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美联储加息中国股市涨」中青宝最新消息》,是否对你有帮助呢?
本文目录
(报告出品方/作者:川财证券,陈雳)
一、第一轮加息周期(1994/4-1995/2)
1.1 加息背景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为了支撑经济复苏,美联储降低联邦基金目 标利率,两年内将基准利率从 9%降至 3%,随后便维持低位运行。此后,美国经济强劲 复苏,失业率也保持在较低的水平。
1993 年四季度,美国 GDP 环比上涨了 7.9%,而在 1990 年四季度,这一数字是下跌 0.7%。可以看到的是,美国经济维持着强劲复苏的势头。在此背景下,美联储担忧经济 过热引发通胀大幅上涨。1994 年 2 月,在通胀并未大幅上涨的背景下,美联储宣布加 息,首次加息 20 个基点。在随后的 12 个月内美联储共加息 7 次,累计加息 300 个基 点。
1.2 对美国的影响
此次提前加息有效地抑制了美国通胀上行,但对资本市场产生了较大影响。美联储宣布 加息后,美国通胀回落,CPI 同比增速维持在 2%左右。经济方面,加息周期内 GDP 环 比增速增速开始放缓。
由于当时美国通胀值并不高,CPI 同比增速在美联储宣布加息时仍处于较低的位置,因 此美联储激进的加息措施远超市场预期,引发资本市场震荡明显。可以看到的是,在美 联储宣布加息后的半年内,美股市场大幅回落,三大主要股指集体下跌。1995 年 2 月, 随着美联储结束加息,三大主要股指大幅上涨。美元方面,在首次加息落地的半年内, 美元指数受到美国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大幅下跌,随后呈现出上涨趋势。债市方面,十年 期美债收益率受到加息的刺激大幅攀升,随着加息结束开始回落。
1.3 对新兴市场国家及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
新兴市场国家方面,美联储此次加息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随着美 元走强,新兴市场国家货币迅速贬值。
中国方面,1994 年,中国股市还未与国际市场建立比较密切的联系,美联储加息对中国 的影响较小。而在央行货币政策方面,当时中国经济稳步发展,通胀呈现抬头趋势。因 此为了抑制国内通胀上涨,中国央行逐步收紧货币政策。可以看到的是,中国央行货币 政策坚持“以我为主”,并未跟随美联储货币政策。因此,此轮加息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 响并不明显。
二、第二轮加息周期(1999/6-2000/5)
2.1 加息背景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受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美国经济增速放缓,美联储宣布下调联邦基准利率。随后,美国经济快速发展,在此期间,大量资金涌入互联网行 业,it 行业飞速发展。与此同时,美国通胀值持续攀升,CPI 同比增速超过了美联储设 定的 2%的目标。1999 年 6 月,美联储宣布收紧货币政策,开始加息。在随后的 11 个 月内美联储共加息 6 次,累计加息 175 个基点。
2.2 对美国的影响
与此前第一轮加息不同的是,这一次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已经落后于通胀的上涨速度。整 体来看,此次加息规模较小,通胀并未得到较好地控制,加息周期内 CPI 同比增速仍呈 现出上涨势头。在首次加息落地后的半年内,美国 GDP 环比大幅下降,随后开始反弹, 直至 2000 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经济增速放缓。为支撑经济发展,美联储在 2000 年 5 月宣布停止加息。
可以看到的是,此次加息并未改变美国资本市场的原有走势。在美联储首次加息落地的 3 个月内,美国三大主要股指波动明显,呈现下跌趋势。随着市场消化美联储加息的相 关消息后,三大主要股指维持着震荡上行的趋势。特别是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得益于互 联网行业的蓬勃发展,加息周期内大幅上涨。美元方面,在美联储宣布加息后的半年内, 美元指数大幅下跌,在 1999 年四季度开始维持的震荡上行的势头。美债方面,在加息 期间,十年期美债收益率维持着上涨趋势。
2.3 对新兴市场国家及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
新兴市场方面,短期内新兴市场主要股指受到市场恐慌情绪的影响波动加剧。但此次加 息幅度较小,且美元指数在加息后的半年内维持着下跌走势,因此并未引发国际资本大 规模流出新兴市场国家。中国方面,1999 年 6 月,A 股市场大幅上涨。中国央行开始实 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此轮加息周期中,中美货币政策表现分化,美国加息对中国资本 市场的影响相对较小。
三、第三轮加息周期(2004/6-2006/5)
3.1 加息背景
二十一世纪初,受到“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影响,美国经济增速放缓,金融市场表现疲 软。2001-2003 年期间,美联储连续 13 次降息,将基准利率维持在较低水平。在长此 背景下,美国住房成本大幅上涨,房地产泡沫显现,通胀抬头。为了应对房地产泡沫和 通胀上行带来的潜在风险,2004 年 6 月,美联储宣布加息。在随后的 24 个月内美联储共加息 17 次,累计加息 425 个基点。
3.2 对美国的影响
美国方面,加息周期内,美国 GDP 增速环比小幅下降。通胀方面,尽管此次加息时间长、 规模大,但是在加息周期内,CPI 同比增速未呈现明显下降的势头。可以看到的是,此 轮加息并未有效缓解美国的通胀压力。 美联储宣布首次加息后,美国三大主要股指呈现波动走势。宣布加息后的三个月里,美 债收益率回落,随后大幅反弹。美元方面,美元指数也并未随着美联储加息走高,受到 美国通胀值较高的影响,美元表现疲软。
3.3 对新兴市场国家和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
新兴市场方面,由于在此次加息周期中,美元并未明显走强,呈现下跌的趋势。受此影响,国际资本并未大范围从新兴市场国家流出,因此对新兴市场的影响有限。
中国方面,本轮加息周期中,A 股市场呈现出下跌势头,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双双下跌。 具体来看,A 股下跌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央行收紧货币政策,并非受到美联储加息的影响。 整体来看,当时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有限,更多是受到国内经济发展和货币政策 影响。
四、第四轮加息周期(2015/12-2018/12)
4.1 加息背景
2007 年下半年,全球爆发了新一轮的金融危机,美国经济复苏受挫。为支撑经济发展, 美联储在 2007 年-2008 年期间,连续 10 次降息。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一方面提振了美 国经济,另一方面导致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大幅增加。随着经济稳步复苏,美联储货币政 策开始转向正常化,2015 年 12 月宣布第一次加息,在随后的 37 个月内共加息 9 次, 累计加息 225 个基点。
4.2 对美国的影响
美国方面,在首次加息落地后美股小幅波动。但在此轮加息周期内,美股表现强劲,三 大主要股指呈现出大幅上涨的趋势。除此之外,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也双双上涨。加 息结束后,美国经济增速虽有所放缓,但通胀压力得到缓解,就业市场也逐步修复。
4.3 对新兴市场国家和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
新兴市场方面,在此轮加息周期中,美元指数走高,美元表现强势,大量的国际资金流 出新兴市场国家,新兴市场国家货币贬值压力激增,经济和资本市场发展均受到打击。
中国方面,美元升值增加了人民币的贬值压力。A 股方面,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 改革逐步深化,美联储加息短期内引发市场恐慌情绪蔓延,波动明显。随后,受到央行 货币政策和经济增长的提振,大幅反弹。
五、第五轮加息周期(2022/3-)
5.1 加息背景
2020 年 3 月以后,为了应对新冠疫情爆发后的经济困境,美联储推出了一系列超常规 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一方面,美联储选择降低市场融资成本,在 2020 年 3 月后多 次降息,将基准利率降至接近零利率。另一方面,美联储陆续推出了一些系列的量化 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增加流动性。这些经济刺激和规模和力度是史无前例的,在此之 后,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迅速扩大,通胀持续走高。
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 4 月 CPI 同比上涨了 8.3%,超过市场预期的上 涨 8.1%;4 月 CPI 环比上涨了 0.3%,预期上涨 0.2%。美国 4 月核心 CPI 同比上涨了 6.2%,预期上涨 6%;4 月核心 CPI 环比上涨了 0.6%,预期上涨 0.4%。
在此背景下,美联储也将 2022 年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抑制不断攀升的通胀上。在 2021 年 11 月的月度息会后,美联储宣布在 11 月开始缩减购债规模。美联储 Taper 正式落地, 这也意味着持续了将近一年半的超常规的货币政策开始向正常化转变。2022 年 3 月, 美联储宣布加息 30 个基点,首次加息落地。5 月息会后,宣布加息 50 个基点,并表示 将有较大的可能性在 6 月和 7 月两次加息 50 个基点。
5.2 对美国的影响
美国方面,首次加息落地并未明显改善美国的通胀现状,美国通胀压力依然较大。考虑 到供应链瓶颈、大宗商品价格走高、能源价格大幅攀升和食品价格暴涨的影响或将持续 较长时间,美国通胀压力短期内较难缓解。经济方面,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第一 季度实际 GDP 初值环比下降了 1.4%,自 2020 年第二季度以来首次环比下降, 2021 年第四季度终值上涨 6.9%。从细分领域来看,美国内需依然表现较为强劲,支撑美联 储在 5 月加息 50 个基点。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美联储货币政策进一步收紧,消费或 在下半年走弱,这将加大美国经济的下行压力。
5.3 对新兴市场国家和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
新兴市场方面,美元指数上升,美元走强,本土货币走弱,或引发大量的外资流出新兴 市场,回到美国,新兴市场股市短期内震荡明显。国际金融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3 月 新兴市场国家资金流出总额达到 98 亿美元,这也是自 2021 年 3 月以来首次资金净流 出。整体来看,海外资本或受到汇率波动加剧的影响流入美国资本市场,以其他货币计 价的资产贬值压力增强,不利于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市场和进出口产业长期健康发展。
人民币汇率方面,考虑到当前全球金融市场受到美联储加息的影响波动明显,而中美货 币政策分化进一步扩大,增加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的不确定性。人民币贬值会对我国经 济社会造成广泛的影响:首先是外资或受到汇率波动加剧的影响流出中国资本市场,其 次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贬值压力增强,也不利于我国进口产业的长期发展。
六、美联储加息短期内扰动中国资本市场,但长期上涨趋势不改
美国作为全球范围内的超级大国,是全球流动性的主要供给者。从历史数据来看,在加 息周期内,海外市场短期波动加剧。但等到美联储连续加息、市场风险和压力得到充分 释放后,全球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的上涨行情。
中国方面,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稳步提升,美联储加息也增加了中国资本市场 的不确定性。在此前的四轮加息周期中,A 股市场在短期内受到美国流动性收紧出现波 动。但从中长期来看,A 股市场并未跟随着美联储加息周期变化,而是走出独立行情, 其主要原因是中国资本市场受到国内经济、政策变化的影响更大。
后市来看,虽然今年中国经济上行压力有所增加,但中国经济韧性较强,自新冠疫情在 全球蔓延以来,仍然实现了强劲增长,经济发展前景良好,预计仍能维持增长的势头。 在“稳增长”政策力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央行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保证流动性 合理充裕,海外流动性收紧的影响或逐渐削弱。今年以来 A 股市场波动明显,但考虑到 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反应较为充分,市场情绪终会回归理性。从估值层面上来看, 经过此次回调后,A 股部分业绩增长较好、前期跌幅较大的板块已经具备一定的优势。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未来智库 - 官方网站
中证财讯 中青宝(300052)4月29日披露2021年年度报告。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55亿元,同比增长20.86%;归母净利润亏损4622.61万元,上年同期亏损1.35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3819.85万元,上年同期亏损1.45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735.98万元,同比增长86.24%;报告期内,中青宝基本每股收益为-0.18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86%。
数据统计显示,中青宝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复合增长率为2.07%,在游戏Ⅲ行业已披露2021年数据的30家公司中排名第13。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为-208.33%,排名29/30。
根据公告,公司通过多年来对所处游戏行业的深度探索、研发、运营经验的不断积累及产业链上下游的广泛布局,自主创新并建立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生态业务模式。报告期内,公司在保持传统游戏业务稳步前进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云服务业务,实现了游戏业务和云服务业务两大板块的双轮驱动模式。
2021年,公司毛利率为49.45%,同比上升18.21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4.02%,较上年同期上升32.72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公司毛利率长期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数据显示,2021年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86%,较上年同期增长10.78个百分点;公司2021年投入资本回报率为-6.36%,较上年同期增长6.50个百分点。
截至2021年末,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6735.98万元,同比增长86.24%,主要系报告期收回账龄较长的预定推广资源款等所致;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5599.91万元,同比增加1.32亿元,主要原因是报告期流动资金借款较上期减少所致;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4127.16万元,上年同期为8310.85万元,主要因为报告期较上期少了理财产品收回所致。
2021年全年,公司期间费用为1.69亿元,较上年增加1085.74万元;但期间费用率为47.58%,较上年下降6.23个百分点。
在偿债能力方面,公司2021年末资产负债率为40.96%,相比上年同期上升7.33个百分点,近年来整体高于行业均值;有息资产负债率为11.78%,相比去年同期下降0.80个百分点。
年报显示,2021年末公司十大流通股东中,新进股东为张春兰、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张滟琳、乌鲁木齐南博股权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翁勤。在具体持股比例上,深圳市宝德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宝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有所上升,郭振忠、李梅、翁明杰持股有所下降。
股东名称 | 持股数(万股) | 占总股本比例(%) | 变动比例(%) |
---|---|---|---|
深圳市宝德科技有限公司 | 3276.34 | 12.50446 | 0.06 |
深圳市宝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1914.15 | 7.305525 | 0.03 |
张春兰 | 117.25 | 0.447496 | 新进 |
郭振忠 | 82.87 | 0.316298 | -0.01 |
李梅 | 82.6 | 0.315251 | -0.02 |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78.45 | 0.29943 | 新进 |
张滟琳 | 71.05 | 0.271169 | 新进 |
翁明杰 | 68.78 | 0.262505 | -0.01 |
乌鲁木齐南博股权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65.24 | 0.249005 | 新进 |
翁勤 | 62.03 | 0.236743 | 新进 |
封面新闻记者 朱宁 刘旭强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17日表示,美联储正在迅速采取行动遏制处于40年高位的通胀。鲍威尔称,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广泛支持在接下来的两次会议上各加息50个基点。他强调,美联储将毫不犹豫地继续加息,直到通胀回落。
美联储为加息对A股有何影响?A股为何屡屡重回3000点?本期《经经乐道》深交所优秀讲师洪乐与中汇联洋执行董事、总经理贾小龙进行了探讨。
美联储加息对A股影响有限
美联储作为全球影响力最大的央行,其在货币政策上作出的一些调整,可能就会引起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动荡,比如美联储加息便是其中之一。
所谓的美联储加息,是指经过联邦储备系统管理委员会的决策后,增加联邦基金的利率。加息的目的包括减少货币供应、抑制消费、抑制通货膨胀、减缓市场投机等等。
那么,美联储为何要加息呢?对此,贾小龙认为,首先是美国近期通胀较高,加息能够抑制通胀;其次,加息能给就业和消费带来利好,使实体经济有较好的发展,从而从基本面上有利于股市的长期发展从而形成良性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时,通过美联储的加息,可以对全球资金形成有效吸引,都回流到美国进行投资,购买美国的资产,使美国经济进一步发展。
当搞清楚为何美联储要加息的问题后,洪乐便问到了当前中国投资者最关注的问题:“近期A股的下跌与美股下跌以及美联储加息有关联吗?”
贾小龙说道:“是有一定的关联的,但是远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强烈,随着我国股市融入世界金融市场的不断深入,外围市场对A股的走势有一定的影响,但A股也保持一定的独立性,比如,前些时间美股的大跌,我们A股的开盘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但随后依然延续自己的反弹趋势”。
多因素致A股重回3000点
虽然中美股市走出了独立性,但是值得关注的是,受到各方面影响,近期A股又回到3000点附近。
对此,贾小龙表示,主要原因还是中国股市发展时间较短,相关制度不完善。事实上,我们国家股市只有三十年发展历史,比起欧美股市170多年的进化史存在一定的差距。
以股票市场制度来说,从审批制到注册制,我国的股票发行制度才逐步完善;其次,股市的退市制度是资本市场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它关系到股票市场能否实行新旧循环、更新换代,是衡量一个市场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而A股目前退市企业按比例来看依旧不足。
更重要的是,即便公司上市,有些公司利用信息不对称,操纵财务报表、制造利好消息,推升股价,等到高位再推出定增及配股,自己套现后,再出台利空消息,收割“韭菜”。
贾小龙表示,虽然我们股市相关制度虽然有局部的不健全,但呈现不断进步的发展前景,相信在以后也可以让A股成为成熟的资本市场。
A股估值低洼 吸引力较高
“美国股市和A股对比来讲,谁更具有投资价值?”在了解中国股市的上涨难的原因后,主持人洪乐便问到了中美股市的对比。
贾小龙说道:“股市对比非常复杂的问题,每个国家的股票的价格的形成是非常复杂的,受到经济发展速度、货币政策等多方面的影响。”
贾小龙分析到,目前A股出现估值低洼。年初至今,上证综合指数市盈率10倍左右,处于近五年低位;深成指数市盈率降至20倍左右。从横向其他市场比较国内股市整体估值也处于低洼位置,A股继续下跌的动能已经消耗殆尽了,已经很难再继续向下大幅地下跌了。
而作为美国资本市场来说,目前由于美国的通胀率已经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创下了近40年来新高,因此美联储预期年内数次加息,这对于美国直接影响是资产价格下跌,包括股市房市以及所有的债券。贾小龙总结到,总体来看,A股的吸引力还是很强劲的。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当地时间5月4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加息50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到0.75%至1%之间,这是自2000年以来最大的加息幅度。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就美联储加息影响接受《北京周报》记者采访,宗良表示,美联储此次加息难以抑制严重通胀,对中国货币政策、资本流动、人民币汇率等有一定影响,但总体影响相对较小,应继续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以下为采访整理。
5月4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临时主席鲍威尔出席新闻发布会。(新华社记者 刘杰摄)
《北京周报》:美联储上调联邦基金利率50个基点,同时宣布6月1日起缩减规模近9万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表配合加息举措,以应对通胀。您认为美联储加速紧缩是否能够真正解决美国经济面临的问题?
宗良:美联储此次加息50个基点旨在应对通胀高企并促使经济实现“软着陆”,但效果存在不确定性。
一是美联储此次加息难以抑制严重通胀。美国通胀水平较高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核心是长期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导致储蓄快速累积以及疫情和地缘政治带来的全球供应链瓶颈。美国通胀指数过高,难以通过本次加息得到有效抑制。美国3月CPI同比上涨8.5%,涨幅刷新逾40年峰值,美联储宣布加息50个基点无异于杯水车薪,难以有效抑制不断飙升的通胀率。并且俄乌冲突、新冠疫情均对供给端带来冲击,继续对通胀形成上行压力。
二是经济增长叠加金融稳定将制约美联储加息节奏。当前美国资本市场估值偏高,资产价格面临较大的下跌风险。在美国债务高达30万亿美元以上的情况下,美元过快升值和利率上升可能会引发债务风险。在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的双重制约下,美联储加息节奏会受到较大制约。但考虑到美元在全球的特殊地位及美国在全球地缘政治方面的影响力,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仍将比其他经济体更为主动。
三是未来美国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存在陷入“滞胀”的风险。2022年一季度经济活动总体放缓,美国GDP环比折年率下降1.4个百分点,但家庭支出和企业固定投资依然强劲。未来,美国就业市场的参与率会逐步提升,但是就业人数增长会放缓,进而导致失业率出现小幅上扬。同时如果加息未能带来大量的资本回流、通胀仍然较高、经济增速较低的情况下,美国经济存在陷入“滞胀”的风险。
《北京周报》:美联储此举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何在?特别是对新兴经济体的影响?是否会导致全球经济衰退?
宗良:美联储此举将对全球经济产生一定影响。由于美元是全球最重要的国际货币,美元加息必然会带来全球流动性的相对紧张,从而会对全球经济产生较大影响。根据世界银行预测,2022年全球GDP增速或降至4.1%,较2021年下行1.4个百分点。
美国金融市场可能迎来大幅调整。美联储加息长期有利于控制通胀、资产价格泡沫,但短期利率中枢上移或将导致美国金融市场面临调整甚至动荡。当前美股存在泡沫化风险,随着货币政策正常化深入到加息、缩表阶段,美股可能出现较大幅度、较长时间调整。在美联储议息日大涨后,美股连续两天下挫,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周四更是重挫5%,创下了2020年6月以来最大的单日百分比跌幅,就是很好的说明。
部分新兴经济体面临资本外流的风险,少数新兴经济体或出现爆雷。为了抑制飙升的通货膨胀率,一些新兴经济体已开始调整货币政策。由于新兴经济体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其对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十分敏感,不得不通过提前加息应对资本外流和汇率波动风险。随着全球流动性收紧,以土耳其、阿根廷、智利等为代表的部分新兴市场将面临“政经风险交织、国际收支失衡”的困难,可能爆发债务危机。同时,由于国际资本流动转向,新兴市场“缩减恐慌”或将再现,叠加新兴经济体内部脆弱性与疫情反复等因素,风险或将进一步扩大,甚至存在触发金融危机的风险。
俄乌冲突成为重要的不确定因素。随着俄乌战争的全面爆发,能源价格面临较大上行压力,加剧了美国国内通胀与经济风险。俄罗斯从能源领域进行的反制裁措施,将导致欧洲、美国在通胀和增长间的抉择面临更大困难。鉴此,预计美联储大概率会采取相对缓和的加息策略,全年加息幅度也会有所减少。
5月4日,平安银行资金运营中心员工在浦东陆家嘴平安金融大厦监测人民币汇率变化。
《北京周报》:美联储此举对中国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中国应如何应对?叠加世界经济下行、新冠疫情、俄乌冲突等外部不确定因素,中国如何确保金融稳定?
宗良:美联储此举会对中国货币政策、资本流动、人民币汇率等带来一定影响,但总体影响相对较小。特别是与相关发达经济体不同,中国在疫情暴发后没有大规模的“开闸放水”,而是选择以稳健的货币政策创造适度宽松的信用环境,因此目前通胀压力总体可控。但考虑到疫情冲击依然存在、经济存在下行压力、地缘政治形势日趋复杂等因素,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变化仍需要高度重视。
一是坚持“稳增长”的年度主线,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应坚持稳增长的决心不动摇,采取“以我为主”的货币政策,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目前我国的通胀压力总体可控,2022年1月份CPI同比上涨0.9%,PPI同比上涨9.1%,同比涨幅均有所回落,且我国商品市场供给充裕,为稳增长提供了更大的政策空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央行的总量与结构双重功能货币政策实践,为货币政策理论的创新和升华提供了新契机,在指导货币政策更好服务经济的同时,也为全球各国货币政策操作提供了新的借鉴。
二是重视资本流向呈现不平衡性和复杂性,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从历史情况看,美联储加息通常会有大量资本回流美国,部分新兴经济体或面临较为严重的资本外流问题,但目前国际资本流向将趋向多元化,尤其是俄乌冲突凸现美元资产的风险,亚太地区可望成为全球资本流向的重要目的地。目前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发展预期保持乐观态度,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在发挥重要作用,预计外资会继续进入中国市场。
三是坚持和平发展的原则,加强国际合作。俄乌冲突加剧地缘政治风险,海外疫情持续蔓延,中国的作用更为突出。新时期应重视中立组织的重要作用,适当扩大金砖(+)国家在国际领域的集体发声,同时加强与相关国家或区域的合作。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发挥相应的避险货币功能,规避西方主要货币相关性较大的风险。
(《北京周报》记者 李潇阳 责编:关山度)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