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简介」600467》,是否对你有帮助呢?
本文目录
中国太保即中国太平洋保险,太保是中国大陆第二大财产保险公司,仅次于中国财险,也是三大人寿保险公司之一。它本身经营多元化保险服务,包括人寿保险、财产保险等,因此中国太保的财险规模实际是比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更大,而全国的财险目前已经明显同比增长,是明显开始业绩恢复的一个保险板块,财产保险相对于寿险来说,国内的认知度更高,而且政策性更强,几乎跟养老保险是一样的广泛性了。
中国太保的股息率还是很不错的
中国太保目前的股息率已经处于历史高位了,目前的TTM股息率是4.77%,股息率已经超过中国平安的4.32%,成为股息率最高的保险公司了,因此中国太保的股息率投资是具有非常的研究价值和实际投资价值的。
中国太保的净利润增速也是很不错的
可以发现中国太保的业绩已经转正了,2021年Q3,中国太保的净利润增速已经达到了15.47%,而相对于中国平安还是亏的业绩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情况,那就是中国太保是目前仅有的几家业绩转正的保险公司,因此在投资上,中国太保更具有投资价值,而且中国太保实际从去年1季度开始就已经业绩转正了。
通过对2021年半年报的数据提取可以发现,中国太保的投资资产收益率达到了5%,而中国平安的投资收益率只有区区3.5%,从这方面来看中国平安是远远弱于中国太保的,当然平安主要是受到华夏幸福的影响太大。同时太保的寿险营收已经同比增长,产险也是同比增长,因此从半年报数据来看中国太保的经营情况正在好转。当然中国太保的规模相对于平安来说还是比较小,因此虽然同比增长,但是规模上还是离中国平安差距比较大。
太保跟大多数保险一样,寿险业务压力巨大
2021年上半年,太保寿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 1,414.49 亿元,同比增长 2.1%;公司实现新业务价值 102.31 亿元,同比下降 8.9%;受业务结构变化影响,新业务价值率为 25.4%,同比下降 11.6 个百分点。同期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的寿险价值也是持续下滑,行业拐点并未到达,而大多数保险公司包括太保,寿险仍是最大的业务,业务占比达到了70%,因此寿险业务情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太保未来业绩的走势,未来能够实现业绩逆转,寿险依然是最大的影响因素。
目前来说中国太保的市盈率还是低估的
目前中国太保的TTM市盈率是9.49,虽然相对于大多数股票来说这是一个比较低的市盈率,但是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这依然是偏高的,毕竟还有人保和新华这两家保险的更低的市盈率,因此中国太保的市盈率略微偏高点,因此在投资上如果市盈率可以更低点的话,那么投资价值就高了。
中国太保一直以来派息率都是挺高
可以发现中国太保的派息率可以高达50%以上,而2020年的派息率又达到了一个高峰,当年的派息率达到了49.43%,这是一个非常的派息率了,对于一家负债率高达88%的上市公司来说,如此高的股息率还是比较罕见的。那么对于未来的股息率预期如下:
可以发现中国太保的股息率走势还是不错的,股息率投资回收期为11年,投资价值比较高。
智通财经APP讯,好当家(600467.SH)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该集团期内营业收入6.59亿元,同比增长3.7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24.53万元,同比增长3.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369.45亿元,同比减少19.97%。基本每股收益0.0262元。
2021年公司成立了销售中心,设立了市场品牌战略部,成立了13个销售公司或分公司,海洋食品销售公司下设济南、青岛、烟威、上海、江苏、河南、北京七个分公司,活海鲜销售公司、冷冻水产品销售公司、国际出口销售公司、保健饮品销售公司、电子商务事业部、电视购物事业部,在国内国外、线上线下多维度开拓市场,进一步扩大好当家品牌的市场覆盖率。
本报记者 苏向杲
3月27日,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中国太保)公布了2021年度业绩。年报显示,2021年中国太保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68.34亿元,同比增长9.2%,归母净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投资收益增加”。
从其他主要业务指标来看,2021年,中国太保营业收入达4406.43亿元,同比增长4.4%;归母营运利润达353.46亿元,同比增长13.5%;内含价值达4983.0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5%;管理资产26015.3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8%;客户数16839.3万,较上年末增长13.1%。
寿险:营运利润同比增长9.2%
寿险业务是中国太保的核心业务板块之一。2021年,全球新冠疫情反复、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寿险业发展进入深度转型期,在此背景下,太保寿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116.85亿元,同比下降0.1%,其中原保险保费收入2096.10亿元,同比增长0.6%;实现营运利润282.65亿元,同比增长9.2%,实现净利润189.05亿元,同比增长1.4%。
从不同业务渠道具体来看,个险渠道方面,2021年,太保寿险CG(MDRT水平)人力同比提升170.1%;代理人月人均首年保险业务收入4638元,同比增长42.3%;月人均首年佣金收入791元,同比增长16.3%;代理人渠道新保期缴业务收入247.61亿元,同比增长11.6%。银保渠道方面,太保寿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74.57亿元,同比增长223.5%,其中新保业务收入为66.68亿元,同比增长331.3%。团险渠道方面,2021年,太保寿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35.14亿元,同比增长19.3%。
按业务类型分类,2021年,太保寿险的保险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传统型保险和分红型保险。2021年,太保寿险实现传统型保险业务收入1070.62亿元,同比增长11.7%,其中长期健康型保险481.34亿元,同比增长4.4%;受费率市场化影响,叠加利率下行因素,实现分红型保险业务收入867.37亿元,同比下降10.9%。
产险:非车险保费同比增长16.9%
从产险业务来看,2021年,中国太保产险非车险业务保持较快增长。太保产险的综合成本率99.1%,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其中,综合费用率29.3%,同比下降8.2个百分点;综合赔付率69.8%,同比上升8.3个百分点;保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3%,达1546.11亿元。
产险业务主要分为车险业务与非车险业务。2021年,受车险综改等影响,太保产险实现车险保险业务收入917.99亿元,同比减少4.0%;综合成本率为98.7%,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其中综合赔付率71.1%,同比上升10.6个百分点,综合费用率27.6%,同比下降9.8个百分点。
非车险业务方面,2021年太保产险实现非车险业务保费收入608.44亿元,同比增长16.9%;综合成本率为99.5%,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主要险种中,健康险、责任险、农业险等新兴领域业务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其中,健康险业务收入121.98亿元,同比增长37.3%;责任险业务收入109.48亿元,同比增长24.6%;司农险业务收入103.63亿元,同比增长19.8%;保证险业务收入72.53亿元,同比增长8.5%。
投资:实现投资资产净值增长率5.4%
就投资端业绩表现,中国太保表示,2021年公司坚持基于保险负债特性并穿越宏观经济周期的资产配置,投资业绩稳健。实现投资资产净值增长率5.4%,同比下降2.0个百分点;总投资收益率5.7%,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净投资收益率4.5%,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管理资产达到26015.3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8%;其中,第三方管理资产规模达到7894.6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0.2%。
从大类资产配置变化来看,2021年中国太保固定收益类投资占比75.7%,较上年末下降2.6个百分点;权益类投资占比21.2%,较上年末上升2.4个百分点,其中核心权益占比11.1%,较上年末上升0.9个百分点。
从投资集中度来看,中国太保去年投资持仓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金融业、交通运输、不动产及基础设施,以及电力、热力、燃气等基础性行业。
就去年具体资产配置策略,中国太保表示,为应对市场利率持续走低以及信用风险事件频发带来的挑战,公司坚持执行“哑铃型”资产配置策略,一方面,加强长期利率债的配置以延展固收资产久期,加强对再投资风险的管控;另一方面,适当增加包括未上市股权在内的权益类资产配置以提高长期投资回报。公司对信用风险的承担持续保持谨慎态度,强化信用风险管控,积极应对和防范信用风险。
(编辑 崔漫)
2022年1月13日,以“数字发展:构建新格局、构筑新优势”为主题的2022零壹智库数字经济年会在上海隆重召开。本次峰会由零壹财经·零壹智库主办,《陆家嘴》杂志、《价值线》杂志联合主办,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数字经济发展研究小组、中国投资协会数字资产研究中心、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横琴数链数字金融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
会上,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区块链及物联网首席专家连理发表了《区块链在保险科技中的创新应用》主题演讲,从区块链技术特点、区块链在保险行业的发展趋势、保险科技场景创新应用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区块链及物联网首席专家 连理
一、区块链技术特点
连理表示,2015年,《经济学人》杂志曾做过一个总结:“区块链是制造信任的机器”。这句话到今天为止还是准确的。区块链综合运用了智能合约、共识算法、密码算法等技术,使大家对链上数据存储、交互、交易形成了信任,这种信任不是对个人、参与方的信任,而是对底层算法、技术机制的信任,所以才能够支撑在公有链上发币、挖矿、分布式金融以及NFT等场景。
区块链技术,或者“分布式账本技术”,它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链接。协同和链接各个主体,推动开放场景、促进碎片化、场景化产品创新。
二是信任。上链信息不可篡改,并且可以做到多维数据交叉验证,降低反欺诈风险,提高保险信任。
三是安全。信息可以选择加密上链,数据甚至可以在链上经过授权才能够访问。比如我们看到的隐私计算技术,包括安全可执行环境、多方安全计算的融合使得原始技术不上链也可以进行协作,在区块链上留下操作的证据。
针对区块链商业应用的不同类别和层级分布,连理表示,从企业级的IT架构来讲,由内部到外部的区块链技术应用发展趋势为:分布式账本技术在企业级数据存储的应用,支持多系统、多数据源接入的企业级“可信数据总线”,以及跨机构或组织间的“可信数据专线”。
当然这个企业级的系统非常复杂,不同的数据源和信息源,通过区块链来搭建多系统、多数据源接入的企业级别的可信任数据总线。这一系统在企业和它的生态合作机构,比如保险机构和多个行业机构进行合作创新时,可以成为跨机构或者组织间的一种可信数据专线,不需要真正物理上实施链接的网络,就可以做到可信数据协作的目标。
从客观角度来讲,区块链的不同应用场景,其实现难度以及行业需求各有不同。目前,落地难度相对较低但是行业需求比较普遍的应用是存证和溯源。包括早期应用较多的商品溯源,以及后来各种电子证照,包括司法证据的存证都成为区块链非常普遍的应用。随着时间推移,区块链技术将会被应用在多方协作的场景。这是指在不同的主体之间,在有业务协作的前提下所进行的可信数据交换和授权访问,典型应用比如供应链、物流领域,以及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多方协作。最能发挥区块链价值,难度也最大的是价值转移的场景应用,即能够让参与各方的数据价值,通过协作共赢,发挥出更大的价值。这个领域包括了黑名单共享、跨境贸易、政府机构数据协作等场景。
二、区块链行业发展趋势
Gartner 2020年中国ICT技术成熟度曲调研表明,有业务价值的区块链用例正在中国市场兴起。
连理表示,在下图中,大家可以看到红圈的部分显示“区块链技术成熟度”已超过了5G、工业物联网等技术。报告认为原因在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我国从2019年10月强调“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开始,陆续推出包括十四五规划在内的若干政策,大力推动了区块链应用的发展。
报告认为,有业务价值的区块链用例正在中国市场兴起,通过在供应链金融、贸易融资、保险等领域创造全新的业务模式提供了业务价值。
对于保险行业区块链应用情况,连理表示,自2016年开始,就已经有保险公司推出基于区块链积分的一些应用,包括后续的一些公益平台用区块链记录公益捐献等应用。整体来看,保险行业的区块链应用场景集中在记账、溯源、快速理赔等场景,后续要逐步升级优化,带来更广更深的业务价值。
此外,连理提出,目前有很多的金融科技厂商,对于底层区块链技术的投入已经超过了大部分场景的功能性需求,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大部分应用场景使用不到底层较为高端的功能。
三、太保的区块链愿景
在演讲中,连理分享了中国太保集团在区块链方面愿景:打造具有影响力的保险行业联盟生态,赋能新型可信生态圈商业模式。太平洋保险区块链创新了包括6大场景领域,分别为个人服务、医疗健康、跨境贸易、汽车服务、农业服务和金融投资。中国太保已经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在了业务创新中,这其中包括了长江养老的跨机构年金协同, 健康险公司的智能理赔,以及寿险的时间胶囊等。
连理表示,在区块链方面,中国太保集团正在探索更多场景,比如食品溯源+食品安全保险,汽车、医疗行业数据协作创新模式,保单结合的数字藏品,行业风控协作等。当然,连理也强调,这些场景都是服务保险主业的创新场景,太保希望最终打造一个可信、开放、互联和多元的生态联盟,来赋能新型可信生态圈。
据连理介绍,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5月13日,总部设在上海,是国内领先的综合性保险集团,并是首家A+H+G(上海、香港、伦敦)三地上市的保险公司。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4221.82亿元,集团管理资产24360.80亿元,同比增长较快。2021年8月,公司连续11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排名进至第158位。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