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刻胶作为光刻过程的核心材料,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决定集成电路的性能、良率。伴随着先进节点所需光刻胶分辨率的提升以及多次图形化技术的应用,光刻胶的成本占比以及市场规模呈现不断提升趋势,根据SEMI的数据,2018年光刻胶占晶圆制造材料比例约为5.4%,对应全球半导体光刻胶市场总规模为17.3亿美元,预计2019年市场规模可达17.7亿元。
根据统计国内晶圆投资情况,建厂热潮直接带动晶圆代工产业链快速成长,光刻胶直接用于实际生产过程且具备采购相对迅速特点,预计2019-2020年为国内光刻胶需求快速放量期。国家政策推动自主可控、国内光刻胶技术逐渐突破、代工厂商分摊供应商风险将持续推动内资晶圆代工厂商提升对国产光刻胶的接受程度,给予国内优质的光刻胶厂商快速成长的机会。
南大光电
南大光电 主要从事高纯电子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通过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项目并实现产业化。目前,公司形成MO源、电子特气、ALD/CVD前驱体材料等业务板块。公司与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了《投资协议书》。按照协议,上市公司拟在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开发高端集成电路制造用各种先进光刻胶材料以及配套原材料和底部抗反射层等高纯配套材料,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建立配套完整的国产光刻胶产业链。
项目计划总投资6亿元,预计总用地50亩。项目完全达产后,预计实现约10亿元的年销售额,年利税预计约2亿元。目前公司正在自主创新和产业化的193nm光刻胶项目仍处于研发阶段,产业化建设同步进行。
容大感光
容大感光 的光刻胶产品主要包括紫外线正胶、紫外线负胶两大类产品以及稀释剂、显影液、剥离液等配套化学品,主要应用于平板显示、发光二极管及集成电路等领域。
本文仅供参考,不作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飞凯材料上半年交出了一份喜忧参半的半年报,虽然一季度疫情对公司经营带来严重影响,但二季度随着国内新冠疫情有效控制及经济秩序逐步恢复,下游光通讯产业、半导体产业和显示面板产业需求逐步企稳,公司营收实现两位数增长。但是由于混晶降价导致毛利率下降,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近一成。
2017年以来收购多家公司后,飞凯材料业务已遍布半导体制造材料及封装材料、显示材料、传统业务紫外固化材料及部分有机合成材料,除了紫外固化材料,其他业务诸如制造材料、封装材料、显示材料等规模均不大但又对公司极其重要。所以梳理飞凯材料不仅有种既多又零散的感觉,也让人感到头大。
上半年飞凯材料实现营收8.30亿元,同比增长11.11%;归母净利润1.10亿元,同比下降9.87%;扣非归母净利润0.78亿元,同比下降30.65%。上半年财报来看,拖累净利润的主要因素是毛利率下降,因为费用端虽然受银行贷款规模较上年同期增加及第一季度新增融资租赁借款影响,公司财务费用率提升至4.8%,但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有所下降,期间费用率有所下降。
上半年飞凯材料净利润下降主要受毛利率下降所致。按披露口径,公司电子化学材料毛利率和紫外固化材料毛利率均出现明显下降,综合毛利率下降至33.3%:
按披露口径,飞凯材料业务主要由电子化学材料、紫外固化材料和其他主营业务构成,其中上半年电子化学材料营收5.74亿元,同比增长10.2%;紫外固化材料营收1.81亿元,同比下降1.6%;其他业务营收0.75亿元,同比增长82.9%。电子化学材料和紫外固化材料营收占比分别为69.2%和21.8%,两大主营业务非常清晰:
飞凯材料的业务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比较零散。成立于2002年的飞凯材料最早主要从事紫外固化材料等新材料的研究、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为紫外固化光纤光缆涂覆材料,2014年上市前其营收占比超过85%。
紫外固化材料是在紫外光照射下具有化学活性的液体配方在基体表面实现快速固化形成的固态涂膜。紫外固化材料是所有辐射固化材料中占比最大的一类,占比超过90%。从应用角度来看紫外固化实际上是一种表面加工技术,紫外固化材料因具有高效、适应性广、节能、环境友好和经济等五大优点被归纳为"5E",其也广泛应用在光纤光缆、PCB、家电、 汽车 、印刷包装和家居建材等行业。
飞凯材料的紫外固化材料主要以光纤光缆涂覆材料为主,辅以塑胶表面处理材料,光纤光缆涂覆材料主要产品包括光纤着色油墨和光纤涂覆树脂两大类;塑胶表面处理材料主要有哑光漆、高光漆、电镀银效果漆等产品。
飞凯材料在光纤光缆涂覆材料领域具有领先竞争优势,公司是国内第一大、全球第二大光纤光缆涂覆材料供应商,在低聚物树脂合成、配方技术与低聚物树脂合成技术相结合等领域具有行业内领先竞争优势:
2017年飞凯材料开启业务转型之路,主要是通过收购解决业务过于单一的局面,重要的收购动作有:2017年收购大瑞 科技 100%股权和长兴昆电60%股权,布局封装材料;同年完成对和成显示的全部股份,布局液晶材料。目前公司业务由紫外固化材料、电子化学材料、屏幕显示材料和有机合成材料四大构成,不过从收入增长来看主要以紫外固化材料和电子化学材料为主,屏幕显示材料和有机合成材料规模较小:
电子化学材料主要有集成电路制造材料、集成电路封装材料和PCB材料,其中集成电路制造材料主要为高纯试剂、底部抗反射层(BARC)和晶圆制造光刻胶。公司高纯试剂主要涉及刻蚀、离子注入、薄膜沉积、CMP、金属化及封装工艺中的背面减薄等,产品主要为刻蚀液、清洗液和电镀液等,产品种类多,有些甚至填补了国内空白,2018年清洗液和刻蚀液的销售金额就达到1亿元:
封装材料方面飞凯材料主要产品有湿制程电子化学品、电镀液、锡球和环氧树脂塑封料(EMC),其中湿制程电子化学品主要为显影液、去胶液、刻蚀液和清洗液等,产品类型较多。
电镀液方面飞凯材料主要产品包括铜/锡/金及相关合金金属的电镀液,具有高速、高均一性、低空洞率和无氰化物等优点,而且利润空间高于低端的硫酸铜电镀液,可替代性较低。同行业中上海新阳主要电镀产品是铜互连超高纯硫酸铜电镀液,可满足14nm节点工艺要求,相关产品已经进入中芯国际、上海华力、SK海力士等产线。
半导体封装主要有塑料封装、陶瓷封装和金属封装三种,其中95%以上的是塑料封装,环氧塑封料在半导体塑料封装中的占比也超过90%,这其中环氧塑封料(EMC)是主要的封装原材料之一。飞凯材料环氧塑封料产品主要分为表面贴装环氧塑封料以及基板封装专用环氧塑封料。基板封装专用环氧塑封料适用于封装SOP产品,具有低吸水率、高可靠性的特点,能够通过高MSL等级,且为不含溴、锑等环保性EMC;基板封装专用环氧塑封料适用于封装基板类产品,具有低w/s,高密着力及低翘曲的特性,能够通过高MSL等级,且为不含溴、锑等环保型EMC:
飞凯材料的锡球业务主要由2017年收购而来的大瑞 科技 负责,大瑞 科技 是国内前五焊接球供应商,也是全球BGA和CSP等封装用锡球的重要供应商之一。大瑞 科技 锡球球径涵盖0.07-1.20mm,在传统锡、银河铜三元合金基础上大瑞 科技 还开发出多元合金,可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在电子化学材料业务方面,飞凯材料略显平庸的是光刻胶业务。公司光刻胶为较低端的i线光刻胶,国内i线光刻胶主要厂商有北京科华、晶瑞股份和容大感光等,技术上目前在高端的KrF、ArF及浸没式ArF光刻胶方面急需突破。
在屏幕显示材料方面飞凯材料布局有OLED材料、液晶材料和TFT光刻胶,其中在OLED材料上公司主要提供包括HIL、HTL、EML和CPL等在内的有机发光材料;液晶材料中公司主要提供混合液晶材料和单体液晶材料,主要混合液晶材料有可用于手机、笔记本和TV等领域的源驱动液晶(TN/IPS/PSVA-TFT)、可用于车载、仪表和消费品领域的无源驱动液晶材料(STN/TN/PMVA)及染料液晶、PDLC液晶等。单体液晶材料有茚环液晶单体、联苯液晶单体、酯类液晶单体、负性液晶单体、端烯液晶单体,濮阳惠成也有类似业务。
混晶领域国内主要厂商有诚志股份、八亿时空和飞凯材料子公司和成显示,三家公司产能分别为100吨/年、50吨/年和100吨/年,八亿时空二期项目建成后产能也将达到100吨/年。根据光大证券测算,2019-2021年国内混晶需求量为410吨、510吨和590吨,三家公司现有产能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不过从今年上半年飞凯材料混晶业务毛利率下降来看,公司显示材料业务受下游行业供需格局影响较大。
飞凯材料业务太杂了。
观察者网·大橘 财经 讯(文/吕栋 编辑/尹哲)在集成电路制造领域,光刻机被称为是推动制程技术进步的“引擎”,而光刻胶就是“燃料”。
未来几年,随着中芯国际、长江存储、长鑫存储等晶圆厂进入产能扩张期,高端光刻胶的国产化替代迎来重要窗口。
12月17日晚间,南大光电公告披露,其控股子公司宁波南大光电材料有限公司(下称:宁波南大光电)自主研发的ArF光刻胶产品近日成功通过客户使用认证,可用于90nm-14nm甚至7nm技术节点。
“本次产品的认证通过,标志着‘ArF光刻胶产品开发和产业化’项目取得关键性的突破,成为国内通过产品验证的第一只国产ArF光刻胶,为全面完成项目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公告中写道。
南大光电内部人士今天在接受观察者网采访时透露,ArF光刻胶生产线已建成,可根据客户需要量产。
受上述消息影响,创业板上市的南大光电今天高开近14%,最终收涨8%。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截至今年上半年,光刻胶业务还未给南大光电贡献营收。该公司坦言,ArF光刻胶存在稳定量产周期长、风险大等特点,后续是否能取得下游客户订单存在较多不确定性。
最近三年,南大光电净利润增速骤降,2019年扣非净利润仅为上市前的五分之一。
公告截图
量产阶段仍存诸多风险
观察者网梳理相关资料发现,光刻胶是一种对光敏感的混合液体,可以通过光化学反应,经曝光、显影等光刻工序将所需要的微细图形从光罩(掩模版)转移到待加工基片上。
依据使用场景,待加工基片可以是集成电路材料、显示面板材料或者印刷电路板(PCB)。
因此,按应用领域分类,光刻胶又可分为PCB光刻胶、显示面板光刻胶、半导体光刻胶及其他光刻胶。目前,国产光刻胶以PCB用光刻胶为主,显示面板、半导体用光刻胶供应量占比极低。
浙商证券2020年4月研报截图
作为技术难度最大的光刻胶品种,半导体光刻胶也是国产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最大的一类。
长时间以来,为满足集成电路对密度和集成度水平的更高要求,光刻机不断通过缩短曝光波长的方式,提高极限分辨率。
目前,光刻机光源波长由紫外宽谱逐步缩短至g线(436nm)、i线(365nm)、KrF(248nm)、 ArF(193nm)、F2(157nm),以及最先进的EUV(
本次南大光电通过客户认证的光刻胶,就是ArF光刻胶。
国元证券2019年1月研报截图
南大光电表示,ArF光刻胶材料可以用于90nm-14nm甚至7nm技术节点的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广泛应用于高端芯片制造(如逻辑芯片、 AI芯片、5G芯片、大容量存储器和云计算芯片等)。
认证评估报告显示,“本次认证选择客户50nm闪存产品中的控制栅进行验证,宁波南大光电的ArF光刻胶产品测试各项性能满足工艺规格要求,良率结果达标。”
南大光电认为,本次通过客户认证的产业化意义大。
“本次验证使用的50nm闪存技术平台,在特征尺寸上,线制程工艺可以满足45nm-90nm光刻需求,孔制程工艺可满足65nm-90nm光刻需求,该工艺平台的光刻胶在业界有代表性。”公告中称。
至于为何选在50nm闪存产线验证, 南大光电内部人士向观察者网表示 ,该公司产品分别在不同客户处验证,有逻辑有存储的。因为存储的先通过,就先公告,其他的还在努力中。
不过,该人士并未向观察者网透露,公告中的客户是国内或者国外厂商。
IC光刻流程图
目前,全球光刻胶市场基本被美日大型企业垄断,中国大陆内资企业所占市场份额不足10%。
2019年,日韩贸易争端中,日本就曾通过禁运光刻胶对整个韩国半导体行业造成打击。
为支持国内企业加大光刻胶开发力度,2000年以来,我国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半导体行业发展。
2006年,国务院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提出《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项目,因次序排在所列16个重大专项第二位,在业内被称为“02专项”。
公告显示,“ArF光刻胶产品开发和产业化”就是南大光电承接国家“02 专项”的一个重点攻关项目。
券商统计的信息显示,南大光电2017年承接的ArF光刻胶项目总投资额为6.6亿元,其中国拨资金1.9亿元,地方配套资金1.97亿元,使用上市时的超募资金1.5亿元及其他自筹资金。
该项目拟通过3年达到年产25吨ArF干式和浸没式光刻胶产品的生产规模,预计达产后年销售收入平均为1.48亿元,实现净利润0.6亿元,投资回收期6.8年(包含3年建设期),内部报酬率为18%。
截至今年上半年,光刻胶业务尚未给南大光电贡献营收。
该公司在公告中表示,ArF光刻胶产品与客户的产品销售与服务协议尚在协商之中。
“尤其是ArF光刻胶的复杂性决定其在稳定量产阶段仍然存在工艺上的诸多风险,不仅需要技术攻关,还需要在应用中进行工艺的改进、完善,这些都会决定ArF光刻胶的量产规模和经济效益。”
深交所互动易截图
最近三年净利润增速骤降
在ArF光刻胶贡献收入前,南大光电营收来源主要包括MO源产品和特气产品。
2020年半年报介绍,MO源系列产品是制备LED、新一代太阳能电池、相变存储器、半导体激光器、射频集成电路芯片等的核心原材料,在半导体照明、信息通讯、航空航天等领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而电子特气是“集成电路、平面显示器件、化合物半导体器件、LED、太阳能电池、光纤等电子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基础和支撑性材料”。
今年5月,南大光电董事长兼总经理冯剑松在业绩说明会上称,该公司将力争实现“MO源全球第一,电子特气国内一流,193nm光刻胶成功产业化”。
上半年,南大光电特种气体业务营收1.88亿元,同比增长274.15%;MO源产品实现营收0.68亿元,同比下滑23.55%;两项业务占比分别为 71.73% 、25.82%。
事实上,最近几年,南大光电特种气体业务持续增长。2017-2019年分别贡献0.36亿、0.78亿、1.64亿元的收入,营收占比也从20.16%增长至51.82%。
与此同时,该公司的MO源业务并不太稳定,2018年产量和销量均创 历史 最好水平后,2019年该业务销售收入下滑2.87%。
2017年以来,南大光电整体营收呈增长态势,从1.77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3.21亿元,净利润从3384万元增长至5501万元,但净利润增速从348%骤降至7.36%。
“i问财”截图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南大光电2017年-2019年的净利润分别为0.2亿元、0.37亿元、0.368亿元。而登陆创业板之前的2011年,该公司还实现扣非净利润1.76亿元,是去年扣非净利的近5倍。
同期,南大光电研发投入分别为3844万元、3735万元、6585万元,占营收的比重分别为21.69%、16.37%、20.49%,占净利润比重分别为114%、73%、120%。
今年前三季度,南大光电营收大幅增长96.15%,归母净利润增长97%,但主要是出售北京科华股权等带来的非经常性损益大幅增加。
当季,该公司扣非后净利润下滑84.84%,该公司称主要是摊销股权激励成本、研发费用投入及奖金计提增加所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滑189.52%,主要是政府补助款较上年减少及本期拨付前期收到的项目经费给联合单位所致。
三季度财报截图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做光刻胶的上市公司是:永太科技。
简介:
CF光刻胶有望首家国产化,将受益于下游液晶面板厂商为降低成本而主动进行的进口替代。永太科技公司2014年1月股东会通过了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募集资金投向之一为1500吨平板显示彩色滤光膜材料产业化项目,现与下游客户进行合作能够更清晰把握市场需求,加快量产进度。CF光刻胶是主流生产CF工艺所需的主要原材料,目前生产被外资所垄断,公司量产后将受益于国内下游液晶面板厂商为降低成本而主动进行的进口替代。目前市场容量约1.5万吨,进口CF光刻胶为75美元/kg,毛利率高达70%,未来公司凭借价格优势将会逐渐占据更多市场。
原有业务经过多年客户导入,有望爆发。公司原有业务经过多年发展后技术更成熟,分析师预计单晶产品有望突破;农药中间体也在经历客户培育期后有望爆发。公司有机氟技术突出,形成了芳香族含氟产品的完整生产链,所生产医药中间体下游用于心血管类、糖尿病类、精神类和抗病毒类等药物。拟募投的30亿片出口制剂基地产品也多围绕公司技术强项,为原有业务向下游的拓展。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