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0年中国股市开门营业,至今走过了20年的历程。回首中国股市20年的牛熊交替,它们基本上都是以暴涨暴跌的“对称美”而展现的。在此,笔者将这20年分为四大阶段:1000点中轴阶段、1000点底部阶段、1500点底部阶段、新中轴确认阶段。\x0d\x0a(一)中国股市第一阶段:1000点价值中轴阶段(耗时6年)\x0d\x0a1990——1996年6年间,中国股市始终以1000点为价值中轴,1500点成为股民心目中不可逾越的一道“坎”(“箱顶”)。6年间,中国股市经历了频繁的三轮暴涨暴跌。\x0d\x0a(1)第一轮暴涨暴跌:100点——1429点——400点(跌幅超过50%)\x0d\x0a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期,中国股市从100点起步。1992年5月26日,上证指数就狂飙至1429点,这是中国股市第一个大牛市的“顶峰”。在一年半的时间中,上证指数暴涨1300多点。随后股市便是迅猛而恐慌地回跌,暴跌5个月后,1992年11月16日,上证指数回落至400点下方,几乎打回原形。\x0d\x0a(2)第二轮暴涨暴跌:400点——1536点——333点(跌幅超过50%)\x0d\x0a上证指数从1992年底的400点低谷启航,开始了它的第二轮“大起大落”。这一次暴涨来得更为猛烈,从400点附近极速地窜至1993年2月15日1536.82点收盘(上证指数第一次站上1500点之上),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上证指数上涨了1100点。股指在1500点上方站稳了4天之后,便调头持续下跌。这一次下跌基本上没遇上任何阻力,但下跌时间较上一轮要长,持续阴跌达17个月之久。1994年7月29日,上证指数跌至这一轮行情的最低点333.92点收盘。\x0d\x0a(3)第三轮暴涨暴跌:333点——1053点——512点(跌幅超过50%)\x0d\x0a由于三大政策救市,1994年8月1日,新一轮行情再次启动,这一轮大牛行情来得更加猛烈而短暂,仅用一个多月时间,上证指数就猛窜至1994年9月13日的最高点1053点,涨幅为215%。随后便展开了一轮更加漫长的熊市。直至1996年1月19日,上证指数跌至512.80点的最低点。这一轮下跌总计耗时16个月。\x0d\x0a(二)中国股市第二阶段:1000点底部确认阶段(耗时9年)\x0d\x0a直到1997年2月21日,中国股市再次站上1000点,这是一个转折性的重大标志,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从此以后,中国股市的收盘指数一直牢牢站在了1000点之上。尽管2005年6月6日,上证综指盘中一度击穿1000点大关,但当日股指仍顽强地收在了1000点上方。\x0d\x0a从1996年1月到2005年6月,中国股市经历了第四轮暴涨暴跌,其主要标识性意义是:这一轮暴涨暴跌奋力冲破了1500点的历史“箱顶”,并将1000点的“价值中轴”变成了新的市场“箱底”。\x0d\x0a(4)第四轮暴涨暴跌:512点——2245点——998点(跌幅超过50%)\x0d\x0a1996年初,这一波大牛市悄无声息地在常规年报披露中发起。上证指数从1996年1月19日的500点上方启动。2001年6月14日,上证指数冲向2245点的历史最高峰。5年牛市累计涨幅超过300%!自此,正式宣告我国持续5年之久的此轮大牛市的真正终结。\x0d\x0a在第四轮大牛市的上升通道中,它所表现出来的“一波三折”行情,极好地化解了股市阶段性暴涨过程中所聚集的泡沫,这极有利于牛市行情的延长:512点(1996年1月)——1510点(1997年5月)——1047点(1999年5月)——1756点(1999年6月)——1361点(2000年1月)——2245点(2001年6月)。\x0d\x0a请注意:由于处在大牛市上升通道中的每一次“回调”,其跌幅均未超过前期上涨的最高点的1/2,因此,笔者才将它视为一种“回调”,而不是一轮独立的“熊市”行情.第四轮牛熊更替与前三轮牛熊更替的主要区别在于:第四轮行情是一轮“慢牛”行情,它表现为“一波三折”地上涨,同时也对称地表现为“一波三折”地下跌:2245点——1500点——1200点——1000点。正是牛市“一波三折”地曲折上涨,才有后来“一波三折”地曲折下跌。也正是这样,这一轮牛熊行情才能持久,前后持续9年的时间。这是中国股市20年唯一经历过的一次“慢牛慢熊”模式。\x0d\x0a(三)中国股市第三阶段:1500点底部确认阶段(耗时3年)\x0d\x0a2005年下半年,中国股市从千点上方重新整固、重拾信心,再次揭开中国股市20年中涨跌最为猛烈的第五轮暴涨暴跌序幕。\x0d\x0a(5)第五轮暴涨暴跌:998点——6124点——1664点(跌幅超过50%)\x0d\x0a2005年6月6日,上证指数跌破1000点,最低为998.23点。与2001年6月14日的2245点相比,总计跌幅超过50%,故标志着此轮熊市底部的正式确立。\x0d\x0a2005年下半年,上证综指从1000点附近启动新一轮超级大牛市,2006年5月9日,上证指数终于再次站上1500点。2006年11月20日,上证指数站上2000点。\x0d\x0a2006年12月14日,上证指数首次创出历史最高记录,收于2249.11点。8个交易日后,2006年12月27日,上证指数首次冲上2500点关口。2007年2月26日,大盘首次站上3000点大关。2007年5月9日,大盘首次站上4000点大关。2007年8月23日,大盘首次站上5000点大关。\x0d\x0a2007年10月15日,大盘首次站上6000点。次日便创下6124点的历史最高记录。大盘在6000点之上仅站了三日即调头向下,这标志着本轮牛市的正式终结。\x0d\x0a在本轮大牛市中,上证综指从2006年12月14日的2245点飙升至2007年10月16日,只花了整整10个月功夫;然而,在接下来的大熊市中,上证综指从6124点狂跌回2245点,正好也只花了整整10个月的功夫。这是中国股市真正意义上的暴涨暴跌“对称美”!\x0d\x0a不过,事情远还没有结束。2008年10月28日,中国股市继续暴跌至1664点,这才探出本轮熊市的绝对底部!有人说,从6100点倒过个,跌至今天的1600点,应该差不多了;但也有人说,至少还要跌破1500点,更有甚者,有人预测本轮熊市还要跌至1200点或是重试1000点的底部。所幸这一切都只是少数人的臆想或悲观。\x0d\x0a1664点,真的打住了!这一重大信号的伟大意义在于:它标识着中国股市终于确认了1500点的历史新“箱底”;1500点终于筑成了中国股市的万里长城!\x0d\x0a(四)中国股市第四阶段:新的价值中轴在哪里?2000点或3000点?\x0d\x0a1500点是中国股市未来市场的“箱底”,牢不可破!那么,未来三五年内,中国股市的价值中轴究竟在哪里?再次跨越6124点的历史高峰还需要等待多久?它会重蹈日本股市20年不能跨越4万点历史高峰的“覆辄”吗?或是它会重走NASDAQ十年不能超越5500点的历史高峰的老路吗?中国股市20年的日K线图可能会给我们某种启示、某种灵感,或是某种答案。最后参考:笔者妄加预测,2010年中国股市将在2000——4000点之间震荡徘徊。在未来三年,中国股市可能不存在真正牛市!主要依据基于如下三大背景因素:\x0d\x0a第一,2010年,中国股市将真正步入“全流通”时代,随着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尤其是股指期货的推出,暴涨暴跌的“对称美”将逐渐淡出。更何况,花三年时间固本培元,重拾旧山河,再次积蓄能量,这是一个必要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x0d\x0a第二,节能减排目标将扼杀“两高一资”(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行业扩张,“两高一资”行业的央企与国企利润增长将会大打折扣。传统GDP挂帅、GDP高增长将不再灵验,新的利润增长点将在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中艰难寻找!经济增长质量目标将全面取代单纯经济增长速度指标第三,作为中国经济晴雨表,明年银行业将步入整固期。一方面,银行自身要“充电”,需要第二次借力股市,增发充实资本金;另一方面,后危机时代,在银行信贷天量扩张受限的形势下,趁机扩张资本市场,加速股市扩容,这是创业板与中小板快速扩容的天赐良机!这可以大大缓解中国企业传统而单一的融资渠道——银行信贷的巨大压力
在股市中指价格回到缺口的价格,就叫补缺。
(1)一般缺口都会填补。因为缺口是一段没有成交的真空区域,反映出投资者当时的冲动行为,当投资情绪平静下来时,投资者反省过去行为有些过分,于是缺口便告补回。
其实并非所有类型的缺口都会填补,其中突破缺口,持续性缺口未必会填补,不会马上填补;只有消耗性缺口和普通缺口才可能在短期内补回,所以缺口填补与否对分析者观察后市的帮助不大。
(2)突破缺口出现后会不会马上填补,我们可以从成交量的变化中观察出来。如果顺突破缺口出现之前有大量成交,而缺口出现后成交相对减少,那么迅即填补缺口听机会只是五五之比;
但假如缺口形成之后成交大量增加,股价在继续移动远离型态时仍保持十分大量的成交,那么缺口短期填补的可能便会很低了。就算出现后抽,也会在缺口以外。
(3)股价在突破其区域时急速上升,成交量在初期量大,然后在上升中不断减少,当股价停止原来的趋势时成交中又迅速增加,这是好淡双方激烈争持的结果,其中一方得到压倒性胜利之后,于是便形成一个巨大的缺口,这时候又再开始减少了。这就是持续性缺口形成时的成交量变化情形。
(4)消耗性缺口通常是形成缺口的一天成交量最高(但也有可能在成交量最高的翌日出现),接着成交减少,显示市场购买力(或沽售力)经已经消耗殆尽,于是股价很快便告回落(或回升)。
(5)在一次上升或下跌的过程里,缺口出现愈多,显示其趋势愈快接近终结。举个例说,当升市出现第三个缺口时,暗示升市快告终结;当第四个缺口出现时,短期下跌的可能性更加浓厚。
假定昨天收盘点位1000点,今天开盘1020点,全天始终在1020点上方运行,就是一个完整的20点跳空缺口;如果当天最低点低于1000点,只能叫跳高开盘,缺口已经弥补。如果最低在1000到1020之间,就是部分弥补。
扩展资料:
股市缺口分类:
1、突破缺口
判断是否为突破缺口,关键看缺口产生时其身后有没有形态做衬托;其次,再看缺口产生的当日和未来几天的成交量是否能持续放大。如果是,那么我们初步判定其为突破性缺口。
突破性缺口产生之后,意味着行情将向着产生缺口的方向运行一段时间,股价也将向同一方向延伸较长的距离。换言之,当我们确定了缺口为突破性质后,应持筹不动,以获取较大的利益。
2、测量缺口
也是功能性缺口一种,亦称中途缺口、逃逸缺口、量度缺口 、中继缺口等等。顾名思义,此种缺口的出现意味着行情已发展到了中途。此缺口产生后,行情将加速运行并且短期内不会回补。
我们在确认一个缺口的测量缺口性质时,应特别注意这两个特定:
测量缺口出现的位置,远离上一个形态;在缺口出现的当日,必须有大额的成交量做配合。通常出现在一个漫长的单边升势当中,并且中途缺口出现后,股价将加速上扬,表现出轻快的上升态势。
3、竭尽缺口
也称力竭缺口。出现在一段中长期升势或跌势的尾声,此缺口的出现当天或次日,通常伴随着巨幅的成交量和股价的猛烈变动。
判断此种缺口,我们应该首先考虑当时的成交量是不是特别巨大,并预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不可能出现更大的成交量,我们就可以初步判断此缺口将可能成为竭尽性缺口。假如我们能够配合K线形态及其他技术分析方法,进行综合技术分析,其判断的准确性将大为增加。
此缺口的另一个特点是在几天之内有必补的特性,竭尽性缺口产生后,意味着阶段性大顶的出现,故投资者在确立了此种缺口的性质后,应出清手中的筹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补缺
上证指数即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股票指数.
股票指数即股票价格指数。是由证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务机构编制的表明股票行市变动的一种供参考的指示数字。由于股票价格起伏无常,投资者必然面临市场价格风险。对于具体某一种股票的价格变化,投资者容易了解,而对于多种股票的价格变化,要逐一了解,既不容易,也不胜其烦。为了适应这种情况和需要,一些金融服务机构就利用自己的业务知识和熟悉市场的优势,编制出股票价格指数,公开发布,作为市场价格变动的指标。投资者据此就可以检验自己投资的效果,并用以预测股票市场的动向。同时,新闻界、公司老板乃至政界领导人等也以此为参考指标,来观察、预测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形势。
这种股票指数,也就是表明股票行市变动情况的价格平均数。编制股票指数,通常以某年某月为基础,以这个基期的股票价格作为100,
用以后各时期的股票价格和基期价格比较,计算出升除的百分比,就是该时期的股票指数。投资者根据指数的升降,可以判断出股票价格的变动趋势。并且为了能实时的向投资者反映股市的动向,所有的股市几乎都是在股价变化的同时即时公布股票价格指数。
计算股票指数,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抽样,即在众多股票中抽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成份股;二是加权,按单价或总值加权平均,或不加权平均;三是计算程序,计算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或兼顾价格与总值。
由于上市股票种类繁多,计算全部上市股票的价格平均数或指数的工作是艰巨而复杂的,因此人们常常从上市股票中选择若干种富有代表性的样本股票,并计算这些样本股票的价格平均数或指数。用以表示整个市场的股票价格总趋势及涨跌幅度。计算股价平均数或指数时经常考虑以下四点:(1)样本股票必须具有典型性、普通性,
为此,选择样本对应综合考虑其行业分布、市场影响力、股票等级、适当数量等因素。(2)计算方法应具有高度的适应性,能对不断变化的股市行情作出相应的调整或修正,使股票指数或平均数有较好的敏感性。(3)
要有科学的计算依据和手段。计算依据的口径必须统一,一般均以收盘价为计算依据,但随着计算频率的增加,有的以每小时价格甚至更短的时间价格计算。(4)
基期应有较好的均衡性和代表性。
交易量红绿柱实体部分代表已经实现的交易量,上面的虚框部分表明的是软件根据量比预计的本交易日还会发生的交易量。
如果当天的买入量大于卖出量,则显示为红色;如果当天的卖出量大于买入量,则显示为绿色;
如果成交量上的虚线表示预计今天最终的量,就是预测可能的一天的成交量;
成交量里面绿柱,红柱是随当日K线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日K线收红则成交量柱也为红,反之是绿。但这并不是说涨了就为红,而是股票收盘价高于开盘价则K线为红,收盘价低于开盘价则K线为绿。色柱的长短高低不能判断卖方与买方力量的大小。用户依然可以通过日K线图中当日的K线分析出多空力量。
扩展资料:
股票成交量变化的8种状态
(1)、量增价平,转阳信号:股价经过持续下跌的低位区,出现成交量增加股价企稳现象,此时一般成交量的阳柱线明显多于阴柱,凸凹量差比较明显,说明底部在积聚上涨动力,有主力在进货为中线转阳信号,可以适量买进持股待涨。有时也会在上升趋势中途也出现“量增价平”,则说明股价上行暂时受挫,只要上升趋势未破,一般整理后仍会有行情。
(2)、量增价升,买入信号:成交量持续增加,股价趋势也转为上升,这是短中线最佳的买入信号。“量增价升”是最常见的多头主动进攻模式,应积极进场买入与庄共舞。
(3)、量平价升,持续买入:成交量保持等量水平,股价持续上升,可以在期间适时适量地参与。
(4)、量减价升,继续持有:成交量减少,股价仍在继续上升,适宜继续持股,即使如果锁筹现象较好,也只能是小资金短线参与,因为股价已经有了相当的涨幅,接近上涨末期了。有时在上涨初期也会出现“量减价升”,则可能是昙花一现,但经过补量后仍有上行空间。
(5)、量减价平,警戒信号:成交量显着减少,股价经过长期大幅上涨之后,进行横向整理不在上升,此为警戒出货的信号。此阶段如果突发巨量天量拉出大阳大阴线,无论有无利好利空消息,均应果断派发。
(6)、量减价跌,卖出信号:成交量继续减少,股价趋势开始转为下降,为卖出信号。此为无量阴跌,底部遥遥无期,所谓多头不死跌势不止,一直跌到多头彻底丧失信心斩仓认赔,爆出大的成交量(见阶段8),跌势才会停止,所以在操作上,只要趋势逆转,应及时止损出局。
(7)、量平价跌,继续卖出:成交量停止减少,股价急速滑落,此阶段应继续坚持及早卖出的方针,不要买入当心“飞刀断手”。
(8)、量增价跌,弃卖观望:股价经过长期大幅下跌之后,出现成交量增加,即使股价仍在下落,也要慎重对待极度恐慌的“杀跌”,所以此阶段的操作原则是放弃卖出空仓观望。低价区的增量说明有资金接盘,说明后期有望形成底部或反弹的产生,适宜关注。有时若在趋势逆转跌势的初期出现“量增价跌”,那么更应果断地清仓出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股票走势图
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MACD\r\n\r\nMACD由正负差(DIF)和异同平均数(DEA)两部分组成,当然,正负差是核心,DEA是辅助。DIF是快速平滑移动平均线(EMA)与慢速平滑移动平均线(EMA)的差。快速和慢速的区别是进行指数平滑时采用的参数大小不同,快速是短期的,慢速是长期的。以现在常用的参数12和26为例,DIF的计算过程为:今日EMA(12)=2/(12+1)×今日收盘价+11/(12+1)×昨日EMA(12);今日EMA(26)=2/(26+1)×今日收盘价+25/(26+1)×昨日EMA(26);以上两个公式是指数平滑的公式,平滑因子分别为2/13和2/27。如果选用别的系数,则可照此法处理。DIF=EMA(12)-EMA(26)。DEA是DIF的移动平均,也就是连续数日的DIF的算术平均。此外,在分析软件上还有一个指标叫柱状线(BAR)。BAR=2×(DIF-DEA)。\r\n\r\nmacd指标又叫指数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是由查拉尔·阿佩尔(Gerald Apple)所创造的,是一种研判股票买卖时机、跟踪股价运行趋势的技术分析工具。\r\n\r\n一、macd指标的原理\r\n\r\nmacd指标是根据均线的构造原理,对股票价格的收盘价进行平滑处理,求出算术平均值以后再进行计算,是一种趋向类指标。\r\n\r\nmacd指标是运用快速(短期)和慢速(长期)移动平均线及其聚合与分离的征兆,加以双重平滑运算。而根据移动平均线原理发展出来的macd,一则去除了移动平均线频繁发出假信号的缺陷,二则保留了移动平均线的效果,因此,macd指标具有均线趋势性、稳重性、安定性等特点,是用来研判买卖股票的时机,预测股票价格涨跌的技术分析指标 。\r\n\r\nmacd指标主要是通过EMA、DIF和DEA(或叫macd、DEM)这三值之间关系的研判,DIF和DEA连接起来的移动平均线的研判以及DIF减去DEM值而绘制成的柱状图(BAR)的研判等来分析判断行情,预测股价中短期趋势的主要的股市技术分析指标。其中,DIF是核心,DEA是辅助。DIF是快速平滑移动平均线(EMA1)和慢速平滑移动平均线(EMA2)的差。BAR柱状图在股市技术软件上是用红柱和绿柱的收缩来研判行情。\r\n\r\n二、macd指标的计算方法\r\nmacd在应用上,首先计算出快速移动平均线(即EMA1)和慢速移动平均线(即EMA2),以此两个数值,来作为测量两者(快慢速线)间的离差值(DIF)的依据,然后再求DIF的N周期的平滑移动平均线DEA(也叫macd、DEM)线。\r\n以EMA1的参数为12日,EMA2的参数为26日,DIF的参数为9日为例来看看macd的计算过程:\r\n\r\n1、计算移动平均值(EMA)\r\n12日EMA的算式为\r\nEMA(12)=前一日EMA(12)×11/13+今日收盘价×2/13\r\n26日EMA的算式为\r\nEMA(26)=前一日EMA(26)×25/27+今日收盘价×2/27\r\n\r\n2、计算离差值(DIF)\r\nDIF=今日EMA(12)-今日EMA(26)\r\n\r\n3、计算DIF的9日EMA\r\n根据离差值计算其9日的EMA,即离差平均值,是所求的macd值。为了不与指标原名相混淆,此值又名DEA或DEM。\r\n今日DEA(macd)=前一日DEA?8/10+今日DIF?2/10\r\n计算出的DIF和DEA的数值均为正值或负值。\r\n\r\n理论上,在持续的涨势中,12日EMA线在26日 EMA线之上,其间的正离差值(+DIF)会越来越大;反之,在跌势中离差值可能变为负数(—DIF),也会越来越大,而在行情开始好转时,正负离差值将会缩小。指标macd正是利用正负的离差值(±DIF)与离差值的N日平均线(N日EMA)的交叉信号作为买卖信号的依据,即再度以快慢速移动线的交叉原理来分析买卖信号。另外,macd指标在股市软件上还有个辅助指标——BAR柱状线,其公式为:BAR=2?(DIF-DEA),我们还是可以利用BAR柱状线的收缩来决定买卖时机。\r\n\r\n离差值DIF和离差平均值DEA是研判macd的主要工具。其计算方法比较烦琐,由于目前这些计算值都会在股市分析软件上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因此,投资者只要了解其运算过程即可,而更重要的是掌握它的研判功能。另外,和其他指标的计算一样,由于选用的计算周期的不同,macd指标也包括日macd指标、周macd指标、月macd指标年macd指标以及分钟macd指标等各种类型。经常被用于股市研判的是日macd指标和周macd指标。虽然它们的计算时的取值有所不同,但基本的计算方法一样。\r\n\r\n在实践中,将各点的 DIF和DEA(macd)连接起来就会形成在零轴上下移动的两条快速(短期)和慢速(长期)线,此即为macd图。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