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股市热点前瞻(2022年股市)

2022-11-28 3:49:20 基金 xialuotejs

股市日记(2022年6月13日)——股指回调,结构性行情仍在演绎中

周一 A 股低开震荡。

沪指低开0.87%,全天震荡偏弱,收盘跌0.89%;

创业板指表现稍强,收盘跌0.39%;

科创50指数收跌1.31%。

外围大跌。

A 股承压低开很正常。

随后尝试收复失地也符合惯例。

变数只在于,低开高走的好戏能否再次上演。

显然,这一次没能做到。

尽管如此,也未出现低开下行、跌幅较大的不利走势。

总体还属于正常的“拉锯和波动”。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上证50指数遭遇了放量杀跌,是各大指数中表现最弱的。

其中,药明康德因公布了减持计划,低开低走接近跌停。

而券商等金融股的普跌,则是雪上加霜。

6月份市场格局或迎来变化。

题材类、科技类板块迎来炒作期?

蓝筹类、低价类又将步入“淡静”期?

从股指看,沪指未能借上周五的中阳向上拓展空间,而是再次回探上升通道下轨的支撑。

短线看问题不大,毕竞 EXP 指标已金叉了。

科创50指数再次偏软,因调整的时间偏长(已有5个交易日),故上升已失气势,应该说留给多方的时间不多了(限售股解禁潮将至)。

预计短期内还有一次走高的机会,甚至能突破6月6日高点,但再向上,恐怕有难度了,毕竟目前的性质为解禁卖个好价钱。

创业板指周一表现偏强, K 线收的是阳线,且量能有所放大。

这是在权重前5股均下跌、权重前20股仅5只上涨的情况下取得的。

说明创业板内个股上涨比例较高。

更多的个股有上涨的意愿。

这是好事情。

新股再次密集发行、外围股市大跌的背景下,周一A股调整压力尚在合理范围。

接下来还是要继续关注热点方向的切换,以及个股的涨跌节奏。

2022年股市热点前瞻(2022年股市) 第1张

2022年的股市怎么走?

2021年的股市完美收官了,过去的一年,官方统计数据是股民人均赚五万元,尽管我是被平均的人,但还是小有利润,大部分人能赚钱的市场,应该叫牛市场了,但还有不少的人在亏钱,这又有点不像牛市,以前的牛市可以说是全面的涨,只是涨的时间不同,涨的多少不同,总结过去就是为了更好的将来,2022年新的一年会怎么走呢?我以为:2021年就是榜样,指数会上一个台阶,但不是大涨,题材很关键,会围绕绿色能源,碳中和,新能源 汽车 ,芯片+大 科技 ,元宇宙,防疫,工业母机,数字货币,大数据等轮动炒作,把握政策的基本面,踏准节奏,跟踪热点,当热点一旦形成,要果断买进,还要设定盈利目标,比如10%~20%,不恋战,锁定利润。

2022年就实行主板注册制了,这会让连年亏损的公司,财务造假的公司遂步退市,每年退市会上百家,但会有更多的高成长,高风险但符合国家产业发展的企业上市,也会有20%的现有上市公司会成为癌股,不涨也不跌,也退不了市,这会成为股市的新常态。

踏好节奏,跟踪热点,是2022年炒股赚钱的最佳手段。

2022年第一篇思考文章:看清股市的本质

最近看到不少人再说:国家不会放任股市下跌,股价大跌会造成老百姓财富的损失,从而减低大家的消费需求,不利于经济稳定,不利于 社会 和谐。A股是政策导向性市场,只要管理层认为现在市场不能走熊,就会不断释放政策性利好,包括:降准、降息甚至降印花税等等。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典型的韭菜心态,是普通投资者亏损后的自我安慰之词。它就像一剂麻醉药,让自己心里麻痹,不至于太难受。在股市下跌后,有些人找理由安慰,还有些人发泄情绪:美国加息、俄乌开战,不论多么荒谬的理由都能说出口。

事实上,这些人都没有看清楚股市的本质是什么。要理解股市,必须从经济的角度来看。

“股市是国家开设的融资平台,目的是为了解决企业的资金问题,推动经济发展。”

这是我(业余观察者)给股市下的定义,不专业,但是也八九不离十了。

首先,在这个定义里面大家关心的肯定是“国家”二字,国家是一个习惯性的说法,但不是一个准确的术语,在中国,“国家”实际上是等同于“政府”。政府是一个有效的经济实体概念,核心范畴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等。 股市是中央政府开设融资平台 ,这一点应该没有疑问了。

其次,“ 融资平台 ”意味着股市是为了解决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问题,这是股市最重要,最核心的功能。其他的比如国家收取印花税、社保资金入市、上市公司大股东套现、证券公司收取手续费或者融资融券,都是一些附带功能。其他参与者,例如 公募、私募、保险、外资和普通投资者 ,都是资金的贡献者。但是这里有个中国特色的现象,就是普通投资者特别多(很多人将普通投资者称为“散户”,这个说法一开始就带有歧视性,有些嫌贫爱富的意味)。相对于巨无霸的外资(北上资金)、公募、私募、保险(包括社保和野蛮人敲门的保险公司),普通投资者(现在包括股民和基民)在各方面都处于劣势地位,永远都是大机构的对手方,永远都是最终的被屠杀者,这个事实是无法改变。如果不认清这个现实,绝对不会盈利。很多普通投资者(号称韭菜)一边亏钱,一边自信满满,不知道是谁给的勇气。

另外一点,就是政府作为经济实体也需要盈利。那么政府的收入来源是什么?就是各种税费,税费从何而来?中国的国情比较特殊,对于个人征收的直接税比较少,但是通过企业征收的间接税就特别多。因此,政府的收入来源主要就是企业。换言之,大大小小的企业主是政府的客户。股市的发展也是为了企业服务,主要原因是这两年为了解决地方债和企业债问题,防止大幅度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偏紧,叠加疫情影响,很多企业(资质差)没有办法得到金融渠道的各种资金,只有通过股市上市融资来解决企业的问题。上市的企业有多少资质好,能有多少发展起来,谁也不清楚。所以通过股市的风险投资渠道获取资金。虽然2022年开年第1个月股市大跌,但央行这两天发布了一份报告(可以去央行官网查看),事实上股市的任务很好地完成了,各个方面都受益了,唯一亏损的只有股民和基民(无可奈何)。

2022四月股市的千亿风口是什么

2022四月股市的千亿风口就是重大利好的热点板块。准确把握股市的千亿风口需要对市场有比较深刻的了解,要能够解读宏观政策、经济走向、国际形势、投资心理等。

2022年股灾真的来了吗

2022年股灾会持续多久四次。

(1)1992年5月—1992年11月 上证指数从1429点跌至400点,历时5个月,最大跌幅达72%

(2)1993年2月—1994年7月 上证指数从1553点跌至325点,历时18个月,最大跌幅达79%

(3)2007年11月—2008月10月 上证指数6124点跌至1664点,历时12个月,最大跌幅达72.8%

(4)2015年6 月—2016年1月 上证指数从5178点跌至2638点,历时8个月,最大跌幅达49.05%

2021年——2022年应该就是一轮大牛市的周期,再配合上社科院蓝皮书预判在2021年——2025年内会到5000点。

我们都知道,从1994年起,每隔7年都有一次股灾,即大牛市见顶。1994年、2001年和2008奥运年的6124点,大家都是印象深刻。2015年算起,下一次即是2022年。

按照这个规律,2022年会出现大牛市的顶部,随之而来的就是股灾。也就意味着,2022年之前,大概率就是牛市行情。毫无疑问,股市是有周期性的,但我们能发现,整体来说,大趋势就是往上的,历史新高的股市大牛市,也许正在路上了。

2007年最高点是6124,2015最高点是5178,而2021年最高点是3730多。2018年底以来,本轮牛市趋势,已经有两年半了,从最低2440到现在,其实涨幅也有50%多,算是慢牛,已经进行到了关键时刻,主力底部以来,布局基本完成,没有主升浪,难以出货。其实股市就是一个循环到另一个循环,牛熊交替。所以说,本轮牛市,并没有结束,月线多头趋势,非常明显,一般而言会再创历史新高,时间大概就是2022年。

A股大概会是每8年有一轮大牛市,之前是1999年、2007年和2015年,每次相隔8年,按推算下一次应该是2023年左右,所谓“都说”2022年股市会是大牛市,其实言之尚早。

凡是大牛市都会有两个先决条件:

一个是央行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向市场释放了充沛流动性,这样市场上不缺钱,股市可以受货币推动上行。2020年确实出现了这个条件,但是因为特殊原因,所以出现了结构性行情,很明显的是,央行对释放流动性呈非常审慎的态度,经济一有企稳趋势,央行就考虑收缩货币,去年6月份后疫情受到控制,央行就不再降息了,12月的社会融资已经拐头向下。

另一个条件是经济有向好的迹象,这个条件决定了股市走牛的持续性。2015年因为央行多次降息降准,市场流动性充沛,股市开始了一轮走牛趋势,但因为经济并未根本转好,所以这次牛市猛烈而短暂,上升快下跌也快呈悬崖状。

2022年我们看好的十大行业板块

(本文发表于本周六《金融投资报》8版技巧专栏,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苏渝

2021年即将结朿了,2022年股市将如何走?投资什么板块收益较大?我们研究后认为:2022年随着货币政策的进一步宽松,股市应该比2021年更好。至于投资什么板块收益较大?最近看了一些机构的年度策略,发现有一些共同点,比如绝大多数机构比较看好他们重仓但股价己经高高在上大消费板块等,我们却另眼相看,精选出了如下十大行业板块:

一、新能源 汽车 :

新能源 汽车 投资逻辑:新能源 汽车 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一直以来受国家相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现阶段处于从10%到100%的高速成长期。有关部门在2021年底发通知强调:在产业扶持方面:释放重点领域消费潜力。加快新能源 汽车 推广应用,加快充电桩、换电站等配套设施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新能源 汽车 领域推出新一轮以旧换新行动。鼓励开展新能源 汽车 下乡行动。政策方面,双积分交易制度初步建立,将接力补贴政策,保障行业可持续发展。市场方面,车企在加大电动平台建设和新车规划,越来越多满足消费者真实需求的产品将投放市场。2020年新能源 汽车 生产超过200万辆,2022年可能成倍生产达到400万辆。能源 汽车 带动锂电池等20多个行业发展。

二、光伏产业:

光伏产业投资逻辑:光伏产业是利用太阳能的最佳方式是光伏转换,就是利用光伏效应,使太阳光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以硅材料的应用开发形成的产业链条称之为“光伏产业”,光伏产业包括高纯多晶硅原材料生产、太阳能电池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相关生产设备的制造等。从宏观形势来看,欧盟已经明确2020年和2050年可再生能源比例分别达到20%和50%,美国提出到2030年清洁能源达到30%的目标;日本政府推出了绿色能源新政,提出了到2050年依靠提高能源效率和发展可再生能源减排温室气体80%以上;我国提出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1.4%,到2022年达到18%的发展目标。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到203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2022年光伏产业大发展的一年。

三、半导体芯片:

半导体芯片投资逻辑:半导体是许多工业设备的核心,普遍应用于计算机、消费类电子、网络通信、 汽车 电子等核心领域。半导体主要由四个组成部分组成:集成电路(约占81%),光电器件(约占10%),分立器件(约占6%),传感器(约占3%),因此通常将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等价。集成电路按照产品种类又主要分为四大类:微处理器(约占18%),存储器(约占23%),逻辑器件(约占27%),模拟器件(约占13%)。半导体是需求推进的市场,推动半导体业增长的驱动力已由传统的PC及相关联产业转向移动产品市场,包括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等,未来则可能向可穿戴设备、VR/AR设备转移。经济景气度越高,消费者就会越肯花钱在智能手机、个人电脑等电子系统上,连带为半导体市场带来成长动力,全球GDP成长率与半导体芯片市场的成长率关联性十分密切。2022年中国半导体市场增速领跑全球,达到21.4%,其中全球半导体年均增速是3.6%,就市场份额而言,目前中国半导体市场份额从5%提升到50%,成为全球的核心市场。

四、国防军工:

国防军工投资逻辑:军工,在任何国家来讲,都是属于特殊的一个行业。

当我们提到军工时,难免都会把他与战争联系在一起。即便是没有战争,作为以静制动,起到防卫国家威慑作用,也必须发展军工事业,因为军事落后就要挨打。

因此,军工行业具有很强的特殊性,与其他的行业划分对比的时候,不能仅仅从普通的角度去理解,比如PE、净利润、业绩等等。军工细分行业众多,技术专业性高,并且受外部事件驱动的影响较大,具有较强的主题投资色彩。从基本面来看,未来几年军工行业成长性强,一些质地好的军工企业市值有较大成长空间,我们依然看好未来2022年军工行业的表现。国防军工因涉及特殊性及保密性就不多解析。

五、养老产业:

养老产业投资逻辑: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随之产生的诸多问题被 社会 各方广泛关注,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应运而生的“银发经济”成为新的发展机遇,获得资本持续看好。我们认为:养老产业正迎来快速发展期,带动养老服务、养老用品、养老金融、养老消费等多个领域迎来投资机会。2021年11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发布 ,其中针对当前日益突出的老龄化问题,提出一系列应相关措施,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对此,,应对老龄化是一个长期过程,消费结构将面临重大改变,老年群体消费需求会成为主导因素,从而衍生“银发经济”这一新经济增长点。2021年养老产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78万亿元,2022年增长至10.25万亿元,市场规模增速保持在15%以上。

六、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的投资逻辑:美国经济学家拉南·韦茨(Raanan Weitz)根据对美国农业发展的思考,提出现代农业的概念,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对现代农业的发展着力点更强。每年的三农问题更是两会热议的重点话题。从国家、农业产业、农企乃至农户的角度看,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都是相对稀缺的,高效的资源配置市场,以及理性、经济投入,对现代农业发展尤为重要。从短、中、长期的不同时间跨度出发,2022年现代农业将逐浙减少进口的依赖,加大农业现代化智能化发展,欲在农机、化肥、种子以及粮油产品领域实现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和话语权,从而带来较大的投资机会。

七、元宇宙:

元宇宙投资逻辑:全真互联网是指线上线下的一体化,实体和电子方式融合的互联网图景。基于互联网的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之间从虚到实或由实入虚,通过全面数字化帮助用户实现两个世界便捷的沟通和更真实的体验,从而实现模糊边界,实虚融合。在“元宇宙”概念爆火之初,不少文章会引用电影《头号玩家》中的绿洲系统来描绘未来元宇宙世界的理想场景,而如今,“头号玩家”真的进军元宇宙了。李嘉诚等众多大佬入局:本轮融资由维港投资领投,而维港投资由李嘉诚红颜知己周凯旋掌舵,主要从事TMT行业投资。凭借先后对Facebook 1.2亿美元的投资,维港投资一举奠定了在全球风投圈中的地位。周凯旋曾介绍,维港投资的运作模式是李嘉诚个人承担所有的投资风险,但投资的收益全部属于李嘉诚基金会,用来支持基金会的慈善使命。其投资标的主要包括与李嘉诚的传统业务有协同效应,或者有解决巨大问题的可能,能够推进未来的颠覆性的 科技 。

我们认为:长远需要关注的是各个内容和消费行业实虚上的布局和打通。百度将发布元宇宙产品“希壤” 10万人元宇宙内开会:比如;百度宣布将于12月27日发布元宇宙产品“希壤” ,据悉,“希壤”的造型是一个莫比乌斯环星球,里面油很多各种元素,人文地理城市风景面貌一应俱全,暂时可以容纳十万人体验,这对于元宇宙产业来说是一个新的里程碑,这也将再次使元宇宙在2022年攀升上一个新高度。

九,高端制造业:

高端制造业投资逻辑:当前中国的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 历史 进程中,这个阶段所迸发出来的投资机遇是前所未有的。从创业和投资的角度来看,高端制造业以往似乎很少受到创业者、创业媒体以及投资机构的关注与追捧。因为高端制造业并不像过去我们所看到的互联网行业那么具有爆发点,尤其是经常曝光在聚光灯下的人工智能领域。其实从长期回报率及稳健性来看,并非如此。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非常高。从过往来看,中国的制造业对于我们甚至全球都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而“中国制造2025”这一战略发展规划的推出,也给我们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投资机会。我们认为:中国制造业的机会主要来自以下两点:第一是行业变革的机会,在这一机会下将大量出现新技术替代旧技术,新模式替代旧模式,新思维替代传统思维,以用户为中心替代以产品为中心。第二是中国公司有弯道超车的可能,从以往来看,中国在传统制造业领域要落后于欧美及日韩国家,但是随着近几年中国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崛起,当这些 科技 真正和制造业相结合的时候,中国的制造业+新 科技 的模式让我们看到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十,数字货币:

数字货币投资逻辑:2021年12月13日,人民银行召开扩大会议,会议强调,2022年要着重抓好以下工作任务:稳妥有序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持续深化国际金融合作,推动金融业有序扩大开放。经济学家阿尔钦说过,经济学其实不关心人是否理性,而关心人是否可以存活。进一步说,其实是关心存活的条件。数字货币市场经过了十年的野蛮生长,多数人对其的印象是炒作、泡沫、高风险等关键词。我们认为:2022年是数字人民币的普及和购物交易以及跨境支付的元年,现如今,数字化人民币再次扩大试点范围,扩大到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中西部具备条件的试点地区,并且,截至2021年底已有97个国家和地区的984家金融机构加入我们的跨境支付系统。故数字货币相关概念股在2022年将迎来较大投资机会。

(以上个股分析只作参考,不作买入依据。买者自负,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苏渝高级投资顾问注册编号(A0730620080005) 所属证券咨询机构编号(ZX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