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纳米光刻机突破(我国突破5纳米光刻机技术)

2022-12-05 8:29:16 基金 xialuotejs

如果中国举全国力量研发芯片和研制光刻机需要多长时间?

如果中国举全国力量研发芯片和研制光刻机,也需要10-20年左右。

在中国芯片制造被漂亮国“卡脖子”的时候,ASML总裁Peter Wennink曾经在一次科技会议上明确表示,“高端的EUV光刻机永远不可能(被中国)模仿。”虽然说,皮特老板的话听起来不太顺耳,甚至有些打击我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但是不得不说,人家能说出这一番话来,肯定是有人家的底气的。

ASML的皮特老板还说:“因为我们是系统集成商,我们将数百家公司的技术整合在一起,为客户服务。这种机器有80000个零件,其中许多零件非常复杂。”据他介绍,许多企业专门为光刻机生产诸如镜头、反光镜和其他光学部件,目前为止,世界上的任何公司都不可能轻易地模仿制造。

实际上,许多网友对此言论是有些不屑一顾的,他们似乎觉得生产光刻机其实并不难,只要中国拿出当年自力更生地研发制造“两弹一星”的精神和意志来,那么,哪怕四处碰壁、困难重重,也一定能得偿所愿地制造出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光刻机来。

但是这样的说法,显然太过主观臆断。

无论如何,想要造出高精度、高可靠和高品质的光刻机,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拿ASML公司来说,虽然是荷兰公司,但是背后却是美国资本的掌控。在全部数万个零部件中,有许多关键部件,都是来自美国和日本的高科技公司。而美国科技的领先,一方面是在大量资本投入下设计研发的先进,另一方面更是世界各国科技人才的趋之若鹜。

有财富、有资本,又有人才,点满了“科技树”的美国科技,自然在光刻机和芯片领域一往无前。

纵观短短几十年的芯片技术发展史,荷兰的ASML公司坚持技术整合,迎合客户需求,抓住了电脑、手机和数码产品水涨船高、突飞猛进的历史机遇,堪称是美日两国在半导体科技领域相互竞争的“幸运儿”。

就咱们国内的半导体行业来说,上海微电子的光刻机在2019年以前保持在90纳米左右,已经是国产光刻机的最高水平,但是在“卡脖子”事件之后,国产芯片制造产业显然得到了迅猛发展。据悉,上海微电子在两年内已经率先研发出28nm光刻机的先进技术,并有望尽快向企业交付。而中科院光电所已经研发出光刻分辨率达22nm的技术,但是研究归研究,想要量产出来,成千上万零部件的设计研发、制造整合,都会是层出不穷的大问题。

不管怎么说,上海微电子和中科院光电所能够研发出成熟可行的光刻机技术,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庆贺,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国内光刻机和荷兰ASML光刻机,仍然有设计研发、零部件整合与制造工艺方面的巨大差距,而西方国家深耕细作几十年的技术壁垒和鸿沟,我们想要在两三年内寻求突破,无疑是比较困难的。

虽然说,研发国产芯片和研制国产光刻机是摆在华为“打工人”和我们每个中国人面前的“当务之急”,但是正所谓“欲速则不达”,在当前的形势下,我们既需要快马加鞭地加速追赶速度,也需要统筹兼顾国内半导体行业的发展现状。

或许等到某一天,咱们中国人就是“专治各种不服”,成功地凭借着顽强不屈的精气神和举国之力的众志成城,研发出了高精度光刻机,到那时候我们也必须牢记:再先进的光刻机,也是用来脚踏实地生产芯片,完善和改进我国的半导体产业链的,而不是摆出来“论功行赏”,给脸上“贴金”的。

因此,正常来说,就算是中国举全国力量研发芯片和研制光刻机,也需要10-20年左右。

如果心急火燎,抡圆了胳膊,一窝蜂地“大干快上”,很容易忽略科技发展的正常规律,反而会造成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

但是就我个人来说,我当然希望光刻机的研发制造越快越好!

中科院攻克2nm芯片关键技术到底是不是真的?具体是怎么回事?

确实, 中科院在2纳米芯片工艺的承载材料上获得了突破,这个得到突破的东西叫垂直纳米环栅晶体管,是未来2纳米工艺上所有获选材料的一种。但这一突破是不是最终会成为最后2纳米工艺中的一部分,就不好说了。理由解释如下:

芯片生产是出了名的环节众多,并且是一环套一环。由于现在生产芯片的尺寸已经延展到纳米级,任何一个极其细微的差错就会导致整个生产的前功尽弃。 至此,在现代尖端芯片的生产中,就没有什么关键不关键之分,所有环节全是关键!而且这些所有的环节必须精密地配合在一起,才能生产出符合标准的芯片。

比如,以圆晶清洁系统为例,虽然有多个品牌的清洁系统都适用于某个尺寸的工艺,比如28纳米芯片。但这些情节系统却并不通用。哪怕是仅仅更换另一个品牌的清洁系统,甚至就是生产的芯片类型发生了变化,可能所有的工序都要调整。但这一调整,又可能会引起其他材料工具的工作异常,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让生产恢复正常,甚至很可能调整到最后却发现根本无法将生产效率恢复正常,也就是没办法更换清洁系统了。

在未来2纳米芯片工艺上也是如此,现在获得突破的这个承载材料确实可以称得上是一次突破,但是不是将来的2纳米芯片工艺中会使用这个承载材料,却要看整个2纳米芯片工艺的环环相扣中有没有它的位置了。

当然,现在说这个还太远。 不管怎么说,这个材料可以当作储备知识先存起来,即便将来2纳米芯片工艺没用上它,指不定将来在什么东西的研发中就会用上呢?科学的发现总是有用的,现在看着用处不大的东西,将来说不定就是挑大梁的东西。

是真的,中科院研发的叫做叠层垂直纳米环栅晶体管,可以用于2纳米以下工艺。不过,这只是一种晶体管结构,距离实际应用还有很长的距离。

我们知道,半导体芯片发挥作用的就是晶体管。芯片的的技术水平,一般也要看每平方毫米多少晶体管。例如,Intel的芯片,10纳米技术节点,晶体管密度达到了1亿个晶体管,基本与三星的7纳米工艺相当,比台积电的7纳米芯片还要高一点。

晶体管也是多种多样的,以适应不同的无需求。每一种结构,各有特点,对芯片性能影响很大。例如,Intel的芯片广泛使用的FinFET工艺,采用的是鳍式晶体管,这个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在22、16、12、7等工艺节点上应用广泛。各大厂商基本都用这个设计,我国中芯国际,在14纳米工艺上开始使用这一技术。

但是,半导体发展到5nm、3nm节点,原有的鳍式晶体管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了,就需要研发新型晶体管,来代替以前的设计方案。这些设计方案中,最有希望的GAA环绕栅极晶体管。据说,三星公司就计划在3纳米技术节点使用GAA环绕栅极晶体管。而第一家使用鳍式晶体管的企业Intel在5纳米就转向GAA技术。而台积电,也要在3纳米或者2纳米节点转向GAA技术。

具体到中国,就遇到麻烦了,美国已经严令GAA环绕栅极晶体管技术不得向中国提供。那么,中国势必要研发自己的技术应对。基本来说,中国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自己研发GAA 技术,我国的复旦大学就已经进行了验证,已经可以发展出自己的技术。另一方面,研发自己的新型晶体管结构,这就是中科院研发的新型垂直纳米环栅晶体管,它被视为2nm及以下工艺的主要技术候选。

技术储备有了,但是实现技术也是个难题,中国目前没有极紫外光刻机,哪怕技术有了储备,也要等制造设备到位,这是个漫长的过程。

中科院攻克2nm芯片关键技术这件事是真的。

不过不用过于高兴,因为该技术只是制造芯片众多环节中的一个关键技术,严格来说它属于芯片设计的范畴。不是说攻克了该关键技术很快就能制造出2nm芯片。相反,我国离制造出2nm芯片还很遥远,还有很多难关要攻克,比如制造2nm芯片所需的光刻机丶光刻胶丶离子注入设备等等。

中科院攻克的2nm芯片关键技术是指成功研发出了新型垂直纳米珊晶体管。这种新型晶体管被视为2nm及以下工艺的主要技术候选。该技术比之前三星宣布的3nm工艺需要采用的GAA环绕珊极晶体管性能更强,功耗更低。

该技术的诞生说明我国的芯片设计能力己处于世界前列,跟世界顶尖国家基本上属于同一个水平。

哎!看到标题很兴奋,详细了解后,难免还是有些失望!该技术就象你得到了宫庭秘传胡辣汤中那几片牛肉的做法秘诀,但是,汤中放什么料以及配比的秘方还没有,做胡辣汤的锅丶碗丶勺丶瓢丶盆也没有,只能吧哒吧哒嘴,把快流出的口水咽了。

不过,随着国家的大力支持,一个个象这样的技术被攻克,我们总是离制造出高制程的芯片更近一步。

宫庭秘制胡辣汤早晚会喝上的!

何止两纳米,我们宣称都攻克0.1纳米了。问题是你相信吗?靠吹嘘是没用的。目前国际上真正大规模制作出来的最先进芯片,只有5纳米。比如华为mate40和苹果12用的芯片。

攻克的是设计环节,而非制造环节。

生产2nm芯片关键要看光刻机的先进程度,科研芯片和生辛芯片是两回事,就目前而言,我国还没有研究生产2nm芯片的光刻机,芯片越小,对光刻机的 科技 含量越高,光刻机属于世界高 科技 设备,据悉我国目前只有生产22nm芯片的光刻机,相信我国这次以国家科研院牵头,以举国之力,聚集全国科学家攻关,相信在不远的时间,我国一定会攻克生产小nm芯片光刻机的,祖国加油!

你说的是台湾省的中科院吧?

这个2nm指的不是生产工艺,而是指晶体管。目前各大厂商使用的都是FinFET鳍式晶体管,由于传统的硅基芯片受到摩尔定律的限制即将步入物理极限,所以科学家一直在寻找一种新型的晶体管材料或结构。这次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朱慧珑研究团队,提出并实现了世界上首个具有自对准栅极的叠层垂直纳米环栅晶体管,这种晶体管可用于2nm的生产工艺。不过现在我们国家最大的短板是在芯片制造环节,主要是卡在了光刻机上。在高端光刻机领域荷兰阿斯麦一家独大,老美出于打压中国的目的,是不可能允许其出售EUV给我们的。至于说攻克光刻机技术,应该是难度很大,至少短期内恐怕是不可能。希望我国科学家再接再厉吧,争取早日攻克包括光刻机在内的一系列“卡脖子”技术。

我的国目前还没这水平啊,7n这个样子,最瓶颈的就是光刻机机设备,还有很长的路哦!………[酷拽][酷拽][酷拽]

攻克2nm芯片关键技术,并非能流片或产出2nm芯片。2nm芯片的关键技术也并非只有光刻机,或许它就是光刻机中的某个技术。总之,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只有将所有关键技术逐一攻克后,我们才能在芯片制造上迈出一大步,这就是集腋成裘。

我国可以制造出2nm的芯片,为什么制造不出光刻机?

随着科学在各个方面的不断进步,人们使用电子产品的体积也就在不断的缩小,我们使用电脑芯片这方面,在目前使用最好的也就是7nm的制造工业,可是在前不久中科院就发表文章说可以制造出2nm的芯片。就会有人问:我国可以制造出2nm的芯片,但是为什么就是制造不出光刻机?其实这是我国科技水平还没达到发达阶段。

想必大家都知道,当下我们积电最先进的芯片工艺为5nm,目前主要用我们即将要问世的麒麟1020、苹果A14芯片上,而对于我们当下手机最强芯片A13使用的也还是第二代7nm工艺,而这次要出a14芯片的性能方面也会受所到人们的追捧。就在不久前,我国就发表文章,我国可以制造出2nm的芯片,而当下就算是全世界最有的荷兰ASML公司都还是在对2nm光刻机处在研发阶段。这样的一个重大突破,无疑是我们的一个喜欢,可是好景不长,问题又来了,我们还是不能制造不出光刻机。

虽然说,我们国家是研究出了2nm的芯片,可是在我们呢没有光刻机的时候,我们依旧是不能达到量产的。可是我们国家在的制造工业目前也就值掌握了90nm的制造工业,距离我们目前所研究到了2nm技术,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而对于光刻机,首先我们国家对于光刻机的技术还是很落后的,就算是国内技术含量最好恶毒光刻机也太能达到22nm,而与我们所研究出来的2nm芯片所要的光刻机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了。而目前我们想要研制出光刻机,并且我们国家2018年在荷兰定制的两台7nm光刻机至今一点消息都没有,更别说我想要研制出这样的光刻机了

中国光刻机现在达到了哪个水平?

中国光刻机现在达到了22纳米。在上海微电子技术取得突破之前,我国国产的光刻机一直停留在只能制造90nm制程的芯片。

这次我国直接从90nm突破到了22nm也就意味着我国在光刻机制造的一些关键核心领域上已经实现了国产化。而自己掌握核心技术有多重要自然不言而喻,在突破关键领域以后,更高阶的光刻机的研发速度只会越来越快。国产光刻机突破封锁,成功研制22nm光刻机,中国芯正在逐渐崛起。

高端的投影式光刻机可分为步进投影和扫描投影光刻机两种,分辨率通常七纳米至几微米之间,高端光刻机号称世界上最精密的仪器,世界上已有1.2亿美金一台的光刻机。高端光刻机堪称现代光学工业之花,其制造难度之大,全世界只有少数几家公司能够制造。

中国2纳米光刻机突破(我国突破5纳米光刻机技术) 第1张

中科院首创2纳米芯片关键技术,还需要依赖光刻机吗?

不需要了,中国科学院也收到了好消息,当世界处于7纳米研发阶段时,中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全新的垂直纳米级环形栅极晶体管,它也被认为是下一代2纳米级芯片的关键技术候选。这一研究成果也已在国际微电子器件领域的顶级期刊上发表,并成功获得专利授权,目前,我们在芯片研发方面一直处于世界顶级水平。

有了这一成果,它将大大改善我们在芯片领域的不足,这是一项独特的技术。值得一提的是,台积电也突破了 3 个纳米级环形栅极晶体管,这也意味着中国在芯片领域的制造即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2NM芯片的制造和生产有望在 2024年投入使用,这可能是中国高科技领域的又一个里程碑,我们将在半导体领域逐渐赶上并超越,不再到处被人操纵。

没有这个关键设备,中芯国际将在制造 7nm芯片的过程中遇到很大的障碍。我们还有机会赶上它吗,然而,据中芯国际称,国内第一条 14 纳米生产线已在上海正式投入使用,并实现了批量生产。下一代 12 纳米芯片技术也将实现,一旦实现能耗,将比 14 纳米降低 20%,性能将提高 10%。

目前,荷兰光刻机已经正常提供给我们,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这将是双方的双赢局面。我们在这一领域的投资也超过了 1.5万亿,所以我们渴望拥有这样一台高精度的光刻机,这种光刻机有什么困难,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技术还不够成熟。

关于以上的问题今天就讲解到这里,如果各位朋友们有其他不同的想法跟看法,可以在下面的评论区分享你们个人看法,喜欢我的话可以关注一下,最后祝你们事事顺心。 

2纳米光刻机有几台

题主是否想询问“2纳米光刻机中国有几台”?1台。光刻机又名曝光系统,光刻系统,是制造芯片的核心装备,它采用类似照片冲印的技术,把掩膜版上的精细图形通过光线的曝光印制到硅片上。该机器非常难制造,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截止到2022年10月24日,中国有1台2纳米光刻机,是非常重要的机器,标志的中国技术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