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刻胶量产(光刻胶量产第一股)

2022-11-26 11:00:30 基金 xialuotejs

半导体芯片龙头股,加速布局光刻胶业务抢占市场,业绩营收稳增长

近年来,半导体芯片产业已成为技术创新的先驱,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完整的半导体芯片行业包括子行业,例如硅片制造,芯片设计和制造以及芯片封装。最上游的是芯片设计公司和硅晶圆制造公司。 芯片设计公司根据客户需求设计电路图,而硅晶片制造公司则以多晶硅为原料来制造硅晶片。 芯片制造公司的中期任务是将由芯片设计公司设计的电路图移植到由硅晶片制造公司制造的晶片上。然后将完成的晶片发送到下游芯片封装和测试工厂进行封装和测试。 半导体芯片材料 是指用于硅晶片制造,芯片制造和封装的电子化学品的总称, 包括硅晶片,光掩模,光刻胶,光刻胶辅助设备,层压基板,引线框架,键合线,模塑化合物,底部填充剂,液体密封剂等等 ,因此,半导体芯片材料是电子工业的广义上游,并在芯片制造和其他下游应用场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雅克 科技 最初的主要业务是磷酸酯阻燃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上游原料是石油化工产品,例如硝酸盐,环氧丙烷和氯氧化磷。

2016年,公司以收购华飞电子为起点,开始积极转型进军半导体芯片行业;

2017年与韩国Foures成立了雅克·福瑞(Jacques Furui),并扩展到芯片设备方面,生产用于输送前体材料和其他化学品的LDS输送系统;

2018年与江苏(UP Chemical)、科美特合并,开始经营前体/ SOD和氟化特种气体,进军光刻胶行业运营TFT-PR和光刻胶辅助材料,

到2020年,对LG 化学彩胶业务的收购进一步对光刻胶领域发力,并成为覆盖前体/ SOD,氟化特种气体,包装用硅粉和光刻胶的半导体芯片材料平台企业;

公司迄今为止的发展涵盖了半导体芯片薄膜光刻,沉积,蚀刻和清洁的核心领域,下游客户包括世界知名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如 SK海力士,三星电子,台积电,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 ,迅速成为了国内半导体材料“平台型”公司。

在半导体芯片材料领域,由于技术壁垒高,长期的研发投入和国内企业的积累不足,我国的半导体芯片材料大多处于国际分工的中低端领域,大部分产品的自给率低于30%,其中绝大多数产品是技术壁垒较低封装材料;在晶圆制造材料领域,国产化的比例较低,主要依靠进口,尤其是高端材料的国产化率小于10%。例如,12英寸大硅片和高端光刻胶基本上都依赖进口,并且进口替代品的空间非常大, 晶圆制造材料的种类很多,其中硅晶圆占37.3%,是最大的类别,其次是电子特殊气体占比13.2%,光掩模12.5%,光刻胶和辅助材料12.2%。

光刻是芯片制造中最重要的部分 ,这是将芯片设计图案从掩模转移到硅晶片,然后执行下一步蚀刻的过程, 成本占芯片制造的30%,时间占50% 。这是集成电路制造中最耗时,最困难的过程。在光刻期间,光刻胶被施加到硅晶片上,紫外线曝光后,光刻胶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然后在显影后去除曝光的光刻胶,以实现从掩模到硅晶片的图形转移, 光刻胶是光刻工艺中的重要消耗品,它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芯片生产线的产量,它是半导体芯片制造的核心材料之一 。

面板光刻胶可分为LCD胶和OLED胶。其中,用于LCD的光刻胶可分为TFT-PR,彩色光刻胶和触摸屏胶。 2019年,公司参股了江苏科特美新材料有限公司(韩国 Cotem)10%的股份。 Cotem的主要产品是TFT-PR和光刻胶辅助材料显影剂,清洁液,BM 树脂等。雅克 科技 通过参股参与了韩国 Cotem的生产和经营管理,并与之建立了长期的业务合作伙伴关系; 2020年2月公司成功收购LG 化学的彩色光刻胶业务,作为LCD色浆和OLED光刻胶的主要供应商之一,LG 化学在业界享有很高的声誉,技术先进,市场占有率很高 。收购后,公司成为LG Display 的长期供应商。从收入的角度来看,LG化学彩色光刻胶2019年实现收入8.65亿元,以国内LCD光刻胶市场为基准, 雅克 科技 有望成为国内LCD光刻胶的第一梯队的龙头企业,通过收购,LG 化学的量产和先进技术生产的光刻胶将在国内市场上具有很大的竞争力,有利于雅克 科技 迅速抢占国内市场份额。

第三季度,公司将其子公司韩国斯洋和韩国COTEM纳入合并报表范围,从而使公司的光刻胶业务带来营收; 2020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6.83亿元,同比增长23.7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44亿元,同比增长85.17%;

A股上市公司半导体芯片新材料龙头股雅克 科技 处于中长期上升趋势中,整体涨跌结构趋于稳定,机构阶段性多空运作,据大数据统计,主力筹码约为63.16%,主力控盘比率约为55.25%; 趋势研判方面可以将25日均线与40日均线组合作为多空参考。

光刻胶量产(光刻胶量产第一股) 第1张

中科院光刻技术又获新突破,国产芯片距离先进水平还差多远?

自媒体经常以“光刻机或者芯片各种新突破”为标题夺人眼球,结果呢?不了了了之罢了!作为世界最尖端的技术之一,哪有那么容易突破?虽然我们期待我们的科学家、企业、国家能够早日取得突破,但是我们也要正视艰难,我们只能一步一步向前迈进,脚踏实地研究创造!

作为平凡的我们,想要为国家做点贡献的话,请支持国货!请给 科技 人员、企业和国家多一点时间和经济力量!

国内好像做到7毫米5毫米,向3毫米进入?这已经很快了。大有后来者居上的趋势。也有绕过心片的路径。

我们都希望在核心技术上面自主掌握,不被掐脖子限制,但是半导体领域上面,最关键的一些环节,我们仍然没有实现自主,还需要用过进口来满足,其中光刻机,光刻胶,硅片平磨设备等等这些都还要靠买,自己的确还没有这方面实现自主,有国内的权威说过,我们想要达到世界现在的水平,按照现在的投入还需要15年左右的时间。

怎么说呢我们现在真正国产化的只有90纳米技术的光刻机,上海微电正在研制的28纳米光刻机,一直都有报道说会在年底推出来,但是现实却是已经这样说了好几个年头了,而且内部的人接受采访说,短时间内很难实现市场运用,现在还在进行各项功能的调试,这个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

也就是说现在还在实验室里面,距离产能化运用还有很长时间,而且据说生产的速度也是不够快每小时只有75片,这样的速度远达不到厂商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一个大家一直兴奋的消息,那就是研究获得了光刻机的修正技术,这个是最近发布出来的让很多人振奋的消息。

这的确是一大发现突破,只是这个要运用到现实生产当中,短时间根本不可能,因为这个技术现在只是理论论证阶段,也就是说还只是在纸面上,还需要发表论文,而远没有真正的进行实验,就更谈不上说短时间运用出来了,所以这个技术在长远来看对我们是一大突破,但是在短时间来看对我们没有任何帮助。

也就是说我们在未来的十年之内,仍然无法真正的摆脱现在的情况,现在我们运用的90纳米以内的生产工艺都是国外的,我们自己的只是达到90纳米的级别,所以在理论技术领域论证得到突破是好事,但是现实中还需要认清现实,现在的我们在这上面仍然差距巨大。

以现在的情况来看,我们距离世界先进技术,至少在15年以上,这个数字属于最保守的估计,毕竟我们在进步别人也并没有停下脚步,所以我们现在需要的付出会更多,现阶段不得不接受的现实就是,在半导体领域上面,我们跟外国的差距仍然非常的巨大,这不是说理论上面的突破就能短时间改变的。

如果说我们国产28纳米技术的光刻机,能在五年之内投入市场,那就是值得让我们欣喜若狂了,虽然说28纳米技术,但是可以生产出来七纳米工艺的芯片,而且良品率还是比较高的,这个投入市场才是最真实的稍微改变现实,而光刻修正技术,现在只是理论阶段,离现实太远,理论上的突破可喜可贺,但是短时间没办法帮助我们改变眼前的现实。

近了,中国科学家只要团结一致,国产蕊片不出一年,最多二年面世。

举国之力,芯片指日可待

这点可以肯定,中国 科技 只要突破了,玩的都是先进,超越!只要是公开了,就离量产不远了。

科学技术是不能搞大跃进的!它是若干科学家技术人员长年累月辛勤付出,逐渐集累的成果!来不得半点虚假!要承认我们起步晚,和发达国家比差距还不小!

现在我们党和国家十分重视 科技 兴国,顷全国 科技 人员之力,赶追或超越世界先进水平。我们现在可以量产28,那么,不需很多年,中国会把芯片变成白菜价!

中国人会创造奇迹的?弯道超车,后来居上,后发先至。到时芯片白菜价。让制裁我们的后悔去,我相信我们的科学家,他们不会让国人失望。

其实,在芯片领域中国并非一事无成,芯片千万种,军用芯片,工业芯片,民用芯片,专用芯片,其中民用芯片又分千千万万,民用芯片以手机芯片最难,而最难的是设备,

残酷的现实再一次告诉我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美国这个强大的对手面前,中国要始终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坚定不移地发展自已,久久为功,方能善作善成,丝毫都不能懈怠。芯片领域如此,其他领域亦如此!

半导体材料龙头股票有哪些

半导体龙头企业如下:

1、硅片:中环股份、上海硅产业(上海新阳占股7%)8寸均已量产,12寸上硅2019年底量产,中环2020年第一季度量产。

2、光刻胶及试剂:北京科华、晶瑞股份、南大光电、上海新阳;光刻胶技术路线:紫外宽谱300-450nm→G线436nm→i线365nm→KrF248nm→ArF193nm→EUV13.5nm,北京科华量产KrF,晶瑞股份量产i线,南大光电ArF生产线快竣工了,上海新阳ArF在研。

3、掩膜版:无锡迪思微电子、无锡中微,路维光电、深圳清溢光电;主要晶圆厂自制。

4、特种气体:华特气体、中船重工718所、南大光电、雅克科技;不存在明显竞争关系,晶圆制造中需要上百种特气,各家供应不同品种,华特销售额国内第一。

5、湿电子化学品:江化微、晶瑞股份、巨化股份、上海新阳;江化微是龙头,份额最大,2020年产能增加四倍,晶瑞股份主营锂电池方面。

6、CMP抛光材料:安集科技、鼎龙股份、江丰电子;CMP抛光液龙头是安集科技,CMP抛光垫是鼎龙股份和江丰电子竞争。

7、金属靶材:江丰电子;导体用的靶材目前只有江丰电子。

8、封装基板:深南电路,兴森科技。

9、石英材料:石英股份,菲利华

10、氮化冢材料:三安光电,海特高新

11、上海新阳(SZ300236):涉及硅片、光刻胶、湿电子化学品,市场前景大;

12、江丰电子(SZ300666):半导体靶材龙头并向光伏、显示材料等靶材发展,也拓展抛光材料,开发生产设备,实力雄厚;

13、江化微(SH603078):产能爆发在即;

14、中环股份:半导体材料比重最大的部分,马上量产出货,掌握硅片全产业链,比上硅优势大,正在进行混改,极有可能被资金雄厚的TCL集团收购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和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日本断供关键材料,国产芯片突围之路再添变数,这次该做个了断了

为了应对美国的芯片禁令,国内市场的那些被美系技术所垄断的设备、材料入手,展开了有针对性的破局行动。

在中科院、清北高校等顶尖科研机构以及华为等先进 科技 企业的团结努力下,被美企垄断的 蚀刻机 、 离子注入机 、 薄膜生长材料 、 抛光清洗机 等关键设备材料,先后被中微半导体、中国电科等国产企业突破。

就连ASML认为我们造不出的光刻机,也传来了好消息。

上海微电子自研的光刻设备已经来到了28nm精度,且完成了技术检测与认证, 预计年底便可下线商用 。继清华大学突破EUV光源技术之后,中科院旗下的上海“光机所”,也熟练掌握了可以有效提升光刻分辨率的OPC技术。

或许目前我们拥有的设备技术不如老美的好看好用,但用来应付垄断,却可以堪当大任 。

随着国内市场“去美化”步伐的提速, 万众瞩目的“中国芯”终于迎来了开花结果 。

电子信息研究院温晓君已正式表态: 国产28nm芯片将于今年实现量产,14nm芯片会在2022年进入国内市场。

在中低端领域逐渐站稳脚跟的国产芯片,接下来必然会快速地向高端领域进军,突破老美的封锁指日可待。

然而,谁曾想到,在这关键时刻,却又跳出来了个落井下石的小丑, 给国产芯片一片光明的突围之路增添了未知的变数 。

据外媒报道,日本方面做出断供我国市场高端光刻胶的决定,而它的越信化学公司,已经正式对外宣布,将不再计划向中企出手Krf光刻胶。

光刻胶是芯片制造不可或缺的材料,在该领域, 日本越信化学公司一直是业内核心,占据了全球约90%的市场份额 ,全球除了它之外,也只有老美能勉强在高端光刻胶领域做到自给自足。

日本的突然断供,可谓是给了正在全力突围老美封锁的国产芯片一记闷棍 。

不过换个角度来看,既然我们意在打造一条自主可控的半导体产业链,那么 潜在的问题和对手能够早些浮出水面并不是一件坏事 。这或将让我们重新审视破冰的方向,若不想再被“卡脖子”, 仅仅是“去美化”还不够,实现“国产化”才是正确的路 。

尤其是对于日本, 历史 的烙印永远无法抹去。除了光刻胶断供一事,近期索尼公司的辱华事件,更是值得所有人警醒。

笔者虽位卑,但未敢忘忧国。在无数国人高喊让索尼滚出中国的同时,包括光刻胶领域在内,我们也该跟它做个了断了!

令人振奋的是, 国产企业没有让我们失望,继南大光电突破Krf光刻胶核心技术后,上海新阳则更进一步 。

据公开资料显示,上海新阳已经完成了对高端光刻胶的开发,目前处于商用测试阶段。从布局规划来看, 如果顺利的话,国产高端光刻胶于2022年便可实现小批量销售,2023年便可大规模量产 。

在光刻胶的研发上,国产企业正在加速完成对日本企业的替代。

这样的好消息实在是解气。笔者个人认为,国内市场无论有求于谁,都坚决不能有求于日本。

国产半导体产业的图强和发展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前辈们用血和肉捍卫的民族尊严坚决不容触碰。

国产光刻胶巨头正式宣布,实现KrF光刻胶量产,营收增长456.58%

随着人们生活的智能化,芯片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成为手机、电脑、航天、通信、智能 汽车 等行业发展的基础,是世界各国今后在 科技 领域竞争取胜的关键。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国内企业所使用的芯片大部分来自西方国家。 在我国企业未能危及西方国家企业行业话语权的时候,我们可以随意地购买到自己发展所需的任何芯片。但随着我国 科技 的不断崛起,国内企业不断实现反超,以美方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始对我们实行芯片封锁。

2018年,美国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中兴列入黑名单,禁止其在七年内从美企手中购买核心元器件;2019年,美商务部突然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禁止美企与之合作,且在一年之后,修改世界半导体行业规则,切断华为所有芯片来源,给华为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华为由于芯片不足,手机无法生产,被迫让出大部分市场份额。据第三方公布的数据显示, 华为2021年第一季度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占比约为16%,海外市场份额占比约为4%,要知道,华为去年同期国内市场份额占比约为43%,海外市场份额占比约为18.3%。由此可见,美国的釜底抽“芯”,给华为的发展造成了多大的影响。

美国对华为等我国 科技 企业的所作所为,让我们明白了一个真理,在当今这个时代,企业要想摆脱被人鱼肉的命运,就必须掌握核心技术,实现技术独立!

2020年7月,国家正式下达铁令,要在2025年让国产芯片的自给率达到70%以上。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国家做了很多重大布局,如成立国内首所芯片大学、打造世界级集成电路基地、出台免征税政策等,工信部也放出了“能给尽给,应给尽给”的狠话等。

所幸的是,在国家的大力之下,国内企业、科研机构、高校不辱使命,不但在EUV光刻机的研发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化学材料也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

7月5日,国内光刻胶巨头晶瑞股份正式发布2021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据报告数据显示,晶瑞股份上半年的净利润达到了14690万元,同比增长456.58%!

除此之外,晶瑞股份成功研制出KrF光刻胶,已进入客户测试阶段,不久就可实现大规模量产,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关注集成电路行业发展的朋友都知道,光刻胶是制造芯片的核心化学材料,光刻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芯片的质量和良品率,且光刻胶市场一直被日本企业垄断着,市场份额占比高达70%以上,而我国企业的市场份额占比不足1%!

在美国对我国企业实行芯片制裁的情况下,以日本的德行来看,我们很有必要实现光刻胶的国产化。

如今,晶瑞股份成功研制出KrF光刻胶,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又为国产芯片行业的发展添加了一道保障。

笔者坚信,随着国家支持半导体行业发展力度的加大,企业的坚持,国内科研人员的努力,我们一定能打破美方的芯片封锁,实现芯片的国产化!

可用于7nm芯片光刻胶通过客户验证,南大光电巨量收涨8%

观察者网·大橘 财经 讯(文/吕栋 编辑/尹哲)在集成电路制造领域,光刻机被称为是推动制程技术进步的“引擎”,而光刻胶就是“燃料”。

未来几年,随着中芯国际、长江存储、长鑫存储等晶圆厂进入产能扩张期,高端光刻胶的国产化替代迎来重要窗口。

12月17日晚间,南大光电公告披露,其控股子公司宁波南大光电材料有限公司(下称:宁波南大光电)自主研发的ArF光刻胶产品近日成功通过客户使用认证,可用于90nm-14nm甚至7nm技术节点。

“本次产品的认证通过,标志着‘ArF光刻胶产品开发和产业化’项目取得关键性的突破,成为国内通过产品验证的第一只国产ArF光刻胶,为全面完成项目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公告中写道。

南大光电内部人士今天在接受观察者网采访时透露,ArF光刻胶生产线已建成,可根据客户需要量产。

受上述消息影响,创业板上市的南大光电今天高开近14%,最终收涨8%。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截至今年上半年,光刻胶业务还未给南大光电贡献营收。该公司坦言,ArF光刻胶存在稳定量产周期长、风险大等特点,后续是否能取得下游客户订单存在较多不确定性。

最近三年,南大光电净利润增速骤降,2019年扣非净利润仅为上市前的五分之一。

公告截图

量产阶段仍存诸多风险

观察者网梳理相关资料发现,光刻胶是一种对光敏感的混合液体,可以通过光化学反应,经曝光、显影等光刻工序将所需要的微细图形从光罩(掩模版)转移到待加工基片上。

依据使用场景,待加工基片可以是集成电路材料、显示面板材料或者印刷电路板(PCB)。

因此,按应用领域分类,光刻胶又可分为PCB光刻胶、显示面板光刻胶、半导体光刻胶及其他光刻胶。目前,国产光刻胶以PCB用光刻胶为主,显示面板、半导体用光刻胶供应量占比极低。

浙商证券2020年4月研报截图

作为技术难度最大的光刻胶品种,半导体光刻胶也是国产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最大的一类。

长时间以来,为满足集成电路对密度和集成度水平的更高要求,光刻机不断通过缩短曝光波长的方式,提高极限分辨率。

目前,光刻机光源波长由紫外宽谱逐步缩短至g线(436nm)、i线(365nm)、KrF(248nm)、 ArF(193nm)、F2(157nm),以及最先进的EUV(

本次南大光电通过客户认证的光刻胶,就是ArF光刻胶。

国元证券2019年1月研报截图

南大光电表示,ArF光刻胶材料可以用于90nm-14nm甚至7nm技术节点的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广泛应用于高端芯片制造(如逻辑芯片、 AI芯片、5G芯片、大容量存储器和云计算芯片等)。

认证评估报告显示,“本次认证选择客户50nm闪存产品中的控制栅进行验证,宁波南大光电的ArF光刻胶产品测试各项性能满足工艺规格要求,良率结果达标。”

南大光电认为,本次通过客户认证的产业化意义大。

“本次验证使用的50nm闪存技术平台,在特征尺寸上,线制程工艺可以满足45nm-90nm光刻需求,孔制程工艺可满足65nm-90nm光刻需求,该工艺平台的光刻胶在业界有代表性。”公告中称。

至于为何选在50nm闪存产线验证, 南大光电内部人士向观察者网表示 ,该公司产品分别在不同客户处验证,有逻辑有存储的。因为存储的先通过,就先公告,其他的还在努力中。

不过,该人士并未向观察者网透露,公告中的客户是国内或者国外厂商。

IC光刻流程图

目前,全球光刻胶市场基本被美日大型企业垄断,中国大陆内资企业所占市场份额不足10%。

2019年,日韩贸易争端中,日本就曾通过禁运光刻胶对整个韩国半导体行业造成打击。

为支持国内企业加大光刻胶开发力度,2000年以来,我国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半导体行业发展。

2006年,国务院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提出《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项目,因次序排在所列16个重大专项第二位,在业内被称为“02专项”。

公告显示,“ArF光刻胶产品开发和产业化”就是南大光电承接国家“02 专项”的一个重点攻关项目。

券商统计的信息显示,南大光电2017年承接的ArF光刻胶项目总投资额为6.6亿元,其中国拨资金1.9亿元,地方配套资金1.97亿元,使用上市时的超募资金1.5亿元及其他自筹资金。

该项目拟通过3年达到年产25吨ArF干式和浸没式光刻胶产品的生产规模,预计达产后年销售收入平均为1.48亿元,实现净利润0.6亿元,投资回收期6.8年(包含3年建设期),内部报酬率为18%。

截至今年上半年,光刻胶业务尚未给南大光电贡献营收。

该公司在公告中表示,ArF光刻胶产品与客户的产品销售与服务协议尚在协商之中。

“尤其是ArF光刻胶的复杂性决定其在稳定量产阶段仍然存在工艺上的诸多风险,不仅需要技术攻关,还需要在应用中进行工艺的改进、完善,这些都会决定ArF光刻胶的量产规模和经济效益。”

深交所互动易截图

最近三年净利润增速骤降

在ArF光刻胶贡献收入前,南大光电营收来源主要包括MO源产品和特气产品。

2020年半年报介绍,MO源系列产品是制备LED、新一代太阳能电池、相变存储器、半导体激光器、射频集成电路芯片等的核心原材料,在半导体照明、信息通讯、航空航天等领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而电子特气是“集成电路、平面显示器件、化合物半导体器件、LED、太阳能电池、光纤等电子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基础和支撑性材料”。

今年5月,南大光电董事长兼总经理冯剑松在业绩说明会上称,该公司将力争实现“MO源全球第一,电子特气国内一流,193nm光刻胶成功产业化”。

上半年,南大光电特种气体业务营收1.88亿元,同比增长274.15%;MO源产品实现营收0.68亿元,同比下滑23.55%;两项业务占比分别为 71.73% 、25.82%。

事实上,最近几年,南大光电特种气体业务持续增长。2017-2019年分别贡献0.36亿、0.78亿、1.64亿元的收入,营收占比也从20.16%增长至51.82%。

与此同时,该公司的MO源业务并不太稳定,2018年产量和销量均创 历史 最好水平后,2019年该业务销售收入下滑2.87%。

2017年以来,南大光电整体营收呈增长态势,从1.77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3.21亿元,净利润从3384万元增长至5501万元,但净利润增速从348%骤降至7.36%。

“i问财”截图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南大光电2017年-2019年的净利润分别为0.2亿元、0.37亿元、0.368亿元。而登陆创业板之前的2011年,该公司还实现扣非净利润1.76亿元,是去年扣非净利的近5倍。

同期,南大光电研发投入分别为3844万元、3735万元、6585万元,占营收的比重分别为21.69%、16.37%、20.49%,占净利润比重分别为114%、73%、120%。

今年前三季度,南大光电营收大幅增长96.15%,归母净利润增长97%,但主要是出售北京科华股权等带来的非经常性损益大幅增加。

当季,该公司扣非后净利润下滑84.84%,该公司称主要是摊销股权激励成本、研发费用投入及奖金计提增加所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滑189.52%,主要是政府补助款较上年减少及本期拨付前期收到的项目经费给联合单位所致。

三季度财报截图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