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云南旅游股票股吧」正业科技股吧》,是否对你有帮助呢?
本文目录
5月13日,云南旅游(002059)回复了深交所年报问询函。
2021年,云南旅游实现营业收入14.18亿元,同比下降21.7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6亿元,同比下降304.38%。
深交所针对云南旅游营业收入持续下降、业绩由盈转亏、诉讼、营业收入扣除金额、现金流量净额、子公司业绩承诺与补偿、业务营收占比变化和销售客户等方面向公司进行了问询。
针对公司营业收入持续下降、业绩由盈转亏,云南旅游表示:“公司2021年度和2022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受新冠疫情这一不可抗力因素影响以及根据公司战略规划剥离非核心业务所致。”
此外,备受关注的江南园林股东纠纷案件仍未完结,云南旅游也确认了2.78亿元预计负债。
国内疫情持续影响致利润压缩
近期,云南旅游发布2021年财报显示,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 14.18亿元,同比下降 21.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6亿元,同比下降 304.38%;经营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70亿元,同比下降 656.92%。
据其财报,云南旅游主营业务毛利率20.44%。从业务板块来看,2021年文旅综合运营板块和旅游文化科技板块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31.67%、41.80%,旅游综合服务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减少63.59%。
云南旅游在回复问询函中表示称,新冠疫情和对非核心资产的剥离是业绩亏损的重要原因。
2021年年下半年疫情卷土重来、多点散发。8月至9月云南省暂停跨省旅游42天,11月至12月两度暂停跨省旅游共50天。
疫情影响外,云南旅游在回复中亦表示,报告期内,公司转让了云南世博园艺有限公司股权,2021 年度无园林绿化业务收入。同时,受项目周期影响,文旅科技 2021 年毛利率较高的策划设计类业务收入占比较 2020 年下降 29.36%,导致综合毛利率下降。
事实上,不仅云南旅游,就目前已披露2021年报的旅游公司来看,亏损似乎成了主旋律。除九华旅游(603199)等少数公司外,大部分2021年度都处于亏损状态。
进入2022年,情况仍无改善迹象。2022年第一季度,云南旅游实现营业收入1.98亿元,同比减少13.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25万元,同比减少330.19%。
因股权纠纷计提2.78亿预计负债
云南旅游与江南园林有限公司(简称江南园林)原股东股权纠纷案件计提2.78亿预计负债也引发深交所关注,要求说明各项诉讼案件的*进展及直至2021 年末才计提大额预计负债的原因及合理性。
云南旅游与江南园林的纠纷始于2014年的一场收购。彼时,云南旅游以4.75亿元高溢价收购了后者80%股权,并与江南园林签订了业绩对du协议。就在江南园林完成三年业绩承诺,提出按约定收购剩余20%股权时,江南园林却业绩暴跌,双方因此产生分歧,收购承诺也就此搁浅。2018年起,江南园林原股东们先后走上了维权之路,持续三年多的股权纠纷诉讼拉锯战也就此开始。
针对深交所问询,云南旅游表示,公司与杨建国、中驰投资的诉讼因不服江苏省*人民法院判决,拟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与胡九如等9名原股东的诉讼,将向江苏省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对于2021 年末才计提大额预计负债的合理性,云南旅游表示,主要因为与杨建国及常州中驰的股权纠纷案二审结果存在不确定性,以及与小股东代表存在和解可能性。但2021 年末,鉴于杨建国、常州中驰案一审判决败诉且和解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确认了预计负债。
事实上,在此次计提2.78亿预计负债之前,云南旅游就曾多次进行计提商誉减值准备。2018年,云南旅游计提了对江南园林的商誉减值准备1.29亿元;2019年再次计提1.58亿元商誉减持准备。
也就说,云南旅游因与江南园林股权纠纷案累计损失逾5.7亿元。不仅如此,根据云南旅游公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尚有6名原小股东(合计持股0.13%,标的股权金额为161.36万元)尚未提起诉讼。
值得注意的是,云南旅游回复公告显示,在与云南世博投资有限公司的相关业绩承诺与补偿协议中,2021年子公司云南世界恐龙谷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实现净利润-4583.84万元,未实现35万元业绩承诺,世博康旅已向云南文旅支付业绩补偿款 2921.42 万元。
关于本篇文章的更多报道,我们已在【和讯财经APP】上刊登,应用商店搜索“和讯财经”,下载并参与猜指数活动赢取京东卡和万元现金大奖
挖贝网2月22日,正业科技(300410)近日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业绩同向上升。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000万元–15,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46.13%–582.67%;上年同期盈利2,197.26万元。
本报告期内,公司聚焦“工业检测智能装备”发展战略,坚持“光学检测和自动化控制技术”为核心,深耕“PCB、锂电、平板显示”等业务领域,实现利润同比增长;同时,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持续推进降本增效管理措施,降低运营成本,努力提高发展质量,管理效益有效提升。
截止2021年1月末,公司在手订单金额约5.03亿元,同比增长63.6%;其中锂电检测自动化业务在手订单金额约3.07亿元,同比增长287.4%。
公司于2020年12月出售部分房产,该部分房产于2021年1月完成过户登记手续,预计产生处置损益约9,700万元。
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当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10,000万元(含出售部分房产处置损益)。
挖贝网资料显示,正业科技是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向PCB、锂电、平板显示等行业制造厂商提供智能装备及工业互联网、高端新材料等产品。
来源链接:http://www.cninfo.com.cn/new/disclosure/detail?plate=szse&orgId=9900023109&stockCode=300410&announcementId=1209291176&announcementTime=2021-02-22%2011:43
本文源自挖贝网
云南旅游涨停收盘,收盘价8.69元。该股于9点35分涨停,5次打开涨停,截止收盘封单资金为3630.58万元,占其流通市值0.57%。
资金流向数据方面,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19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入1.32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出5173.4万元。近5日资金流向一览见下表:
该股为旅游,虚拟数字人,国企改革概念热股,当日旅游概念上涨7.62%,虚拟数字人概念上涨1.98%,国企改革概念上涨1.92%。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每经记者:李佳宁 温梦华 每经编辑:杨夏
乘着元宇宙的东风,资本市场上一众“虚拟数字人”概念频频引发市场关注。
在A股2021年大考即将结束之际,这些头顶“元宇宙、虚拟人”光环的公司2021年“成绩单”表现如何?每经记者通过数据统计发现,过去的一年,28家“虚拟数字人”概念股中,有25家公司股价在2021年累计实现上涨。而在已披露年报或业绩预告的26家公司中,有19家公司实现盈利,7家公司出现亏损。
值得注意的是,28家“虚拟数字人”概念股公司中,按照申万行业标准,占比最多的为传媒行业公司,为13家;其次为计算机行业公司。此外,纺织服装、建筑装饰、休闲服务等公司也纷纷入局。
“虚拟人赛道目前尚处于萌芽探索期,股价波动幅度较大,目前还没有清晰商业模式。”天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兼传媒互联网首席分析师文浩在4月21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微信语音采访时表示,很难下定论哪些公司好或不好,那么多虚拟人有哪些能被消费者记住?当下格局未定,投资者可以从技术能力、运营能力、创意能力、商业模式这四个角度去考量虚拟人赛道的公司。
25只“虚拟数字人”概念股2021年股价累计上涨
2021年,在元宇宙火爆之下,被看作“元宇宙”场景入口的“虚拟数字人”更是成为资本争相入局的“风口”。
从股吧“虚拟数字人”板块整体涨幅来看,在2022年2月之前整个板块在波动中保持上涨,*涨幅曾一度高达16.15%;2022年2月~4月,整个板块在波动中下跌,*跌幅一度超24%。
股吧虚拟数字人板块股价走势 图片来源:股吧截图
板块热度带动下,每经记者注意到,板块内28只“虚拟数字人”概念股在资本市场也备受追捧,股价和市值波动明显。
Choice数据显示,在111家“元宇宙”概念股中,有63家公司在2020年的年股价累计涨跌幅为下跌;到了2021年上述111家公司仅有28家公司的累计年股价为下跌。
具体到“虚拟数字人”板块,2021年在28家概念股中,仅有3家公司的年股价累计涨幅为下跌,其余25家公司的年股价在2021年一整年的累计涨幅均为上涨,其中,川网传媒、佳创视讯在2021年年股价累计涨幅*,涨幅分别高达490.28%、172.98%。
相比2021年,在元宇宙、虚拟数字人尚未火爆的2020年,上述28家公司中,有17家公司的年股价累计涨幅为下跌。
其中,芒果超媒在2020年的年股价累计涨幅*,累计上涨101.09%;不过在2021年芒果超媒年股价累计涨幅则为下跌,累计下跌24%。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年底,芒果超媒布局瞄向“元宇宙”,不仅发布首批数字藏品,同时还布局虚拟数字人,推出数字人“瑶瑶”“小漾”等。公司在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未来规划将推出更多符合公司主营业务发展与市场受众需求的虚拟角色。
同样备受市场关注的还有捷成股份。在资本市场上,捷成股份2020年股价累计下跌7.44%;而2021年年股价累计实现95.05%的涨幅。据了解,捷成股份参股的公司世优科技是一家虚拟技术提供商,据悉,世优科技已经为客户打造“复活”了近500个虚拟IP数字人。
对于虚拟数字人板块的股价波动,文浩认为,这是因为虚拟人还处于萌芽期,特点就是股价波动大、业绩尚未兑现,等到相关模式清晰,业绩兑现出来,股价波动就有望减少。
虚拟人赛道尚处发展早期,28家概念股中近半为传媒公司
截至4月27日,28家虚拟数字人概念股中有23家公司披露了2021年年度报告或业绩快报,此外还有3家公司公告了2021年业绩预告。
在披露年报或业绩预告的26家公司中,19家公司2021年实现盈利,仅有芒果超媒、科大讯飞、利亚德净利润在5亿元以上。7家公司出现亏损,其中奥飞娱乐、佳创视讯等4家公司持续亏损,云南旅游、星期六等3家公司由盈转亏。
从数据来看,正如文浩所言,虚拟人概念股的业绩还尚未兑现。
这是因为尽管上述公司均被划分为“虚拟数字人”概念股,但大部分公司并不以虚拟人为主营业务,甚至部分公司在2021年末才开始布局虚拟人赛道。在已经披露年报的23家公司中,仅有天娱数科、佳创视讯、拓尔思、利亚德等少部分公司提及了数字人或虚拟人概念。
此外,每经记者还注意到,“虚拟数字人”概念股包含的上市公司属于多个不同行业。按照申万行业标准分类,28家公司中有13家传媒行业公司,8家计算机行业公司。所属行业不同,各公司对于虚拟人领域的布局也不尽相同。
天娱数科(原名:天神娱乐)重组后将电竞游戏与数据流量作为主营业务,在2021年年报中,公司明确表示将聚焦虚拟数字人研发生产与IP孵化运营两个方面。与之相似的还有曾经的“女鞋第一股”星期六,通过数字化转型在直播电商赛道突飞猛进,如今公司推出了“孔襄”“周小瑜”等虚拟人,进一步丰富直播电商玩法。
除了通过虚拟人产品增强原有主营业务的竞争力,另一部分企业则依靠原有的技术积累,聚焦于虚拟人的生产与服务。
如拓尔思依托公司在中文自然语言处理核心技术、海量数据积累等,其智能虚拟人产品已在北京冬奥会播报、政务问答、新闻写作等方面实际落地应用。而拥有光学动作捕捉技术的利亚德就以此技术为核心发展虚拟现实业务,提供虚拟现实应用方案与服务并孵化数字人资产。
面对虚拟数字人赛道上不同行业公司的不同路径,哪类公司更容易得到投资者的关注?文浩建议,虚拟人作为一个以技术为支撑的行业,核心要素还是企业的技术能力,同时公司的运营能力、创意能力、商业模式也不可忽略。“行业还处于发展早期,除了一些大的平台公司,现在很难定论哪一个企业一定能走出来,因此机会和挑战并存。”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