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康强电子股吧」安信信托股票》,是否对你有帮助呢?
本文目录
格隆汇10月25日丨康强电子(002119.SZ)公布,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6.04亿元,同比增长42.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331.65万元,同比增长169.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938.64万元,同比增长230.69%;基本每股收益为0.14元/股。
本文源自格隆汇
每经记者:冯典俊 每经编辑:廖丹
6月10日,ST安信(SH600816,股价4.36元,市值238.45亿元)发布公告,上交所对该公司及其控股股东、相关负责人予以纪律处分。
根据有关规定,上交所作出如下纪律处分决定:对安信信托和控股股东上海国之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国之杰”),时任董事长王少钦,时任董事长、总裁邵明安,时任总裁杨晓波、王荣武予以公开谴责,并公开认定王少钦、杨晓波5年内不适合担任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管理人员;对时任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赵宝英和时任董事会秘书武国建、陶瑾宇、王岗予以通报批评。
另外,纪律处分实施过程中,实际控制人高天国已因病去世,根据相关规定,上交所终止对其的纪律处分程序。同时,因安信信托2018年年报财务信息披露不准确,时任财务总监庄海燕也被上交所予以监管警示。
内控存在重大缺陷,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准确
经查明,安信信托、控股股东上海国之杰在信息披露、规范操作方面,有关责任人在职责履行方面存在以下违规行为:第一,未及时披露提供大额保底承诺事项,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第二,多笔重大诉讼事项披露不及时;第三,主要资产受限情况披露不及时、不完整;第四,2018年年度报告财务信息披露不准确。
具体来看,公司对外提供大额保底承诺,未能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迟至披露2019年和2020年年度报告及相关诉讼公告时才予以披露,相关信息披露严重滞后。公司未能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未有效执行合同用印审批流程,导致未及时发现前述大额保底承诺事项,相关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
另经查明,根据公司于2021年7月28日披露的收购报告书摘要及董事会关于消除部分经营风险措施的意见,公司以与部分第三方签署《信托受益权转让协议》或出具《流动性支持函》等形式提供信托项目的保底承诺,是由于控股股东国之杰和实际控制人高天国深度介入公司经营管理、涉嫌开展违法违规行为和经营不当导致。
上交所表示,公司应当引以为戒,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股票上市规则》的规定规范运作,认真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上交所业务规则,自觉维护证券市场秩序,认真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及时告知公司相关重大事项,积极配合上市公司做好信息披露工作;董事、监事和*管理人员应当履行忠实、勤勉义务,促使公司规范运作,并保证公司及时、公平、真实、准确和完整地披露所有重大信息。
公司拟实施非公开发行股票
安信信托前身是成立于1987年的鞍山信托,在1994年以“信托第一股”的身份在上交所上市。
公司2021年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25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1.29亿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169.6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2.50亿元。
去年7月,安信信托披露《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拟向上海砥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砥安”)实施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价格为2.06元/股,非公开发行的股票数量不超过43.75亿股,募集资金不超过90.13亿元,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充实公司资本金。此次非公开发行完成后,上海砥安将成为公司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为44.44%。
今年4月份,上海银保监局发布《关于同意安信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募集新股份方案的批复》,同意公司以募集新股份的方式变更注册资本。募集的具体实施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执行。
同样在今年4月份,安信信托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近日收到控股股东上海国之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函件,告知公司实际控制人高天国于2022年4月4日因病逝世。
安信信托表示,上述事项将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公司将关注控股股东上海国之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后续安排和通知,及时披露具体变更情况。安信信托同时表示,因高天国未在公司担任职务,其逝世对公司各项经营和管理活动不构成重大不利影响。目前,公司正在有关部门指导下开展风险化解工作,各项工作正在按计划稳步推进。
每日经济新闻
智通财经APP获悉,太平洋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康强电子(002119.SZ)本土引线框架龙头,行业需求旺盛。预估公司2021-2023年有望实现净利润别为2.26、3.08、3.96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 20.16、14.78、11.49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太平洋证券指出,康强电子是我国本土封装引线框架和键合金丝的核心龙头企业,封装材料引线框架和键合金线是下游封装企业的重要基材。过去两年的行业大缺货带来公司的行业话语权提升,公司主要产品封装引线框架和键合金线在最近两年下游需求大幅增长的缺货浪潮中具备充分的利润弹性。
太平洋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本土引线框架龙头,行业需求旺盛带来行业供需升华。康强电子是我国本土封装引线框架和键合金丝的核心龙头企业,过去公司的下游产品集中于DIP、SOP、QFP多脚位集成电路引线框架、SOT表面贴装分立器件引线框架和电力电子功率器件引线框架,因而与台系厂商类似,与下游封装大厂议价能力不强。但随着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疫情宅经济等中低端封装制程芯片需求大幅提升,相关领域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紧张供应态势,产品开始进入价格上行的景气周期。。
蚀刻法工艺顺利突破,增加全新高端成长赛道。对于康强电子,还有一个重要变化是公司工艺的新迭代—蚀刻法制程,在封装引线框架行业中,排名靠前的日系厂商主要以蚀刻法工艺为主,下游框架产品的封装应用主要集中于相对高端、引脚间距较窄的芯片封装,如QFN或者高pin数的IC类产品,这类产品的相对利润率也较高。过去中国本土厂商和台系厂商主要以模具冲压法为主,通过多年的努力,近年来蚀刻法逐渐作顺,这相当于开辟了一条高端的成长赛道,以台系长华科等公司的发展轨迹为例,公司未来几年的成长有望实现“康强X2”。
过去多年银亿集团的持股对康强的负面影响将逐渐拨云见雾。康强电子目前并无实控人,截至2021年3月30日,公司*股东为普利赛思(银亿控股全资子公司),持有公司总股本的19.72%。由于银亿股份目前已经被宁波中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而且因为今年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换届延期所引发的一些深交所的问询和媒体的讨论与报道,让市场投资者对于公司第一大股东的存续状况以及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是否稳定的情况产生了较多疑虑,但太平洋证券认为董事会、监事会换届及股东背景的更替或变化对公司当下的实际运营及未来的基本面业务发展不构成重大影响。
一个好的公司的关键,是其业务能力和渠道地位。康强电子的三大业务领域引线框架、键合丝与电极丝都是国内翘楚,模具的工艺和制程能力亦是行业领先,是国内、甚至于全球封装用关键材料的重要供给业者,即使出现任何可能的股东变化,对于康强而言,未必是坏事。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康强电子是我国本土封装引线框架和键合金丝的核心龙头企业,封装材料引线框架和键合金线是下游封装企业的重要基材。过去两年的行业大缺货带来公司的行业话语权提升:公司主要产品封装引线框架和键合金线在最近两年下游需求大幅增长的缺货浪潮中具备充分的利润弹性。而近日来马来西亚封国、日本和台湾疫情加剧,这对于引线框架行业的冲击非常大,康强目前是国内交期最短,所有本土封装厂最明确且现实的选择。此外,公司花了数年的时间攻关蚀刻工艺,近年来蚀刻工艺逐渐完善后,公司补全了自身在QFN等高密度引线框架方向上的制程短板,2020-2021放量明确,未来几年蚀刻框架大概率都会有较高以上成长。而公司过去几年因为大股东银亿的持股对康强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逐渐边际效应递减,银亿不管未来走向什么状况,康强电子的核心价值仍主要取决于其自身,股东的更替或其他变化并不会改变基本面的真实运行轨迹。
风险提示:1)受美国QE影响,上游金属材料涨幅超出预期;2)公司蚀刻引线框架达产进度低于预期;3)本轮半导体封装基材引线框架的紧缺趋势结束早于市场预期。
2019年12月4日,康强电子A股开盘11.78元,全日下跌1.18%,股价收报11.77元。自2019年12月2日以来,康强电子收盘价连续三日收于年线(250日均线)之上。
前次回顾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康强电子股价前一次连续三日收于年线之上为今年的3月8日,当日收盘价为9.08元(前复权)。此后康强电子股价短期有一定的上扬,持续22日站在支撑价格9.08元之上,期间*涨幅为23.42%。
历史回测
回溯近一年股价,康强电子近一年仅2019年3月8日连续三日收于年线之上,次日股价上涨6.51%。
市场统计
统计2018年6月13日至2019年6月12日的全市场数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共有3167只个股连续三日收与年线之上7037次,其中3462次第二日股价上涨,3411次股价下跌,164次股价无变动,全市场次日平均收益率为0.06%。若将期限拉长,一个月(20日)、三个月(60日)、六个月(120日)平均收益率分别为1.26%、-2.27%、-2.04%。
注:本文所使用的年线数据为未剔除停牌日的数据。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大数据生产,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