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芯片厂集体宣布涨价,之所以会有涨价就是由于国内对于国产的芯片依赖性增加,害怕未来遭到垄断的风险。
芯片对于很多的科技而言是相当重要的,比如说手机和汽车对芯片的依赖性非常的强,如果手机没有芯片的话,那么跟一块砖头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在最近几年外国对于中国科技领域上面的阻碍非常的大,比如说美国就不像中国在进口芯片,这样一来我们中国的芯片储量就非常的少,有一天如果我们中国储量的芯片都用完了,那么我们就不在可能生产新的手机或者给汽车在装备上新的芯片,所以很多的厂家纷纷向国产的芯片发出来订单,就是由于这一行为导致了国产的芯片纷纷集体宣布涨价,这也是我们国产芯片迎来光明的一天。
国产芯片厂集体宣布涨价,就是由于近阶段对于国产芯片的需求量增大。
大家都知道目前很多的家电都是在依赖海外的一些芯片,可是由于海外芯片不再向我们中国进行供应,或者是他们在正式上有某些强制性的要求,所以我们中国人只能购买国产的芯片,因此就导致了国产芯片厂商迎来了发展的良机,就比如说在深圳有一家芯片的生产场负责人,他介绍说今年的订单是以前的十几倍,而且目前一直处于爆满的状态,如果不增加单价的话,那么可能会供不应求,只能够通过涨价的措施来让大家少订一点,这样的话才能够让自己也出货。
国产芯片厂集体宣布涨价,导致这样的原因就是由于大家都害怕芯片市场被垄断。
一旦芯片市场被垄断,那么价格就会蹭蹭的往上涨,这样一来到时候自己就会被牵着鼻子走。
国产芯片厂家涨价这件事情,你要是什么好的想法,请分享在评论下方。
诺大的市场中,总会发生两种不同的情况,那就是供过应求与供不应求。如果某一个市场中出现了供过应求的现象,那么商品的价格也会随着订购量的增加而发生大幅度的降价现象。如果大部分市场都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工厂生产的各种零部件完全达不到市场需求量,这就导致许多需要应用到相应零部件的厂家就会提高商品价格。
国产芯片的订购量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而且国产芯片的价格也出现了明显的上升状态。这其实就是一种供不应求的市场现象,国产芯片的生产量十分有限,但是各大科技公司需要应用到的商品生产量特别大。
第一个原因:整个芯片市场存在巨大的缺口,供不应求现象得以发生
随着各行各业的发展速度截然不同,进而导致全球芯片市场出现了巨大的空缺,尤其是国内生产厂商需要运用到大量的芯片。既然国外芯片生产数量达不到国内生产厂商的标准,而且国外芯片还需要增加20%的涨价范围。这就导致大部分科技公司和生产科技产品的企业会订购大量的国产芯片,当许多厂商开始定制国产芯片时,国产芯片的生产量达不到订购量,这就容易造成供货量不足导致商品价格上涨。
第二个原因:好的芯片制作成本一定非常高,智能企业不可能冒着降低产量的同时,还要面临着产品质量下降
由于国内芯片的生产技术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而且高度集成化的芯片考验着每一位技术员工的操作水平。这就造成了人们只会生产出特别精良的少量高端芯片,这种芯片的需求量非常大,但是芯片的制作成本价格相对偏高。尽管如此,各大生产厂商会为了保证生产智能产品的质量,选择高端芯片,从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国产芯片的芯片价格,最终人们发现国产芯片的价格正在大幅上升。
总的来说,国产芯片正发挥出比较稳定的科技促进作用,而且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与相应的技术人员正在投入到芯片生产过程,中国芯片制造行业还将面临着更大幅度的提升过程。国产芯片订购量大幅上升,也意味着国内生产厂商需要芯片的数量急剧增加,只要生产芯片的量达到市场需求量,芯片价格也会随之降低。
就目前国外疫情来看,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芯片会出现“缺货涨价”的情况,因为现在疫情并没有出现转折点,这也意味着不可能正常复工,这也导致芯片行业很难复苏,再加上部分零部件涨价的问题,无形中加大了芯片制作成本,在双重压力下自然也形成了当前这种局势。我认为随着疫情的好转,“缺货涨价”的这种局面有可能会缓解一些,尤其是汽车行业的芯片需求量大增,如果可以得到缓解的话,那么想必未来汽车芯片短缺的问题,也会缓和一些。
随着智能科技的发展,芯片的需求量可以说是只增不减,然而现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势必会给制造商一些压力,此前就有汽车厂家爆出停产的消息,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目前芯片行业所面临的局势还是比较紧张的,希望接下来会有好消息,能够缓和目前这种紧张的局势。
除了疫情这部分的局势外,我觉得还有政策方面的压力,给我国的智能产业也产生了一定影响,比如之前华为芯片的问题,就是受制于相关政策的影响。目前来看,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芯片厂商,无非是那几家,像英特尔,台积电,而我国的芯片产业还处于弱势地位,所以说大部分时候,我国的汽车行业以及手机行业,都需要从国外来引进,由此看来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所以说在我看来,想要改善这种局面,势必要提升我国芯片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可以从根本上缓解当前我国芯片短缺的局势,同时不需要依靠外界的力量,在我看来是很有必要的。而且目前来说,我国也非常重视这方面的科研力量,并且已经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希望未来我国的芯片事业能够更上一层楼。
再说回到芯片目前“缺货涨价”的局势,我认为在短期内,这种情况可能不会缓和,因为就像前面所说的,疫情是一部分原因,需求量大是第二部分原因,而这两点就目前情况来说,短时间内并不会得到一定的改善和缓解,所以在我看来,这种紧张局势有一段时间内并不会改善。
当然,未来随着疫情的好转,以及芯片厂商的正常供应,芯片短缺的问题相信也会逐渐得到好转和改善,也希望这一天早点到来。
我认为芯片之所以产量会严重不足,主要原因是有两个。
首先是新冠肺炎疫情对于经济的严重影响,导致很多工厂面临停工或者是破产的边缘,让原来的工厂数量急剧减少,所以从源头上芯片的供应产量已经受到严重打击。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芯片肯定会面临短缺的问题。因此,就会导致芯片的价格一路水涨船高。但是这样的情况会对各个行业产生严重的影响,因为芯片的价格一旦过高,其他生产和利用芯片制造产品的企业所指导的产品成本就会升高,这样高昂的价格就会转嫁在消费者身上。不仅对消费者的生活成本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更严重的是将会带动整个产业链的恶性循环,一旦恶性循环越来越大,那么对于行业的打击就会越来越大。
第2个原因就是原材料上涨导致芯片产量不足。因为现在的世界货币处于泛滥政策,但是货币一旦增多,就会导致物品膨胀率非常高,尤其是对一些大宗商品材料而言更是影响非常严重,所以原材料的价格一旦上涨,芯片的产量肯定就会不足,那么就会导致出现价格上浮的情况。
我认为对于当前芯片产能严重不足的情况,应该各个政府联合起来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芯片产能不足的问题给解决掉,否则整个产业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这样不仅会严重影响到各行各业的产品制造,更会影响整个经济生态平衡。
现在的经济不再是地区经济,而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展过程,一旦某一个产业的供应链发生了破坏问题,那么对整个行业甚至是整个经济都会导致很严重的影响,所以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必须要保障每一个供应链平稳运转才能保证经济运转不会出问题。
如今手机造价越来越贵,并不是人们不愿意生产出价格比较低的手机,而是关乎手机性能的芯片需要依靠进口才可以拥有呀。我国并不具备生产芯片的独立能力,而且大部分生产手机厂商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手机芯片。然而,国际手机芯片市场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我国进口芯片的价格上涨20%。我觉得手机芯片之所以会变得非常昂贵,是因为手机芯片已经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更何况进口运输费用正在增加,而且手机芯片的生产厂商因为疫情无法正常开工。
第一个原因:国际芯片市场供不应求
虽然每一个芯片的造价几乎相同,但是芯片市场发生供不应求的现象也会影响生产厂商出售芯片的价格。大家是否还记得非常贵的车厘子呢?车厘子刚刚进入中国,人们将车厘子的价格提高到很高的位置。随着国内车厘子数量越来越多,人们对车厘子购买欲望大幅下降,进而导致车厘子价格跌落。手机芯片的价格与车厘子的价格发展模式几乎一致,之前各个国家可以通过正常的渠道获得手机芯片,随着手机芯片市场发生急剧变化,这就导致手机芯片的价格越来越高。
第二个原因:进口关税和运输费用正在增加
当国外的某个知名厂家生产芯片之后,这些芯片就会得到各大手机厂商的预订。该厂家接到大量的国际订单之后,他们会根据芯片的运输价格和成本价格制定非常合理的价格。随着各个国家的运输成本和关税的增加,进而导致进口芯片的价格也会随之提升。羊毛出在羊身上,厂家不可能承担运输费用和关税,而生产手机的厂家会承担这部分费用,最终导致手机价格越来越贵。
第三个原因:疫情导致工厂无法开工
虽然我国的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并不意味着所有国家的新冠肺炎疫情都控制在比较平稳的状态中。欧美国家是芯片的主要生产地之一,欧美等国家大量增加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也会影响该地区芯片工厂的开工。更何况每一个国家都在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而生产手机芯片的工厂无法正常开工,就会导致国际芯片市场出现严重的的缺口。这其实是一个人们无法改变的原因,疫情好转才会使手机芯片价格恢复如初。
近期,台积电等晶圆代工厂相继发出涨价通知,引发了市场对晶圆产能紧缺的担忧。自2020年11月起,短短两个半月时间,就有包括捷捷微电(300623.SZ)、士兰微(600460.SH)、富满电子(300671.SH)等多家A股上市芯片公司相继发布涨价函。
捷捷微电表示,从2020年11月16日起,该公司的芯片产品售价上涨15~30%,成品器件售价上涨10~20%。士兰微表示,由于MOS圆片及封装材料价格上涨,同时又受产能的影响,从2020年12月9日起,该公司SGT MOS产品价格提涨20%。富满电子表示,从2021年1月1日开始,该公司所有产品含税价格在现行价格基础上统一上调10%,未来将根据市场的动态变化随行就市持续调整。汇顶科技(603160.SH)则宣布 ,从2021年1月1日起,公司GT9产品的美金价格在现行价格基础上统一上调30%。
芯片涨价潮看似是一场盛宴,但真正受益的还是掌握晶圆产能的公司。对于汇顶科技这类晶圆芯片设计公司,涨价更多只是传导上游的压力,对利润影响有限。
那晶圆产能到底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半导体产业链?晶圆生产商和芯片公司,到底谁更受伤?
照尺寸分类,目前行业大范围应用的晶圆主要包括6英寸、8英寸和12英寸这3种,其中8英寸和12英寸的应用量最大。一位券商分析师表示,真正紧缺的还是8英寸晶圆产能,12英寸晶圆产能没有想象中那么紧张。
理论上说,越大的晶圆在切割时浪费越小,有利于提高利润率。所以大多数晶圆代工厂过去多年优先扩张的产能是12英寸的晶圆。根据IC Insights预测,到2021年底全球12英寸产能占比将达到71.2%。
但这并不意味着8英寸晶圆没有价值,相比12英寸晶圆,8英寸晶圆有两大优势。
首先,8英寸晶圆已具备了成熟的特种工艺,特种工艺技术能够使尺寸较小的晶粒包含较多的模拟内容,或支持较高电压。特种工艺技术包括高精度模拟CMOS、射频CMOS、嵌入式存储器CMOS、CIS、高压CMOS、 BiCMOS和BCDMOS。
其次,大部分8英寸晶圆厂设备已折旧完毕,固定成本较低。8英寸晶圆厂的产能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提升,大部分晶圆厂现已完全折旧完毕,因此,8英寸晶圆产品在成本上极具竞争力。
目前有以下几类芯片主要由8英寸晶圆产线生产,包括分立功率器件、MEMS传感器、专用存储、显示驱动、微控制器、RF和模拟产品等。
从供给端看,2019年至2022年,全球8英寸晶圆产能将增加700千片/月,年均增速约为4.5%。此外,6英寸晶圆厂关闭,功率器件、模拟芯片等产品部分切换至8英寸晶圆,进一步加重了8英寸产能的负担。
从需求端看,8英寸晶圆产能吃紧动因主要是电源管理、CMOS、指纹识别、射频等模拟芯片和功率器件需求旺盛。按终端看,8英寸晶圆需求增加主要来自于消费电子和工业市场,汽车需求自疫情后有所攀升,对应的电源管理芯片、CMOS图像传感芯片、指纹识别芯片、显示驱动芯片、射频芯片以及功率器件市场在未来两年增长需求确定性较高。预计至2025年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约为12.35%,CMOS图像传感器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约为8.70%,均表现为较快的增长预期。
总体看,下游需求增速高于供给端增速,这是8英寸晶圆产能紧缺的主要原因。
华虹半导体最受益
目前,A股和H股中,有8英寸晶圆产能的公司主要有华虹半导体(01347.HK)、华润微(688396.SH)、中芯国际(688981.SH)、士兰微等。其中,中芯国际的晶圆产能量以及利用率最高。
目前中芯国际共有3个8寸晶圆厂,分布在上海、天津和深圳,规划产能为385千片/月,产能利用率达到97.8%。华虹半导体有3个8英寸晶圆厂,合计月产能达到178千片/月。8英寸晶圆厂2019Q4、2020Q1、2020Q2、2020Q3 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 92.5%、91.9%、100.4%、102%,一厂产品包括功率器件、嵌入式存储、模拟芯片、 射频芯片等,二厂产品全部为功率器件,三厂仍有数千片月产能的扩产空间,产品包括功率器件、嵌入式存储、射频芯片等。
华润微共有2个8英寸晶圆厂,分别在无锡和重庆,产能约 133 千片/月,产能利用率超过 90%以上。无锡8英寸线 90%左右用于外部代工,重庆 8 英寸线基本全部是自有产品。从新增规划产能看,华润微 8 英寸扩容项目预计新增产能1.6万片/月,12英寸项目投产后将继续加大产能规模;从扩产节奏看,华润微8英寸扩容项目有望于 2021年完成。
士兰集昕是士兰微子公司,专门从事 8 英寸集成电路芯片的生产与销售,产品主要为高压集成电路芯片、功率半导体器件芯片与 MEMS 传感器芯片等。士兰集昕 8 英寸生产线于2017年6月正式投产,2020年6月产量超过5万片。2019 年,8 英寸生产线二期项目启动建设,项目建成后,将形成新增年产43.2万片8英寸芯片的生产能力。
对上市公司影响方面,8英寸晶圆收入占比有所不同,因此此次晶圆体涨价对收入影响也不同。其中,华虹半导体主打特色工艺,8英寸营收占比最高,达到99%;中芯国际和华润微8英寸营收占比均为40%;士兰微8英寸营收占比在20%。8英寸晶圆涨价最为受益的公司无疑是华虹半导体。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