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01月24日讯 博时新兴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博时新兴成长混合,代码050009)01月23日净值下跌3.49%,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0.8010元,累计净值为3.5750元。
博时新兴成长混合基金成立以来收益26.31%,今年以来收益7.37%,近一月收益12.03%,近一年收益65.50%,近三年收益31.10%。
博时新兴成长混合基金成立以来分红1次,累计分红金额37.21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曾鹏,自2013年01月18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55.53%。
*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通策医疗(持仓比例8.01%)、湘电股份(持仓比例7.10%)、康弘药业(持仓比例6.68%)、东方日升(持仓比例6.32%)、精测电子(持仓比例6.17%)、通威股份(持仓比例5.63%)、昊华科技(持仓比例4.63%)、超声电子(持仓比例4.37%)、领益智造(持仓比例4.27%)、海大集团(持仓比例3.98%)。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19年四季度,权益市场整体仍然呈现较好的结构性投资机会。中美贸易谈判达成第一阶段协议提振了市场整体风险偏好,创业板指为代表的新经济表现居前。同时,11月下旬MSCI第三次次提高纳入A股比例,外资对A股的配置也在深刻改变市场的交易结构。整体看,四季度权益市场整体投资机会显著,成长与价值风格均体现较好的回报率。报告期内,基金总体维持了较高仓位,并重点配置在TMT、光伏、医药生物、5G后周期应用等新兴产业领域;同时加大了对科创板上市公司的深度研究并进行配置,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收益。
展望2020年,结构性行情仍将持续。站在大的历史宏观背景下,我们的宏观政策取向正在经历从‘凯恩斯刺激’到‘里根供给侧改革’时代的转变,其背后的生产要素、资金价格、资源使用效率的匹配等都在发生重大变化。这个阶段必然导致很多产业在去杆杠同时也有很多新兴产业在加杠杆。因此,结构性行情将是时代背景下的必然结果。
从结构上看科技和消费仍将是主线,尤其是科技与消费正在融合,比如2020年是5G应用的元年,在嫁接传媒、互联网等领域的新产品、新应用和新商业模式正在催生新的投资机会。符合国家战略导向的集成电路、新能源等行业仍将维持产业趋势,但从今年开始会转向集中在具备业绩兑现能力的龙头个股。基于宏观逻辑背景,具备成长能力的细分行业龙头仍将体现超越行业的盈利弹性,并获得估值重估。此外,在医药、电子、高端装备等领域均具备细分行业投资机会,我们只需要把握一个清晰的产业图谱同时结合产业周期规律,就可以持续不断的从细分行业中找到结构性投资机会。
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2021年初,市场对大盘蓝筹股的热情不减,A股板块轮动加剧,人们在讨论谁会是下一个“茅台”、下一个“宁德时代”。在大盘股倍受关注的环境下,一个中小盘指数“中证500”却悄无声息地冲上高点。年中,中证500指数点位更是创下五年新高。
一,2021年,中证500指数发生了什么?
中证500指数是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开发的一组指数,根据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官方网站,其构成为:全部A股中剔除沪深300指数成份股及总市值排名前300名的股票后,总市值排名靠前的500只股票。中证500指数成分股市值主要分布在100亿至300亿之间,反映了A股市场中一批中型市值公司的股票价格表现。
中证500指数点位从2021年初的6,482.79点至9月1日达到7,193.10点,累计涨跌幅为10.96%,同期沪深300及上证50均发生负增长。2021年6月,A股市场中一批大市值蓝筹股震荡下跌,作为大盘股代表的沪深300也一路走低。后疫情时代,中小企业渐渐恢复生机,代表中小盘的中证500也是水涨船高。指数间分化逐渐形成并扩大,截至2021年9月1日,中证500指数年内跑赢沪深300指数18.52个百分点。
中证500指数成立于2004年12月31日,长期来看,截至2021年9月1日,累计年化收益率12.56%,而同期沪深300年化收益率仅为9.96%。尽管中证500长期收益超过沪深300,放眼最近十年,中证500表现却不如沪深300。
以2011年9月中证500以及沪深300指数点位为基准,两者十年年化收益率分别为5.05%和5.56%,中证500指数涨幅劣于沪深300。而近五年年化收益率沪深300更是达到8.08%,远超中证500的2.42%。由于指数编制规则的限制,随着指数成立时间增长,中证500中表现*的个股大概率会被剔除并调入沪深300,同时沪深300中表现不佳的个股又会被调入中证500,外加市场近年对行业龙头的青睐,沪深300指数表现近十年优于中证500指数。
二,中证500被低估了吗?
有人说“中证500被大大低估了”,研究中证500指数历史市盈率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其市盈率的确处于历史相对低位。但由于中证500成分股调整对市盈率影响较大、且指数里行业构成包含大量周期股,我们不能简单通过市盈率百分位值来判断中证500是否被低估。
1,今年6月中证500成分股调整带来了估值下降
在通过市盈率判断相对价值时,我们选择滚动市盈率(TTM PE),即以过去最近的十二个月为基准,计算每股价格与每股盈利之比。相比静态市盈率以上一年盈利来计算每股盈利,滚动市盈率更加准确客观。
在2019年结构性牛市市场背景下,大盘股备受关注,股价带动沪深300指数上涨的同时,大盘股的估值也到达了历史高位,沪深300滚动市盈率一度在2021年初到达17.45倍,处于历史80%分位。而中小盘股票因为鲜有人关注,炒作空间有限,中证500滚动市盈率仍在其中位数上下浮动,估值没有明显变化。2021年6月11日,中证500成分股进行了调整,滚动市盈率更是大幅度降低。6月11日中证500滚动市盈率为25.5倍,处于历史17%分位,而6月15日成分股调整后滚动市盈率进一步降至21.5倍,处于历史5%分位。
通过具体研究被剔除的和新调入的50支股票,我们发现,排除市盈率为负值的企业,被剔除股票的平均滚动市盈率为53.3倍,而调入股票市盈率为42.4倍。从权重角度考虑,剔除股票曾占中证500指数权重14%,而新调入的股票权重仅为11%。在成分股调整后,高权重高市盈率的企业被剔除,而一些低市盈率股票的调入使中证500指数的滚动市盈率降低,达到历史相对低点。
2,受益于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以有色、化工为代表的周期股不断走强,为中证500指数的估值走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尽管中证500估值处于低位,但我们仍要关注指数行业成分对估值的影响。行业成份方面,根据申万一级行业分类,中证500指数相较于沪深300指数成分行业分布更加平均,权重排名前五的行业分别是:化工、电子、有色金属、医药生物以及电气设备,其中权重*的化工行业占比为10.42%。化工、有色金属等工业企业占据了中证500大量权重,而工业作为周期性行业的特点就是低市盈率不单单代表股票价格被低估,同时说明该行业在未来大概率将会受到行业周期波动的影响,很可能进入一段衰弱周期。
从宏观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2021年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再次冲高,8月涨幅高达9.5%,更是创下了近十年来的新高。PPI对以化工为主的周期股有良好的指示意义,2020年PPI与化工和有色金属行业指数涨跌方向一致。根据Wind的PPI预测平均值,在2022年前后,PPI可能会逐渐回落。回落的PPI预示了化工及有色金属这一类中证500高权重行业的盈利能力可能会出现反转。
中证500指数的行业结构所带有的强周期特征,决定了市盈率并不能完全体现其价值是否被高估,尽管目前市盈率处于历史相对低位,但也有可能是行业景气度已到达了高点,即将开始由盛转衰。
三,“专精特新”小巨人能带动中证500更进一步吗?
为贯彻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中提出的“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财政部和工信部联合印发的通知提出,2021年开始中央财经将安排超过100亿元的奖补资金引导地方完善政策,重点支持1,000余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带动更多中小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政策扶持下,代表中型企业的中证500指数似乎迎来了发展机遇?但通过严谨的数据整理和分析,可以看到中证500指数包含的企业和“专精特新”关联度其实并不高。
在工信部公布的四批“专精特新”名单中,共有306家A股上市公司,仅有2家同属于中证500指数成分股,有63家同属于中证1000指数成分股,“专精特新”企业和中证500、中证1000似乎没有太多关联,中证500指数是否搭上了“专精特新”的“顺风车”仍值得商榷。
从市值方面观察,“专精特新”中的上市企业平均市值为94.72亿元,中位数54.04亿元;而中证500成分股中的企业平均市值高达262.31亿元,中位数222.14亿元。随着股票市场发展,如今的中证500指数似乎代表的已不是中小企业了,代表的更多是一些优质的发展中企业,以及经营不善市值骤降的大型企业。
四,中证500这么好,私募怎么封盘了?
2021年8月底,随着中证500指数点位一路高升,部分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却开始封盘旗下中证500量化指数增强策略产品,而封盘原因也很简单:为了保护超额收益。
指增产品超额收益主要来源包括多因子模型选股以及打新。2021年以前,中证500指增产品规模相对较小,超额收益获取相对容易。进入2021年,投资者对中证500指增产品的热情越来越高,当产品规模扩大时,通过选股获得的超额收益自然会降低,同时打新带来了额外收益相较于整体规模对整体涨幅也不会提供太大帮助。
同时,中证500指数成份股分化程度逐渐加大,机构抱团行情也初见端倪。2021年第一季度中证500成分股中只有192支股票涨幅超过指数,而到了第二季度超过指数的股票数量更是减少到了161支。随着指数中个股分化愈演愈烈,量化选股所获得的超额收益也会受到影响。
我们选取了两只规模较大的以及两只规模较小共四支中证500量化指数增强策略私募基金产品,通过净值分别计算其收益率以及波动率。以沪深300、中证500以及中证1000指数作为基底对私募基金产品进行线性拆解,分析每支产品大、中、小盘的持仓情况,以季度为周期,研究私募基金产品在2021年前两个季度的持仓。
截至2021年9月1日,四支抽样私募基金产品中,相比中证500指数仅有一只小规模基金获得收益为负值。在2021年第一季度中,根据结果,四支中证500指增产品持仓都以中、小盘股为主;而进入第二季度,仅有一支产品依旧选择大量持仓中盘股,其余产品均在小盘股或大盘股寻求超额收益。我们可以认为,机构逐渐开始脱离赛道,在中盘股以外寻求超额收益。
很多人认为规模较大的指增产品不够灵活,但在我们选择的四只产品中,无论规模大小,均在积极寻求阿尔法收益机会更好的赛道。同时大规模基金产品也并不会被限制在持仓大盘股中,例如“大规模A”产品坚定选择重仓小盘股,也获得了20.50%的累计超额收益。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小规模指增产品在市场中更容易获得超额收益,通过观察我们选取的小规模私募指增产品的收益可以发现:小规模指增产品不一定能获得更高的收益,其波动率较大,获得收益相对不稳定。
五,保持理性才是投资中“最不容易“的事情
中证500指数以及指数增强产品无疑是今年权益市场中*的亮点,伴随着收益的提升,也获得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当“茅指数”和“宁指数”的估值越来越高的时候,投资者对于A股市场的新势力也寄予了更多的期待。
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我们在看到中证500指数走出相对大盘的独立行情后,也应该关注他取得超额收益的来源,所谓“盈亏同源”,如果我们不知道他为何盈利,也意味着我们很难在他走弱的时候提前察觉。毕竟,没有任何*投资品可以长期只涨不跌的。
站在投资的角度,我们更呼唤市场的理性,当某*投资品热情高涨的时候,冷静想想背后的前因后果,而不是头脑一热就杀进去,才是真正事半功倍的选择。这对于投资来说,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可能又是“最不简单“的事情。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中所引用的信息和数据均来自于公开渠道,私募观察家对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私募观察家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文或其内容或者其他与之相关的原因引起的任何损失,以及因本文或其内容的发布,或者由于事实或分析数据传达中的错误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
01月24日讯 博时新兴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博时新兴成长混合,代码050009)01月23日净值下跌3.49%,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0.8010元,累计净值为3.5750元。
博时新兴成长混合基金成立以来收益26.31%,今年以来收益7.37%,近一月收益12.03%,近一年收益65.50%,近三年收益31.10%。
博时新兴成长混合基金成立以来分红1次,累计分红金额37.21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曾鹏,自2013年01月18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55.53%。
*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通策医疗(持仓比例8.01%)、湘电股份(持仓比例7.10%)、康弘药业(持仓比例6.68%)、东方日升(持仓比例6.32%)、精测电子(持仓比例6.17%)、通威股份(持仓比例5.63%)、昊华科技(持仓比例4.63%)、超声电子(持仓比例4.37%)、领益智造(持仓比例4.27%)、海大集团(持仓比例3.98%)。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19年四季度,权益市场整体仍然呈现较好的结构性投资机会。中美贸易谈判达成第一阶段协议提振了市场整体风险偏好,创业板指为代表的新经济表现居前。同时,11月下旬MSCI第三次次提高纳入A股比例,外资对A股的配置也在深刻改变市场的交易结构。整体看,四季度权益市场整体投资机会显著,成长与价值风格均体现较好的回报率。报告期内,基金总体维持了较高仓位,并重点配置在TMT、光伏、医药生物、5G后周期应用等新兴产业领域;同时加大了对科创板上市公司的深度研究并进行配置,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收益。
展望2020年,结构性行情仍将持续。站在大的历史宏观背景下,我们的宏观政策取向正在经历从‘凯恩斯刺激’到‘里根供给侧改革’时代的转变,其背后的生产要素、资金价格、资源使用效率的匹配等都在发生重大变化。这个阶段必然导致很多产业在去杆杠同时也有很多新兴产业在加杠杆。因此,结构性行情将是时代背景下的必然结果。
从结构上看科技和消费仍将是主线,尤其是科技与消费正在融合,比如2020年是5G应用的元年,在嫁接传媒、互联网等领域的新产品、新应用和新商业模式正在催生新的投资机会。符合国家战略导向的集成电路、新能源等行业仍将维持产业趋势,但从今年开始会转向集中在具备业绩兑现能力的龙头个股。基于宏观逻辑背景,具备成长能力的细分行业龙头仍将体现超越行业的盈利弹性,并获得估值重估。此外,在医药、电子、高端装备等领域均具备细分行业投资机会,我们只需要把握一个清晰的产业图谱同时结合产业周期规律,就可以持续不断的从细分行业中找到结构性投资机会。
09月03日讯 博时新兴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博时新兴成长混合,代码050009)09月02日净值上涨2.86%,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0.6830元,累计净值为3.1330元。
博时新兴成长混合基金成立以来收益7.70%,今年以来收益47.52%,近一月收益9.11%,近一年收益19.61%,近三年收益3.17%。
博时新兴成长混合基金成立以来分红1次,累计分红金额37.21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曾鹏,自2013年01月18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28.93%。
*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通策医疗(持仓比例9.78%)、精测电子(持仓比例7.58%)、湘电股份(持仓比例6.71%)、(持仓比例4.36%)、东方日升(持仓比例4.31%)、温氏股份(持仓比例4.25%)、康弘药业(持仓比例4.10%)、隆基股份(持仓比例3.44%)、长春高新(持仓比例3.33%)、通威股份(持仓比例2.69%)。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上半年市场先扬后抑总体维持了震荡上行的趋势。一季度,在经济企稳与改革预期的推动下,市场的风险偏好有所提升,市场迎来了反弹。但很快在二季度贸易战重启以及信用收缩预期背景下,市场又经历了大幅调整。报告期内,基金在一季度维持了高仓位,二季度降到了中性仓位。结构上重点配置在TMT、养殖、光伏、券商(互联网金融)、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从投资效果来看,组合基本把握住了今年市场重要的产业脉络,基金净值也取得了较好收益。
截至2019年06月30日,本基金基金份额净值为0.618元,份额累计净值为2.889元。报告期内,本基金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33.48%,同期业绩基准增长率21.78%。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展望下半年,随着中美贸易谈判的重启和流动性预期放松,市场风险偏好有望逐渐回升。从全球视野来看,中国仍是全球性价比*的投资市场。随着MSCI指数将A股权重由5%提升至20%,可预期的海外资金将源源不断流入A股市场,将有助于提升中国A股市场的长期估值中枢水平并与国际资本定价接轨。从国内来看,减税政策影响意义深刻,政策红利将逐渐体现,中国经济韧性在增强。科创板的落地将开启中国版的‘纳斯达克’之路,科技创新与消费将成为未来主流。在大的历史宏观背景下,我们或正在经历从‘凯恩斯刺激’往‘里根供给侧改革’时代的转变,股权投资的机遇将逐渐凸显。(点击查看更多基金异动)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050009基金净值》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050009基金净值、中证500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