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姐妹们,今天我们来聊一个让无数“打工人”午夜梦回、辗转反侧的世纪难题:准备跑路了,但那笔该死的绩效工资,到底要怎么从“前任”公司手里体面地(或者不体面地)拿回来?是不是一想到要跟HR掰扯这个事儿,血压就已经开始“起飞”了?别慌,坐下,先干了这碗心灵鸡汤,咱今天就把这事儿盘得明明白白的,让你离职也离得底气十足,像个潇洒的“卷王”!
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核心思想:绩效工资,它到底是个啥?很多公司的HR会给你玩文字游戏,说什么“哎呀,这个是公司对你额外努力的奖励啦,不是基本工资哦”,企图给你一种“这是恩赐,不是应得”的错觉。快醒醒!别被PUA了!根据我们国家《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第四条,工资总额就包括了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你猜绩效工资和奖金算哪个?没错,它就是你工资总额里光荣的一份子!它不是老板心情好给你发的红包,而是你用血汗、脑细胞和逝去的发际线换来的合法收入!所以,别怂,这是你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
搞清楚了它的“名分”,接下来就是实战操作环节。离职时绩效工资的计算,堪称一场谍战大戏,充满了各种“骚操作”和“潜规则”。我们来分几种常见情况,看看各路“妖魔鬼怪”都是怎么出招的,我们又该如何见招拆招。
第一种情况,也是最理想的情况:公司是“人间值得”型。你的劳动合同或者公司规章制度里,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离职员工的绩效工资,将根据实际工作天数和已完成的考核指标,按比例进行折算,并在最后一个月工资发放日随工资一同发放。遇到这种公司,你就偷着乐吧,赶紧买张彩票,说不定下一个“锦鲤”就是你。你只需要按流程走,跟你的直属上司和HR确认好你的绩效考核结果,然后坐等收钱就行了。这种通常存在于制度完善的大厂或者良心企业,属于是SSR级别的稀有物种。
第二种情况,也是最常见的情况:公司是“太极宗师”型。规章制度里对离职绩效的规定模棱两可,或者干脆就没提。当你去问HR时,他们就开始打太极了:“这个嘛……按照惯例,离职员工可能就没有绩效了哦”、“你的考核周期还没结束,没法计算呀”、“要不你问问你领导,看他怎么给你评定?”。遇到这种情况,你就要开启“福尔摩斯”模式了。首先,立马“考古”,把你入职时签的那份劳动合同翻出来,逐字逐句地看,特别是关于薪酬结构和绩效考核的部分。很多时候,答案就藏在这些你当时看都没看的细则里。
如果合同里也没写明,别急。关键点来了:你的绩效考核周期是多久?是按月度、季度还是年度?举个栗子,假设公司的绩效是按季度考核和发放的,你在一个季度的最后一个月(比如3月、6月、9月、12月)的月底离职。理论上,你已经完整地参与了整个季度的考核,那么这个季度的绩效你就理应获得。公司不能因为你在“发钱”的那一刻人已经不在了,就耍赖不给。这就好比你参加了一场马拉松,跑完了全程,只是没等到颁奖典礼,但你的名次和奖金是客观存在的,不能因为你提前去赶地铁了就不认账,对吧?
那要是没干满一个完整的考核周期呢?比如季度绩效,你干了两个月就提离职了。这时候,“太极宗师”们最爱用的借口就是“未满考核期,无法评估,所以没有”。这听起来好像挺有道理,但其实是个逻辑陷阱。你虽然没干满三个月,但你这两个月难道是在公司摸鱼度过的吗?你完成的工作任务、达成的KPI,这些都是可以量化的。这时候,你需要做的就是主动出击,整理好你这两个月的工作成果,用数据和事实说话。比如,你这两个月完成了多少销售额?跟进了多少客户?写了多少行代码?把这些证据(邮件、聊天记录、项目报告等)整理成一份清晰的清单,然后找你领导和HR谈。你的诉求不是要拿满整个季度的绩效,而是要求根据你实际的贡献,进行“按比例折算”。咱们讲道理,不贪心,但属于我的,一分都不能少!
第三种情况,是最令人火大的情况:公司是“明抢豪夺”型。他们的员工手册里可能直接就写着一条“霸王条款”:“员工在绩效发放日之前离职的,视为自动放弃该周期绩效”。看到这条,是不是感觉拳头硬了?这种条款,在法律上是站不住脚的!它属于用人单位单方面免除自身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格式条款,很大可能是无效的。记住,公司的内部规定,不能大于国家的法律法规。你的劳动付出了,就应该得到相应的报酬,这是《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保护的核心利益。公司不能自己立个“土规矩”就把法律当空气。
面对这种公司,友好沟通可能已经没用了,你需要准备好“上价值”了。第一步,还是收集证据,证明你付出了劳动且达到了绩效标准。第二步,进行正式的书面沟通,比如发一封邮件给HR和你的领导,明确提出你关于绩效工资的诉求和计算依据,并要求他们在规定时间内答复。这封邮件就是你未来可能用到的“呈堂证供”。如果对方置之不理或者明确拒绝,那就可以考虑下一步了——劳动仲裁。别怕麻烦,“劳动监察大队”和“劳动仲裁委员会”就是为我们这些“打工人”撑腰的。只要你证据确凿,理由充分,拿回属于你的钱的概率是非常大的。很多时候,当你把“劳动仲裁”这四个字亮出来的时候,一些原本强硬的HR态度可能就会发生180度大转变,毕竟谁也不想把事情闹大。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是关于提成的。对于销售岗位的兄弟姐妹们来说,提成就是命根子。离职时,最怕的就是那些已经签了单但还没回款的项目。公司的经典话术是:“钱没到账,提成不能算”。这个也要具体分析。看你的提成制度是按“签单日”算,还是按“回款日”算。如果是按签单算,那你离职前搞定的单子,提成必须给你。如果是按回款算,这就比较麻烦了,但也不是完全没办法。最好的方式是在离职交接时,与公司签订一个书面协议,明确约定你离职后,由你负责的单子如果回款了,公司应在收到款项后的某个期限内,将提成支付给你。把丑话说在前面,总比事后扯皮强。
所以,问题来了,一个正在办离职的HR,他的离职绩效工资应该找谁算呢?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