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2022年粮食大涨」东方证券网上开户》,是否对你有帮助呢?
本文目录
5月,联合国粮食署发布2022年世界粮食危机报告,指出2022年世界粮食价格大涨,使一些国家的粮食可及性大大降低。许多国家和地区将面临严重的粮食危机。
人们一度以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俄乌战争,人们自然地也容易把这次粮食危机的责任也归罪于俄罗斯身上。但其实,这当中恐怕存在很大的误解。
俄乌战争导致乌克兰粮食减产,但联合国报告指出,2022年世界粮食产量总体上稳定。所以这恐怕不是粮食价格上涨的原因。
美国指责俄罗斯囤积粮食、盗窃粮食等。但这种说法也难以站住脚。俄罗斯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就是粮食,怎么可能为了让粮价上涨而囤粮?这不是找死吗?而且,说俄罗斯盗窃乌克兰粮食,这也不可能导致粮食价格上涨。
俄罗斯方面,普京表态说,俄罗斯不会阻止乌克兰粮食通过俄罗斯及乌邻国出口到世界上其它国家,满足它们正常的粮食需求。但乌克兰方面表示,不会通过俄罗斯及白俄罗斯提供的通道出口其粮食。
很明显,美国、俄罗斯、白俄斯、乌克兰,都不想在世界粮食危机及粮价上涨这件事上背锅。
那么,本次全球粮食危机,到底是谁在背后搞鬼呢?
在粮食商业帝国这一块领域,美国被称为霸主。而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世界重要的产粮大户。俄乌与美国的主要区别就是:一方是种粮的大老实农民;另一方则不但控制着大量的粮食生产线,而且控制着整个粮食商业帝国。
显然,要撬动粮食价格波动,农民不可能做到,只有那些奸商才有可能做到。而且,如果那些人要这样做,为什么?就是因为钱!因为粮食涨价,那些粮食商业霸主,就可从中大赚特赚。也就是,撬动粮食涨价的,必须是那些既有能力做到,又有动机去做的人。
世界上的每次粮食危机大概都是与美国相关的,这与美国的粮食霸主地位是分不开的。美国是名符其实的农业大国。美国在粮食生产方面胜在种粮效率高。但是美国种出来的粮食是能轻易给人吃的吗?显然不是。作为粮食商业霸主,美国的那些人会抓住一切机会,撬动世界粮食市场,目标是控制粮食市场,以获取更多利润。
目前,全球*粮企业有4家,它们控制了全球80%的粮食贸易。这4家中,有3家是美国的企业,而其中的另外1家法国企业,也受美国控制。由此可见美国对全球粮食贸易的操控能力。
直观地看,俄罗斯正在遭受美国及其盟友严厉制裁,在此情况下,俄罗斯的粮食贸易又是其经济来源的主要部分之一,所以,俄罗斯根本没有能力去左右全球的粮食价格。
而最有能力、而且最有动机挑动全球粮食价格上涨的,不是别人,正是作为粮食生产大户以及商业控制霸主的美国!
赵立坚指出,几乎世界上每一次粮食危机都与美国相关。美国操控粮食贸易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利润,其结果就是让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人民的基本人权,即生命权,难以得到保障!
●本报记者林倩
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给证券金融业务带来全新发展机遇,也带来风险管理难度加大、竞争愈发激烈等挑战。
东方证券证券金融业务总部(简称“东方证券证金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为推动证券金融业务稳健发展,团队充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围绕“合规、诚信、专业、稳健”的行业文化理念,从合规经营、风险管理、投资者教育、队伍建设等多维度全面打造证券金融业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文化是证券经营机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功”和根基。一直以来,东方证券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近日东方证券举办“践行行业文化争创*项目”创建评优活动现场评审会,来自公司业务部门、子公司、分支机构和管理部门的10个创建单位进行了现场展演。最终,汇添富合规团队、扬州文汇东路营业部夺得一等奖,证券金融业务总部、固定收益业务总部、东证国际获得二等奖,汇添富投研团队、东证资管、上海延平路营业部、资金管理总部、东证期货获得三等奖。
建设覆盖业务全流程两融风控体系
两融业务是券商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券商两融业务利息收入排名中,包括东方证券在内,2020年有23家券商该项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两融业务的风控显得尤为重要。
东方证券证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东方证券始终将合规风控作为两融业务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建立起“适当性、标的券、折算率、集中度、风险监控、风险处置”六维一体、覆盖业务全流程的融资融券风控体系,并结合市场情况、业务实际持续优化完善。
在行业提出要推动形成“合规、诚信、专业、稳健”的证券行业文化背景之下,东方证券证金部也不断进行系统建设,优化与完善各类风控系统,充分发挥IT技术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例如与公司内部系统开发部门合作,开发盯市机器人系统,实现交易时段内盯市、通知全流程的自动化,代替人工操作,大大减轻工作量、提高工作准确度、降低操作风险。
同时,在行业回暖、融资业务需求旺盛、业务复杂性逐步提升的背景下,东方证券结合业务实践经验,在数据分析、理论研究、同行调研的基础上,前瞻性、深入性地思考并梳理了两融业务的各类潜在风险点,查漏补缺,优化风险管控措施。
坚持以服务客户为中心
“客户至上”是东方证券的核心价值观之一。2016年东方证券证金部建立起特色品牌“融在东方”,通过持续的品牌建设向客户传递公司价值观与理念。坚持以服务客户为中心,以官微和官网为媒介,以实体宣传品为载体,建立起多渠道、多形式的业务推广与投资者教育体系。
东方证券证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部门依托公司官方微信与官网平台,以长图文、小专题、H5等多种形式进行业务推广及投资者教育;2017年设计推出形象代言人“融小牛”,并累计制作多期微信表情包,选取日常使用频率较高的用语,丰富品牌形象,增加使用场景。
2021年,东方证券证金部以牛年为契机,在春节期间推出“融小牛欢乐过牛年”新春表情包;在加强线上投教的同时,设计推出《融资融券口袋书》系列宣传册、海报、折页等多样的线下宣传品体系。
另外,两融开户流程复杂、耗费时间长,为了在切实保障适当性管理及投资者教育的前提下提升客户体验,东方证券在开户流程上做了诸多优化,包括对投资者教育视频进行优化;根据专业投资者特性,在适当性匹配要求、双录流程、签署材料等方面作出差异化安排,进一步缩短开户时间。
持续推进人才梯队建设
“部门持续推进人才梯队建设,提升工作效率和综合素质,营造积极担当的内部文化,积极应对资本市场的各项机遇和挑战。”东方证券证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持续深化的资本市场改革,部门学习培训体系持续完善。
据介绍,该部门形成“微信分享、邮件传导、内部学习刊物、主题研究沙龙、内外部培训”多维一体的学习体系,并结合业务发展及员工需求,着力在培训主题、形式等方面不断优化,推动员工深入学习资本市场相关知识,打造一支敢打敢拼的证金队伍。
人才队伍建设离不开党建的引领作用。东方证券证金部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推动合规展业等为重点,通过组织生活、知识竞赛、党课等多种方式,组织各类学习讨论,推进部门内部文化建设。同时不断丰富活动形式与主题,除了党建活动以外,还与同业、银行及其他党支部等开展支部联建活动,在提升员工素质的同时,加强与内外部合作机构的联系。
本文源自中国证券报
俄乌冲突升级以来,国际、国内粮价再次出现大幅波动,其中小麦市场涨幅明显,但年初以来稻米市场波动幅度还不到10%,市场总体表现十分稳定,其主要原因在于国内外稻米市场供给较为宽松。
当前,国内春播春种已近尾声,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早稻栽插已经结束,种植面积同比稳中略增;中稻栽插已过七成半,预计面积与上年变化不大。若年景正常,今年我国稻谷生产仍将丰收,仍可能呈产大于需的局面。
美国农业部5月份预计,全球2022/2023年度大米期末库存为1.8626亿吨,预计库存消费比达35.9%,仍处于较高水平,国际米价短期仍难以出现大的行情,国内大米进口仍将保持较高水平。因此,年内我国稻米供应仍将较为宽松。
国内稻米市场价格总体平稳
年初以来,国内稻米市场总体以稳为主,除个别地区外,没有出现大的波动。虽然年初以来国内稻米市场稳中略涨,但与小麦相比,波动幅度不值一提。比如,5月9日,全国中晚籼稻平均收购价2727元/吨,较年初上涨47元/吨,涨幅1.75%;粳稻平均收购价2717元/吨,上涨59元/吨,涨幅2.22%。同期全国小麦平均收购价3098元/吨,较年初上涨310元/吨,涨幅11.12%。而外围市场粮价涨幅更大,今年美麦期货上涨幅度*超过70%。
拉长周期看,稻米市场的波动幅度也相对较小。疫情刚暴发的2020年初,全国中晚籼稻2519元/吨、粳稻2599元/吨、小麦2319元/吨,至今年5月9日累计分别上涨208元/吨、118元/吨、779元/吨,涨幅分别为8.26%、4.54%、33.6%。
稻谷涨幅远远落后于小麦。实际上,当前新小麦开秤后价格高开高走,部分地区陈小麦已接近3500元/吨,*波动幅度已超过50%。与之相比,稻米市场只能说是小幅波动而已。
稻米市场持续稳定底气何在
内因:国内稻米市场供应相对宽松。
2011年我国稻谷产量重返2亿吨关口,2017年再上新台阶,站上2.1亿吨关口。2021年稻谷产量达到2.1284亿吨,再创历史新高。由于稻谷连年丰收,2011年以来我国稻谷均呈产大于需的局面,每年均要启动*收购价预案来缓解主产区农户卖粮难现象,2011年以来累计收购*收购价稻谷超过2亿吨。
通过竞价销售和定向销售等方式,*收购价稻谷库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消化,预计目前*收购价稻谷库存仍有近亿吨,加上中央储备和各级地方储备,我国稻谷库存占全球库存六成左右,可满足全国人民1年以上口粮需求,供应十分充足。
外因:国际大米市场供求也处于历史较好时期。
近年国际大米市场供应持续改善,供求形势好于小麦。据美国农业部预测,2021/2022年度全球大米期末库存量1.888亿吨,创历史新高,库存消费比达36.9%,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17%~18%的水平。由于国际大米供应宽松,作为全球第一大米出口国的印度,2021/2022年度大米出口量达到创纪录的2100万吨,但价格表现平平,其他主产国价格涨幅也不大,国际大米市场价格整体波动幅度较小。
由于国际大米市场走势相对低迷,与国内大米的价差一直较大。5月18日,广东早籼米批发价3760元/吨,越南5%破碎率白米报价420美元/吨,理论到港完税成本3284元/吨,国内外价差476元/吨;巴基斯坦5%破碎率白米375美元/吨,理论到港完税成本2933元/吨,国内外价差827元/吨。由于国内外价差较大,近年我国大米进口持续增加。2021年我国大米进口达496万吨,再创历史新高。今年前四个月我国共进口大米226万吨,相当于2013年全年的进口量。
低价大米进口大量增加,不但增加了国内稻米市场供应,还一定程度拉低了我国稻米市场价格,2021年印度一跃成为我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国。今年前四个月我国分别从印度和巴基斯坦进口大米69.8万吨和60.2万吨,这两个国家的大米出口价格较低。
稻米市场虽无近忧仍需远虑
短期国内稻米市场虽无近忧,但仍需远虑。
2021年我国稻谷单产创出历史新高,但粮食生产仍是靠天吃饭,万一年景偏差,稻谷产量将下降。而我国地域辽阔,在粮食市场较为敏感的情况下,个别地区减产可能会通过网络快速扩散,进而造成市场波动加剧。
由于水稻种植收益相对减少,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后期国际、国内种植面积可能会减少。一旦遇上极端天气造成减产,国际大米较强的金融属性可能会使米价出现大幅波动,导致国内出现输入型上涨。
由于国际小麦等价格上涨较快,且采购困难,预计大米需求将会扩大,特别是非洲很多国家对大米的需求将会增加。若国际大米减产,在当前粮食危机愈演愈烈的情况下,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像2008年国际米价在短短几个月内暴涨2倍的情况难保不会发生。因此,应提前制定预案,及时研判,以便有效应对。(原文刊登于2022年5月26日粮油市场报三版)
来 源丨粮油市场报
总值班丨刘新寰 统筹丨刘超 编辑丨从申
站在农民角度、关注三农!农民兄弟们大家好,我是三农老道!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2022年已经来到5月中旬。现在正值春耕、夏收的关键阶段,对于我们很多的种地农民来说,大家同样关注粮补、粮价的相关情况。而从目前国内粮价总体形势来看,粮食格局迎来了巨大变化。一方面,受到全球粮价上涨的影响,国内粮价也呈现稳步上涨的势头。
小麦价格正在迎来涨价,而玉米、大豆价格也呈现坚挺上涨的变化,这对于我们很多的种地农民来讲无疑是一件大好事。毕竟粮价能够迎来上涨,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够保障农民的种地收益。而随着5月份的正式开始,涉及到粮补,粮价方面也将迎来4个好消息。今天老道就给大家重点分析一下在2022年粮补、粮价的一些相关情况!
【2022年粮价大变!5月1日起,粮补、粮价迎来4个好消息。】
老道说:进入到2022年之后,对于我们很多的种地农民来讲,大家面临到的最直接变化就是农民的种地成本大幅提高。尤其是受到农资价格大幅上涨的冲击,农民在种地方面的亩均投入总体涨幅已经超过100元以上。在种地成本不断提高的影响下,农民在今年的卖粮预期自然也会持续提高。
而从目前国内粮价总体形势来看,相较于2021年来讲,2022年粮价行情呈现两个*变化!
新变化1:受到全球粮价上涨的影响,国内主粮价格也在逐年上涨,但是国内粮价和进口粮价倒挂效应较为显著。
新变化2:从目前基层粮食收购的情况来看,深加工企业、饲用企业和养殖企业在玉米、大豆方面的收购力度正在呈扩大态势。所以在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可以发现山东、华北和东北地区的玉米、大豆价格已经迎来高位运行、小幅上涨的趋势。
这无疑也在为我们说明,在2022年粮价或将呈现中长期利好走势。而进入到5月份,随着春耕的全面启动,涉及到粮补、粮价层面也将迎来4个好消息,下面老道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好消息1:今年农民种地可以申领的粮食补贴将继续增多;
老道说:提到粮食补贴,相信大家也最关心今年农民种地到底能够领到哪些粮补资金。而按照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来看,在2022年,为了帮助农民应对农资涨价问题,现在国家已经正式下发农资综合补贴。而且在一些地区为了进一步引导农民种植大豆等油料作物,也纷纷出台了例如玉米、大豆轮作补贴和玉米、大豆套种补贴。补贴资金从200元到300元不等,农民可以领到的补贴资金也比往年更多一些。
好消息2:今年粮补下发打卡的时间迎来普遍提前;
老道说:而从粮补下发打卡的情况来看,现在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涉及到粮食补贴下发方面,明确指出要尽快落实粮补打卡工作,有些地区已经设定了明确的时间点。例如黑龙江地区明确要求在9月30之前要完成2022年玉米、大豆、稻谷生产者补贴的下发。对于没有完成补贴下发的,必须要做出说明,到底为什么没有完成打卡!综合这些情况来看,在今年粮补资金提前下发打卡,将成为大概率事件,我们农民也能够更早一步领到粮补资金。
好消息3:今年国内粮价或将迎来重大调控利好;
老道说:在春耕启动的同时,国家针对春耕方面的部署已经全面确定。在4月20日国务院召开的常务会议上,国家明确指出,在今年会继续发挥中粮、中储粮等企业在粮食收购方面的积极作用!这一方面要保障农民种地的积极性,让农民种地有收益,另外一个方面也在为我们释放在今年国家要加大调控的利好信号。由此可见,在今年粮价或将迎来更加显著的调控利好。
好消息4:国内粮食产需利好显著今年玉米、大豆、小麦价格还将呈现坚挺趋势;
老道说:随着部分地区逐步迎来夏收,小麦价格在近日以来已经呈现上涨变化。而且在今年因为口粮价格的上涨,也进一步降低了口粮在饲用方面的替代比例。这也为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迎来涨价提供基础。在加工需求、饲用需求和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带来的成品油价格涨价需求等多边因素影响之下,在今年国内玉米、大豆、小麦价格还将呈现坚挺上涨的趋势。
而综合以上4个好消息来看,老道再次明确我的观点。在2022年,只要咱们种地农民能够实现丰收,大家手里边有粮,我们就能够保障自己的种地收益能够继续增长。因为在政策调控、市场利好和全球大环境等多边因素影响之下,咱们农民会迎来*的增收机会。在这里也可以大家一起行动,点击文末右下角【在看】,一起为国家的粮补、粮价政策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