吃力。客观地说,数据中心这块业务是有前景的,它是数字经济最基础的设施之一,也是国家大力支持的新基建,但问题在于,这种业务前期的投入非常巨大,同时回报期也很长,有点类似房地产,先投一大笔钱建好房子,然后再通过租金回收成本。

建设时投入巨大,租金回收又很漫长,如果没有强大的资金实力,要想通过细水长流来赚钱,很容易等不到真正赚钱的那一天,就已经熬不住。

这才是鹏博士不得不通过出售资产,改变运营模式的根本原因。

03

结语


和很多抢风口的公司一样,鹏博士也因为踩中了国家宽带大发展的风口,而创造出辉煌的业绩。但是,随着宽带风口的消退,鹏博士已经很明显地受到冲击,业绩连年负增长,股价大跌,甚至被戴上“ST”的帽子。

无疑,这种消退不仅是杀业绩、更是杀估值甚至杀逻辑,虽然鹏博士不断自救,但是效果却并未符合预期。

如今,在经历了长时间的低迷之后,鹏博士依然没有看到走出低迷的迹象,宽带业务已经不再新增,业绩持续下滑,这条路基本堵死,而且随着5G网络的普及,宽带的重要性还会进一步下滑;云计算业务改不了依附型的特征,“打下手”是注定的,数据中心又烧钱,卖的卖,剥离的剥离,还有什么能够撑起对它的想象?

貌似真没有。

因为风口而起,注定会因为风口而落,鹏博士的滑落,依然看不到头。


600804鹏博士股票

格隆汇4月28日丨鹏博士(600804.SH)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39.52亿元,同比下降24.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68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1.0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2.05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4.48亿元;基本每股亏损0.83元。

四川华信(集团)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公司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对相关事项已有详细说明,请投资者注意阅读。

公司于2022年4月27日召开第十二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公司2021年度利润不分配、不转增。该预案尚需公司年度股东大会审议批准实施。

本文源自格隆汇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